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幾十雙眼睛一齊聚焦在這對新人身上。


    原來,這對新人的裝束一反祖祖輩輩中國新婚的傳統打扮。


    隻見新郎念礽身穿一套鐵灰色毛嗶嘰洋服,裏麵雪白的襯衣領口上結著一條流光溢彩的紅緞領帶,頭戴一頂黑色高筒紳士帽,腦後那條粗大的髮辮不見了,腳上著一雙雪亮的黑色牛皮鞋。再看新娘,卻更令人駭然:穿在身上的是一襲雪白洋裙,又長又寬的裙腳足足在地上拖了三四尺。白皙的脖子上掛著一串粉色珍珠項鍊,在燭光中熠熠閃爍,尤其令人驚異的是:新娘沒有罩頭巾,那經過精心裝扮的更加美麗的麵孔、那盤成高髻滿是首飾的烏黑頭髮,一覽無餘地層露在眾人麵前。幕友們一陣陣高聲喝彩,衙役、僕役們滿臉詫異,兩隻眼睛緊緊地盯著兩個新人。若不是平月見慣了的熟人,他們真懷疑前麵站立的是兩個洋人。


    秋菱也驚呆了:兒子穿洋服,她倒不陌生,過去在美國留學時,寄回來的照片上通常穿的都是這種服裝,而媳婦的這等美貌亮麗,使她大為欣慰,至於如此大方莊重、敢於不罩頭巾而拜堂成親,則又令她大為意外。她轉過臉去看了看親家公,隻見張之洞微笑地看著女兒女婿,似乎對這樣的穿著非常滿意。


    “一拜天地!”鬆竹廳裏響起梁鼎芬高亢的帶著厚重廣東腔的官話。


    兩對新人對著皓月在上的夜空深深地拜了一拜。


    “二拜父母!”


    仁梃、燕兒小兩口走了過來,向著張之洞和桑治平雙雙跪下,叩了一個頭。張之洞笑著說:“親家,仁梃做了你十二年學生,從今日起,是學生又兼女婿了,你可要替他多盡一份心哦!”


    桑治平望著眼前的新郎官,心裏自是歡喜不盡。十二年來,朝夕相處,小窗課讀,十歲少年郎今日成了真正的男子漢,桑治平對仁梃的感情,早已超過通常的師生情誼。張之洞的話提醒了他:如今家已成了,業如何立呢?總不能老做讀書郎吧!張家的二公子今後該以什麽作為自己的事業?


    桑治平也笑著說:“是呀,仁梃該自立了,過些日子我要和他談談立身建功名的事。你做父親的應該先替他謀畫謀畫。”


    接下來,念扔和準兒也在秋菱和張之洞的麵前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地磕頭。張之洞端坐不動,秋菱見準兒向她行這樣的大禮,心中頗覺不安,身不由己地站起來,一邊說著“不敢當,不敢當”,一邊忙扶著準兒,讓她起來。張之洞也趕緊站起來,扶著秋菱的肩頭說:“親家母,你坐著。她是你的媳婦,向你磕頭,是理所當然的,怎麽能說不敢當?你不要扶她,她年紀輕輕的,自己能起來。”


    說得秋菱又高興又有點不好意思,隻得又回到椅子上坐好。看著兒子和媳婦雙雙站起,彎腰侍立一旁,她心裏甜蜜蜜的。二十多年來的含辛茹苦,仿佛由小兩口的這一拜而全部補償了。


    念礽沒有向桑治平跪拜行大禮。他至今也不知道,這個乎日以表舅相稱的人,竟然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桑治平以無限深情看著眼前光彩奪目的兒子,心裏有著一股從未有過的快樂與欣慰之感。這些年來,麵對著日漸成為湖北洋務棟樑的念礽,桑治平多少次想親口對他說一句:孩子,我就是你的親父親,你是我的親骨肉。但他牢記秋菱的叮囑,話到嘴邊又強咽下去了,並且決定一輩子都不對兒子說出這個真相。


    兒子做了張之洞的女婿,無疑為他今後西學長才的施展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舞台。這是兒子的造化,也是他的安慰。對照兒子看看自己,桑治平有一種深切的落伍感。歲月在推移,時代在前進,導中國於富強的學說看來不應再是管仲與桑弘羊之學了,而應該是西洋之學。在這方麵,自己一竅不通,如今的弄潮兒應是兒子一輩了。“且把艱巨付兒曹”,桑治平的腦子裏突然冒出曾國藩的父親的這句名言來。是的,自己該歇息了,富民強國的理想,也隻有念扔他們才可以去實現。


    “夫妻同拜!”


    梁鼎芬有意把聲音拖得長長的,以示他的盡職盡責。在悠長的拖音中,兩對新人麵對麵地互相彎了彎腰。


    對於中國人來說,所謂拜堂成親,便是通過這樣的三次禮拜後,從此就將命運結合在一起,人們都祝福一對新人同甘共苦,生兒育女,白頭偕老,攜手走完未來漫長的人生之途。


    鬆竹廳裏的半數賓客都以為婚典就要結束了,有的正準備離席,過一會兒再去鬧洞房。這時,隻見梁鼎芬突然又高聲叫起來:“請梁崧生先生上來,為新人贈送婚戒。”


    這是什麽禮節?正要離席的賓客們趕緊又坐下,滿是興趣地等待著新的花樣出現。


    一向注重儀表的梁敦彥經過剃髮修須整齊裝束後,今夜益發顯得精神幹練。他一手托著一個五彩織錦方盒快步走到前廳,對著滿廳賓客說:“衙門眾幕友為祝賀二公子與桑小姐、念扔和大小姐的大喜,湊了點錢,打了兩對純金戒指,委託我出麵,贈送給他們。洋人結婚的時候,有一個雙方互贈戒指的儀式,我今夜受眾人之託,稟請張大人的同意,為兩對新人主持這個洋儀式。”


    總督大人的娶婦嫁女,居然要插進一段洋人儀式,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稀奇事兒,頓時,滿廳的男賓女客們個個興致沸騰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