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點點頭,明白了師傅的意思,這與他的想法也大體相符。但他還是有所顧慮:“師傅,張之洞為國家立過大功,又是太後信任的重臣,摺子若不留中,又該如何處置為宜呢?”
這兩三年間,凡遇軍事外交及大臣升黜調遷這些大事,光緒都要事先跟師傅在毓慶宮密商,這既是他對師傅的極端信任和尊重,也是藉此進一步學習為政之道。在這一方麵,光緒遠勝他的堂兄同治。同治皇帝載淳酷肖其母,在上書房讀書期間便不安於書卷,時常偷偷外出冶遊,親政後更是擺出一副天子架勢,不但李鴻藻、翁同毹這些師傅的話不再對他起作用,甚至連自己生母慈禧的話他也陽奉陰違。親政不久,轟動全國的就地處決安得海的聖旨就是由他親手頒發的。載淳十九歲上死去,帝王事業還剛剛起步。倘若天假他幾十年,或許可以成就一番可圈可點的帝業,也或許會是個剛愎自用、將天下蒼生當作手中玩物的暴君。與秉賦剛烈的同治相比,性格懦弱的光緒這種謙遜穩重的態度很令翁同龢滿意。他常常會將自己的兩個皇帝學生作些比較,盡管光緒有不及同治之處,但整體來說要好得多,翁同龢對光緒寄予著極大的希望。因此,每探討一件事時,他都會有意識地對之作詳盡的剖析,以便使年輕的皇帝,通過對一樁樁具體事情的分析,逐漸掌握處理軍國大事的技巧,提高辦事的能力,早日成熟起來,做一個有大作為的英明天子。
眼下,這道參劾又是一個極有代表性的例子,翁同龢清了清有點老化的喉嗓,耐心地對著光緒說:“皇上處事的穩重態度,老臣心裏很是欣慰。皇上居九五之尊,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亡國.所以深沉穩重,自古以來便是人君的第一等好品質。皇上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老臣歡喜無極。”
這一番話,是兩朝帝師翁同龢在上書房幾十個春秋裏常常說的話。這就是循循善誘,啟沃帝心。
“皇上深沉穩重,固然是第一等品質,但不等於該辦的事不辦。皇上仁厚慈愛,這是大清之福,也是天下臣民之福,此乃為人君之基礎。然為人君者更需有高於臣民的仁慈,方能成就大業。高於百姓之仁慈,謂之大仁大慈,它不以一人一事為考慮,而是懷抱社稷,著眼長久。古人雲‘計利當計天下利,成名宜成萬世名’者,此之謂也。”
翁同龢深知自己的學生秉賦懦弱,又備受壓抑,遂先從這裏人手,因人施教。
“世事紛亂,人心難測,自古人君,當威臨天下,以嚴厲治國。張之洞受兩朝特達之恩,蒙太後破格簡拔,更應勤於王事,為督撫表率。但他不知檢束,日趨驕慢,荒怠政事,寵信小人,皇上對張之洞非加以抑製不可。”
翁同龢端起光緒賞賜的極品龍井,抿了一口,頓覺神誌清朗,於是侃侃說下去:“此時借徐致祥的參折,抑一抑張之洞,老臣以為有三點好處。一可以張皇上君威。皇上親政以來,還沒有處分過二品以上的大員,一些宵小之徒便誤以為皇上一味寬容。此次嚴懲張之洞,可以昭示天下臣工:祖宗之法不可輕慢,朝廷之政不可荒怠,皇上天威不可冒犯。讓大小臣工知道,皇上將秉列祖列宗之誌,勵精圖治,中興大清。”
這番話光緒聽了很是舒心。自小起,師傅便叫他以列祖列宗為榜樣,洗刷幾十年來的朝綱疲遝之風氣,但他不知從何處著手,現在尋到了其中的一條:嚴懲大員以示威厲。
本來,翁同龢可以順著這個意思說下去,說出下麵的話來:親政之前,朝廷大權在太後手裏,內外臣工並未將皇上看得很重,現在正宜趁機昭示天下,大權已從太後轉到皇上手裏來了,過去受太後恩寵者應趕快改換過來,投到皇上的門下,才有將來的錦繡前途。但這些話他不能說。恪守以孝治天下的儒家信徒翁同龢,深知不宜這樣開導皇上,以令皇上生出不孝之心,做出不孝之事,何況太後對他本人及他翁氏家族一向也是恩德深重
的。二來他也不敢這樣說,太後最忌諱有人在她和皇上之間說什麽。當年同治是她的親生兒子,她尚且時時提防,有好幾個臣子就以“離間骨肉”的罪名遭到重懲。何況光緒並不是她的親生,她豈不防範更嚴?出入宮中幾十年的翁同龢,十分清楚宮闈內部的爭權奪勢,遠比外間來得神秘而殘酷。說不定這毓慶宮裏就置有太後的耳目,萬一有什麽風聲傳到她耳中,那還得了!翁同龢說到這裏,立即轉彎:
“這第二,可以挽救張之洞。張之洞有學問才幹,也會做事,朝廷不願意看到他自己毀了自己。皇上趁早敲敲他發熱的腦袋,讓他改邪歸正,今後還可以為朝廷辦事。第三,皇上此舉,也是對徐致祥的鼓舞。扶持正氣,遏製邪道,歷來為人君者的本職。獎勵什麽,懲處什麽,這是引導社會風尚的最好方法。參劾張之洞這樣的人,皇上都支持,還有誰不能參劾?史官言官們必定會額手稱頌,高歌皇上聖明,今後他們上疏糾謬就更有興致了。”
“翁師傅,是不是叫禦史台派幾個禦史微服到兩廣和武昌去私訪,查實徐致祥摺子裏說的事?或是朕派兩個欽差到南邊去,以示朝廷對此事的重視?抑或幹脆讓內閣擬一道旨,叫張之洞來京陛見,要他向朕當麵說清這些事?”
“皇上天縱睿智,一時間便有了三種處理方法,而且都在可行之列,老臣心裏真是高興呀!”
這兩三年間,凡遇軍事外交及大臣升黜調遷這些大事,光緒都要事先跟師傅在毓慶宮密商,這既是他對師傅的極端信任和尊重,也是藉此進一步學習為政之道。在這一方麵,光緒遠勝他的堂兄同治。同治皇帝載淳酷肖其母,在上書房讀書期間便不安於書卷,時常偷偷外出冶遊,親政後更是擺出一副天子架勢,不但李鴻藻、翁同毹這些師傅的話不再對他起作用,甚至連自己生母慈禧的話他也陽奉陰違。親政不久,轟動全國的就地處決安得海的聖旨就是由他親手頒發的。載淳十九歲上死去,帝王事業還剛剛起步。倘若天假他幾十年,或許可以成就一番可圈可點的帝業,也或許會是個剛愎自用、將天下蒼生當作手中玩物的暴君。與秉賦剛烈的同治相比,性格懦弱的光緒這種謙遜穩重的態度很令翁同龢滿意。他常常會將自己的兩個皇帝學生作些比較,盡管光緒有不及同治之處,但整體來說要好得多,翁同龢對光緒寄予著極大的希望。因此,每探討一件事時,他都會有意識地對之作詳盡的剖析,以便使年輕的皇帝,通過對一樁樁具體事情的分析,逐漸掌握處理軍國大事的技巧,提高辦事的能力,早日成熟起來,做一個有大作為的英明天子。
眼下,這道參劾又是一個極有代表性的例子,翁同龢清了清有點老化的喉嗓,耐心地對著光緒說:“皇上處事的穩重態度,老臣心裏很是欣慰。皇上居九五之尊,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亡國.所以深沉穩重,自古以來便是人君的第一等好品質。皇上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老臣歡喜無極。”
這一番話,是兩朝帝師翁同龢在上書房幾十個春秋裏常常說的話。這就是循循善誘,啟沃帝心。
“皇上深沉穩重,固然是第一等品質,但不等於該辦的事不辦。皇上仁厚慈愛,這是大清之福,也是天下臣民之福,此乃為人君之基礎。然為人君者更需有高於臣民的仁慈,方能成就大業。高於百姓之仁慈,謂之大仁大慈,它不以一人一事為考慮,而是懷抱社稷,著眼長久。古人雲‘計利當計天下利,成名宜成萬世名’者,此之謂也。”
翁同龢深知自己的學生秉賦懦弱,又備受壓抑,遂先從這裏人手,因人施教。
“世事紛亂,人心難測,自古人君,當威臨天下,以嚴厲治國。張之洞受兩朝特達之恩,蒙太後破格簡拔,更應勤於王事,為督撫表率。但他不知檢束,日趨驕慢,荒怠政事,寵信小人,皇上對張之洞非加以抑製不可。”
翁同龢端起光緒賞賜的極品龍井,抿了一口,頓覺神誌清朗,於是侃侃說下去:“此時借徐致祥的參折,抑一抑張之洞,老臣以為有三點好處。一可以張皇上君威。皇上親政以來,還沒有處分過二品以上的大員,一些宵小之徒便誤以為皇上一味寬容。此次嚴懲張之洞,可以昭示天下臣工:祖宗之法不可輕慢,朝廷之政不可荒怠,皇上天威不可冒犯。讓大小臣工知道,皇上將秉列祖列宗之誌,勵精圖治,中興大清。”
這番話光緒聽了很是舒心。自小起,師傅便叫他以列祖列宗為榜樣,洗刷幾十年來的朝綱疲遝之風氣,但他不知從何處著手,現在尋到了其中的一條:嚴懲大員以示威厲。
本來,翁同龢可以順著這個意思說下去,說出下麵的話來:親政之前,朝廷大權在太後手裏,內外臣工並未將皇上看得很重,現在正宜趁機昭示天下,大權已從太後轉到皇上手裏來了,過去受太後恩寵者應趕快改換過來,投到皇上的門下,才有將來的錦繡前途。但這些話他不能說。恪守以孝治天下的儒家信徒翁同龢,深知不宜這樣開導皇上,以令皇上生出不孝之心,做出不孝之事,何況太後對他本人及他翁氏家族一向也是恩德深重
的。二來他也不敢這樣說,太後最忌諱有人在她和皇上之間說什麽。當年同治是她的親生兒子,她尚且時時提防,有好幾個臣子就以“離間骨肉”的罪名遭到重懲。何況光緒並不是她的親生,她豈不防範更嚴?出入宮中幾十年的翁同龢,十分清楚宮闈內部的爭權奪勢,遠比外間來得神秘而殘酷。說不定這毓慶宮裏就置有太後的耳目,萬一有什麽風聲傳到她耳中,那還得了!翁同龢說到這裏,立即轉彎:
“這第二,可以挽救張之洞。張之洞有學問才幹,也會做事,朝廷不願意看到他自己毀了自己。皇上趁早敲敲他發熱的腦袋,讓他改邪歸正,今後還可以為朝廷辦事。第三,皇上此舉,也是對徐致祥的鼓舞。扶持正氣,遏製邪道,歷來為人君者的本職。獎勵什麽,懲處什麽,這是引導社會風尚的最好方法。參劾張之洞這樣的人,皇上都支持,還有誰不能參劾?史官言官們必定會額手稱頌,高歌皇上聖明,今後他們上疏糾謬就更有興致了。”
“翁師傅,是不是叫禦史台派幾個禦史微服到兩廣和武昌去私訪,查實徐致祥摺子裏說的事?或是朕派兩個欽差到南邊去,以示朝廷對此事的重視?抑或幹脆讓內閣擬一道旨,叫張之洞來京陛見,要他向朕當麵說清這些事?”
“皇上天縱睿智,一時間便有了三種處理方法,而且都在可行之列,老臣心裏真是高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