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公元1837年出生在貴州貴陽,當時其父張瑛任貴州興義和知府。張之洞少時在貴州興義府署(今安龍)長大。其人博聞強識,文才出眾,年方十一,即為貴州全省學童之冠,作《半山亭記》,名噪一進。此記全文,刻於安龍招堤畔之半山亭。十二歲在貴陽出版第一本詩文集。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回直隸南皮應順天鄉試,名列榜首。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與貴州人李端棻同為進士。後歷任翰林院編修、教習、侍讀、侍講學士及內閣學士等職。其間,為清流派重要成員,與張佩綸、黃體芳、寶廷、陳寶琛、吳大澄、張觀準、劉恩溥、吳可讀、鄧承修、何金壽等人一起,放言高論,糾彈時政,抨擊奕、李鴻章等洋務派官僚,有“四諫”、“六君子”、“十朋”之稱。
張之洞自幼好學,才思敏捷,曾任山西巡撫,後調任湖廣總督。那時候,江南人素來自誇江南地傑人靈,多山多水多秀才,有些瞧不起北方人。每當北方人到南方作官,他們總要想方設法出點難題,將他作弄一番。
傳說一年夏天,張之洞到江南某城巡察。當地大小官員出城迎接。這天正值五月十三關帝廟會,城裏非常熱鬧,看戲的人擠了一廟院。張之洞也被請到廟院看戲,他剛坐下,還未來得及喝水,會首就來跪稟:“列位大人,台上還沒貼對聯,請張總爺快寫一副吧!貼上好開戲啊。”說著把早已準備好的文房四寶端了上來,並把裁好折好限定字數的紅紙放下,要求上下聯各為十二個字。他們想給張之洞來個措手不及,跟他開個玩笑。這時,在場的文武官員和文人學士,一個個搖頭晃腦,傲氣十足。張之洞早就料到他們會有這一手。胸有成竹地拿起筆來,用目光掃了他們一眼,“唰唰唰”一揮而就。這副對聯是: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齊喪膽;單刀會魯肅,江南名士盡低頭。
這副對聯,通過歌頌關公的英雄氣慨,巧妙地回敬了那些盛氣淩人的大小官員和文人學士。在場的人都被張之洞的才華和魄力驚呆了。個個點頭稱讚,再不敢小看他了。(摘自《應用寫作》月刊1993年第2期《張之洞巧寫戲台聯》)
1881年(光緒七年),授山西巡撫,為任封疆大吏之始。以後政治態度一變,大力從事洋務活動,成為後期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4年春,中法戰爭前夕,奉命署理旋又補授兩廣總督。任內力主抗法,籌餉備械,起用前廣西提督老將馮子材等,為戰事的進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在廣東籌建官辦新式企業,設立槍彈廠、鐵廠、槍炮廠、鑄錢廠、機器織布局、礦務局等;以新式裝備和操法練兵,設立水師學堂。1889年,調湖廣總督。以後十八年間,除兩度暫署兩江總督外,一直久於此任。他將在廣東向外國訂購的機器移設湖北,建立湖北鐵路局、湖北槍炮廠、湖北紡織官局(包括織布、紡紗、繅絲、製麻四局)。並開辦大冶鐵礦、內河船運和電訊事業,力促興築蘆漢、粵漢、川漢等鐵路。1894~1895年署督兩江時,仿德國營製,在江寧(今江蘇南京)籌練江南自強軍,後又以之為基礎在湖北編練新軍。為培養洋務人才,尤注重廣辦學校,在鄂、蘇兩地設武備、農工商、鐵路、方言、普通教育、師範等類新式學堂,並多次派遣學生赴日、英、法、德等國留學。在舉辦洋務事業中,還大量舉借外債,是為中國地方政府直接向外國訂約借款之先。
1894年8月1日甲午中日戰爭後,張之洞曾奏請派馬隊“馳赴天津,聽候調遣”,並想以“外洋為助”。他鑑於“倭勢日強,必將深入”,建議“慎固津沽及盛京”。10月26日致電李鴻章,提出“購兵船、借洋款、結強援”三項主張。10月底,日本軍隊強渡鴨綠江後,遼瀋危急,張之洞再提出“購快船、購軍火、借洋款、結強援、明賞罰”五事。11月2日,調署兩江總督。11月7日,他在致李鴻章電中指出“無論或戰或和,總非有船不行”。11月下旬,日軍圍困旅順,張之洞先後致電李鴻章、李秉衡,要求急救旅順,均無效。
1895年初,日軍進犯山東半島,張之洞給山東巡撫李秉衡發急電,建議李“責成地方官多募民夫,迅速星夜多開壕塹,於要路多埋火藥,作地雷”,以阻止日軍進犯。並表示擬撥槍枝彈藥支援山東守軍。在丁汝昌自殺殉國後,他曾建議將駐紮台灣的劉永福調來山東抗日,保衛煙臺。當張之洞得悉清廷有割台海於日之說,於2月28日致電朝廷,瀝陳利害,極力反對割台。並提出保台的“權宜救急之法”有二:一、向英國借巨款,“以台灣作保”,英必以軍艦保衛台灣;二、除借巨款外,“許英在台灣開礦一、二十年”,對英有大益,必肯保台。3月29日,張之洞致電唐景崧,一方麵鼓勵禦倭;一方麵建議起用百戰之將劉永福,同時致電劉永福,建議他“忍小任大,和衷共濟,建立奇功”。《馬關條約》簽訂後,張之洞於4月26日向清廷上奏,提出廢約辦法“惟有乞援強國一策”。5月20日,清廷諭令唐景崧“著即開缺,來京陛見。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員,並著唐景崧令陸續內渡”。張之洞認為“此時為台之計,隻有憑台民為戰守,早遣無用客勇,以免耗餉,禁運銀錢內渡,以充軍實”。24日,張之洞從唐景崧來電中得悉“日內台民即立為民主國”之事,27日上奏,認為台灣“現自改為民主之國,以後籌械等事,自未便再為接濟,以免枝節”。6月3日,日軍攻陷基隆港。5日,張之洞仍致電唐景崧,希望他激勵士勇民眾堅守台北府,並鼓勵唐“自率大支親兵,獲餉械,擇便利駐紮,或戰、或攻、或守,相機因應,務取活便,方能得勢。”可是唐景崧辜負了台灣人民的期望,7日乘船退回廈門。最後隻剩劉永福在台灣領導軍民堅持抵抗日本侵略軍。但是“餉械奇絀”,多次向張之洞求援,張之洞雖有餉械,卻不敢接濟,10月19日,劉永福戰敗,退歸廈門。
張之洞自幼好學,才思敏捷,曾任山西巡撫,後調任湖廣總督。那時候,江南人素來自誇江南地傑人靈,多山多水多秀才,有些瞧不起北方人。每當北方人到南方作官,他們總要想方設法出點難題,將他作弄一番。
傳說一年夏天,張之洞到江南某城巡察。當地大小官員出城迎接。這天正值五月十三關帝廟會,城裏非常熱鬧,看戲的人擠了一廟院。張之洞也被請到廟院看戲,他剛坐下,還未來得及喝水,會首就來跪稟:“列位大人,台上還沒貼對聯,請張總爺快寫一副吧!貼上好開戲啊。”說著把早已準備好的文房四寶端了上來,並把裁好折好限定字數的紅紙放下,要求上下聯各為十二個字。他們想給張之洞來個措手不及,跟他開個玩笑。這時,在場的文武官員和文人學士,一個個搖頭晃腦,傲氣十足。張之洞早就料到他們會有這一手。胸有成竹地拿起筆來,用目光掃了他們一眼,“唰唰唰”一揮而就。這副對聯是: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齊喪膽;單刀會魯肅,江南名士盡低頭。
這副對聯,通過歌頌關公的英雄氣慨,巧妙地回敬了那些盛氣淩人的大小官員和文人學士。在場的人都被張之洞的才華和魄力驚呆了。個個點頭稱讚,再不敢小看他了。(摘自《應用寫作》月刊1993年第2期《張之洞巧寫戲台聯》)
1881年(光緒七年),授山西巡撫,為任封疆大吏之始。以後政治態度一變,大力從事洋務活動,成為後期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4年春,中法戰爭前夕,奉命署理旋又補授兩廣總督。任內力主抗法,籌餉備械,起用前廣西提督老將馮子材等,為戰事的進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在廣東籌建官辦新式企業,設立槍彈廠、鐵廠、槍炮廠、鑄錢廠、機器織布局、礦務局等;以新式裝備和操法練兵,設立水師學堂。1889年,調湖廣總督。以後十八年間,除兩度暫署兩江總督外,一直久於此任。他將在廣東向外國訂購的機器移設湖北,建立湖北鐵路局、湖北槍炮廠、湖北紡織官局(包括織布、紡紗、繅絲、製麻四局)。並開辦大冶鐵礦、內河船運和電訊事業,力促興築蘆漢、粵漢、川漢等鐵路。1894~1895年署督兩江時,仿德國營製,在江寧(今江蘇南京)籌練江南自強軍,後又以之為基礎在湖北編練新軍。為培養洋務人才,尤注重廣辦學校,在鄂、蘇兩地設武備、農工商、鐵路、方言、普通教育、師範等類新式學堂,並多次派遣學生赴日、英、法、德等國留學。在舉辦洋務事業中,還大量舉借外債,是為中國地方政府直接向外國訂約借款之先。
1894年8月1日甲午中日戰爭後,張之洞曾奏請派馬隊“馳赴天津,聽候調遣”,並想以“外洋為助”。他鑑於“倭勢日強,必將深入”,建議“慎固津沽及盛京”。10月26日致電李鴻章,提出“購兵船、借洋款、結強援”三項主張。10月底,日本軍隊強渡鴨綠江後,遼瀋危急,張之洞再提出“購快船、購軍火、借洋款、結強援、明賞罰”五事。11月2日,調署兩江總督。11月7日,他在致李鴻章電中指出“無論或戰或和,總非有船不行”。11月下旬,日軍圍困旅順,張之洞先後致電李鴻章、李秉衡,要求急救旅順,均無效。
1895年初,日軍進犯山東半島,張之洞給山東巡撫李秉衡發急電,建議李“責成地方官多募民夫,迅速星夜多開壕塹,於要路多埋火藥,作地雷”,以阻止日軍進犯。並表示擬撥槍枝彈藥支援山東守軍。在丁汝昌自殺殉國後,他曾建議將駐紮台灣的劉永福調來山東抗日,保衛煙臺。當張之洞得悉清廷有割台海於日之說,於2月28日致電朝廷,瀝陳利害,極力反對割台。並提出保台的“權宜救急之法”有二:一、向英國借巨款,“以台灣作保”,英必以軍艦保衛台灣;二、除借巨款外,“許英在台灣開礦一、二十年”,對英有大益,必肯保台。3月29日,張之洞致電唐景崧,一方麵鼓勵禦倭;一方麵建議起用百戰之將劉永福,同時致電劉永福,建議他“忍小任大,和衷共濟,建立奇功”。《馬關條約》簽訂後,張之洞於4月26日向清廷上奏,提出廢約辦法“惟有乞援強國一策”。5月20日,清廷諭令唐景崧“著即開缺,來京陛見。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員,並著唐景崧令陸續內渡”。張之洞認為“此時為台之計,隻有憑台民為戰守,早遣無用客勇,以免耗餉,禁運銀錢內渡,以充軍實”。24日,張之洞從唐景崧來電中得悉“日內台民即立為民主國”之事,27日上奏,認為台灣“現自改為民主之國,以後籌械等事,自未便再為接濟,以免枝節”。6月3日,日軍攻陷基隆港。5日,張之洞仍致電唐景崧,希望他激勵士勇民眾堅守台北府,並鼓勵唐“自率大支親兵,獲餉械,擇便利駐紮,或戰、或攻、或守,相機因應,務取活便,方能得勢。”可是唐景崧辜負了台灣人民的期望,7日乘船退回廈門。最後隻剩劉永福在台灣領導軍民堅持抵抗日本侵略軍。但是“餉械奇絀”,多次向張之洞求援,張之洞雖有餉械,卻不敢接濟,10月19日,劉永福戰敗,退歸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