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十九歲就死了,皇後被逼殉夫,留下的幾個不明不白的妃子,在後宮中毫無地位可言。今上隻有十四歲,他還沒想起要女人。麗妃所生的女兒早在同治八年便出宮下嫁符珍。自從同治八年起到眼下十五六年了,偌大的紫禁城後院裏,就再也沒有一個皇子公主出現過。人們在背地裏嘆息:大清朝皇嗣主脈怎麽會凋零到如此地步?這是不是前廷所顯示的國運不昌對後院的壓迫,或者反過來說,恰恰是後院的後嗣不興,而使得前廷的國運不昌?更有受到慈禧壓抑的老太妃們,則把責任歸咎於她的身上,暗地裏譏譏嘖嘖地議論著:從來陰氣太盛,陽氣則衰,哪朝哪代有過這樣強梁霸道的太後?怪不得大清苗裔不旺!


    嘆息也罷,指責也罷,大清王朝的皇宮後院便是這樣冷清多年了,大家都寄希望於這個尚未大婚的光緒皇帝身上,但願他多置妃嬪,廣育子女,最好能像周文王那樣,生他一百個皇子出來,重振當年後宮雄風!


    然而,這還得拭目以待,至於眼下則依舊如故。一到晚上,更比白天冷清,妃子也好,宮女也好,太監也好,都早早地縮進各自宮裏,不再出來。整個後院悄沒聲息,從外表看來,與死氣沉沉的前廷相比,隻多了一些燈火和幾個巡更守夜的太監罷了。


    但也有惟一的例外,那就是養心殿。從垂簾聽政的第一天開始,這座本來屬於後院係統的宮殿,就成了整個紫禁城的第一號建築。這是因為慈禧住在這裏。大清國一切有資格麵見聖上的官員,都在這裏向她三跪九叩頭;大清國一切軍國大計都在這裏製定,都從這裏發出。這裏,白天王公大臣川流不息,入夜燈火通明,警戒森嚴。不過,慈禧通常夜裏不辦公事,她很會保養自己,每晚戌時剛過,她便上床睡覺了。但今天慈禧卻要在夜裏召見李鴻章。養心殿裏的宮女、太監都在猜測著,太後一定有刻不容緩的軍國大事要與李中堂商量。


    一頂簇新的墨綠呢大轎,停在紫禁城東側的景運門邊,李鴻章身著正一品官服,神色端凝地從轎中走出來。他順手從左邊袖袋裏掏了一塊金光閃亮的大懷表出來看了看,時針正好指在七時上。這是一塊瑞士表,乃駐英法公使侍郎曾紀澤所贈。李鴻章喜歡用洋人的東西,連生病時都喜歡吃洋藥,說洋藥簡便收效快。這塊懷表他已經用了四五年,隨時隨地都帶著,而且養成了每隔一會兒便掏出來看看的習慣。


    景運門已經打開,幾個刀槍晃晃的侍衛分立兩旁。近年來,大受慈禧寵愛品銜升得很快的太監李蓮英,早已恭候在門邊,見李鴻章已走出轎門,忙哈著腰迎上。因為李蓮英的地位非比尋常,許多大臣都對他禮讓有加。有的是想走他的門子,求一條升官捷徑;有的並非想巴結,隻是防他在太後麵前說對自己不利的話,故而也不得不對他假以辭色。李蓮英在宮中久了,見的王公大臣多了,這些袞袞諸公究竟有多大能耐,他也心中有數了。大清朝中的這些不可一世的大人物,說句實在話,李蓮英對其中很多人都看不起,真正令他從心眼裏生發敬佩之情的還不多,而在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中,便有眼前的這位相國爺。在李蓮英的眼裏,李鴻章才是真正有著治國安邦定天下的文武全才,就連他的那種氣宇,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


    “老相國,這麽晚了還要進宮來,您真辛苦!”


    這樣的話,李蓮英平時對那些王公大臣也常說,但隻有他自己知道,平日說的隻是客套,今晚這一句,才是從心裏說出的。


    “國家多事,不能不辛苦點。李總管,近來身體好嗎?”


    李鴻章也不想得罪這個太後身邊的寵奴,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托老相國的福,還好。”


    李蓮英感激這位他所崇敬的人物的關心,遂走近李鴻章的身旁,伸出一隻手來攙扶著李鴻章。


    “天色黑了,老相國慢慢走。”李蓮英以一種近於平時對慈禧說話的口吻關照著李鴻章。同時,又對著附近的一群太監高聲命令,“把燈籠點得亮亮的,為老相國引路!”


    於是八盞大紅宮燈一齊點燃。六盞在前麵開路,兩盞在後麵護衛,中間,李蓮英親自攙扶著李鴻章,跨過景運門,向著養心殿走去。李鴻章自家帶來的跟班和轎夫都被攔在門外。


    李蓮英攙扶著李鴻章走的這條路,正是紫禁城裏前廷後院的分界之路。往左邊中和殿方向望去,是一片令人生悸的黑寂;往右邊幹清門方向看去,也隻有稀稀疏疏的幾點星火。詞臣出身的北洋大臣,腦子裏突然冒出兩句唐人的詩句來:“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是瓜洲。”他在心裏笑了起來:今夜走在紫禁城內,即將麵見太後,怎麽沒有“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禦爐香”的體會,卻無端生出這種感覺來!


    穿過這道黑暗的分界地,來到西長街口,這裏的燈光明顯地亮多了。當李鴻章跨過遵義門,進人養心殿前院時,眼前一陣目眩。原來,此處燈火通明,亮如白晝。跟在李蓮英的後麵,李鴻章一直走進東暖閣,在門簾外站定。


    一會兒,李蓮英掀開簾子,對門外的李鴻章說:“老相國,太後叫您進去。”


    李鴻章邁進門檻,肅立站定,然後跪下,摘掉飾有大紅珊瑚頂插著雙眼花翎孔雀毛的帽子,將它放在一旁,磕了一個響頭。再站起,左手捧著這頂帽子,向前邁進幾步,來到太後身邊,又跪下,將帽子放在手邊的地磚上,用帶著濃厚淮北口音的官腔喊道:“臣李鴻章叩見太後,祝太後萬壽無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