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呆了呆,忙道:“我,我不是故意的,姑父你沒事吧?”宋臻從小就被教導得很好,不會陰謀詭計,更不擅使手段。是以他這拙劣的演技自然瞞不過唐昭和明達,兩人為此都有些哭笑不得。唐昭抿著唇,手掌拂過衣袍:“我沒事,衣裳也沒打濕,陛下今後小心些便是。”小皇帝訕訕的答應下來,目光在唐昭身上掃過,見她果真沒被打濕衣裳還有些遺憾。明達見狀暗暗皺眉,有心想要教導小皇帝莫施小道,可想想如今局麵又暫時忍耐下來。好在這種後宮內宅裏才用的小手段,小皇帝也並不十分青睞,未曾得手也就作罷了。開口令宮人將茶杯座椅全都收拾了一遍,他又才斟酌著開口:“姑父……”明達替唐昭回了話:“駙馬在東羽營中還不錯,不過我不想她去東羽營。”被明達這一打岔,小皇帝到嘴邊的話也被帶偏了,他奇道:“東羽營不好嗎,阿娘為何不滿?”明達便一本正經的答道:“東羽營太遠了,駙馬每日出城入城很是辛苦。若要她留在軍營裏不回來,見不著她,我又很辛苦。”小皇帝猝不及防被秀了一臉,頓時不知說什麽才好。唐昭見小皇帝那一臉懵的樣子,都忍不住勾了勾唇角,卻完全沒有解釋反駁的意思。過了一會兒,小皇帝才收拾好了表情,一開口卻是道:“阿娘與駙馬如此恩愛,那我是不是很快就能有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了?”這回換明達和唐昭麵麵相覷了,兩人回頭卻發現小皇帝雖然是問明達,目光卻落在了唐昭身上。唐昭本能一凜,想要說些什麽,卻又被明達搶了先:“不是早就說過,隻有阿臻,今後我都不會有別的孩子了嗎?阿臻莫不是還為那莫須有的弟弟妹妹吃醋?!”明達是笑著說這番話的,語氣調侃,看向小皇帝的目光也同樣如此。說得小皇帝都莫名不好意思,仿佛自己問那番話真就因為吃醋一般。可並不是,小皇帝很快冷靜下來,也慢慢意識到了這個許諾本身的不妥——沒有誰會在成婚後,不想要自己親生的兒女。別說他不是姑母親子,就算是親生的,難道有了長子就不想要第二個兒子,或者更乖巧可愛的女兒嗎?所以應該不是不想要,而是不能要。小皇帝很聰明,不用再解衣驗證,三言兩語間便猜到唐昭的身份恐怕真有問題。隻不過與他設想不同的是,這件事阿娘恐怕早就知道,並且主動為其遮掩,甘之如飴。所以說,並不存在欺騙,而是這兩人兩情相悅的嗎?!想通了這一點,小皇帝忽而長舒口氣,提了數日的心也放下了大半。至於懷疑猜忌,乃至於對唐昭欺君的不滿,卻都被他輕描淡寫的放過了。作者有話要說: 延平帝(懷疑人生):這劇本不對啊,難道被騙之後不該是懷疑忌憚,然後生出嫌隙,漸行漸遠嗎?!小皇帝(拒絕三連):沒想過,沒興趣,這樣就挺好。延平帝(痛心疾首):你這樣沒戒心,讓我怎麽繼續給你“揭秘”啊?!感謝在2020-07-27 21:17:06~2020-07-27 23:46: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雲中錦書 42瓶;請叫我3+2君 20瓶;普魯斯特 10瓶;窮鬼[夜遊魂] 2瓶;碩鼠酥 1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第151章 毒酒事情莫名其妙就被解決了,唐昭和明達都有些不明所以。不過對於小皇帝的態度,兩人也是看得清的,既然他覺得沒問題,兩人自然不會再自討麻煩。直到明達和唐昭離開,小皇帝看著兩人離開的背影,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話說當初他還沒被父皇認回來的時候,因著阿娘的關係,可是對著唐昭喊過“爹”的。當時沒覺得有什麽,認祖歸宗時也沒覺得有什麽,畢竟都是長輩。可現在如果唐昭其實是女子的話……想到這裏,小皇帝臉上不禁一紅,有點尷尬。已經離開的明達和唐昭當然不知道這些。兩人離開宣室殿,便將身後的宮人遣退了些,嘀嘀咕咕商量了一路,才對小皇帝的態度轉變隱約猜到了幾分。兩人鬆口氣之餘,也覺得有些感動,畢竟小皇帝那態度分明全是為明達考慮。等走到宣政殿,兩人關於小皇帝的話題也告一段落了,明達臉上倏而閃現出一抹厲色說道:“阿臻如今尚存情義,不過再深的感情也經不起人挑撥。宣室殿裏也該清洗一番了,不能總讓小人進讒,於國於家這都不是好事。”唐昭對此自然也是讚同,不過她也勸了一句:“這事你得先與阿臻商量著來,不能瞞著他先動手,否則於你們關係親近不利。”明達點頭答應了。其實如今朝野上下,她的權勢已達頂點,而小皇帝雖是名正言順的帝王,但因著年幼的關係並沒能真正掌握實權。如今的明達想要碾壓小皇帝很容易,她的駙馬也並不是誰都敢動的,可兩人依舊如臨大敵,便是不想與小皇帝生隙。或許五年後,或許十年後,等到小皇帝到了該親政的時候,兩人便會將權力交還給他。她們都沒有野心,尤其明達已經被江山社稷捆縛了十餘年,可不想一輩子為此操勞。而既然有放手的打算,自然沒必要與幼帝針鋒相對,最終落個兔死狗烹的下場。明達很有分寸,如今對待小皇帝雖然還是親近,但已經不會如當初在公主府時一樣,事事替他安排妥帖。畢竟身份的轉變,年齡的增長,都可能讓對方的心態發生變化。兩人在此事上態度一致,同時她們對於另一件事也有著一致的態度,那便是對延平帝的處置。當初唐昭決定將人帶回來,便是料定他活不長久。再加上是她帶兵生擒了對方,延平帝便是口無遮攔說出些什麽,八成也不會有人信——他若說他是唐昭她爹,旁人隻怕都要以為是他輸不起,呈口舌之快。而他若說唐昭是女子,旁人隻怕也會以為他信口胡言,貶低對手。正因為延平帝無論說什麽,旁人都不太可能相信,唐昭才會讓他一路活著回到京城。隻是她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這人作為俘虜與罪人回到京城,竟還能這麽快見到小皇帝。唐昭沒想到,明達也沒想到。如今再看延平帝,這分明就是個讓人防不勝防的禍患!踏進宣政殿前,明達忽然抬頭看了看頭頂驕陽,對唐昭道:“阿臻那邊的人暫時不好動,但禁軍那邊,我晨間便已命人送了毒酒過去。”唐昭一聽,有些不讚同:“那之前你不與阿臻說,不怕他多心?”明達卻擺擺手說道:“阿臻哪有這般小心眼,更何況他又不傻。”說完抬步進殿,又道:“再說這事阿臻還是不知道的好,史筆功過也就牽扯不到他了。”唐昭聽罷默了默,不再說什麽,也跟著明達進殿去了。或許這是今日唯一的一件好事,因著小皇帝的宣召,唐昭今日不必再趕去東羽營坐鎮。她跟著明達入了宮,便能在宣政殿裏陪她一整日,還能幫她處理政務晚間早點回家。有唐昭幫忙處理政務,明達的效率明顯高了許多,早早便完成了一日的工作。午後唐昭放下最後一本公文,捏了捏有些酸痛的脖子,總覺得自己似乎忘了什麽。她按著脖子想了一會兒,忽然扭頭問明達道:“殿下,你派去禁軍的人,有回來複命嗎?”明達的身邊其實一直跟著暗衛,雖然數量不多,應付不了像當初平梁城外那般大規模的襲擊,但吩咐些小事卻是很方便的。是以唐昭雖是時時跟在明達身邊,但偶爾明達吩咐人去做事,她卻是全然不知的,複命或許也是一樣。可明達聽到這話卻是怔了怔,手中的筆也停下了:“沒有。”沒有?清晨吩咐的事,到現在也沒個回複,顯然是拖延得太久了。唐昭立刻站了起來,說道:“是不是有什麽變故,不然咱們去看看吧?”明達點點頭,放下筆站了起來。然而就在兩人踏出殿門的當口,卻見有禁軍匆匆而來,神色間也很不好看:“殿下,出事了。禁軍看押的那人,那人他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