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出了什麽事?”翁同龢已預感到不祥,顧不得磕頭行禮,便徑直走到炕前。
“翁師傅,你自己看吧!”光緒將諭旨遞了過來,翁同龢接著,迅疾掃一眼,便覺眼前一片黑暗,幾乎要跌倒。他趕緊扶著炕沿,趁勢跪了下去,將頭緊貼在冰冷的青磚地麵上。
仁壽殿裏死一般的沉寂。
好長一會,翁同龢抬起頭來,隻見皇上正看著他,臉上掛著兩串淚珠。翁同龢一陣辛酸,號啕大哭起來,一顆白頭死勁地在青磚上磕著,發出令人心悸的“卟卟”響聲,嘴裏含含糊糊地絮叨著:“老臣罪該萬死,老臣有負皇上重望,老臣感激皇上不殺之恩,老臣遵旨,即刻離京回原籍。”
光緒心裏難受極了,喑啞著嗓子說:“翁師傅,您回城吧,家裏還等著為您祝壽哩!”
翁同龢哭著說:“老臣死有餘辜,老臣不過生日了。老臣明天一早還要向皇上叩頭謝恩哩!”
清製,大臣無論遷升還是革職,接旨後的第二天必須要向皇上叩頭謝恩。皇上可召見可不召見。不召見時,則麵對皇宮,三跪九拜,這叫做望闕謝恩。
經翁同龢提醒,光緒想起,今天自己也不能回城。若回城,明天師傅要走很遠的路,從家裏趕到宮門口,師傅這種時候受不了這個折騰。
“我今天不回城了,明天一早,您在東宮門邊等我就是了。”
這天夜裏,翁同龢在頤和園的一個小偏殿裏,度過他一生最後一次也是最冷清最淒涼的一次住園。他整宿都沒有合過眼。除開他身邊的老僕外,園子裏沒有任何一個人前來看望他、關照他。從前那些太監們“翁相國”前“翁相國”後的甜蜜叫聲,斬草除根似的一聲也聽不見了。人臣之極的翁同龢從榮耀的頂峰突然跌到深穀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人間的勢利和冷漠。
翁同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很意外很痛苦很不能理解:昨天君臣之間親近如骨肉,今天的這一紙貶書顯然不是皇上的意思而是出自太後的諭旨,但太後為何要如此殘酷無情呢?太後對翁氏家族,對我翁同龢本人的恩德不謂不重,翁氏家族及我本人對太後也不謂不忠,究竟是什麽緣故呢?是因為早兩天的詔定國是嗎?是一時疏忽沒有叫皇上去特為稟請嗎?翁同龢心裏有數,詔書的宗旨,太後其實是支持的,太後在多次與皇上的閑談中表達過她不反對變動一些陳規舊習。正因為此,翁同龢才敢於促成皇上早行維新。貶書的筆跡他熟悉,是剛毅寫的。剛毅的漢文不好,常寫錯念錯字,翁同穌有幾次在公眾場合下奚落他。直到今天翁同龢才知道,書生意氣已深深地害了自己:剛毅與他結怨甚深,起草諭旨時才使用這等苛嚴的辭句。他又想起徐桐與榮祿的同在園中。徐桐與自己有宿怨,榮祿有野心。細細推究起來,太後與自己也有私隙。修頤和園時,作為戶部尚書,對於內務府報上來的銀錢,因為熟知內情,他從來沒有爽快批準過,總要經過好幾個回合後才給三四成,或五六成,內務府甚為不滿,多次在太後麵前說他的壞話。現在,太後、徐桐、榮祿、剛毅等人出於各種公隙私怨而達成一致,要扳倒他這位恭王去世後的軍機處實際領班,既沖他本人,也衝著正在興起的維新熱潮。
經過這樣的仔細思考,下半夜後,翁同龢才開始慢慢平靜下來。
淩晨時,天下起小雨來,翁同龢昏昏沉沉地起床盥洗,然後由僕人攙扶著,孤零零地來到東宮門。他明知皇上一時半刻還出不了園子,還是不聽僕人的勸告,冒著細雨跪在門外等侯。他知道,這一別,很有可能再也見不到皇上了。從光緒元年起直到今天,二十四年來,他與皇上朝夕相處,除離開北京的日子外,幾乎無一天不見麵。是他手把手地將皇上由什麽都不懂的幼童,培養成執掌大清江山的天子。
皇上的每一個腳印,都是他看著走過;皇上的每一處長進,都凝聚著他的心血。從今往後,他就要帶著巨大的恥辱南下常熟,與皇上天各一方。無論是個人的情感,還是共同的事業,翁同龢都感受到深巨的哀痛創傷。他生怕錯過了這個惟一的再見機會,因此他要大清早地冒著雨在此等候。他不是藉此表達自己的忠心,更不奢想以此來挽回慈禧的鐵石心腸,而是純粹出於一種對皇上的不舍之情。
直到辰正時分,光緒的車馬隊才出園子。皇帝昨夜也是一夜未睡得安穩,快到東宮門時,他就急切地四處張望。他終於看到了,東宮門左邊楹柱邊,一個滿頭白髮、未戴帽子未著油衣的老頭子,正低著頭,跪在那裏。風吹著細雨,飄飄灑灑地落在他的身上。雖然已是四月下旬,但清晨的風雨依然是涼的,一個望七老人怎麽受得了?
聽到馬蹄車輪聲,翁同龢抬起頭來,兩隻昏花的老眼死死地盯著隊伍中間那駕為安全起見有意圍上青布的寬大轎車。
“皇上,皇上!”轎車離東宮門還有三四丈遠時,翁同穌便嘶啞地喊起來。
光緒掀開轎簾,伸出半個頭來,呆呆地望著師傅,胸口堵著厚厚的悶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皇上,皇上,老臣向皇上叩謝天恩!老臣就要離京回虞山老家。皇上,您要保重,您要保重呀!”
翁同龢一邊喊,一邊哭,一邊磕頭,悲愴的喊叫聲瀰漫著風雨中的東宮門。
“翁師傅,你自己看吧!”光緒將諭旨遞了過來,翁同龢接著,迅疾掃一眼,便覺眼前一片黑暗,幾乎要跌倒。他趕緊扶著炕沿,趁勢跪了下去,將頭緊貼在冰冷的青磚地麵上。
仁壽殿裏死一般的沉寂。
好長一會,翁同龢抬起頭來,隻見皇上正看著他,臉上掛著兩串淚珠。翁同龢一陣辛酸,號啕大哭起來,一顆白頭死勁地在青磚上磕著,發出令人心悸的“卟卟”響聲,嘴裏含含糊糊地絮叨著:“老臣罪該萬死,老臣有負皇上重望,老臣感激皇上不殺之恩,老臣遵旨,即刻離京回原籍。”
光緒心裏難受極了,喑啞著嗓子說:“翁師傅,您回城吧,家裏還等著為您祝壽哩!”
翁同龢哭著說:“老臣死有餘辜,老臣不過生日了。老臣明天一早還要向皇上叩頭謝恩哩!”
清製,大臣無論遷升還是革職,接旨後的第二天必須要向皇上叩頭謝恩。皇上可召見可不召見。不召見時,則麵對皇宮,三跪九拜,這叫做望闕謝恩。
經翁同龢提醒,光緒想起,今天自己也不能回城。若回城,明天師傅要走很遠的路,從家裏趕到宮門口,師傅這種時候受不了這個折騰。
“我今天不回城了,明天一早,您在東宮門邊等我就是了。”
這天夜裏,翁同龢在頤和園的一個小偏殿裏,度過他一生最後一次也是最冷清最淒涼的一次住園。他整宿都沒有合過眼。除開他身邊的老僕外,園子裏沒有任何一個人前來看望他、關照他。從前那些太監們“翁相國”前“翁相國”後的甜蜜叫聲,斬草除根似的一聲也聽不見了。人臣之極的翁同龢從榮耀的頂峰突然跌到深穀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人間的勢利和冷漠。
翁同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很意外很痛苦很不能理解:昨天君臣之間親近如骨肉,今天的這一紙貶書顯然不是皇上的意思而是出自太後的諭旨,但太後為何要如此殘酷無情呢?太後對翁氏家族,對我翁同龢本人的恩德不謂不重,翁氏家族及我本人對太後也不謂不忠,究竟是什麽緣故呢?是因為早兩天的詔定國是嗎?是一時疏忽沒有叫皇上去特為稟請嗎?翁同龢心裏有數,詔書的宗旨,太後其實是支持的,太後在多次與皇上的閑談中表達過她不反對變動一些陳規舊習。正因為此,翁同龢才敢於促成皇上早行維新。貶書的筆跡他熟悉,是剛毅寫的。剛毅的漢文不好,常寫錯念錯字,翁同穌有幾次在公眾場合下奚落他。直到今天翁同龢才知道,書生意氣已深深地害了自己:剛毅與他結怨甚深,起草諭旨時才使用這等苛嚴的辭句。他又想起徐桐與榮祿的同在園中。徐桐與自己有宿怨,榮祿有野心。細細推究起來,太後與自己也有私隙。修頤和園時,作為戶部尚書,對於內務府報上來的銀錢,因為熟知內情,他從來沒有爽快批準過,總要經過好幾個回合後才給三四成,或五六成,內務府甚為不滿,多次在太後麵前說他的壞話。現在,太後、徐桐、榮祿、剛毅等人出於各種公隙私怨而達成一致,要扳倒他這位恭王去世後的軍機處實際領班,既沖他本人,也衝著正在興起的維新熱潮。
經過這樣的仔細思考,下半夜後,翁同龢才開始慢慢平靜下來。
淩晨時,天下起小雨來,翁同龢昏昏沉沉地起床盥洗,然後由僕人攙扶著,孤零零地來到東宮門。他明知皇上一時半刻還出不了園子,還是不聽僕人的勸告,冒著細雨跪在門外等侯。他知道,這一別,很有可能再也見不到皇上了。從光緒元年起直到今天,二十四年來,他與皇上朝夕相處,除離開北京的日子外,幾乎無一天不見麵。是他手把手地將皇上由什麽都不懂的幼童,培養成執掌大清江山的天子。
皇上的每一個腳印,都是他看著走過;皇上的每一處長進,都凝聚著他的心血。從今往後,他就要帶著巨大的恥辱南下常熟,與皇上天各一方。無論是個人的情感,還是共同的事業,翁同龢都感受到深巨的哀痛創傷。他生怕錯過了這個惟一的再見機會,因此他要大清早地冒著雨在此等候。他不是藉此表達自己的忠心,更不奢想以此來挽回慈禧的鐵石心腸,而是純粹出於一種對皇上的不舍之情。
直到辰正時分,光緒的車馬隊才出園子。皇帝昨夜也是一夜未睡得安穩,快到東宮門時,他就急切地四處張望。他終於看到了,東宮門左邊楹柱邊,一個滿頭白髮、未戴帽子未著油衣的老頭子,正低著頭,跪在那裏。風吹著細雨,飄飄灑灑地落在他的身上。雖然已是四月下旬,但清晨的風雨依然是涼的,一個望七老人怎麽受得了?
聽到馬蹄車輪聲,翁同龢抬起頭來,兩隻昏花的老眼死死地盯著隊伍中間那駕為安全起見有意圍上青布的寬大轎車。
“皇上,皇上!”轎車離東宮門還有三四丈遠時,翁同穌便嘶啞地喊起來。
光緒掀開轎簾,伸出半個頭來,呆呆地望著師傅,胸口堵著厚厚的悶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皇上,皇上,老臣向皇上叩謝天恩!老臣就要離京回虞山老家。皇上,您要保重,您要保重呀!”
翁同龢一邊喊,一邊哭,一邊磕頭,悲愴的喊叫聲瀰漫著風雨中的東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