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大根帶著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走了進來。那老頭見了張之洞便拜,一邊說:“小人不知您是總督大人,這些天來多有怠慢,請大人多多寬恕。”
張之洞說:“起來,不要磕頭。”
待老頭站起來後,又問:“你怎麽知道我是總督?”
老頭指著大根說:“剛才這位大哥來結帳時說的。晴川閣真正有幸,讓總督大人在這裏一住就是五天,隻怪我這個糟老頭子老眼昏花,沒有認出大人來,招待不好,多有得罪。”
張之洞笑問:“你在這裏做些什麽事?”
老頭答:“看管晴川閣的房子,做些打掃、擦洗的事。”
“就你一個人?”
“加上老伴,兩個人。”
“聽你的口音,不大像此地人。你老家在哪兒?”
張之洞因文章寫完了,心情較為寬鬆,遂跟他多聊了幾句。
“小人是江西九江人。”
“怎麽到漢陽來了?”
“小人三十年前教的一個學生,如今在漢陽縣做訓導。他憐小人年老無兒女,便介紹到晴川閣來,混口飯吃。”
“你這個學生倒還不錯,如今出息了,還記得三十年前的先生。”張之洞習慣性地摸著鬍鬚。“一個月有多少收入?”’老頭伸出三個指頭來:“三吊半。”
“三吊半的薪水,能過日子嗎?”
“省吃儉用,勉強還可對付。隻是不能有個三病兩痛,生起病來,那就沒錢請郎中了。”
張之洞看這老頭是個本分的人,便說:“本督給你指個生財之道,你在晴川閣裏賣點茶水瓜果如何?”
老頭臉上有了一絲笑意說:“好是好,隻是遊客太少,賣不了幾個錢。”
張之洞一時興起,不覺抖出當年的名士氣派來:“老人家,本督成全你,你去拿兩張大紙和筆墨來,我為晴川閣寫副對子,再要漢陽府派人將這對子刻在柱子上。這樣一來,你的客人就多了,茶館可以開起來了!”
老頭子喜出望外,忙從自己住的房子裏將筆墨紙硯搬了進來。
張之洞站在禹功磯上,眺望三楚大地這一派莽莽蒼蒼山河,看著身邊這位年老無依靠的本分讀書人,頓時生出一份鎮守江夏的自豪感、為民父母的責任心來。一副楹聯在筆底出現:東去大江,那堪淘盡英雄,彩筆尚留鸚鵡賦;西望夏口,此水永消爭戰,霸圖休即犬豚兒。
老頭捧過墨汁未幹的對聯,口裏激動地說:“總督大人,您真是湖廣百姓的活菩薩呀!”
張之洞為這句話高興得哈哈大笑起來:出自於普通百姓之口的話,才是真正的民心呀!
第二天,他將已成初稿的《勸學篇》送給鹿傳霖看。鹿傳霖看後說:。寫得不錯,尤其是尊朝廷衛社稷和稱頌大清深仁厚澤這幾段寫得最好,太後皇上都會愛聽。這應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基點,無論中學西學,無論新政舊政,都要尊朝廷衛社稷,這話從你的口中說出來就作用更大。今後無論是新派掌權。還是舊派執政,你都萬無一失。”
張之洞說:“這是我一貫的主張,我不想別人因我辦洋務,就說我是崇洋媚外,想用外國的一切來替代中國。那其實也是做不到的。你看還有哪些不足或忽略的地方嗎?”
“西學我不懂,舊學多少知道一點。談舊學這一節,我提幾點建議吧!”
張之洞笑道:“你是宿儒,你多多指正。”
“講舊學,還是你在行。我隻是點一點而已。”鹿傳霖翻了翻手中的《勸學篇》初稿。“其實,你過去寫的《輶軒語》和《書目答問》裏都提到了。但你既然把舊學當根本之務提出來,不能不再扼要地為年輕學子們說幾句人中國學問之門的途徑,其要在兩點,一日循序,先經次史後子集,待中國學問初通之後,再擇西學以補闕。”
“很好。”張之洞輕輕擊掌。
“其次在守約。”鹿傳霖侃侃而淡,“中國學問浩如煙海,若見一本讀一本,這一輩子光讀書還讀不完,豈能做事?所以要守約,擇其重要者而讀。你的《書目答問》為學子開了二千多種書目,你可在此基礎上,再從中遴選出五六十本至一百本最重要的書來。”
“這個主意好!”張之洞連連點頭。
“以我的經驗,十五歲之前,通《孝經》、‘四書、五經’及唐宋人之曉暢文字。十五歲時開始讀經史諸子、輿地小學各門,美質者五年可通,中材者十年也可了。二十或二十五以後,可專力講求時政,旁及西法,若有好古精研不騖功名、終身為專門之學者,那又自當別論了。”
“行,我再增加兩個章節,就用你的題目:循序,守約。”
“還有一點,本不是學問內的事,但我想借你的大作來驚世警俗。我想你會與我持同樣看法的。”
張之洞認真地問:“何事?”
“禁菸!”鹿傳霖口氣堅定地說,“此事,早在道光年間,林文忠公便大舉禁絕過,十幾年前你在山西又繼續了林文忠公的事業,這些年來我在陝西、四川做督撫,依然要花大力氣做這事。香濤,這鴉片不禁,中國將有亡國滅種之禍,什麽中學西學,體用本通之類的話,一概都不用說了。在今日中國,此為國家第一號大事。”
張之洞說:“起來,不要磕頭。”
待老頭站起來後,又問:“你怎麽知道我是總督?”
老頭指著大根說:“剛才這位大哥來結帳時說的。晴川閣真正有幸,讓總督大人在這裏一住就是五天,隻怪我這個糟老頭子老眼昏花,沒有認出大人來,招待不好,多有得罪。”
張之洞笑問:“你在這裏做些什麽事?”
老頭答:“看管晴川閣的房子,做些打掃、擦洗的事。”
“就你一個人?”
“加上老伴,兩個人。”
“聽你的口音,不大像此地人。你老家在哪兒?”
張之洞因文章寫完了,心情較為寬鬆,遂跟他多聊了幾句。
“小人是江西九江人。”
“怎麽到漢陽來了?”
“小人三十年前教的一個學生,如今在漢陽縣做訓導。他憐小人年老無兒女,便介紹到晴川閣來,混口飯吃。”
“你這個學生倒還不錯,如今出息了,還記得三十年前的先生。”張之洞習慣性地摸著鬍鬚。“一個月有多少收入?”’老頭伸出三個指頭來:“三吊半。”
“三吊半的薪水,能過日子嗎?”
“省吃儉用,勉強還可對付。隻是不能有個三病兩痛,生起病來,那就沒錢請郎中了。”
張之洞看這老頭是個本分的人,便說:“本督給你指個生財之道,你在晴川閣裏賣點茶水瓜果如何?”
老頭臉上有了一絲笑意說:“好是好,隻是遊客太少,賣不了幾個錢。”
張之洞一時興起,不覺抖出當年的名士氣派來:“老人家,本督成全你,你去拿兩張大紙和筆墨來,我為晴川閣寫副對子,再要漢陽府派人將這對子刻在柱子上。這樣一來,你的客人就多了,茶館可以開起來了!”
老頭子喜出望外,忙從自己住的房子裏將筆墨紙硯搬了進來。
張之洞站在禹功磯上,眺望三楚大地這一派莽莽蒼蒼山河,看著身邊這位年老無依靠的本分讀書人,頓時生出一份鎮守江夏的自豪感、為民父母的責任心來。一副楹聯在筆底出現:東去大江,那堪淘盡英雄,彩筆尚留鸚鵡賦;西望夏口,此水永消爭戰,霸圖休即犬豚兒。
老頭捧過墨汁未幹的對聯,口裏激動地說:“總督大人,您真是湖廣百姓的活菩薩呀!”
張之洞為這句話高興得哈哈大笑起來:出自於普通百姓之口的話,才是真正的民心呀!
第二天,他將已成初稿的《勸學篇》送給鹿傳霖看。鹿傳霖看後說:。寫得不錯,尤其是尊朝廷衛社稷和稱頌大清深仁厚澤這幾段寫得最好,太後皇上都會愛聽。這應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基點,無論中學西學,無論新政舊政,都要尊朝廷衛社稷,這話從你的口中說出來就作用更大。今後無論是新派掌權。還是舊派執政,你都萬無一失。”
張之洞說:“這是我一貫的主張,我不想別人因我辦洋務,就說我是崇洋媚外,想用外國的一切來替代中國。那其實也是做不到的。你看還有哪些不足或忽略的地方嗎?”
“西學我不懂,舊學多少知道一點。談舊學這一節,我提幾點建議吧!”
張之洞笑道:“你是宿儒,你多多指正。”
“講舊學,還是你在行。我隻是點一點而已。”鹿傳霖翻了翻手中的《勸學篇》初稿。“其實,你過去寫的《輶軒語》和《書目答問》裏都提到了。但你既然把舊學當根本之務提出來,不能不再扼要地為年輕學子們說幾句人中國學問之門的途徑,其要在兩點,一日循序,先經次史後子集,待中國學問初通之後,再擇西學以補闕。”
“很好。”張之洞輕輕擊掌。
“其次在守約。”鹿傳霖侃侃而淡,“中國學問浩如煙海,若見一本讀一本,這一輩子光讀書還讀不完,豈能做事?所以要守約,擇其重要者而讀。你的《書目答問》為學子開了二千多種書目,你可在此基礎上,再從中遴選出五六十本至一百本最重要的書來。”
“這個主意好!”張之洞連連點頭。
“以我的經驗,十五歲之前,通《孝經》、‘四書、五經’及唐宋人之曉暢文字。十五歲時開始讀經史諸子、輿地小學各門,美質者五年可通,中材者十年也可了。二十或二十五以後,可專力講求時政,旁及西法,若有好古精研不騖功名、終身為專門之學者,那又自當別論了。”
“行,我再增加兩個章節,就用你的題目:循序,守約。”
“還有一點,本不是學問內的事,但我想借你的大作來驚世警俗。我想你會與我持同樣看法的。”
張之洞認真地問:“何事?”
“禁菸!”鹿傳霖口氣堅定地說,“此事,早在道光年間,林文忠公便大舉禁絕過,十幾年前你在山西又繼續了林文忠公的事業,這些年來我在陝西、四川做督撫,依然要花大力氣做這事。香濤,這鴉片不禁,中國將有亡國滅種之禍,什麽中學西學,體用本通之類的話,一概都不用說了。在今日中國,此為國家第一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