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上次見過周明,當時剛找到孩子,急著了解情況,沒來得及跟他深談,後來又找不到人了,被老爹臭罵了兩天,這會看到他,跟見了親人一樣。


    “你們不要這樣,向南沒事吧,孩子那天也嚇得夠嗆,還被下了藥,”


    拍花子的藥其實就是迷幻劑,隻是量小一些,沒有服用的危害大。


    “那小子皮實著呢,回到家就嚷著找哥哥,嘿嘿,還學你踢人的動作,崇拜的不行。”


    四人相談甚歡,尤其是老爺子,對他的印象極好,聽說已經輟學回鄉,立刻急了,


    “孩子,雖然工作不分貴賤,可你歲數還小,正是學習知識的年齡,將來學有所成,才能有更大的成就,為祖國做貢獻啊。”


    對於這份善意,周明很是受用,


    “嗯,我明白的,雖然離開了學校,並沒有放棄學習,正在自學高中課程,三年後也會參加高考。”


    “好,好,好,好孩子,有誌氣。”


    當下便給兒子布置任務,尤其是小兒子,


    “回去就把你的筆記、習題集、學習心得,還有用過的所有課本,都給小明整理出來,”


    這些正是他需要的,尤其是課堂筆記,周明沒有推辭,留下了周村的地址。


    第二天,他跟猴子一起去接侯奶奶,過程也很順利,聽說兒媳有了工作,孫子、孫女吃不上飯了,老太太立刻收拾了包袱,一刻都等不及了,要跟著孫子回去,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呀,我們侯家一定會越來越好!”猴子翻個白眼,真是老封建,


    “關老天啥事?我媽的工作是大明給弄的,還有我,都是大明護著,奶,你回去跟我爸求個情唄,我想下鄉,想跟大明一起。”


    這是賊心還沒死啊,周明沒理那廝,等著奶奶收拾他。


    老太太卻笑嗬嗬的,覺得孫子說啥都對,大明好啊,跟他一起多放心的事。


    “行,奶回去就跟你爹說,跟著大明沒啥不好。”


    出了村口,周明將他們送上了長途車,自己也該回去了,這次雖然沒有想要的消息,媽媽的生死依然是謎,可見了綠萍姨,又幫了猴子家,也算不虛此行。


    最重要的是,還有了葉家的幫助,嗯,高考穩了,葉老二是三年前的市高考狀元,他的筆記價值極高。


    到了村口,左右看看沒人,周明搬出了三隻麻袋,還有一筐子紅薯藤,土豆吃的有點膩了,想吃點甜的,這筐藤苗都是黑土地所出。


    “小明,你可回來了,快,你們幾個來搬東西,快去大隊部。”


    “又出啥事了?著急忙慌的,剛回來就讓去隊部。”


    “公社來人了,聽說還有縣裏的,是好事,給咱隊上評了個先進。”


    這人是周山的兄弟,民兵連的一員,平日也很熟,看他一臉的蕩漾,就知道還憋著消息沒說,


    “我不去,咱隊上評先進,書記、隊長在就行,我累了,先回家了。”


    “哎,哎,你當然要去,嘿嘿,還有先進個人呢。”


    周明心裏一動,這可不是小事,這個時代的榮譽雖然沒有物質獎勵,更不會有獎金,卻能占據資源,比如參軍、上學、招工的推薦名額。


    他們扛著袋子,抱著筐子,雄赳赳進了隊部,書記看到他眼睛就是一亮,


    “小明,你可回來了,快,快屋裏來,”他笑的滿臉開花,轉頭又對裏麵說,


    “周明同誌回來了,”


    “哎,你剛才不是說,他弄種子去了,弄回來沒?”


    一個中年男人問道,書記趕忙又喊了一嗓子,


    “把種子也扛進來,給咱吳書記看看。”有幾大包呢,肯定是種子。


    周明不光有脫了粒的種子,還有一袋子新鮮苞米,為的是讓他們嚐嚐味道,自己也能正大光明的吃。


    “小周同誌啊,咱們終於見麵了,這個劉平,總想藏著掖著,嗬嗬,你不光是周村人,還是咱們公社的,土生土長的知識青年。”


    周明懵了,兩世加一起,回這裏的時間都不夠一年,當然,祖墳在這裏。


    “吳書記好,”他靦腆的笑著,這種場麵還是交給長輩們吧。


    “哎呀,這個穗子真不小,也是新品種嗎?”


    大伯驚叫起來,


    “是的,他們單位正好新收了一批,就要了這些來,”


    沒有什麽比直觀更有衝擊力,他們都是老農民,對農作物太熟悉了,當下都興奮不已,光是看棒子大小,顆粒的飽滿度,就能判定,產量絕對很高。


    “怎麽樣?書記同誌,夏收以後,我們村就種這個吧。”


    大伯信心滿滿,這可是自家侄子弄回來的,自豪感爆棚了。


    “老周啊,你的思想不能這麽狹隘,這種好東西應該分到全公社,讓所有的社員都能多點見識,多點喜悅。”


    這是要明搶了?他看著地上的袋子,估摸著能種多少畝地。


    “書記,這是新品種,萬一水土不服,責任就大了,要不,我們村先試試?萬一出現問題,小明也好及時去請教。”


    劉平沒有出言反對,可話裏話外都對周村有利,周明看他的目光多了欣賞,


    書記一聽,也躊躇起來,他說的沒錯,今年形勢嚴峻,產量多是好事,可萬一絕收,那就得要命啊,風險太大。


    “這些能種多少,你們村的地夠嗎?”


    “差不多能種六成地,剩下四成還得種老品種。”


    這還是緊趕慢趕培育出來的,畢竟黑土地大部分種的都是藥。


    “行,作為我們公社的先鋒隊,你們好好幹,若是成功了,明年咱們全公社推廣,到時候就不是公社先進,一定能評上縣級先進,成為咱們全縣的驕傲。”


    掌聲雷動,周明也鬆了口氣,他的誌向不大,希望全村都能吃飽。


    說話間,苞米棒子也煮熟了,一人分了一小節,


    “甜,還很香,活了大半輩子,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苞米棒子。”


    說話的是一位高齡老人,牙口也不大好了,卻能啃下來,一邊細細的品嚐著,一邊笑著誇讚。


    這些棒子有些嫩,真正磨麵的肯定要老一些。


    書記吃完擦了擦手,從公文包裏拿出一張獎狀,大隊獎狀已經上了牆,個人的這張因為他不在,原打算下次再發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5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妮並收藏重回195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