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奇怪了:“他為什麽要這樣問?”
“他怕自己是在做夢,要別人證實一下是真的呀!”
“哈哈哈!”張之洞掀開鬍鬚,快樂得大笑起來。
“現在來講這個賭闈姓的事。”鄭觀應見總督大人這樣樂意地聽他講賭博的事,自己的興致也高漲了許多。“闈賭是廣東最大的賭,遍設全省九府四州二廳,沒有一處不參與。辦賭的人不是票號老闆,便是本地的大富家,每逢鄉試之年的二月初一日開局,一直到主考進闈之日止。大姓不賭,專賭小姓冷僻姓,辦賭者要把不賭的大姓,如劉、李、張、王、陳等公布出來,其他未公布的姓則可賭,以二十姓為一條。列出若幹條來,或十條或十五條。每條都可以押,押金一元、二元直到十元,聽便。然後再以押金多少分為十類,相同的押金為一類,一類中又分若幹列,一列以千人為限,滿了一千人後再開一列,故而每一條中列數不等,有的姓押的人多,列數多,有的姓押的人少,則列數少。一元類的一列則為一千元,二元類的一列則為二千元。將此分為兩部分:十成取一歸辦賭的主人,十成取九歸投標者,內中又分頭標、二標、三標。頭標分十成之六,二標分十成之二,三標分十成之一。頭、二、三標這樣分:二十姓中猜中十姓的算頭標,猜中六姓之上的算二標,猜中三姓之上的算三標。”
張之洞說:“這中間的頭緒還挺複雜的嘛!”
“是很複雜,我隻說了個大概,內裏還有許多細節,我還沒說哩。一元類的頭標是六百元,二標二百元,三標一百元。若是十元類,頭標則是六千元,二標二千元,三標一千元。有幾個人中了頭標,則幾個人平分,比如說,這一千人中有一百人中了頭標,投的都是一元的標,則一百人分六百元,每人分六元,若投的是十元的標,則一人分六十元。因為參加的人多,所以總數很大,全省大約有二三千萬的投標數。”
“慢點。”張之洞看出這中間的要害來了。他停止捋須,打斷鄭觀應的話。“你剛才說開辦的人抽十成之一,若二千萬的總投標數,他就得到二百萬,若三千萬的總投標數他就得三百萬是嗎?”
“是的。”鄭觀應知道張之洞的心已被開辦者所獲取的暴利打動了。“他這是包贏不輸,而且是淨得,連開支費他都不出,因為這中間還有一項規定,從剩下的九成再取十分之一來作為所有的局用及腳費紙張等經費。這筆錢便轉到投標者身上了,開辦人是淨得總數的一成。”
“那不行,官府要抽稅。”張之洞的口氣,聽起來像是三分氣憤七分嫉妒似的。
“這事行了許多年,過去都沒有明文抽稅,隻是開辦者背地給各衙門送紅包。紅包有大有小,大的數萬元,小的三五百元不等。自從長毛作亂後,軍餉浩大,藩庫拿不出錢來,巡撫衙門就打起這事的主意了。鹹豐三年軍需局成立,便下令要先前辦賭的人出血。辦賭人無法,湊了四十二萬銀子給軍需局。從那以後便成了定例,而且每次都有增加。到了同治二年,增加到一百五十萬兩,抽得辦賭者一個個心疼得不得了。”
“有什麽心疼的?這都是不義之財。辦賭的交出不要心疼,官府抽了也不理虧。”張之洞仿佛一時之間斷然拿定主意似的。“陶齋,你的點子想得好,我也不增加了,就依同治二年的例,一百五十萬銀子。鄉試之年要到明年,隻是我眼下急需銀錢用,等不及,要前年辦賭的那些人馬上湊一百五十萬兩給我應急;不然,明年本督就不準他們辦。”
鄭觀應見張之洞立即就決定下來,而且大開獅子之口,張嘴便是一百五十萬,心裏不免吃了一驚。他既佩服張之洞這種辦事的魄力,又擔心辦賭人反對,因為十多年前的高額徵稅是要負擔軍餉,現在國內並無戰爭,那些貪財如命的辦賭人會肯出這多血嗎?起身告辭的時候,他特為叮囑一句:“張大人,這是一件大事,你還得多聽聽別人的看法。特別是廣東省的撫、藩、桌三台,聽聽他們是怎麽說的。”
張之洞為此很興奮。他給桑治平、楊銳、辜鴻銘幾個人說了這件事。大家都贊成,尤其楊銳更是拍手叫好,認為這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大好事,何樂而不為?桑治平也覺得事屬可行,隻是不必定一個固定的數目,不如也來個提成,從主辦者的手裏提取四成或五成。張之洞認為這個建議很好,說:“就定五成吧!官府和辦家對半分。就這樣,他們也賺得太多了。我若不許他們辦,他們一文錢也賺不到。”
張之洞已在心裏將這事定了。過幾天,他把廣東撫、藩、臬三憲請來商量這件事。誰知,他的話才講完,倪文蔚就連連擺手.龔易圖一臉驚色,沈鎔經麵無表情。三大憲的反應,大出張之洞意料之外。
六十五歲鬚髮皆白的倪文蔚急急地說:“張大人,闈賭一事禁止十來年了。那年英翰做粵督時開禁過一次,結果彈章四起,年底英翰便因此革了職,氣得他一病不起,第二年便含恨去世了。張大人,英製台是前車之轍,闈賭萬不可再開。”
原來,此賭早已禁止,這一點鄭觀應並未說明,張之洞還不知道。不過英翰革職是在同治十三年,當時正在四川做學政的張之洞知道,他是為著一樁貪汙案被革職的。第二年死時,朝廷又說他與此案無關,還給他一個“果敏”的美諡。
“他怕自己是在做夢,要別人證實一下是真的呀!”
“哈哈哈!”張之洞掀開鬍鬚,快樂得大笑起來。
“現在來講這個賭闈姓的事。”鄭觀應見總督大人這樣樂意地聽他講賭博的事,自己的興致也高漲了許多。“闈賭是廣東最大的賭,遍設全省九府四州二廳,沒有一處不參與。辦賭的人不是票號老闆,便是本地的大富家,每逢鄉試之年的二月初一日開局,一直到主考進闈之日止。大姓不賭,專賭小姓冷僻姓,辦賭者要把不賭的大姓,如劉、李、張、王、陳等公布出來,其他未公布的姓則可賭,以二十姓為一條。列出若幹條來,或十條或十五條。每條都可以押,押金一元、二元直到十元,聽便。然後再以押金多少分為十類,相同的押金為一類,一類中又分若幹列,一列以千人為限,滿了一千人後再開一列,故而每一條中列數不等,有的姓押的人多,列數多,有的姓押的人少,則列數少。一元類的一列則為一千元,二元類的一列則為二千元。將此分為兩部分:十成取一歸辦賭的主人,十成取九歸投標者,內中又分頭標、二標、三標。頭標分十成之六,二標分十成之二,三標分十成之一。頭、二、三標這樣分:二十姓中猜中十姓的算頭標,猜中六姓之上的算二標,猜中三姓之上的算三標。”
張之洞說:“這中間的頭緒還挺複雜的嘛!”
“是很複雜,我隻說了個大概,內裏還有許多細節,我還沒說哩。一元類的頭標是六百元,二標二百元,三標一百元。若是十元類,頭標則是六千元,二標二千元,三標一千元。有幾個人中了頭標,則幾個人平分,比如說,這一千人中有一百人中了頭標,投的都是一元的標,則一百人分六百元,每人分六元,若投的是十元的標,則一人分六十元。因為參加的人多,所以總數很大,全省大約有二三千萬的投標數。”
“慢點。”張之洞看出這中間的要害來了。他停止捋須,打斷鄭觀應的話。“你剛才說開辦的人抽十成之一,若二千萬的總投標數,他就得到二百萬,若三千萬的總投標數他就得三百萬是嗎?”
“是的。”鄭觀應知道張之洞的心已被開辦者所獲取的暴利打動了。“他這是包贏不輸,而且是淨得,連開支費他都不出,因為這中間還有一項規定,從剩下的九成再取十分之一來作為所有的局用及腳費紙張等經費。這筆錢便轉到投標者身上了,開辦人是淨得總數的一成。”
“那不行,官府要抽稅。”張之洞的口氣,聽起來像是三分氣憤七分嫉妒似的。
“這事行了許多年,過去都沒有明文抽稅,隻是開辦者背地給各衙門送紅包。紅包有大有小,大的數萬元,小的三五百元不等。自從長毛作亂後,軍餉浩大,藩庫拿不出錢來,巡撫衙門就打起這事的主意了。鹹豐三年軍需局成立,便下令要先前辦賭的人出血。辦賭人無法,湊了四十二萬銀子給軍需局。從那以後便成了定例,而且每次都有增加。到了同治二年,增加到一百五十萬兩,抽得辦賭者一個個心疼得不得了。”
“有什麽心疼的?這都是不義之財。辦賭的交出不要心疼,官府抽了也不理虧。”張之洞仿佛一時之間斷然拿定主意似的。“陶齋,你的點子想得好,我也不增加了,就依同治二年的例,一百五十萬銀子。鄉試之年要到明年,隻是我眼下急需銀錢用,等不及,要前年辦賭的那些人馬上湊一百五十萬兩給我應急;不然,明年本督就不準他們辦。”
鄭觀應見張之洞立即就決定下來,而且大開獅子之口,張嘴便是一百五十萬,心裏不免吃了一驚。他既佩服張之洞這種辦事的魄力,又擔心辦賭人反對,因為十多年前的高額徵稅是要負擔軍餉,現在國內並無戰爭,那些貪財如命的辦賭人會肯出這多血嗎?起身告辭的時候,他特為叮囑一句:“張大人,這是一件大事,你還得多聽聽別人的看法。特別是廣東省的撫、藩、桌三台,聽聽他們是怎麽說的。”
張之洞為此很興奮。他給桑治平、楊銳、辜鴻銘幾個人說了這件事。大家都贊成,尤其楊銳更是拍手叫好,認為這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大好事,何樂而不為?桑治平也覺得事屬可行,隻是不必定一個固定的數目,不如也來個提成,從主辦者的手裏提取四成或五成。張之洞認為這個建議很好,說:“就定五成吧!官府和辦家對半分。就這樣,他們也賺得太多了。我若不許他們辦,他們一文錢也賺不到。”
張之洞已在心裏將這事定了。過幾天,他把廣東撫、藩、臬三憲請來商量這件事。誰知,他的話才講完,倪文蔚就連連擺手.龔易圖一臉驚色,沈鎔經麵無表情。三大憲的反應,大出張之洞意料之外。
六十五歲鬚髮皆白的倪文蔚急急地說:“張大人,闈賭一事禁止十來年了。那年英翰做粵督時開禁過一次,結果彈章四起,年底英翰便因此革了職,氣得他一病不起,第二年便含恨去世了。張大人,英製台是前車之轍,闈賭萬不可再開。”
原來,此賭早已禁止,這一點鄭觀應並未說明,張之洞還不知道。不過英翰革職是在同治十三年,當時正在四川做學政的張之洞知道,他是為著一樁貪汙案被革職的。第二年死時,朝廷又說他與此案無關,還給他一個“果敏”的美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