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因係擇址新建,城市規劃不受舊格局約束,所以其居民區與金中都新舊坊製混合形式不同,全部為開放形式的街巷。元大都的街道,規劃整齊,涇渭分明,相對的城門之間一般都有大道相通。


    “新都的中央,聳立著一座高樓,上麵懸著一口大鍾,每夜鳴鍾報時。第三次鍾響後,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除非遇有緊急事務,如孕婦分娩或有人生病,非出外請醫生不可者可以例外。但是,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外出的人必須提燈。”“夜間,有三四十人一隊的巡邏兵,在街頭不斷巡邏,隨時查看有沒有人在宵禁時間——即第三次鍾響後——離家外出。被查獲者立即逮捕監禁。”根據馬可·波羅的記述,我們可以看出元朝沿襲了前代實行夜禁的製度,以鍾聲響動為信號,“一更三點,鍾聲絕,禁人行。五更三點,鍾聲動,聽人行”。整個城市按照這個節奏,白天熱鬧而夜晚安寧。


    元大都建成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宏偉繁榮的城市,根據文獻記載,僅賦役人口約40萬,推測當時大都城市人口近百十萬人,是13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都經濟繁榮,商業尤為繁盛,全國各地以及波斯、阿拉伯、高麗、緬甸等外國的許多貨物都集中到這裏。


    《析津誌》描述其地盛況雲:“鍾樓之東南轉角街市俱是針鋪。西斜街(今北京積水潭東北)臨海子,率多歌台酒館,有望湖亭,昔日皆貴官遊賞之地。樓之左右俱有果木餅麵柴炭器用之屬。”又雲:“鍾樓……本朝富庶殷實莫盛於此。”“川陝豪商,吳楚大賈,飛帆一葦,徑抵輦下”,為大都城提供了豐富的商品。當然,這些商品中,更多的是供達官顯貴享用的珍貴皮毛、奇珍異寶、高貴紡織品。


    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述:在大都市場上做生意的不但有中國境內南北的豪商巨賈,而且還有遠自中亞、南亞的商人,“凡世界上最為稀奇珍貴的東西,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特別是印度的商品,如寶石、珍珠、藥材和香料”。“根據登記表明,用馬車和馱馬載運生絲到京城的,每日不下一千輛次。”元大都城和境內外其他地區的這種經濟關係,也從一個側麵反映出其作為封建社會都城的經濟特點。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就像今天高呼的口號一樣,元大都的繁華,不僅僅是因為其所實行的重視商業的政策以及當時手工業的發達,更源自當時元朝科學技術的發達。


    在我國科學技術史上,元朝是科學技術繁榮發展、各種發明創造層出不窮的重要時期。天文學、數學、醫學與本草學以及技術科學的許多部門都取得了新成就。


    棉織業的發展是元代手工業中的一個顯著的成就。成宗元貞年間,流落在崖州的鬆江婦女黃道婆,返回鬆江,帶來崖州黎族人民的棉紡織技術。黃道婆教鬆江人民製作捍、彈、紡、織的工具和錯紗配色、綜線摯花等技術,織成生動如畫的棉布。鬆江成為江南產布的名地,鬆江棉織業的發展又促進了印染業。孔齊《至正直記》說:鬆江能染一種青花布,用木棉布染印,青文洗浣不脫,並說這種青花布,染印蘆雁花草,宛如一幅苑畫。


    元代的印刷業也有所發展,元朝人王禎選擇優質木料刻字,以防止沾水伸縮,這就避免了泥活字、錫活字的缺點,使活字印刷術向前推進了一步。稍後,馬稱德也鏤活字版至十萬字,印成了大部頭的《大學衍義》等書。


    套色印刷技術的發明是元代印刷術發展的另一成就。1340年(後至元六年)中興路(湖北江陵)資福寺刻無聞老和尚註解《金剛經》,首卷的靈芝圖和經注都用朱墨兩色木刻套印。它比西歐第一本帶色印的聖詩,要早170年。


    中國是瓷器的國度,技術的發展自然少不了燒瓷技術,並且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從唐三彩到宋的青瓷和白瓷,元代瓷器的特點以青花瓷器為代表作。它的製作無論在顏料的煉製和燒造方麵,都較宋代有了很大的發展。它色彩明快,釉質光潤,燒造技術已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江西的景德鎮是當時的瓷都,官府命令選取細白質膩之陶土,精製為薄質精美的進禦器呈進。它們是千中選一的精品,故非一般民器所可比擬。


    1964年河北保定出土的青花加紫鏤空大蓋罐、青花八棱執壺和1970年北京出土的青花鳳頭扁壺、青花托盞等都反映了當時燒造的水平。它不僅行銷國內,而且還大批遠銷到海外。


    元代農業生產的技術也有所提高。從天時地利與農業的關係,到選種、肥料、灌溉、收穫等各方麵的知識,都已達到新的水平。棉花很早就自南北二道傳入中國,宋時棉花種植除西域、海南外,主要在閩廣一帶,元中後期已遍及全國,耕種方法也隨之傳布。


    由於手工業生產的發達,商業上交換的頻繁,元朝實用算術方麵也有很大的進展。元朝最能夠代表這一特點的是算盤在元朝開始使用,劉因《靜修先生文集》中有算盤詩。元末明初陶宗儀的《輟耕錄》已論算盤珠。


    元朝經濟的繁榮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是醫學的進步。其中有成就的可推朱震亨、危亦林等人。朱震亨主張“陽有餘而陰不足”,創“滋陰養火”方法。後世稱他為滋陰派。他所用的有些藥劑如大補陰丸、瓊玉膏等,到現在還流傳服用。劉完素的寒涼派、張從正的攻下派、李杲的補土派和朱震亨的滋陰派,號稱金元醫學的四大學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名家一起縱覽元朝雄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邢群麟/姚迪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邢群麟/姚迪雷並收藏和名家一起縱覽元朝雄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