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聽了這話,也頗為感動,以難得的和藹問:“你離京以後,是回朝邑本籍,還是回解州書院?”
“臣本籍朝邑已無房屋,故打算先回朝邑,借親戚家住幾個月後,依舊回解州書院去住。”
“再給士子們講點書吧,為國家培育人才,是一件好事。”
“怕不行了。”閻敬銘悽然地笑了一下。“臣這一年來精力已大不支了。”
慈禧聽了這話,心中憮然:“莫說你已七十多,我才過五十,便常有精力不支之感。好在皇帝已成年,過幾個月就親政了,今後我也不再為他操心了,國家大事就讓他自己做主。”
說罷,特意看了光緒一眼。平時,光緒陪著慈禧召見臣工,向來不說話。一則因為馬上要親政了,二則出於對三朝元老的敬重,光緒問了一句:“閻相國你就要走了,國家大事上,你還有哪些要對朝廷說的?”
閻敬銘正愁無法切入正題,光緒這句話,恰好幫了他的忙:“老臣自離開戶部、軍機處後,就不再過問國事了,太後、皇上英明聖睿,國家大事,樁樁件件都允洽天意民心,老臣也實不能置喙。老臣隻想說一句話,眼下鐵路一事,依老臣愚見,應當修建。”
兩天前,軍機處將張之洞的摺子呈遞給了慈禧,慈禧對張之洞的建議也有興趣。閻敬銘既然說到這樁事,不妨聽聽他的看法。慈禧問:“李鴻章建議修津通鐵路,張之洞建議修腹省幹線。你看先建哪條為宜?”
閻敬銘答:“從對國家的作用而言,腹省幹線要遠遠大於津通鐵路,老臣以為當先修腹省幹線。”
慈禧說出她的顧慮:“從京師到漢口,有三千裏,需銀一千六百萬兩。張之洞提出分八年修造,每年提二百萬。你是做過多年戶部尚書的人,你說說,戶部每年二百萬提得出嗎?”
“提得出。”閻敬銘不假思索地回答。
這兩年來,頤和園工程因有海軍衙門的資助款子,正在大張旗鼓地興建。慈禧對此雖然很滿意,但也常聽到一些閑言閑語,有些言官的摺子中也會旁敲側擊地點到此事。慈禧希望能有一項大的工程,轉移大家對園工的視線,讓他們看到,朝廷並非隻注意太後的住宅,更注重國計民生。她心中也傾向建一條大鐵路,但她被戶部叫窮叫怕了,麵對這樣一件大事,她心裏沒底。閻敬銘堅定的回答使她一時突然感到,朝廷真的不能缺少閻敬銘。他這一走,戶部今後還可以每年撥得出二百萬嗎?
“閻敬銘,這些年來你實心為朝廷辦事,我和皇帝都是知道的。你走後,我以後會想起你的。”
慈禧這兩句充滿感情的話,使閻敬銘很覺溫暖。他本來想就修鐵路的事再多說幾句,並借這機會推薦張之洞做這樁大事。
但現在不宜再說這種話了,於是說:“七年前,蒙太後、皇上不棄,召老臣來京師,這些年又得以入軍機,晉相位,享盡人間的至高尊榮,老臣肝腦塗地,不能報太後、皇上之恩於萬一。為朝廷辦事乃臣子本分,隻是老臣稟賦愚鈍,性情憨直,辦事多有不中意之處,尚請太後、皇上寬諒。臣走後,請太後多多保重玉體,天下臣民都仰仗太後的庇護。”
這後一句話,最使慈禧聽了舒心。慈禧最擔心的便是一怕皇帝親政後全不把她當一回事,大事小事,都自己說了算,心目中已不再有她這個聖母皇太後了。二怕文武大臣們的心全都轉到皇帝那邊去了,不記得是她給他們帶來如今的榮華富貴。三怕今後住到園子裏,沒有國事要辦,再也看不到百官匍匐在她麵前惟命是從的場麵了,那日子將怎麽打發?一句話,即將交出最高權力的慈禧心裏有一種隱隱的失落感。“天下臣民都仰仗太後的庇護”,這句話說得有多好!她突然發現,閻敬銘是真正忠於她的大忠臣,悔不該去年接受他的辭職。慈禧這樣想過後,立即意識到,應該在此時聽聽他這方麵的想法。
“過了年後,我就再不管國事,都由皇帝自個兒處置。他也長大成年,我也放心了。”
“孩兒不懂事,還請皇額娘多加訓誡。”十八歲的皇帝深知太後這話背後的潛台詞,不顧有外臣在旁,趕緊接話。
慈禧笑了笑說:“閻敬銘,我一向知你剛直公正。你要走了,我也要歇息了,你給皇帝薦舉幾個人吧。”
提鐵路的事,就是要將太後的思路引到用人這個點子上來。但這話要怎麽說才能得體呢?他迅速將昨夜的思索回憶一下後稟道:
“皇上天稟聰明,有太祖太宗之風,十多年來,又得到太後的精心培育,大清將會一天天強盛興旺,這是老臣和中外文武所意
料之中的事。向朝廷推薦人才,這是本朝二百年相沿的良法,臣蒙三朝特達之恩,又曾忝列內閣軍機,自是更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得太後聖睿的啟發,老臣於此也有過一些心得。”
慈禧心想,這個倔老頭子得到了我的什麽啟發?遂認真地聽。光緒則聽得更加聚精會神。
“臣年輕時好讀史書,對前代治亂之世都極有興趣,然終不甚明了治世何以治,亂世何以亂,為人君者其應世之方,處世之術,又何以有高低之別。鹹豐十年文宗爺擢湘軍統領曾國藩為江督,同治二年太後擢楚軍統領左宗棠為閩督,爾後又擢李鴻章為湖督。從此,湘淮楚三軍鼎足於世,互為激勵,收長毛、撚子於彀中,固祖宗江山如金湯,老臣終於茅塞大開,佩服太後禦政之高明。這治與亂,一字之差,全在於為人君者的如何製衡。”
“臣本籍朝邑已無房屋,故打算先回朝邑,借親戚家住幾個月後,依舊回解州書院去住。”
“再給士子們講點書吧,為國家培育人才,是一件好事。”
“怕不行了。”閻敬銘悽然地笑了一下。“臣這一年來精力已大不支了。”
慈禧聽了這話,心中憮然:“莫說你已七十多,我才過五十,便常有精力不支之感。好在皇帝已成年,過幾個月就親政了,今後我也不再為他操心了,國家大事就讓他自己做主。”
說罷,特意看了光緒一眼。平時,光緒陪著慈禧召見臣工,向來不說話。一則因為馬上要親政了,二則出於對三朝元老的敬重,光緒問了一句:“閻相國你就要走了,國家大事上,你還有哪些要對朝廷說的?”
閻敬銘正愁無法切入正題,光緒這句話,恰好幫了他的忙:“老臣自離開戶部、軍機處後,就不再過問國事了,太後、皇上英明聖睿,國家大事,樁樁件件都允洽天意民心,老臣也實不能置喙。老臣隻想說一句話,眼下鐵路一事,依老臣愚見,應當修建。”
兩天前,軍機處將張之洞的摺子呈遞給了慈禧,慈禧對張之洞的建議也有興趣。閻敬銘既然說到這樁事,不妨聽聽他的看法。慈禧問:“李鴻章建議修津通鐵路,張之洞建議修腹省幹線。你看先建哪條為宜?”
閻敬銘答:“從對國家的作用而言,腹省幹線要遠遠大於津通鐵路,老臣以為當先修腹省幹線。”
慈禧說出她的顧慮:“從京師到漢口,有三千裏,需銀一千六百萬兩。張之洞提出分八年修造,每年提二百萬。你是做過多年戶部尚書的人,你說說,戶部每年二百萬提得出嗎?”
“提得出。”閻敬銘不假思索地回答。
這兩年來,頤和園工程因有海軍衙門的資助款子,正在大張旗鼓地興建。慈禧對此雖然很滿意,但也常聽到一些閑言閑語,有些言官的摺子中也會旁敲側擊地點到此事。慈禧希望能有一項大的工程,轉移大家對園工的視線,讓他們看到,朝廷並非隻注意太後的住宅,更注重國計民生。她心中也傾向建一條大鐵路,但她被戶部叫窮叫怕了,麵對這樣一件大事,她心裏沒底。閻敬銘堅定的回答使她一時突然感到,朝廷真的不能缺少閻敬銘。他這一走,戶部今後還可以每年撥得出二百萬嗎?
“閻敬銘,這些年來你實心為朝廷辦事,我和皇帝都是知道的。你走後,我以後會想起你的。”
慈禧這兩句充滿感情的話,使閻敬銘很覺溫暖。他本來想就修鐵路的事再多說幾句,並借這機會推薦張之洞做這樁大事。
但現在不宜再說這種話了,於是說:“七年前,蒙太後、皇上不棄,召老臣來京師,這些年又得以入軍機,晉相位,享盡人間的至高尊榮,老臣肝腦塗地,不能報太後、皇上之恩於萬一。為朝廷辦事乃臣子本分,隻是老臣稟賦愚鈍,性情憨直,辦事多有不中意之處,尚請太後、皇上寬諒。臣走後,請太後多多保重玉體,天下臣民都仰仗太後的庇護。”
這後一句話,最使慈禧聽了舒心。慈禧最擔心的便是一怕皇帝親政後全不把她當一回事,大事小事,都自己說了算,心目中已不再有她這個聖母皇太後了。二怕文武大臣們的心全都轉到皇帝那邊去了,不記得是她給他們帶來如今的榮華富貴。三怕今後住到園子裏,沒有國事要辦,再也看不到百官匍匐在她麵前惟命是從的場麵了,那日子將怎麽打發?一句話,即將交出最高權力的慈禧心裏有一種隱隱的失落感。“天下臣民都仰仗太後的庇護”,這句話說得有多好!她突然發現,閻敬銘是真正忠於她的大忠臣,悔不該去年接受他的辭職。慈禧這樣想過後,立即意識到,應該在此時聽聽他這方麵的想法。
“過了年後,我就再不管國事,都由皇帝自個兒處置。他也長大成年,我也放心了。”
“孩兒不懂事,還請皇額娘多加訓誡。”十八歲的皇帝深知太後這話背後的潛台詞,不顧有外臣在旁,趕緊接話。
慈禧笑了笑說:“閻敬銘,我一向知你剛直公正。你要走了,我也要歇息了,你給皇帝薦舉幾個人吧。”
提鐵路的事,就是要將太後的思路引到用人這個點子上來。但這話要怎麽說才能得體呢?他迅速將昨夜的思索回憶一下後稟道:
“皇上天稟聰明,有太祖太宗之風,十多年來,又得到太後的精心培育,大清將會一天天強盛興旺,這是老臣和中外文武所意
料之中的事。向朝廷推薦人才,這是本朝二百年相沿的良法,臣蒙三朝特達之恩,又曾忝列內閣軍機,自是更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得太後聖睿的啟發,老臣於此也有過一些心得。”
慈禧心想,這個倔老頭子得到了我的什麽啟發?遂認真地聽。光緒則聽得更加聚精會神。
“臣年輕時好讀史書,對前代治亂之世都極有興趣,然終不甚明了治世何以治,亂世何以亂,為人君者其應世之方,處世之術,又何以有高低之別。鹹豐十年文宗爺擢湘軍統領曾國藩為江督,同治二年太後擢楚軍統領左宗棠為閩督,爾後又擢李鴻章為湖督。從此,湘淮楚三軍鼎足於世,互為激勵,收長毛、撚子於彀中,固祖宗江山如金湯,老臣終於茅塞大開,佩服太後禦政之高明。這治與亂,一字之差,全在於為人君者的如何製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