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山西曆屆前任留給我的一筆最好的仕宦資產,就看我來如何接收了!張之洞不覺興奮起來,多少日子來的焦慮不安為之一掃。


    他安排原在衛榮光手下辦文案的三個幕僚,一人草擬一個題目。至於閻敬銘,他決定由自己來給太後親擬一道密折。張之洞有一種預感,他覺得閻敬銘很快便會在中國政壇上飛黃騰達起來。離開京師那天上午陛辭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


    慈禧以清脆好聽的聲音跟張之洞像聊天似的說話,張之洞則以誠惶誠恐的心情、緊張卻又得體的語言回答著。慈禧說了一堆諸如“時事艱難,留心政務,若有所見,隨時奏明”等套話後,突然問:“閻敬銘這個人,你去年在摺子裏薦舉過他,你平時跟他有聯繫嗎?”


    張之洞答:“臣沒有見過閻敬銘,也跟他從未有過聯繫,隻是聽許多人說閻敬銘善於理財。”


    慈禧又說:“閻敬銘這些年據說一直在山西解州書院,你去山西後,要仔細打聽一下此人。朝廷連下過幾次詔書,命他進京辦事,他都以年老多病為由推辭了。你細細去問問,看他究竟身體如何。”


    “是。”張之洞答道,“臣到山西後一定去查訪此人。”


    “閻敬銘能幹,先帝在日就稱讚過。同治初期那幾年,他在山東巡撫和工部侍郎任上也做得很好,為何突然就辭官不做了呢?你見到閻敬銘,問問他,若過去有些什麽不痛快的事,十多年了,丟掉算了,朝廷還等他共度艱難哩!”


    “是。”張之洞恭恭敬敬地說,“我一定將太後這番心意轉告給他。”


    “張之洞,你現在是山西巡撫,閻敬銘在山西,能不能勸說他回到朝廷來,就看你的本事了。”


    張之洞忙叩頭:“臣一定盡力勸說閻敬銘回朝廷為國家辦事。”


    回到家裏,張之洞仔細琢磨著慈禧太後的話,深感慈禧對閻敬銘的眷顧之深、期望之切,這些年來似乎沒有人能比得上。閻敬銘過去以侍郎致仕,今年已六十五歲了,若復出,官銜應在侍郎之上。官宦世家出身的張之洞深知結納朝中大員的重要性。這次若由自己出麵來說服閻敬銘復出,自然就與閻敬銘結下一層非一般的關係。何況張之洞和閻敬銘之間還有一層淵源,那就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恩人胡林翼。


    張之洞隱隱記得,胡林翼在去世前曾有一封信給他,要他到武昌撫署來歷練一下,信中盛讚閻敬銘。張之洞忙把過去的舊信劄找來,果然尋到了這封信,遂有意將這封信帶來山西。於是他親筆寫了一封信,連同這封信一起交給桑治平,請桑到解州去一趟,代他先去看望一下閻敬銘,轉達殷勤問候之意。


    桑治平離開太原後,三個幕僚將奏稿送上來。張之洞一一細看,越看眉頭皺得越緊:三份奏稿都沒有將他的意圖說清楚,其中一份連文句都不通順。他氣得擲回去,命他們重新擬稿。第二天,三份稿子又送上來了。張之洞看後,還是沒有一份滿意的。他聲色俱厲地將三個自以為是的幕僚教訓了一頓,叫他們統統捲起鋪蓋走路。他嘆了一口氣,心裏說道:這衛榮光怎麽用的這樣一批草包!必須聘幾個心地明白又文筆流暢的人來辦文案。張之洞第一個想起楊銳。他提起筆來,給楊銳寫了一封信。眼下這三個重要的摺子,隻好自己動手了。


    就在張之洞親自草擬這幾份關係山西千家萬戶利益的奏摺的日子裏,太原城藩司衙門後院,有幾個人也在心神不安地忙碌著。


    四 王定安貢獻三條錦囊妙計


    衛榮光離太原前一天,特為到藩司衙門與葆庚話別。談話之間,衛榮光說起張之洞有清理藩庫的念頭。葆庚聽了心裏暗吃一驚,送走衛榮光後,他將自己關在書房裏,呆呆地坐了一個多時辰。


    正白旗出身的葆庚,是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豫親王多鐸的後裔。顯赫的家世,使得他在朝中有廣泛的奧援。正是憑著這種奧援,這些年來,才具平平的葆庚在官場上左右逢源。他不屑於從七品縣令做起,拿著一大堆白花花的銀子,一出手便捐了個候補道員。分發到省後,又是銀子幫他很快得實缺。葆庚毫無從政的經驗,也不耐煩案牘簿書,但他卻遷升順利。待到曾國荃到山西做巡撫的第二年,葆庚便從陝西按察使調升山西做布政使,成為一省方伯。葆庚憑的什麽升官?他的本事就在於京師活動的能力。省裏有大事辦不了,需要朝廷出麵解決的,派葆庚進京便十拿九穩。比如要戶部增撥銀子啦,減免稅收啦,要吏部在對本省道府一級官員的考績上客氣點啦,走王府的門子為某大員謀求調升啦等等,這些事葆庚都可以辦得順溜。葆庚抱著七分敬畏三分諂媚的心態,來到太原給曾國荃當藩司。他知道這個從戰火中打出來的曾老九脾氣暴躁,性格乖戾,且仗著戰功,什麽人也不放在眼裏。葆庚像侍候老爺子一樣地伺候著曾國荃。曾國荃對滿人官員有一種偏見。在他看來,幾乎所有的滿人都是酒囊飯袋。帶兵做官,不是他們有本事,而是命好。對葆庚,他自然也是瞧不起的,但葆庚對他事事恭順殷勤,曾國荃找不出他的岔子,倒也相處得太平。


    那時山西正是大旱,赤地千裏,餓殍遍野,景況慘不忍睹,賑災之事繁重艱難。曾國荃麵對這個局麵,甚是焦慮。這時葆庚的能力發揮了作用。他到京師四處遊說,居然給山西帶來六十萬兩銀子的賑災款。此舉,令曾國荃對他刮目相看,從那以後便對葆庚十分信任。十多年的征戰,讓曾國荃落下一身的病痛。來山西之前,他在湘鄉老家足足養了六年的病。六年鄉居,使他變得疏懶。病痛加上疏懶,又使得他對政事產生厭倦,於是幹脆把山西的事都交給了葆庚,另派一個心腹代表他和葆庚共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