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舉的這個例子真是再恰當不過了,而他所提出的這個反問也辛辣到頂了:榮祿若說否,則是反對太後的丈夫鹹豐皇帝;若說是,則又打了自己的嘴巴。榮祿被逼到死胡同,無路可走,恨得牙齒格格地交錯,直欲把眼前這個位卑人微的廣東佬食肉寢皮,卻開不得口。
翁同穌心裏很讚賞康有為的機敏與辯才,但擔心他這種咄咄逼人的氣勢和淩厲峻刻的語言,會使得榮祿老羞成怒,那樣則於事更不利,遂做出一副嗬斥的神態來:“康有為不可無禮,榮中堂乃三朝老臣。當年文宗爺設置總署時,榮中堂正做著一等侍衛,極力稱讚文宗爺英明遠見。你怎能如此責問榮中堂?康有為聽著,你隻能好好回答各位大人的提問,不可放肆亂說!”
所謂榮祿稱讚鹹豐英明遠見雲雲,根本沒有這回事,全是翁同穌的當麵恭維,免得榮祿難堪。榮祿果然接過翁同穌的話,冷笑一聲說:“當年設總署時,你康有為怕還沒出世。在老夫麵前提這樁事,你不臉紅嗎?”
康有為知道翁問漸保護他的好意,見榮祿在為自己尋找下台階,便也給他麵子:“我隻是就眼前所見的隨口舉個例子而已。不想冒犯了榮中堂,還請榮中堂多多包涵。”
榮祿餘怒雖未消,但一時找不出難題來,不做聲了。廖恆壽問:“康有為,你口口聲聲變法變法的,老夫問你,變法當從何處著手?”
在新與舊、變與守的衝撞中,廖恆壽實際上是一個折中騎牆派。他既不像榮祿那樣頑固保守,也不像翁同龢那樣力主變革。舊的那一套讓他一輩子平乎順順官運亨通,他對之有深厚的感情,何況他已六十好幾的人,真若維新的話,他自思也不可能有什麽作為,故而他趨向守舊。但廖恆壽又是一個關心國家命運的人,內憂外患,國勢頹替,也的確讓他心焦。他也常常想到,要走出困境,大概隻能尋找新途徑,洋人如此強大,是有許多可學之處,學人之長補自己之短,這也是昔賢的諄諄教導。從這個角度來看,廖恆壽也不反對變法。但他自己對此素無研究,頗想從康有為這裏得點知識。
廖恆壽的話正問到康有為的心窩裏了,這些年他苦心鑽研於斯,幾次上書也放言於斯,今天正好藉此機會,給這些老朽上一堂變法的啟蒙課,讓他們開開心竅。康有為輕輕地幹咳一聲,拿出在萬木草堂講課時的架勢來,不疾不緩地說:“以有為之見,變法當從法律規度人手。我大清法製大致沿襲明朝,至今已實行兩百餘年。一樣器具用久了則有損壞,一種法製實施久了則有積弊,被損壞的器具必須更新,有積弊的法製也必須更新,這本是常識所能明了的事。”
康有為說到這裏,又順便望了一下榮祿。這原是他性格的本能流露,他自己並沒有覺察到,倒讓翁同龢心裏不太舒服:康有為如此不容物,以刺人為樂,怕難成大事。榮祿則瞪著眼回應康有為,心中又增加一分怨恨。
“大清變法的重點,當在富國、養民和教民三個方麵。”康有為胸有成竹地繼續說下去,“關於富國方麵,有六大措施:一為設立國家銀行,二為大修鐵路,三為大辦製造業,四為大力採礦煉礦,五為在各省設銅元局,六為在全國建立郵政係統。關於養民,重在四個方麵:一為務農,二為勸工,三為重商,四為恤貧。至於教民,則需要在全國大辦新式學校,教授中國歷史和西方的天文、光電、數學、化學,並廣設圖書館,辦報館,辦出版公司。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變法項目,便是仿照西方設立議院,使上下情通,民間疾苦能上聞,朝廷美意能下達,事事皆本於眾議,故權奸無所容其私,中飽者無所容其弊。”
康有為正說得起勁,不料這幾句話惹怒了對麵坐著的一位大人物,此人便是李鴻章。
李鴻章並不是榮祿式的頑固派,實在地說,他是鴉片戰爭以來,最早提出變革並付諸實踐的一位大員。作為一個肩負朝廷重任,並與外人打交道最多的四朝元老,李鴻章對於“變”的重要性的認識一點也不亞於康有為,甚至還有過之,但李鴻章的出身教養和經歷,使他更重在變事而不在變法。這是他與康有為的最大分歧。此外,李鴻章在私人情感上與康有為也有很大的牴觸。乙未年,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矛頭就是針對他而來的,口口聲聲罵他是漢奸、權奸、誤國罪魁,還說他在與日本談判中接受了賄賂,後來強學會又拒絕他人會。李對康一直耿耿於懷,剛才康有為說的“權奸”“中飽”之類的話,李鴻章認為這都在暗指自己,遂再也不能忍受,打斷康有為的話:“康有為,照你的說法,朝廷六部都要盡撤,規章製度都可以不要了嗎?”
康有為看了看坐在首位的這個文華殿大學士,發現他碩大的傘形紅纓官帽上插著一根長長的三眼花翎。這是李鴻章一生的驕傲之處,也是他與別的漢員的最大區別之處。原來,清廷的三眼花翎,隻授貝子貝勒以上的滿洲貴族,漢人不能享此待遇,所以哪怕就是從太平軍手中為皇帝奪回江山的曾國藩,也隻能授雙眼花翎。有清一代,漢人授三眼花翎的隻有一個李鴻章。那是在甲午年海戰前,慈禧太後因著自己的六旬大壽大賞群臣,破例給了李鴻章這個殊榮。誰知,不久便海戰爆發,北洋水師一敗塗地,在全國一片指責聲中,慈禧又摘掉了李鴻章頭上的這個與眾不同的標記。接下來是朝廷以戰敗國的身分派人去日本馬關談判,日方指定要李鴻章去。李鴻章便藉此機會向朝廷索價。他說他現在身分低微,不足以代表朝廷,不能去。慈禧害怕日本,又擔心談判不成,隻得遷就李鴻章,賞還他的三眼花翎。這個得而復失、失而又得的極富戲劇性的三眼花翎的故事,非常典型地凸現了晚清高層政治的滑稽可笑。
翁同穌心裏很讚賞康有為的機敏與辯才,但擔心他這種咄咄逼人的氣勢和淩厲峻刻的語言,會使得榮祿老羞成怒,那樣則於事更不利,遂做出一副嗬斥的神態來:“康有為不可無禮,榮中堂乃三朝老臣。當年文宗爺設置總署時,榮中堂正做著一等侍衛,極力稱讚文宗爺英明遠見。你怎能如此責問榮中堂?康有為聽著,你隻能好好回答各位大人的提問,不可放肆亂說!”
所謂榮祿稱讚鹹豐英明遠見雲雲,根本沒有這回事,全是翁同穌的當麵恭維,免得榮祿難堪。榮祿果然接過翁同穌的話,冷笑一聲說:“當年設總署時,你康有為怕還沒出世。在老夫麵前提這樁事,你不臉紅嗎?”
康有為知道翁問漸保護他的好意,見榮祿在為自己尋找下台階,便也給他麵子:“我隻是就眼前所見的隨口舉個例子而已。不想冒犯了榮中堂,還請榮中堂多多包涵。”
榮祿餘怒雖未消,但一時找不出難題來,不做聲了。廖恆壽問:“康有為,你口口聲聲變法變法的,老夫問你,變法當從何處著手?”
在新與舊、變與守的衝撞中,廖恆壽實際上是一個折中騎牆派。他既不像榮祿那樣頑固保守,也不像翁同龢那樣力主變革。舊的那一套讓他一輩子平乎順順官運亨通,他對之有深厚的感情,何況他已六十好幾的人,真若維新的話,他自思也不可能有什麽作為,故而他趨向守舊。但廖恆壽又是一個關心國家命運的人,內憂外患,國勢頹替,也的確讓他心焦。他也常常想到,要走出困境,大概隻能尋找新途徑,洋人如此強大,是有許多可學之處,學人之長補自己之短,這也是昔賢的諄諄教導。從這個角度來看,廖恆壽也不反對變法。但他自己對此素無研究,頗想從康有為這裏得點知識。
廖恆壽的話正問到康有為的心窩裏了,這些年他苦心鑽研於斯,幾次上書也放言於斯,今天正好藉此機會,給這些老朽上一堂變法的啟蒙課,讓他們開開心竅。康有為輕輕地幹咳一聲,拿出在萬木草堂講課時的架勢來,不疾不緩地說:“以有為之見,變法當從法律規度人手。我大清法製大致沿襲明朝,至今已實行兩百餘年。一樣器具用久了則有損壞,一種法製實施久了則有積弊,被損壞的器具必須更新,有積弊的法製也必須更新,這本是常識所能明了的事。”
康有為說到這裏,又順便望了一下榮祿。這原是他性格的本能流露,他自己並沒有覺察到,倒讓翁同龢心裏不太舒服:康有為如此不容物,以刺人為樂,怕難成大事。榮祿則瞪著眼回應康有為,心中又增加一分怨恨。
“大清變法的重點,當在富國、養民和教民三個方麵。”康有為胸有成竹地繼續說下去,“關於富國方麵,有六大措施:一為設立國家銀行,二為大修鐵路,三為大辦製造業,四為大力採礦煉礦,五為在各省設銅元局,六為在全國建立郵政係統。關於養民,重在四個方麵:一為務農,二為勸工,三為重商,四為恤貧。至於教民,則需要在全國大辦新式學校,教授中國歷史和西方的天文、光電、數學、化學,並廣設圖書館,辦報館,辦出版公司。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變法項目,便是仿照西方設立議院,使上下情通,民間疾苦能上聞,朝廷美意能下達,事事皆本於眾議,故權奸無所容其私,中飽者無所容其弊。”
康有為正說得起勁,不料這幾句話惹怒了對麵坐著的一位大人物,此人便是李鴻章。
李鴻章並不是榮祿式的頑固派,實在地說,他是鴉片戰爭以來,最早提出變革並付諸實踐的一位大員。作為一個肩負朝廷重任,並與外人打交道最多的四朝元老,李鴻章對於“變”的重要性的認識一點也不亞於康有為,甚至還有過之,但李鴻章的出身教養和經歷,使他更重在變事而不在變法。這是他與康有為的最大分歧。此外,李鴻章在私人情感上與康有為也有很大的牴觸。乙未年,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矛頭就是針對他而來的,口口聲聲罵他是漢奸、權奸、誤國罪魁,還說他在與日本談判中接受了賄賂,後來強學會又拒絕他人會。李對康一直耿耿於懷,剛才康有為說的“權奸”“中飽”之類的話,李鴻章認為這都在暗指自己,遂再也不能忍受,打斷康有為的話:“康有為,照你的說法,朝廷六部都要盡撤,規章製度都可以不要了嗎?”
康有為看了看坐在首位的這個文華殿大學士,發現他碩大的傘形紅纓官帽上插著一根長長的三眼花翎。這是李鴻章一生的驕傲之處,也是他與別的漢員的最大區別之處。原來,清廷的三眼花翎,隻授貝子貝勒以上的滿洲貴族,漢人不能享此待遇,所以哪怕就是從太平軍手中為皇帝奪回江山的曾國藩,也隻能授雙眼花翎。有清一代,漢人授三眼花翎的隻有一個李鴻章。那是在甲午年海戰前,慈禧太後因著自己的六旬大壽大賞群臣,破例給了李鴻章這個殊榮。誰知,不久便海戰爆發,北洋水師一敗塗地,在全國一片指責聲中,慈禧又摘掉了李鴻章頭上的這個與眾不同的標記。接下來是朝廷以戰敗國的身分派人去日本馬關談判,日方指定要李鴻章去。李鴻章便藉此機會向朝廷索價。他說他現在身分低微,不足以代表朝廷,不能去。慈禧害怕日本,又擔心談判不成,隻得遷就李鴻章,賞還他的三眼花翎。這個得而復失、失而又得的極富戲劇性的三眼花翎的故事,非常典型地凸現了晚清高層政治的滑稽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