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琛老大不情願,但麵對著曾國荃冷峻威嚴的麵孔和毫無商量餘地的態度,隻得硬著頭皮去上海找巴德諾。誰知巴德諾一聽隻有五十萬,與政府的要求相差太遠,便一口拒絕。陳寶琛被巴德諾大大奚落了一番。
此事並未就此而了。陳寶琛剛回南京,上海的外國報紙便將此事公開於眾,輿情譁然,慈禧得知後,大不高興。傳旨斥責曾國荃背著朝廷私許外人,實屬不知大體,陳寶琛遇事向有定見,此事乃隨聲附和,殊負委任。陳寶琛想起來真是太窩囊不堪了。自己明明不願意向侵犯者講和示弱,但作為屬下,又不能抗拒上司的命令,違心地去與法國人談判,事情沒有辦成,反而招來四麵難堪:洋人冷眼,國人憤慨,太後斥責。這是何苦來呢!好不容易培植的一世清流英名,便如此輕輕易易地毀於一旦!一向自命清高的陳寶琛來到兩江不久,便吃了這個有苦說不出的啞巴虧。他開始領略了世事的複雜,實務的難辦,頗為後悔不該離開京師,從此便將陷於這麻煩透頂的事務圈,既沒有讀書做學問的空閑,又丟失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瀟灑。正在李鴻章、曾國荃、陳寶琛處在騎虎難下的時候,美國公使館表示願意出麵調停。於是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靜待美法兩個強權國家之間私下交易的結果。
與此同時,法國積極調兵遣將,試圖以武力威脅清廷,恐嚇主戰派,盡快達到他控製越南,打通紅河航線及最終瓜分中國征服遠東的戰略大目標。
法國海軍中將孤拔率領一支龐大的艦隊,駛向中國東海海域。六月十五日,法軍五艘兵艦突然攻打台灣基隆炮台。駐守在台灣的軍事統領乃淮軍宿將劉銘傳,他指揮兵士倉促應戰,交戰不到一個鍾點,基隆炮台便失守。劉銘傳慌忙向他的老上司李鴻章求援,請李派出北洋水師前來台灣救助。第二天,法兵四百餘人強行登岸。淮軍提督曹誌忠、章高元率部與法兵戰鬥,雙方死傷慘重,先天被法軍強占的炮台則又被淮軍奪回了。
法國政府見在台灣並未占到便宜,便指使巴德諾在談判中可退一步。巴德諾接到政府的命令後,立即照會曾國荃,詭稱已奪基隆炮台,賠款可酌量減少,若一次拿出八十萬兩銀子,則可息兵。又暗中請總稅務司赫德出麵為之關說。赫德遂做出一副既為中國又為法國講話的姿態,提出一個折中方案,中國出八十萬兩銀子,但分十年還清。同時駐北京代理公使謝滿祿亦向清廷發出最後通牒,限二日內答覆。如不允,則下旗離京,中法之間似乎到了撤館斷交的嚴重時刻。
清廷麵對這一突變形勢,又氣又懼。一麵將法國近期的無理行為照會各國,以求得國際社會的公道,一麵又密諭沿江沿海統兵大臣,亟力籌防,嚴行戒備。
密諭發到福州閩浙總督衙門,總督何璟收到後,命人飛騎送往船政局。
何璟是個老官僚了,道光二十七年的翰林,與李鴻章同年。他雖然沒有戰功,但遇事敢言,為政幹練,故而遷升順遂,同治二年,便做了安徽按察使,又升湖北布政使,同治九年便擢升巡撫。同治十一年,曾國藩病逝江督任上,何璟正做江蘇巡撫。他上疏朝廷,請求為曾國藩在江寧立專祠,一時朝野都認為他體恤功臣,能仗義執言。
官場跟軍營差不多。再樸實的鄉巴佬在軍營中呆久了也會變成兵油子。若要使軍營常有生氣,便必須不斷地退去兵油子,補進鄉巴佬。同樣,再有血性的書生,官場呆久了,也會被磨光浸疲,直到從頭到尾都磨得光光的,浸得黑黑的,熏得蔫蔫的,當然也有不老鬆、常春藤,但古往今來都很少見到。可惜的是,官場有官場的規矩,不能像軍營一樣時常吐故納新,故而官場朝氣少,暮氣多,銳意進取者少,因循塞責者多,廉潔自愛者少,同流合汙者多。這也真是無可奈何的事!
何璟年輕時也曾踔厲風發過,如今年過六十六歲,封疆大吏做了十四五年,早已做煩做膩了,當年的上進之心蕩然無存。
上個月,懷著振衰起疲、一展抱負之心的張佩綸奉旨來閩會辦軍務。這位名滿天下年方三十六歲的都察院左副都禦使,以天使的身分麵對著包括何璩在內的八閩官員。因為張佩綸一向敢於參劾大員,故他一到福州,便有人投匿名狀,告福建提督在元貪墨荒謬,列出了四大罪行。張佩綸為著要建立自己鐵麵無私的清官形象,立即查辦,沒有幾天便一一查實。他將彈劾書專遞京師,在元被交部嚴議。身為總督的何璟有疏忽之失,也在彈章中被附帶指責了一句。何璟由此知張佩綸得太後特別寵信,飛黃騰達在指日之間,便幹脆將閩浙軍務防務大事都交給張佩綸,由他作主。基隆戰爭爆發後,他來到福州城外三十裏的船政局。
這個船政局正式的名稱叫做福州船政局,因局址在閩江馬尾港,故習慣上都叫它馬尾船政局。同治五年由當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所創辦,是與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同時期開辦的官辦洋務企業。江南局重在造槍彈,金陵局重在造機器,馬尾局則專造輪船。馬尾局聘請法國人日意格為總監督人。三十年來,在左宗棠、沈葆楨等人的督理下,已造出了萬年青、安瀾、飛雲、伏波等十餘艘兵輪,裝備著南北洋水師。眼下,該局已有造船、模型、裝備等二十個車間,三座船台,一座鐵船,共有人員三千餘,並設立了船政學堂。中國海軍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嚴復、鄧世昌、劉步蟾、薩鎮冰等人都是船政學堂畢業的學生。顯然,馬尾船政局是當時閩浙最大的洋務企業,也是全國最大的一批洋務企業中的一個。海域軍情緊急,馬尾局便成為第一個重點保護的對象。
此事並未就此而了。陳寶琛剛回南京,上海的外國報紙便將此事公開於眾,輿情譁然,慈禧得知後,大不高興。傳旨斥責曾國荃背著朝廷私許外人,實屬不知大體,陳寶琛遇事向有定見,此事乃隨聲附和,殊負委任。陳寶琛想起來真是太窩囊不堪了。自己明明不願意向侵犯者講和示弱,但作為屬下,又不能抗拒上司的命令,違心地去與法國人談判,事情沒有辦成,反而招來四麵難堪:洋人冷眼,國人憤慨,太後斥責。這是何苦來呢!好不容易培植的一世清流英名,便如此輕輕易易地毀於一旦!一向自命清高的陳寶琛來到兩江不久,便吃了這個有苦說不出的啞巴虧。他開始領略了世事的複雜,實務的難辦,頗為後悔不該離開京師,從此便將陷於這麻煩透頂的事務圈,既沒有讀書做學問的空閑,又丟失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瀟灑。正在李鴻章、曾國荃、陳寶琛處在騎虎難下的時候,美國公使館表示願意出麵調停。於是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靜待美法兩個強權國家之間私下交易的結果。
與此同時,法國積極調兵遣將,試圖以武力威脅清廷,恐嚇主戰派,盡快達到他控製越南,打通紅河航線及最終瓜分中國征服遠東的戰略大目標。
法國海軍中將孤拔率領一支龐大的艦隊,駛向中國東海海域。六月十五日,法軍五艘兵艦突然攻打台灣基隆炮台。駐守在台灣的軍事統領乃淮軍宿將劉銘傳,他指揮兵士倉促應戰,交戰不到一個鍾點,基隆炮台便失守。劉銘傳慌忙向他的老上司李鴻章求援,請李派出北洋水師前來台灣救助。第二天,法兵四百餘人強行登岸。淮軍提督曹誌忠、章高元率部與法兵戰鬥,雙方死傷慘重,先天被法軍強占的炮台則又被淮軍奪回了。
法國政府見在台灣並未占到便宜,便指使巴德諾在談判中可退一步。巴德諾接到政府的命令後,立即照會曾國荃,詭稱已奪基隆炮台,賠款可酌量減少,若一次拿出八十萬兩銀子,則可息兵。又暗中請總稅務司赫德出麵為之關說。赫德遂做出一副既為中國又為法國講話的姿態,提出一個折中方案,中國出八十萬兩銀子,但分十年還清。同時駐北京代理公使謝滿祿亦向清廷發出最後通牒,限二日內答覆。如不允,則下旗離京,中法之間似乎到了撤館斷交的嚴重時刻。
清廷麵對這一突變形勢,又氣又懼。一麵將法國近期的無理行為照會各國,以求得國際社會的公道,一麵又密諭沿江沿海統兵大臣,亟力籌防,嚴行戒備。
密諭發到福州閩浙總督衙門,總督何璟收到後,命人飛騎送往船政局。
何璟是個老官僚了,道光二十七年的翰林,與李鴻章同年。他雖然沒有戰功,但遇事敢言,為政幹練,故而遷升順遂,同治二年,便做了安徽按察使,又升湖北布政使,同治九年便擢升巡撫。同治十一年,曾國藩病逝江督任上,何璟正做江蘇巡撫。他上疏朝廷,請求為曾國藩在江寧立專祠,一時朝野都認為他體恤功臣,能仗義執言。
官場跟軍營差不多。再樸實的鄉巴佬在軍營中呆久了也會變成兵油子。若要使軍營常有生氣,便必須不斷地退去兵油子,補進鄉巴佬。同樣,再有血性的書生,官場呆久了,也會被磨光浸疲,直到從頭到尾都磨得光光的,浸得黑黑的,熏得蔫蔫的,當然也有不老鬆、常春藤,但古往今來都很少見到。可惜的是,官場有官場的規矩,不能像軍營一樣時常吐故納新,故而官場朝氣少,暮氣多,銳意進取者少,因循塞責者多,廉潔自愛者少,同流合汙者多。這也真是無可奈何的事!
何璟年輕時也曾踔厲風發過,如今年過六十六歲,封疆大吏做了十四五年,早已做煩做膩了,當年的上進之心蕩然無存。
上個月,懷著振衰起疲、一展抱負之心的張佩綸奉旨來閩會辦軍務。這位名滿天下年方三十六歲的都察院左副都禦使,以天使的身分麵對著包括何璩在內的八閩官員。因為張佩綸一向敢於參劾大員,故他一到福州,便有人投匿名狀,告福建提督在元貪墨荒謬,列出了四大罪行。張佩綸為著要建立自己鐵麵無私的清官形象,立即查辦,沒有幾天便一一查實。他將彈劾書專遞京師,在元被交部嚴議。身為總督的何璟有疏忽之失,也在彈章中被附帶指責了一句。何璟由此知張佩綸得太後特別寵信,飛黃騰達在指日之間,便幹脆將閩浙軍務防務大事都交給張佩綸,由他作主。基隆戰爭爆發後,他來到福州城外三十裏的船政局。
這個船政局正式的名稱叫做福州船政局,因局址在閩江馬尾港,故習慣上都叫它馬尾船政局。同治五年由當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所創辦,是與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同時期開辦的官辦洋務企業。江南局重在造槍彈,金陵局重在造機器,馬尾局則專造輪船。馬尾局聘請法國人日意格為總監督人。三十年來,在左宗棠、沈葆楨等人的督理下,已造出了萬年青、安瀾、飛雲、伏波等十餘艘兵輪,裝備著南北洋水師。眼下,該局已有造船、模型、裝備等二十個車間,三座船台,一座鐵船,共有人員三千餘,並設立了船政學堂。中國海軍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嚴復、鄧世昌、劉步蟾、薩鎮冰等人都是船政學堂畢業的學生。顯然,馬尾船政局是當時閩浙最大的洋務企業,也是全國最大的一批洋務企業中的一個。海域軍情緊急,馬尾局便成為第一個重點保護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