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廣州城的第二天,張之洞從廣東巡撫倪文蔚的手裏接過兩廣總督的印信、王旗,正式做起負責指揮越戰的最高地方統帥來。通過與城內各大衙門的憲台及原督署僚屬的反覆會談,張之洞對當前的內外形勢有著更多的了解。為更好的謀畫運籌,他決定採取兩個行動。一是接受張之萬的建議,派桑治平和熟悉越南情形的雷瓊道員王之春親到鎮南關外走一趟,實地考察戰地形勢,會會正在關外督戰的清軍首領新上任的廣西巡撫潘鼎新,以及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等人。二是自己走出廣州城,先到扼控省垣的黃埔港看望駐防在此地的淮軍及張樹聲,再到廣東的南大門虎門去看望防守前線的湘軍及彭玉麟。


    送走桑治平、王之春的次日,張之洞在兵備道李必中的陪同下,乘坐小火輪,順著珠江南下。在黃埔港,他見到了已重病在身的張樹聲,張樹聲向後任傾吐了這半年來壓在胸間的滿腹牢騷和委屈,拜託後任務必將這些奏報朝廷,主持公道。為安定淮軍軍心,共同備戰,張之洞滿口答應了。在總兵吳宏洛的陪同下,張之洞巡視了黃埔港一帶的防禦工事。淮軍的散漫軍風和應戰力量的薄弱,令新粵督擔憂。


    在虎門炮台,張之洞見到了年近七旬猶與士卒同甘共苦的兵部尚書彭玉麟。彭玉麟和婁雲慶親自陪同他巡查虎門口內外的十餘處炮台。彭玉麟是個堅定的主戰派,虎門防守狀況要比黃埔港強,但大量缺乏射程遠殺傷力強的新式火炮,卻令雄風不倒的老將軍十分憂慮。麵對著當年關天培將軍英勇捐軀的靖遠炮台,彭玉麟沉痛地說,關將軍和將士們並不乏愛國心、報國誌,之所以不敵侵略者,是因為武器不如人家的緣故。戰爭的殘酷迫使大家接受了這個無情的事實。故而以後湘淮軍都大量購買洋槍洋炮。胡林翼更主張自己製造。他留給身邊人的最後一句話便是:不把洋人的那一套學過來,我們就要永遠受欺侮。老將軍嘆息:我們的武器還是不如洋人,假若虎門再增加二十座德國克虜伯鋼炮的話,防守起來,就更有把握了。


    波濤洶湧的汪洋大海,血跡斑斑的古舊炮台,恥辱痛苦的往事回憶,形勢嚴峻的今日局麵,所有這些,給張之洞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翰林、洗馬、學台、清流黨,不知不覺之間,這些身分正在離他漸漸遠去;兩廣軍隊的統帥、國家門戶的守衛者、粵東粵西的當家人、三千萬百姓的父母官,一副副沉重的擔子正在向他壓來。不管他願不願意,不管他挑不挑得起,他都得接受,都得擔當起來。


    “不把洋人那套學過來,我們就要永遠受欺侮。”彭玉麟轉述的這句胡氏遺言,一遍又一遍地在他的耳畔響起。腦子裏又浮出榆次驛館裏閻敬銘的深沉談話,太原衙門裏李提摩太的科學技術實驗。要想致強,得學洋人,要想致富,也得學洋人。


    “學洋人,辦洋務”,在返回廣州城的珠江航道上,張之洞從牙縫裏狠狠地擠出這句話來。


    在桑治平、王之春暗訪越南的日子裏,戰事的發端地越南北圻倒是意外的寧靜,而數千裏之外的中國東南海疆反而日趨緊張,憑藉著精良的武器裝備和堅實的國力基礎,麵積不足四川、人口少於兩廣的法蘭西帝國,從來就視大清王朝如掌中之物,有恃無恐地對它進行訛詐和欺侮。


    就在法軍侵犯諒山,王德榜率部把他們趕走的第二天,法國駐北京代理公使謝滿祿便照會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說法方按規定收回諒山,卻遭到中國軍隊的襲擊,中國違背天津李福條約,應負擔此次事件的責任並賠償軍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復函法國公使:天津條約載明三個月後再議定詳細條款,在詳細條款出來之前,雙方應維持現在局麵不變,法軍此時收回諒山之行為本屬不當,應視同法軍侵犯了清軍,軍費賠償應由法國方麵承擔。總理衙門的復函顯然站在正理上,但謝滿祿狡辯說,條約應以法文本為根據,中文本翻譯有誤。清廷再三核對中、法兩個文本,並無歧義,乃予以嚴厲駁斥。法國政府惱羞成怒,立即派出正式公使巴德諾趕到中國,要中國按天津條約第二款賠償軍費二萬五千萬法郎,折合白銀一百二十五萬兩。


    作為天津條約的談判者和簽字人,李鴻章對法國政府這種做法也頗為頭痛。他告訴已抵上海的巴德諾,駐紮在越南的中國軍隊已遵命按兵不動,北圻平靜,條約中已寫明沒有賠款一事,再要中國賠款不能接受。巴德諾以逗留上海不赴北京的作法來拒絕與總理衙門及李鴻章會談。軟弱的清朝廷竟然遷就巴德諾,改派兩江總督曾國荃為全權大臣,與巴德諾會談。此時,陳寶琛亦以南洋軍務會辦的身分來到南京。


    一貫主張對外強硬的陳寶琛對曾國荃說,要堅持天津條約,據理力爭,決不能示巴德諾以弱。曾國荃卻說,他已接李鴻章密電,李說法國現已對中國東南海疆採取軍事行動,形勢緊張,一觸即發。戰爭一旦打起,則對中國不利。若能以小的損失來換取大局的安寧,應是可行的。李的密電還說天津條約已請太後認可,要朝廷拿出錢來作賠款,太後麵子上過不去,君有難處,為臣子的應當體貼,請兩江代朝廷受謗,在與法使會議時,無論曲直,拿出幾十萬銀子來給法國,滿足他們的貪慾之心,這樣做,無傷國體。


    陳寶琛堅決反對這樣做。曾國荃卻並不理睬陳寶琛的意見,擺出一副上司的派頭,命令陳寶琛代表他去上海與巴德諾接觸,許以五十萬兩銀子為代價,息訟罷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