可他憑什麽成為春闈主考呢?於是八卦小報找出了他的生平。他是誰,從哪兒來,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洪平三十年的狀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從童生,秀才,舉人,貢士到進士,粗略一算,這一路少說也有百萬競爭者,能廝殺出一位狀元,實在太不容易!狀元在身,論學問和才氣成為春闈主考自是底氣十足!不過就如朝堂上所爭論的一樣,哪位權力中樞的大人不是三甲及第,少不得也是個進士出身,然而爭奪主考官卻失敗了!為什麽?無非作風有汙點,品德不夠高尚,讓人抓住了把柄。可顧大人呢?咱們先來瞧瞧一幅畫,乃是小報記者親自登門按實所繪,看題目顧府。一位四品侍郎的府邸,諸位瞧著是不是有些不敢相信,也太寒酸了?稍微有富餘的百姓也不會窮成這樣!看,小報記者可真仔細,連墊桌角的一塊磚都畫出來了!再看看院子,養了雞,養了鴨,邊上還有一個菜園子,有一個婦人正挎著簸箕走出屋子。瞧著粗布裙衫,額頭還包著布巾,再看看圖畫邊上的解釋,這位居然是侍郎夫人,能相信嗎?到了這裏,大家是不是有了疑惑。大燕的官員薪俸雖不是曆朝曆代中最高的,可還算豐厚,見文章介紹這位顧大人無子無妾,家中隻有一位老妻,生活怎麽過得如此清貧?小報記者得了顧大人的允許,展開了追蹤調查,卻發現這位顧大人乃是臨著城郊的一家樂善堂常客。樂善堂是京城幾家商行合開的,收留了不少無家可歸的孩童。小報記者親自問過樂善堂的掌櫃,掌櫃告訴記者顧大人每年都會送來一筆不菲的善銀幫助這些孩子,有時得空還會教導他們識文斷字。記者又與其中的幾位孩子交流,確定了這個事實。另外,春闈期間,不少來京的貧寒考生會得到幾家書鋪免費贈予的筆墨紙硯,記者偶然間發現,這其中便有顧大人常常光顧的一家書鋪。據掌櫃悄悄透露,顧大人的確每次留下一筆銀子用於資助考生的筆墨。然而顧大人生性木訥,性格不討巧,以狀元之才爬了二十年才到了四品侍郎的位置,一坐便是七八年不動搖。他深入簡出,基本不與人多話,捧著書能在衙門蹲上一天,完全是個被遺忘的人。若不是兩虎相鬥,不然誰能記得起來禮部還有這樣一位侍郎,豈輪的到他做尚書?不過這有什麽打緊呢?讀完八卦小報這篇頭條,一位不善言語,卻才高八鬥,默默無聞,樂善好施,安貧樂道,出淤泥而不染等諸多美好品質於一身的顧大人形象已經出現在眾多讀書人的眼前。這年頭讀書人推崇的是什麽?不是官位,不是權勢,是如同聖人一般毫無瑕疵的德行如一。如今左相權傾朝野,把著朝政,武寧侯隱隱相爭,這朝中還能堅持己見,不結黨營私的官員已經太少了。顧大人的木楞不是缺點,反而是優點,被八卦小報這麽一報,瞬間考生沒了反對的聲音,反而帶著崇敬。這樣的主考官,這樣的座師,可比俞自成那種草菅人命,虛偽的相派好得多,也更讓人信服。春闈考官一事就這麽平息了,且有條不紊地進行中。有顧如是作為主考,挑選出踏實肯幹的副考,燕帝很期待這一次的春闈。再之後便是眾所期待的選秀,五日後各家待選的女孩就得進宮了。而燕帝不得不留了不太情願進宮的弟弟一起吃晚飯。李璃戳著碗裏的米飯,瞅著琳琅滿目足有七十二道的菜品,卻沒啥胃口。跟帝王吃飯,得帶著警惕和小心,容易心累。他瞟了一眼周圍,隻有年輕的內監張伴伴布菜,他的師傅張作賢不知道去哪兒了。“南麵進貢了些新鮮琵琶,朕讓他送了些去。”燕帝看出了李璃的意思,解釋道。所以這是特地支開的。然後就聽見燕帝小聲地問:“阿璃,阿愉的事……”果然,他哥等不及了。李璃道:“急什麽,總得等周姑娘進宮,萬千寵愛於一身才好操作。”燕帝聞言輕輕一歎,他能不急嗎?他極少宣李璃,太後那兒也不敢多去。身在皇宮,別管在前殿還是後宮,他的精神都是緊繃的,一刻都沒敢鬆懈,怕讓人窺見一絲一毫的秘密。可是當施愉告訴他願意舍命在這深宮中陪他一起麵對時,那種激動和迫不及待,燕帝真是難以忍住。而李璃也看出來了,所以他不得不潑上一盆冷水:“就算愉姐姐到了皇兄身邊,哥,你也得忍住,別讓人知道你的心裏住著她,不然……你會很快失去她的。”那淡淡的語氣讓燕帝的瞳孔頓時一縮,一股恐懼籠罩在帝王的心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辦報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遙的海王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遙的海王琴並收藏我在古代辦報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