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先進是咱們春季所評,希望周明同誌保持良好的作風,繼續為人民服務。”


    吳書記嚴肅地頒了獎,周明鄭重接了過來,想著要不要也貼到牆上去。


    熱鬧過後,他們歡送了領導,勞累了幾天,周明直接回了家,一進門,錢來就樂嗬嗬地跑了過來,家裏大變樣,買的磚都堆在院裏,新屋的牆也一人高了。


    “小明回來了?過來看看這根大梁,”


    二伯像是獻寶似的,拉著他去了後院,這裏堆滿了木頭,其中一根又粗又長,很是直溜。


    “榆木的,不錯吧,也是咱運氣好,正好有人拿出來賣,就是貴一些。”


    “不怕貴,錢不夠我還有,二伯,榆木是不是很硬。”


    都說不聽話的強種是榆木疙瘩,可見不軟和。


    “對,大梁用榆木最好,二梁可以用鬆木,喏,都備齊了。”


    這是給自家人蓋房,一點不能糊弄,何況孩子給的錢也多。


    “二伯,我朋友給了些苞米麵和棒子,過兩天托人給送來,到時候咱自家分一分。”


    尤其是大爺爺和二爺爺兩家,對他的幫助最多。


    “那怎麽行?這兩年啥最珍貴?不就是這些吃食,我們瓦工隊都巴不得用糧食抵工錢,你要是有棒子麵,二伯就不客氣了,替兄弟們謝謝你。”


    周明隻好答應他,至於大爺爺,以後再找機會吧,


    “大明,我昨兒挪了水缸,本想著繼續挖呢,沒想到你全弄好了,艾瑪,比電影上地主的家都漂亮。”


    周明心裏苦笑,這可是具有現代化工藝的房間,當然比舊時代的房子好,就算地主家也比不過。


    “看到我藏的東西了?底下冬暖夏涼,那土豆放一年都不會壞,你以後別再摳摳索索的,敞開了吃。”


    “嘿嘿,細水長流嘛,你回去見著猴子了?”


    周明將猴子的事告訴了他,氣的他直罵娘,又聽說找了個保鏢,頓時佩服的五體投地,


    “大明,我怎麽覺得,這幾個月你像是變了個人,腦子一下開竅了,以前膽子也小,現在智勇雙全啊。”


    嗬嗬,吃虧吃出來的雙全,多了一世的經驗教訓,不過,他自己也懷疑,這些變化山泉水有沒有作用?起碼力氣大增是它的功勞。


    “你在知青隊怎麽樣?習慣不?”


    畢竟不是在學校,勞動有難有易,誰都想幹既輕鬆工分又高的活,知青又是個獨立團體,就是大伯想幫忙,也不好直接出麵,人家有男女組長。


    “挺好的,比在家踏實多了,幹完自己的活就能歇著,我就坐在田埂上背地名,你看,寫了這麽多小條子。”


    帶著書本上工,輕則被人取笑,重則上綱上線被批不愛勞動,錢來很謹慎,小條子被人看到,也以為他喜歡那些地方,聯想不到什麽。


    “那些人好相處不?聽說老知青會欺負新來的,分的都是重活。”


    這不是聽說的,而是前世發生過的,當年剛去黑省,可沒少吃苦頭。


    錢來輕輕一笑,


    “無非就是多出點力,你忘了,那年你自己說的,力氣用完還會有,沒什麽大不了的,倒是你那個弟弟,都成了刺頭。”


    周衛軍麽,他是知青裏唯一的本地人,不囂張就不是他了。


    “他欺負過你?”因為錢來住在自己家,肯定是人家的眼中刺。


    “試著挑釁過,我不接招他有啥辦法?剛開始,大夥還覺得是隊長家親戚,分的都是輕省活,結果自己不長眼,


    那天輪到知青隊澆水,一大半都沒澆上呢,他跑到民兵隊套近乎,被你大哥告到了書記那,組長馬原都挨了批,哈哈,從那以後,再也沒了優待。”


    錢來哈哈大笑起來,周明心裏明白,大哥幫他報仇呢,雖然那兩兄弟也是周家人,可大爺爺不喜歡他們的媽,感情上更向著自己。


    “他們有沒有來家裏鬧騰?”


    自從決定蓋房,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周王氏不會放過他,一定會想辦法占了這裏。


    “周衛軍他媽來過兩次,看到二伯就走了,估計有些怕他。”


    二爺爺沒有大爺爺威嚴,卻從小出去學了手藝,家境是族裏最好的,話語權不比大爺爺少,他倆又是雙胎,底下幾個弟弟都不敢惹。


    當晚,周明蒸了一碗臘肉,又紅燒了土豆塊,滿滿悶了一鍋大米飯,兩人吃的嘴角流油,錢來長歎一聲,


    “神仙都沒我的日子好,大明,這十幾天,是我人生中最快活的日子,雖然肩膀都磨爛了,可就是覺得高興。”


    是啊,因為不用患得患失所謂的親情,不用再看誰的臉色。


    “等種了秋,叫猴子來玩,咱們去山裏住幾天,那才是神仙日子。”


    周明的心裏,也有一個放誕不羈少年夢啊。


    第二天剛到隊部,周山急忙叫住他,拉著他進了倉房,


    “這是你帶回來的?看著不像土豆秧子,倒像是紅薯苗。”


    周明一拍腦袋,昨晚就覺得忘了啥事,原來就是它呀,


    “沒錯,這是紅薯苗,我記得菜地邊上還有一塊空地,”


    “那是村裏的自留地,社員吃的菜都種在那。”


    菜田裏的菜必須統一供應,隊裏不能擅自留用。


    “跟書記說說,能不能別種菜了,或者各家院裏種吧,這個品種的紅薯特別甜,我吃過一塊。”


    這個必須能啊,周山興衝衝的去找他爹,生產方麵的事,都是他做主,書記抓的都是大事。


    聽說還有紅薯苗子,大伯高興壞了,正愁糧食不夠吃,這真是瞌睡了送來枕頭,他趴在筐子邊看了半天,心裏盤算著,


    “那塊地太小,種不完這些苗,明兒,我想分給各家自己去種,可有個問題,咱們這裏地勢低,窪地多,前幾年也種過一次收成不行,你有沒有啥辦法提高產量,跟土豆的種法一樣嗎?”


    呃,這個問題周明還真沒想過,怪不得周村的秋糧種的是玉米,原來這裏不適合種紅薯。


    這次隻能靠山泉種植,他要好好想想,能不能培育出親水的品種?記得前世雨水很多的南方也有種植,種出來的軟糯香甜,好吃的不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5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妮並收藏重回195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