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旭湊過去親了親滕譽的眼角,“快睡!”
魔尊嫁到 卷二 有種來戰 304 迷倒了也沒人敢搶你做女婿
封後大典選在了正月十五中元節,真正普天同慶的大喜日子。
當初滕譽登基的時候,各項事情都交給了禮部辦,他什麽都沒過問,隻是典禮那天穿著龍袍按照程序走一圈就是。
可是這次的封後大典,他卻事事過問,連禮部呈上來的賓客名單他都一一看過,皇後的禮服從裏到外都是他選的樣式。
因為沒有前例,內務司原本按照往年皇後的朝服改成男式的款式就完了,大紅色的鳳袍,美是美,可惜有些不倫不類。
滕譽命將紅色換成了黑色,鳳袍上的八隻彩鳳也改成了五條金龍,牡丹的花樣也改成了青竹和雲紋,當那件獨特的鳳袍趕製出來後,所有人都覺得穿上它的人必定貴氣不凡。
大臣們對鳳袍上繡金龍表示了抗議,曆朝曆代也沒有哪一任的皇後敢把龍繡在衣服上,雖然隻是五條,比龍袍上少了四條,但龍可是帝王的象征。
滕譽打著哈哈說:“你們也說了,曆朝曆代都沒有出過男後,朕的皇後是第一人,那他所有的禮儀規矩自然都是新的,他一個男人,穿著鳳袍像什麽樣子?”
群臣們勸不動他,隻能朝殷旭和霍家下手,可是殷旭對穿什麽一點都不在意,直接回答自己不管,全有滕譽做主,霍家人更沒則了,當家人去西北了,連立後大典都趕不回來,長子霍一鳴什麽都打哈哈,什麽都說自己做不了主,全糊弄過去了。
大臣們無從下手,也隻能作罷了。
很快,正月十五就到了,官府的命令一層層下達下去,整個大梁都張燈結彩,有些地方對這個節日不重視,也全都被官府強製弄出了過節的氣氛。
皇城京都更是要擺上三天三夜的流水宴,錢由皇帝的私庫出,誰也拿不出反駁的理由來。
皇帝的私庫有多少錢戶部不知道,其他官員也不知道,隻是自從那年三皇子府拿出錢來賑災後,接下來大大小小的賑災似乎都有三皇子府參了一手,有時候是直接給銀子,有時候是給糧食或衣物,多少不論,總之,全大梁的百姓幾乎都受過皇帝的恩惠。
這也是滕譽上位後,政局很快就穩定下來的原因之一,似乎除了年少不更事的那段日子,以及要立男後的決心,滕譽還真讓人挑不出錯來。
“皇後娘娘,吉時快到了,該起床更衣了。”渠總管小心翼翼地站在床邊。
一隻手從床幃中伸出來,殷旭閉著眼睛坐起來,“先把你的稱呼改一改,一個大男人被叫娘娘難聽死了。”
“這……陛下沒有交代。”渠總管有些為難,“那該稱呼什麽呢?”
“這你問滕譽去。”殷旭跳下床,張開雙臂讓宮女伺候他穿禮服。
渠總管在一旁陪笑道:“殿下,您應該先沐浴,才能更衣。”
殷旭掃了他一眼,“昨晚才剛沐浴過,不用洗了。”
見宮女們躊躇不前,他眉頭皺了皺,“不是說吉時快到了嗎?你們還磨蹭什麽?”
一層層的朝服上身,殷旭瞬間覺得自己肩膀重了不少,好在現在是冬天,否則他非得熱出病來不可。
“到底誰想出來的,非得把朝服設計的這麽複雜,穿著多累!”殷旭扯了扯被束縛的緊緊的腰帶,覺得呼吸都困難了。
渠總管跪在地上替他整理下擺,皇上怕凍著他,朝服外還特意加了件披風,猩紅色的披風滾著一圈紅色的毛邊,喜慶又不失端重。
渠總管看著換上朝服的殷旭,忍不住讚道:“殿下真是天人之姿!”
殷旭在鏡子前照了照,鏡中的人物身材高挑,五官深刻,已經有了青年人的風采。
他眼角稍稍挑起,露出個舒心的微笑。
“殿下,您請坐,老奴為您梳發!”一個老嬤嬤拿著木梳走過來,恭敬地說。
殷旭在鏡子前坐好,正要吩咐她動作快點,就從鏡子裏看到一身龍袍的皇帝從門外進來。
“都退下吧,朕來弄。”滕譽接過那老嬤嬤手裏的梳子,跪坐在殷旭身後。
渠總管忙將宮女太監們趕出去,自己也小跑著出了內室,守在門外。
“你都準備好了?”一大早醒來就沒看到滕譽,殷旭不明白他哪來的那麽多事情做。
“自然,哪像你這個懶蟲。”滕譽的手輕輕順著殷旭的墨發,他不是第一次替殷旭梳發,但手藝到底比不上經驗豐富的老嬤嬤,不過兩人都不在意,隻要發髻不歪就好。
滕譽將一頂發冠戴在他頭上,重量還不輕,壓得殷旭直瞪眼。
“我這一整天都得戴著這玩意?”
“自然,這已經比往年的鳳冠輕多了,朕命人將金絲打的又細又薄,隻是玉石比較重而己。”
“又是你設計的?”
滕譽笑而不答,“還滿意嗎?”
鏡子中,兩人深情對視著,殷旭嘴角扯了一下,“馬馬虎虎吧,看著有些隆重過頭的樣子。”
其實他想說,自己今天這身打扮太悶騷了,走出去絕對會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今天是不是還得遊街?萬一本少爺把全城的千金都迷倒了怎麽辦?”
滕譽替他整理好耳邊的發絲,“你放心,迷倒了也沒人敢搶你做女婿。”
滕譽心道:也許真的不該將禮服弄的這麽搶眼,他都不舍得放殷旭出去了。
“朕好想親手撕開你的禮服……”滕譽溱到殷旭耳邊,朝他耳蝸裏吹了口熱氣。
殷旭挑挑眉,“誰撕誰的還不一定呢!”今天的滕譽其實也穿的很不一樣,比他平日上朝時穿的還隆重,他覺得,那句“天人之姿”應該用來形容滕譽才對。
真是別有一番味道!
兩人露骨的眼神對視了一會兒,直到外頭渠總管提醒他們注意時間,才控製著沒有立即滾到床上去。
否則這將會成為曆史上最可笑的一場封後大典,野史上將會記載:旭陽二年,正月十五,封後大典上,帝後雙雙來遲,有宮女證實,帝後來不及完成禮節便先入了洞房!
魔尊嫁到 卷二 有種來戰 304 迷倒了也沒人敢搶你做女婿
封後大典選在了正月十五中元節,真正普天同慶的大喜日子。
當初滕譽登基的時候,各項事情都交給了禮部辦,他什麽都沒過問,隻是典禮那天穿著龍袍按照程序走一圈就是。
可是這次的封後大典,他卻事事過問,連禮部呈上來的賓客名單他都一一看過,皇後的禮服從裏到外都是他選的樣式。
因為沒有前例,內務司原本按照往年皇後的朝服改成男式的款式就完了,大紅色的鳳袍,美是美,可惜有些不倫不類。
滕譽命將紅色換成了黑色,鳳袍上的八隻彩鳳也改成了五條金龍,牡丹的花樣也改成了青竹和雲紋,當那件獨特的鳳袍趕製出來後,所有人都覺得穿上它的人必定貴氣不凡。
大臣們對鳳袍上繡金龍表示了抗議,曆朝曆代也沒有哪一任的皇後敢把龍繡在衣服上,雖然隻是五條,比龍袍上少了四條,但龍可是帝王的象征。
滕譽打著哈哈說:“你們也說了,曆朝曆代都沒有出過男後,朕的皇後是第一人,那他所有的禮儀規矩自然都是新的,他一個男人,穿著鳳袍像什麽樣子?”
群臣們勸不動他,隻能朝殷旭和霍家下手,可是殷旭對穿什麽一點都不在意,直接回答自己不管,全有滕譽做主,霍家人更沒則了,當家人去西北了,連立後大典都趕不回來,長子霍一鳴什麽都打哈哈,什麽都說自己做不了主,全糊弄過去了。
大臣們無從下手,也隻能作罷了。
很快,正月十五就到了,官府的命令一層層下達下去,整個大梁都張燈結彩,有些地方對這個節日不重視,也全都被官府強製弄出了過節的氣氛。
皇城京都更是要擺上三天三夜的流水宴,錢由皇帝的私庫出,誰也拿不出反駁的理由來。
皇帝的私庫有多少錢戶部不知道,其他官員也不知道,隻是自從那年三皇子府拿出錢來賑災後,接下來大大小小的賑災似乎都有三皇子府參了一手,有時候是直接給銀子,有時候是給糧食或衣物,多少不論,總之,全大梁的百姓幾乎都受過皇帝的恩惠。
這也是滕譽上位後,政局很快就穩定下來的原因之一,似乎除了年少不更事的那段日子,以及要立男後的決心,滕譽還真讓人挑不出錯來。
“皇後娘娘,吉時快到了,該起床更衣了。”渠總管小心翼翼地站在床邊。
一隻手從床幃中伸出來,殷旭閉著眼睛坐起來,“先把你的稱呼改一改,一個大男人被叫娘娘難聽死了。”
“這……陛下沒有交代。”渠總管有些為難,“那該稱呼什麽呢?”
“這你問滕譽去。”殷旭跳下床,張開雙臂讓宮女伺候他穿禮服。
渠總管在一旁陪笑道:“殿下,您應該先沐浴,才能更衣。”
殷旭掃了他一眼,“昨晚才剛沐浴過,不用洗了。”
見宮女們躊躇不前,他眉頭皺了皺,“不是說吉時快到了嗎?你們還磨蹭什麽?”
一層層的朝服上身,殷旭瞬間覺得自己肩膀重了不少,好在現在是冬天,否則他非得熱出病來不可。
“到底誰想出來的,非得把朝服設計的這麽複雜,穿著多累!”殷旭扯了扯被束縛的緊緊的腰帶,覺得呼吸都困難了。
渠總管跪在地上替他整理下擺,皇上怕凍著他,朝服外還特意加了件披風,猩紅色的披風滾著一圈紅色的毛邊,喜慶又不失端重。
渠總管看著換上朝服的殷旭,忍不住讚道:“殿下真是天人之姿!”
殷旭在鏡子前照了照,鏡中的人物身材高挑,五官深刻,已經有了青年人的風采。
他眼角稍稍挑起,露出個舒心的微笑。
“殿下,您請坐,老奴為您梳發!”一個老嬤嬤拿著木梳走過來,恭敬地說。
殷旭在鏡子前坐好,正要吩咐她動作快點,就從鏡子裏看到一身龍袍的皇帝從門外進來。
“都退下吧,朕來弄。”滕譽接過那老嬤嬤手裏的梳子,跪坐在殷旭身後。
渠總管忙將宮女太監們趕出去,自己也小跑著出了內室,守在門外。
“你都準備好了?”一大早醒來就沒看到滕譽,殷旭不明白他哪來的那麽多事情做。
“自然,哪像你這個懶蟲。”滕譽的手輕輕順著殷旭的墨發,他不是第一次替殷旭梳發,但手藝到底比不上經驗豐富的老嬤嬤,不過兩人都不在意,隻要發髻不歪就好。
滕譽將一頂發冠戴在他頭上,重量還不輕,壓得殷旭直瞪眼。
“我這一整天都得戴著這玩意?”
“自然,這已經比往年的鳳冠輕多了,朕命人將金絲打的又細又薄,隻是玉石比較重而己。”
“又是你設計的?”
滕譽笑而不答,“還滿意嗎?”
鏡子中,兩人深情對視著,殷旭嘴角扯了一下,“馬馬虎虎吧,看著有些隆重過頭的樣子。”
其實他想說,自己今天這身打扮太悶騷了,走出去絕對會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今天是不是還得遊街?萬一本少爺把全城的千金都迷倒了怎麽辦?”
滕譽替他整理好耳邊的發絲,“你放心,迷倒了也沒人敢搶你做女婿。”
滕譽心道:也許真的不該將禮服弄的這麽搶眼,他都不舍得放殷旭出去了。
“朕好想親手撕開你的禮服……”滕譽溱到殷旭耳邊,朝他耳蝸裏吹了口熱氣。
殷旭挑挑眉,“誰撕誰的還不一定呢!”今天的滕譽其實也穿的很不一樣,比他平日上朝時穿的還隆重,他覺得,那句“天人之姿”應該用來形容滕譽才對。
真是別有一番味道!
兩人露骨的眼神對視了一會兒,直到外頭渠總管提醒他們注意時間,才控製著沒有立即滾到床上去。
否則這將會成為曆史上最可笑的一場封後大典,野史上將會記載:旭陽二年,正月十五,封後大典上,帝後雙雙來遲,有宮女證實,帝後來不及完成禮節便先入了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