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張之洞》作者:唐浩明【完結】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成功的人生: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撫,晚年宰輔。這也是一個備受奚落的人物;起居無時,號令無書,行為乖張,巧於仕宦。 這是一係列耀眼的業績;打敗法人的入侵,策劃並督建京漢大鐵路,創辦亞洲最大的鋼鐵廠。這也是百年來屢招責罵——好大喜功,糜費揮霍,崇洋媚外,沽名釣譽——的把柄。 為謀求中國的富強,此人嘔心瀝血大刀闊斧地幹了大半生,但直到瞑目的一天,他也沒有看到國家富強的影子。 為調和東西方文化的嚴重衝突,並試圖建立一種新型的文化架構,作為官方大員,此人第一個大力倡導“中體西用”。但他的這個設想,無論其生前還是其身後,都遭到人們的批判和嘲弄。 此人是誰?他就是毛澤東所說過的中國人不應忘記的近代人物張之洞。 張之洞的人生是成功還是失敗? 張之洞的事業是輝煌還是虛幻? “中體西用”是導中國於現代化的正路,還是引中國於陷阱的歧途? 張之洞的強國之夢為何不能圓,時代的限製和他本人的失誤又在何處? 這些,或許是正在努力與世界接軌的當代中國人有興趣的歷史話題。 翻開這一頁離我們並不太遠的史冊吧,說不定它能給我們某些啟迪。
作品評論
歷史小說該如何筆耕——唐浩明新作《張之洞》引起各方議論
唐浩明撰寫的《張之洞》2001年7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3個月內,首印8萬套已全部售完並加印3萬套。
歷史小說能夠如此暢銷實為不易,但是因有《曾國藩》的盛名在前,人們對《張之洞》的期望自然不會低。以至於出書之前就有媒體發出了“張之洞能否超越曾國藩”的疑問。出書之後亦也有學者以“令人失望”為題在本報發表了評論,引起各方的關注和議論。
當今文壇,歷史小說創作流派眾多,成績頗豐。其中,成就和影響較大的有曾經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劉斯奮《白門柳》三部曲,被搬上螢屏風靡海內外的二月河“皇帝”係列等。
唐浩明的《曾國藩》、《楊度》及新作《張之洞》,都以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嚴謹的創作筆法贏得了知識分子讀者的喜愛。
復旦大學中文係朱文華教授在文學報社召開的座談會上發言時認為,當代歷史小說創作觀中,尤以唐浩明“敬畏歷史、尊重歷史”的態度最為可貴。在“戲說”歷史、“歪批”歷史成風的風氣下,唐浩明的作品是真正“嚴肅的歷史小說”。
上海作家趙長天、王小鷹等對三卷本《張之洞》創作涉及史料之多、之廣、之深,表示由衷的欽佩,認為在這部嚴謹的“巨製”麵前,當今文壇許多所謂的歷史小說不過是“玩題材”、“練筆法”、“借古人說話”的小玩意兒而已。
然而,與當年人人爭閱、洛陽紙貴的《曾國藩》相比,《張之洞》似乎並未達到人們預期的高度。
批評家們認為《張之洞》暴露了受史料束縛、藝術上宏觀把握不夠、細節上有硬傷等歷史小說創作中的共同問題,並就此引發了一場“歷史小說究竟應該怎樣寫”的討論。
上海大學人文學院葛紅兵副教授認為,唐浩明是典型的學者型作家,作者在資料上花了巨大的心血、下了極大功夫,也恰恰造成了小說過於拘泥材料而缺少生動細節的後果,“像教科書”一樣,使人“看不到生活化的張之洞”。
復旦大學歷史係博士生導師薑義華認為,小說家的責任不是要說明問題、為歷史事件作學術分析,文學創作要抓住人文的東西,“把握清末知識分子悲劇性的思想感情,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展開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如何處理史料和創作的關係———特別是如何解決浩瀚的近代史料給作家創作帶來的巨大壓迫感,是眾多學者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
復旦大學中文係駱玉明教授以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為例,認為大師級的歷史小說哲學性極強,這可能和作家寫作時採取的立場有關。“貼近歷史地寫”和“跳出、遠離歷史地寫”是兩種不同的寫法,寫法本身並沒有高下之分,但過於貼近可能會使小說變成傳記。
復旦大學歷史係葛劍雄教授指出,《三國》、《水滸》中有多少是史實?有多少細節是真實的?文學和史學是兩回事,寫小說和寫傳記也是完全不同的,寫小說要大膽創造,歷史學家寫小說是不會好看的。張之洞是位大人物,清史上這樣值得一書的大人物還有很多。這樣的人物更要放開了寫。太拘泥於史料,反而失去了磅礴大氣,很可惜。
事實上,宣布《張之洞》為封筆之作的唐浩明早已意識到所麵臨的問題,並發出了“要把史的東西變成美的———真是太難”的感嘆。
值得一提的是,麵對眾多學者坦率真誠的議論,唐浩明深為震撼地說:“沒想到上海學者這麽坦誠、這麽認真,非常令人欽佩和感動。”
張之洞簡介
張之洞(1837~1909),清朝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自號抱冰。祖籍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1837年9月12日出生於貴州興義府。1863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中法戰爭時,擢兩廣總督,用馮子材,擊敗法國軍隊。後調湖廣總督,設廣東水陸師學堂,創槍炮廠,開礦務局、製鐵局、織布局,修鐵路。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係統總結了當時中國人向西方學習思想中的一個流行的共同口號——“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可以說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成功的人生: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撫,晚年宰輔。這也是一個備受奚落的人物;起居無時,號令無書,行為乖張,巧於仕宦。 這是一係列耀眼的業績;打敗法人的入侵,策劃並督建京漢大鐵路,創辦亞洲最大的鋼鐵廠。這也是百年來屢招責罵——好大喜功,糜費揮霍,崇洋媚外,沽名釣譽——的把柄。 為謀求中國的富強,此人嘔心瀝血大刀闊斧地幹了大半生,但直到瞑目的一天,他也沒有看到國家富強的影子。 為調和東西方文化的嚴重衝突,並試圖建立一種新型的文化架構,作為官方大員,此人第一個大力倡導“中體西用”。但他的這個設想,無論其生前還是其身後,都遭到人們的批判和嘲弄。 此人是誰?他就是毛澤東所說過的中國人不應忘記的近代人物張之洞。 張之洞的人生是成功還是失敗? 張之洞的事業是輝煌還是虛幻? “中體西用”是導中國於現代化的正路,還是引中國於陷阱的歧途? 張之洞的強國之夢為何不能圓,時代的限製和他本人的失誤又在何處? 這些,或許是正在努力與世界接軌的當代中國人有興趣的歷史話題。 翻開這一頁離我們並不太遠的史冊吧,說不定它能給我們某些啟迪。
作品評論
歷史小說該如何筆耕——唐浩明新作《張之洞》引起各方議論
唐浩明撰寫的《張之洞》2001年7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3個月內,首印8萬套已全部售完並加印3萬套。
歷史小說能夠如此暢銷實為不易,但是因有《曾國藩》的盛名在前,人們對《張之洞》的期望自然不會低。以至於出書之前就有媒體發出了“張之洞能否超越曾國藩”的疑問。出書之後亦也有學者以“令人失望”為題在本報發表了評論,引起各方的關注和議論。
當今文壇,歷史小說創作流派眾多,成績頗豐。其中,成就和影響較大的有曾經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劉斯奮《白門柳》三部曲,被搬上螢屏風靡海內外的二月河“皇帝”係列等。
唐浩明的《曾國藩》、《楊度》及新作《張之洞》,都以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嚴謹的創作筆法贏得了知識分子讀者的喜愛。
復旦大學中文係朱文華教授在文學報社召開的座談會上發言時認為,當代歷史小說創作觀中,尤以唐浩明“敬畏歷史、尊重歷史”的態度最為可貴。在“戲說”歷史、“歪批”歷史成風的風氣下,唐浩明的作品是真正“嚴肅的歷史小說”。
上海作家趙長天、王小鷹等對三卷本《張之洞》創作涉及史料之多、之廣、之深,表示由衷的欽佩,認為在這部嚴謹的“巨製”麵前,當今文壇許多所謂的歷史小說不過是“玩題材”、“練筆法”、“借古人說話”的小玩意兒而已。
然而,與當年人人爭閱、洛陽紙貴的《曾國藩》相比,《張之洞》似乎並未達到人們預期的高度。
批評家們認為《張之洞》暴露了受史料束縛、藝術上宏觀把握不夠、細節上有硬傷等歷史小說創作中的共同問題,並就此引發了一場“歷史小說究竟應該怎樣寫”的討論。
上海大學人文學院葛紅兵副教授認為,唐浩明是典型的學者型作家,作者在資料上花了巨大的心血、下了極大功夫,也恰恰造成了小說過於拘泥材料而缺少生動細節的後果,“像教科書”一樣,使人“看不到生活化的張之洞”。
復旦大學歷史係博士生導師薑義華認為,小說家的責任不是要說明問題、為歷史事件作學術分析,文學創作要抓住人文的東西,“把握清末知識分子悲劇性的思想感情,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展開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如何處理史料和創作的關係———特別是如何解決浩瀚的近代史料給作家創作帶來的巨大壓迫感,是眾多學者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
復旦大學中文係駱玉明教授以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為例,認為大師級的歷史小說哲學性極強,這可能和作家寫作時採取的立場有關。“貼近歷史地寫”和“跳出、遠離歷史地寫”是兩種不同的寫法,寫法本身並沒有高下之分,但過於貼近可能會使小說變成傳記。
復旦大學歷史係葛劍雄教授指出,《三國》、《水滸》中有多少是史實?有多少細節是真實的?文學和史學是兩回事,寫小說和寫傳記也是完全不同的,寫小說要大膽創造,歷史學家寫小說是不會好看的。張之洞是位大人物,清史上這樣值得一書的大人物還有很多。這樣的人物更要放開了寫。太拘泥於史料,反而失去了磅礴大氣,很可惜。
事實上,宣布《張之洞》為封筆之作的唐浩明早已意識到所麵臨的問題,並發出了“要把史的東西變成美的———真是太難”的感嘆。
值得一提的是,麵對眾多學者坦率真誠的議論,唐浩明深為震撼地說:“沒想到上海學者這麽坦誠、這麽認真,非常令人欽佩和感動。”
張之洞簡介
張之洞(1837~1909),清朝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自號抱冰。祖籍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1837年9月12日出生於貴州興義府。1863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中法戰爭時,擢兩廣總督,用馮子材,擊敗法國軍隊。後調湖廣總督,設廣東水陸師學堂,創槍炮廠,開礦務局、製鐵局、織布局,修鐵路。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係統總結了當時中國人向西方學習思想中的一個流行的共同口號——“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可以說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