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停止踱步,毅然坐到書案前,將已冷了的銀耳羹一口吞下,決心義無反顧地為東鄉冤民上疏請命。


    他托腮凝思。


    東鄉一案的關鍵是屬性。若屬聚眾抗糧鬧事,則派兵鎮壓並無大錯,失誤隻在殺人過多。顯然,光緒元年的定案之所以對


    當事人處理過輕,光緒四年的覆審之所以維持原判不變,都是基於這種認識。


    但事情原本不是這樣。


    案發的第二年春天,張之洞到綏定府考試生童,東鄉縣屬綏定府管轄。考試中,有十多份試卷不是按題作答,而是向學台訴說東鄉的冤情。張之洞確信此案一定冤情甚重,否則生童不會做出此種違規之舉。出於同情,張之洞沒有斥責這些生童;限於身分,他也沒有將此事告訴撫台和兩司。他隻希望朝廷能秉公辦理,早安人心。這些天,聽了楊銳、何燃等人的敘說,他心裏更有底了,此案不是抗糧鬧事,而是對苛政的不滿。


    做過三年四川學政的張之洞,對蜀中官吏的苛征勒索深有了解。是的,現在就借為東鄉民人伸冤叫屈的機會,向太後和皇上奏報四川賦稅的實情。他提起筆,將自己所知的一切寫了出來——


    四川的賦稅與他省不同。鹹豐中葉,軍餉緊缺,朝中大臣議定四川於錢糧之外再加津貼。所謂津貼,即按糧攤派,正賦一兩,則額外再徵收一兩。鹹豐末年,則又議於津貼之外加收捐輸。所謂捐輸,也是按糧攤派。四川全省一百六十州縣,除最為貧苦的二十多個州縣外,其他各州各縣皆派及,或一年一派,或兩年三派,全是藩司決定。每縣地丁五六千金的,捐輸則派到萬金之上,這筆銀子都攤到各人頭上,不能少出。而所有這些,才隻是報部完餉的正款,至於州縣府各級的耗羨、運費還不算在內。不僅僅這些,四川省還有許多雜派,其中雜派最多的是各種名目繁多的局,如夫馬局、三費局等等,此等局員的開支皆取之於民。各種雜費加起來,農人上繳的多於正款的錢糧,多則十倍,少的也到了五六倍。更可恨者,川省官吏還規定,農人必須先完雜費再完正款,一切完清後官府才發串票。若不繳雜費,即使完清正款的也不發串票。無串票,官府可視為未完錢糧而拘捕。川省官吏的這種手段,可謂狠毒。


    他省捐輸,不過偶一為之,即有勒派,也隻加累富室而已,而川省捐輸之數,一向由藩司派定,照文徵收。從前歷次奏報中所說的東鄉農人於正賦外每兩加錢五百文,並非向富室勒捐,而是向每個人頭加派;也並非為國家增收財富,而是州縣府各級官府用來肥私利己。東鄉鄉民的憤怒正是衝著這一點而來的。


    此外,東鄉從同治八年以來,六七年間向鄉民徵收數萬銀子,而縣衙門從未有一紙清帳向鄉民公布。鄉民要求公布帳目清單,這也是合理的舉動,不為過分。東鄉鄉民憤恨加賦,請求清帳,這兩件事合起來,被縣令孫定揚誣告為聚眾抗糧鬧事,派兵鎮壓,造成了大血案。


    張之洞寫完這段話後,放下筆來,長長地籲了一口氣。這口氣已經憋了很多年了。


    在四川做學政期間,眼看川民為官府的敲詐勒索而怨聲載道時,他就憋了一肚子氣,回京師幾年來這口氣也一直沒有機會吐出。現在借東鄉之案上此奏章,既為東鄉的翻案找到了依據,又為川民說了話,出了這股多年悶氣。自己的俸祿,名為朝廷發給,而朝廷並不種田織布,還不都是百姓的血汗?因此當官要為民作主,乃天經地義。身為言官,為民請命,正是本職所在。今天的這份奏章,才是名副其實的言官之折。想到這裏,張之洞頗為興奮起來。


    “懿嫻!”他突然高聲叫起夫人的芳名來。


    王夫人正在東廂房裏與春蘭逗女兒玩,猛聽得丈夫呼她的閨名,甚是驚奇,春蘭也感到意外。通常,張之洞都不叫夫人的名字,當著夫人的麵說話時從不稱呼,對下人說話則用“夫人”二字代替。出了什麽事嗎?王夫人忙不迭地跑出東廂房,春蘭牽著小姐跟在後麵。


    “怎麽啦,四爺!”


    還未踏進門檻,王夫人便氣喘籲籲地問。踏進門後,卻見丈夫滿臉得色地站在書案邊。


    “你吩咐春蘭,今天中午包餃子吃!”


    “有什麽喜事了?”見丈夫高興,王夫人也高興地笑起來。


    這幾天,張之洞為東鄉的事愁眉苦臉,茶飯不思。王夫人看在眼裏,疼在心頭,但他知道丈夫的脾性,不敢多問。張之洞雖然生長在貴州,但家裏一直保持著北方人的生活習慣,經常吃麵食,逢年過節,或來了北方籍的客人,則包餃子以示鄭重。張之洞繼承這個家風,遇到喜慶,則安排家裏包餃子。王夫人和大根、春蘭都是北方人,一聽包餃子,更是滿心歡喜。


    張之洞對夫人說:“我張某人做了三年四月學政,總覺得欠了蜀中父老一筆很大的情,今天總算還了一點,故先來個自我慶賀。”


    看著丈夫臉上綻開發自內心的笑容,王夫人甚是快慰。她忙叫大根上街去割肉買韭菜,然後帶著春蘭親自下廚張羅。


    張之洞繼續構思他的奏章。


    東鄉鄉民不是無理取鬧,而遭到如此慘毒的殺害,這就是冤案。冤案不雪,民心不服。民心、民心,張之洞想到這裏,心情陡然沉重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