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張之萬正署理河南巡撫,便邀請堂弟來開封居住,一來好溫習經史,二來也可幫衙門擬點文稿,藉以歷練。張之洞代
堂兄起草了幾份奏摺都很得體,其中尤以一道關於漕務的奏疏寫得更好,受到慈禧的嘉許。她在奏疏上親自批了八個字:直陳漕弊,不避嫌怨。張之萬一直因自己兩度做同考官,使得張之洞失去兩次會試機會而不安,見到硃批後心想:不可埋沒堂弟的功勞,應該告訴太後,使太後對堂弟有個好印象,這對於下科會試的錄取和今後的仕途都有好處。於是,張之萬在不久後的另一道摺子裏,順便提到了漕務之折乃堂弟張之洞所擬。就這樣,身居深宮的慈禧太後第一次知道世上有個見識和文筆都不錯的張之洞。
第二年,躊躇滿誌的張之洞再次會試,詩文比上年更加光彩耀目。人世間也真有巧事。範鶴生這年再度出任閱卷官,而張之洞的試卷則又一次落到他的手裏。盡管名字被糊去,但精於辨文的範鶴生一讀便知這是場屋中最好的文章。他給予很高的評價,又四處揄揚,極力薦舉。發榜時,張之洞被取中一百四十一名貢士。當張之洞的名字被高聲唱讀時,範鶴生又驚又喜,欣慰無比。複試時張之洞心情極好,臨場才思泉湧,竟然榜列一等一名。
幾天後殿試對策。策論的題目是:製科之設與國家拔取人才論。這是一場決定進士等級的重要考試。少年得誌的張之洞發舒胸臆,不襲故常,恨不得將平生才學和滿肚子要說的話一古腦倒出來。他指出當今人才缺乏,是因為太拘資格,科目太隆,又加之捐納雜駁,魚目混珠,故朝廷下詔天下推舉將才時,應者寥寥。又直言當今天下大患在貧,吏貧則黷,民貧則為盜,軍貧則無以為戰,請求皇上親倡節儉,除積習,培根本,厚風俗,養民生,致富裕。
張之洞隻圖直抒心聲之痛快,卻不料作為一篇場中之文,已大大出了“四平八穩”的常格,大多數閱卷官不喜歡這道策論,主
張將其列為三甲之末。然而主考官、大學士寶望卻很欣賞。他力排眾議,將張之洞列為二甲之首,即第四名。按慣例,主考官將前十名進呈皇帝,由皇帝親自圈定名次。通常皇帝都不作改動,按主考官所呈上的名次圈定。但剛剛垂簾聽政的二十八歲的慈禧太後,卻不是一般的執政者,她頗思有所作為,並有自己的一套主張。
青年時代的慈禧頭腦明白,辦事認真。和清朝歷代當國者一樣,她對科舉也十分看重,不僅僅是為了籠絡讀書人的心,也的確希望從中選拔出真正的人才來,使之經過一段時期的歷練後,成為國家的幹才。她仔細閱讀了張之洞的應試策論,並不覺得文章有什麽出格之處,至於直指時弊,則更為難能可貴。慈禧記起幾個月前他代河南巡撫所擬的關於漕務的奏疏,聯繫到他十三歲進學、十六歲領解的經歷和父死任上、堂兄狀元的家風。隱隱地覺得這道策論的主人,正是一個可堪造就的人才,便提起硃筆,將張之洞的名字由第四名勾到第三名。不要輕看了這一個名次之差的改動,它的意義真可謂非比尋常。
原來,殿試錄取的進士分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三名,俗稱狀元、榜眼、探花,又稱該科鼎甲,瓊林宴上,單獨坐席位,用的是銀碗玉箸。其他的進士則八人一桌,用的是瓷碗竹箸。出午門遊金街後,眾進士要送他們三人先回寓所,才各自回到下榻處。不僅風光不同,出身有別,更重要的是實惠相差甚大。
所有進士都想進入翰林院。翰林清華,遷升又快,最為士人所羨慕。一甲三名可免試直接進入翰林院,授修撰或編修之職,而二甲、三甲則要通過朝考後擇優錄取,三年後散館再授編修或檢討之職,在年資上低了三年。這樣,一甲三名所占的好處就大為超過二甲和三甲。
金榜張貼之後,欣喜萬分的張之洞按慣例去主考寶望府上
謝恩,寶望遂把慈禧改動名次一事告訴了他。張之洞受慈禧如此重的恩眷,真有肝腦塗地無以為報之感。就是從那一刻起,年輕的癸亥科探花心裏湧出一股強烈的情感:今生今世永遠忠於太後,忠於朝廷,鞠躬盡瘁,報效國家!
拜謝了主考寶望後,張之洞又來到房師範鶴生的家裏,感謝他的兩度知遇之恩。白髮蒼蒼的範鶴生見到這位英氣勃勃的新門生哈哈大笑,說:“不謝,不謝!若真要言謝的話,我倒是要感謝你。是你的才華和造化,給我這個老頭子在科場上留下一段佳話。我範鶴生平生一無所成,不因為有了你這個門生,後人哪裏會知道我。香濤呀,那天揭開糊名後,眾人見又是你,滿闈歡呼。紛紛向我恭賀,都說這是本朝從沒有過的異事。王少鶴太常說,人生有此之樂,勝過得仙!我聽了這話,愈加高興,寫了幾首小詩,給你看看。”
老頭子從屜子裏拿出一紙信箋出來,遞給張之洞。張之洞雙手接過,看那上麵寫了四首七律:
十年舊學久荒蕪,兩度春官愧濫竽。
正恐當場迷贗鼎,誰知合浦有遺珠。
奇文共說袁子才,完璧終歸藺大夫。
記得題名初唱處,滿堂人語雜歡呼!
苦向閑階泣落英,東風回首不勝情。
亦知劍氣難終倅,未必巢痕定舊營。
佳話竟拚成一錯,前因遮莫訂三生。
堂兄起草了幾份奏摺都很得體,其中尤以一道關於漕務的奏疏寫得更好,受到慈禧的嘉許。她在奏疏上親自批了八個字:直陳漕弊,不避嫌怨。張之萬一直因自己兩度做同考官,使得張之洞失去兩次會試機會而不安,見到硃批後心想:不可埋沒堂弟的功勞,應該告訴太後,使太後對堂弟有個好印象,這對於下科會試的錄取和今後的仕途都有好處。於是,張之萬在不久後的另一道摺子裏,順便提到了漕務之折乃堂弟張之洞所擬。就這樣,身居深宮的慈禧太後第一次知道世上有個見識和文筆都不錯的張之洞。
第二年,躊躇滿誌的張之洞再次會試,詩文比上年更加光彩耀目。人世間也真有巧事。範鶴生這年再度出任閱卷官,而張之洞的試卷則又一次落到他的手裏。盡管名字被糊去,但精於辨文的範鶴生一讀便知這是場屋中最好的文章。他給予很高的評價,又四處揄揚,極力薦舉。發榜時,張之洞被取中一百四十一名貢士。當張之洞的名字被高聲唱讀時,範鶴生又驚又喜,欣慰無比。複試時張之洞心情極好,臨場才思泉湧,竟然榜列一等一名。
幾天後殿試對策。策論的題目是:製科之設與國家拔取人才論。這是一場決定進士等級的重要考試。少年得誌的張之洞發舒胸臆,不襲故常,恨不得將平生才學和滿肚子要說的話一古腦倒出來。他指出當今人才缺乏,是因為太拘資格,科目太隆,又加之捐納雜駁,魚目混珠,故朝廷下詔天下推舉將才時,應者寥寥。又直言當今天下大患在貧,吏貧則黷,民貧則為盜,軍貧則無以為戰,請求皇上親倡節儉,除積習,培根本,厚風俗,養民生,致富裕。
張之洞隻圖直抒心聲之痛快,卻不料作為一篇場中之文,已大大出了“四平八穩”的常格,大多數閱卷官不喜歡這道策論,主
張將其列為三甲之末。然而主考官、大學士寶望卻很欣賞。他力排眾議,將張之洞列為二甲之首,即第四名。按慣例,主考官將前十名進呈皇帝,由皇帝親自圈定名次。通常皇帝都不作改動,按主考官所呈上的名次圈定。但剛剛垂簾聽政的二十八歲的慈禧太後,卻不是一般的執政者,她頗思有所作為,並有自己的一套主張。
青年時代的慈禧頭腦明白,辦事認真。和清朝歷代當國者一樣,她對科舉也十分看重,不僅僅是為了籠絡讀書人的心,也的確希望從中選拔出真正的人才來,使之經過一段時期的歷練後,成為國家的幹才。她仔細閱讀了張之洞的應試策論,並不覺得文章有什麽出格之處,至於直指時弊,則更為難能可貴。慈禧記起幾個月前他代河南巡撫所擬的關於漕務的奏疏,聯繫到他十三歲進學、十六歲領解的經歷和父死任上、堂兄狀元的家風。隱隱地覺得這道策論的主人,正是一個可堪造就的人才,便提起硃筆,將張之洞的名字由第四名勾到第三名。不要輕看了這一個名次之差的改動,它的意義真可謂非比尋常。
原來,殿試錄取的進士分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三名,俗稱狀元、榜眼、探花,又稱該科鼎甲,瓊林宴上,單獨坐席位,用的是銀碗玉箸。其他的進士則八人一桌,用的是瓷碗竹箸。出午門遊金街後,眾進士要送他們三人先回寓所,才各自回到下榻處。不僅風光不同,出身有別,更重要的是實惠相差甚大。
所有進士都想進入翰林院。翰林清華,遷升又快,最為士人所羨慕。一甲三名可免試直接進入翰林院,授修撰或編修之職,而二甲、三甲則要通過朝考後擇優錄取,三年後散館再授編修或檢討之職,在年資上低了三年。這樣,一甲三名所占的好處就大為超過二甲和三甲。
金榜張貼之後,欣喜萬分的張之洞按慣例去主考寶望府上
謝恩,寶望遂把慈禧改動名次一事告訴了他。張之洞受慈禧如此重的恩眷,真有肝腦塗地無以為報之感。就是從那一刻起,年輕的癸亥科探花心裏湧出一股強烈的情感:今生今世永遠忠於太後,忠於朝廷,鞠躬盡瘁,報效國家!
拜謝了主考寶望後,張之洞又來到房師範鶴生的家裏,感謝他的兩度知遇之恩。白髮蒼蒼的範鶴生見到這位英氣勃勃的新門生哈哈大笑,說:“不謝,不謝!若真要言謝的話,我倒是要感謝你。是你的才華和造化,給我這個老頭子在科場上留下一段佳話。我範鶴生平生一無所成,不因為有了你這個門生,後人哪裏會知道我。香濤呀,那天揭開糊名後,眾人見又是你,滿闈歡呼。紛紛向我恭賀,都說這是本朝從沒有過的異事。王少鶴太常說,人生有此之樂,勝過得仙!我聽了這話,愈加高興,寫了幾首小詩,給你看看。”
老頭子從屜子裏拿出一紙信箋出來,遞給張之洞。張之洞雙手接過,看那上麵寫了四首七律:
十年舊學久荒蕪,兩度春官愧濫竽。
正恐當場迷贗鼎,誰知合浦有遺珠。
奇文共說袁子才,完璧終歸藺大夫。
記得題名初唱處,滿堂人語雜歡呼!
苦向閑階泣落英,東風回首不勝情。
亦知劍氣難終倅,未必巢痕定舊營。
佳話竟拚成一錯,前因遮莫訂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