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輪沿著近海區走了三天,這天傍晚由龍門海駛近淡水灣,然後再從欽江入海口溯流而上,不到十裏便是古老的欽州城了。剛踏上碼頭,便見欽州縣令劉勉勤帶領一班人馬迎上來,一個粗壯的漢子舉著一把碩大的淡黃色萬民傘走在最前麵。張之洞見到這把萬民傘,眉頭馬上皺了起來,命令立即收起。劉縣令笑容可掬地對張之洞說:“打萬民傘迎接貴客,是欽州縣由來已久的風俗,請大人賞臉接受吧!”


    張之洞板著麵孔說:“什麽樣的貴客可以享受這種禮節?”


    劉縣令答:“知府以上的文官,參將以上的武官,發了大財的商賈,這些人都可以享用萬民傘迎接的禮節。還有兩種人,一是新科進士回籍,二是年過八旬四代同堂家風清白的百姓,祝壽時也可以動用一次萬民傘。”


    聽到這裏,張之洞的臉色開始緩和下來,對著劉縣令和其他前來迎接的人說:“在別的地方,萬民傘是用來送那些為百姓做了好事的清官離任的,想不到貴縣的風俗當作迎接客人用。我向貴縣提個建議,今後官員,無論文官還是武官,以及發財的商賈來欽州,一概免去這個禮節。官府的開支乃民脂民膏,百姓一絲一粟都來之不易,能省則省,切不可鋪張講排場。至於商人,為富不仁者多,不能再以萬民傘來助長其氣焰。但貴縣對新科進士回籍,和四代同堂家風清白的八十老者祝壽動用萬民傘,卻是很好的舉措,可以起著激勵士人發憤讀書,敦勸百姓尊老齊家的好作用,今後應當保持。本督還希望兩廣各縣都向貴縣學習,凡對厚風俗、利教化的良行善舉,縣衙門都應當予以表彰推行。”


    劉縣令和所有前來迎接的人員,齊聲稱讚製台大人的這個好建議。張之洞高聲說:“今天,就從我開始,收起萬民傘,我們一路步行進驛館。”


    想不到張之洞如此體恤民情,大家不約而同地歡呼起來,簇擁著他一同進城,引得許多百姓圍觀,都在悄悄議論:兩廣還從未見過這樣平易的大官!


    吃晚飯時,劉縣令對張之洞說:“宋知府昨夜派急足通知卑職,說大人到欽州的目的是看望馮老將軍。馮老將軍住在荔枝灣,我這就派人到荔枝灣去告訴他,叫他明天上午到城裏來,如何?”


    原來是昨天廉州府通知欽州縣的,怪不得劉縣令事先就在碼頭上等候,張之洞的本意是並不想這麽麻煩縣衙門的。他說:“不要麻煩馮老將軍了,我們到荔枝灣去看他。”


    劉縣令說:“荔枝灣離城有二十多裏,路不好走,還是叫他來吧。”


    張之洞放下筷子,沉下臉說:“我是專程來看望馮老將軍的,幾百裏的路都走了,還在乎這二十多裏嗎?馮老將軍快七十歲了,叫他進城,我們舒舒服服地坐著,於心也不安呀!再說,我還要借這個機會查看查看貴縣的風氣和田裏的農活哩!你明天和我一道去,我們都不穿官服,也不騎馬坐轎,馮府不要事先通知,沿途百姓也不要驚動。你能走嗎?”


    劉縣令雖不到四十,卻因長期養尊處優,早已發福,肚子大得像懷胎七八個月的孕婦一樣,平時連一兩裏路都不願走,來欽州做了近三年的縣令,足跡不出城外五六裏。現在要他走二十多裏的路,他如何吃得消?但在這個年近半百的總督麵前,他敢露出半點為難嗎?忙連聲答:“能走能走,卑職也常常到四鄉去視察民情的,天氣熱,明天我們早點吃飯,早點動身。”


    “好,明天我們五點半鍾吃飯,六點鍾動身,沿途也不打尖了,中午之前趕到荔枝灣。”


    張之洞也不同縣令商量,就這樣做了決定。


    三 海隅荒村,張之洞恭請馮子材出山


    次日清早,張之洞、桑治平、劉縣令連同張彪及縣衙門裏的兩個僕人,一共六個人,組成一個不大不小的行列,向荔枝灣走去。


    早上天氣涼爽,帶露水的晨風吹到臉上濕潤清涼,望著四周的青山綠水,碧葉黃穗,張之洞心裏很是舒坦,不斷地向劉縣令問欽州的民情民風。劉縣令昨夜作了充分準備,要在總督麵前表露出好形象,故走了十來裏路狀態還算好。眼下正當七月下旬,倘若在山西,氣候明顯地是秋涼了。但廣東地氣炎熱,雨水充沛,依然是盛夏的光景。過了九點,太陽便曬得使人難受了。張之洞也漸有勞累之感,看身旁的田疇,比起城郊來又差得太多,顯得有點貧瘠荒涼,他的心情受到影響,更覺勞累不堪。回頭看了看一旁的劉縣令,也開始汗流滿麵,喘著粗氣,步履蹣跚了。他拍了拍劉縣令的肩膀笑著說:“老弟,歇會兒吧,你是太胖了,負擔重,走遠路,瘦人要沾光。”


    一聲“老弟”,把劉縣令的眼睛說得大大的。他壓根兒沒想到,這位製台大人竟然這樣隨和平易!他略帶幾分慚愧之色苦笑道:“不瞞大人說,卑職的確是累了。但大人不說辛苦,卑職何敢言累,卑職不善走路,都是這身蠢肉害的,今後要下決心餓瘦它!”


    張之洞哈哈笑道:“老弟是福氣好,我是想胖也胖不起來,幾十年都這樣了,吃什麽都不長肉!”


    眾人都跟著總督開心地笑起來,歇了一會兒後,劉縣令強忍著全身散架似的痛苦,跟著張之洞和眾人一步步地向前走著。終於,僕人告訴他,荔枝灣到了,他忙把這個喜訊告訴張之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