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遠征歐亞:美軍反法西斯著名戰役紀實 作者:馬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磯又問:“將軍可否談談持久作戰的具體想法?”
牛島答道:“在美軍登陸前,集中兵力於沖繩島南部,以首裏為中心形成堅固的築壘陣地。主陣地選擇在那霸、首裏與那原一線。如美軍在該線以北侮灘登陸,則不予抵抗,以待其來攻。如美軍在該線以南海灘上陸,則進行堅決的抵抗,但決戰的場地仍為首裏附近地域。在島中部的羽具岐地域配置一個由當地土著部隊編成的特編團,準備在美軍由該海灘登陸時實施遲滯作戰,並破壞讀穀和嘉手納兩地的飛機場。至於島北部,隻配備一個獨立步兵營,以便在必要時破壞伊江島上的飛機場。”
小磯聽後,覺得可行,遂向梅津、安藤徵詢意見。
梅津已在方才表明了態度,沒什麽意見。隻有安藤仍反對,但見兩位長官認可了持久作戰方針,也不便再說什麽。
牛島見說服了眾長官,心裏很高興,他說:“卑職即刻回島,現在硫黃島戰事熾烈,我將派員去那裏了解情況,總結抗登陸作戰的經驗教訓,加強防禦,誓死保衛帝國本上的最後一個堡壘一衝繩!”
然而,牛島打探到的卻是硫黃島的陷落和守島司令官粟林忠道中將的“玉碎”。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正當牛島與首相、參謀總長在東京討論沖繩防務問題時,位於東京以南1200 餘公裏的硫黃島正進行著一場大戰。
硫黃島是一個沒有完全冷卻的火山島,位於該島南端的折缽山的火山口噴出的霧氣和硫黃瀰漫全島。島的中部是一片低窪,低窪地以北地形又逐漸隆起,其中有幾個孤峰,海拔約120 公尺。折缽山山腳下有海灘向北和向東延伸,兩海灘各約3.2 公裏長,其餘海岸線多為懸崖峭壁。島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很厚的棕色的火山灰燼和黑色的火山岩燼所覆蓋。這些灰燼看起來像沙,但比沙輕得多,人在上麵很難行走,即使是輪帶車輛和履帶車輛也得鋪上墊板才能通過。島上缺少淡水,僅有的幾處地下水源流出的水有一股濃烈的硫黃味。即使是這種能喝而不好喝的水也要配給。一次,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第1 航母艦隊司令官大西沈治郎海軍中將上島視察,守島最高司令官、第109 師團師團長栗林忠道一邊為其端過一杯有硫黃味的苦水,一邊解嘲說:“非常抱歉,這裏連水都有股火藥味。即便如此,我一天才僅能分得一杯。”由此可見島上缺水的程度。
1944 年9 月,日軍開始加強硫黃島的防禦(這和沖繩島一樣),派栗林率他的第109 師團、第2 獨立混成旅團和加強第145 步兵聯隊共2.3 萬人擔任該島的主要防禦。另外還有海軍陸戰隊約7000 人、飛機30 架也歸他指揮。
栗林是日本陸軍中有名的防禦戰專家,麵對掌握絕對海空優勢的美軍,他認為“殲敵於灘頭”的抗登陸作戰原則已無力實現。由於敵人猛烈的艦炮和航空火力的突擊,灘頭陣地將遭到嚴重的破壞,並將損失50%的兵力兵器,使持久作戰能力大為降低。因此,他主張採取堅固的縱深防禦,在縱深內構築支撐點式的主要抵抗陣地;允許敵人登陸,在灘頭暫不進行還擊;抓住敵人上陸並集結於岸邊縱深400 公尺內的時機,集中炮兵和各種火器實施突然的反擊。
但是,栗林的作戰方針卻遭到海軍的反對。硫黃島是小笠原群島的一個主島,防務由直屬戰時大本營的小笠原兵團負責,而戰時大本營由陸海軍共同組成,所以在硫黃島有一海軍顧問,名叫市丸利之助。雖然市丸僅是一名海軍少將,但他代表海軍,所以栗林不能不考慮他的意見。最後栗林採取了一個折衷的方案,即以縱深防禦為主,灘頭防禦為輔的抗登陸作戰方針。
根據這個方案,南部以折缽山為核心構成南部之主陣地;中部以元山等為中心構成硫黃島的主要防禦地帶;東西灘頭防禦陣地是一些永備發射點和支撐點。別看火山灰燼不利於行走,但卻是良好的建築材料。火山灰與水泥攪在一起就成了比較堅固的混凝土。栗林命令部隊就地取材,把島上的工事構築成半永久或永久性工事。有些主要工事和大型坑道掩蔽部以及天然岩洞都有地下網道相連,並有良好的通信照明設備。美軍登陸前夕,島上已是洞穴星羅棋布,坑道縱橫交錯。
1945 年2 月19 日,曾在中途島、吉爾伯特、馬紹爾和馬裏亞納登陸戰役中大顯身手的第5 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指揮22 萬名官兵,在800 餘艘艦艇、2000 架飛機的支援下,浩浩蕩蕩地向硫黃島殺來。他從海上遙望到島上一山頭橫寫著一幅巨大的標語:決死一戰!不禁輕蔑一笑:“既然你們要決死,我就成全你們吧,讓硫黃島變成一座活地獄!”
6 時40 分,美艦編隊開始進行登陸前的直接火力準備。艦載飛機同時用火箭、炸彈和凝固汽油彈實施了航空火力準備。主要突擊目標是登陸灘頭、機場和折缽山的防禦陣地。直接火力準備持續到9 時,共發射炮彈3.85 萬發。
這時,美軍登陸第一梯隊陸戰第4、第5 師按預定計劃在艦炮火力準備的掩護下,順利進入各自陣位。7 時30 分,控製組在離岸3600 米建立起出發線,車輛登陸艦在離岸5000 米處展開,放下道板,把載滿軍隊的履帶登陸車卸下。第一登陸波由68 輛水陸坦克組成,於8 時30 分離開出發線,9 時到達灘岸,其後23 分鍾內,後續各登陸部隊完成登陸。
牛島答道:“在美軍登陸前,集中兵力於沖繩島南部,以首裏為中心形成堅固的築壘陣地。主陣地選擇在那霸、首裏與那原一線。如美軍在該線以北侮灘登陸,則不予抵抗,以待其來攻。如美軍在該線以南海灘上陸,則進行堅決的抵抗,但決戰的場地仍為首裏附近地域。在島中部的羽具岐地域配置一個由當地土著部隊編成的特編團,準備在美軍由該海灘登陸時實施遲滯作戰,並破壞讀穀和嘉手納兩地的飛機場。至於島北部,隻配備一個獨立步兵營,以便在必要時破壞伊江島上的飛機場。”
小磯聽後,覺得可行,遂向梅津、安藤徵詢意見。
梅津已在方才表明了態度,沒什麽意見。隻有安藤仍反對,但見兩位長官認可了持久作戰方針,也不便再說什麽。
牛島見說服了眾長官,心裏很高興,他說:“卑職即刻回島,現在硫黃島戰事熾烈,我將派員去那裏了解情況,總結抗登陸作戰的經驗教訓,加強防禦,誓死保衛帝國本上的最後一個堡壘一衝繩!”
然而,牛島打探到的卻是硫黃島的陷落和守島司令官粟林忠道中將的“玉碎”。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正當牛島與首相、參謀總長在東京討論沖繩防務問題時,位於東京以南1200 餘公裏的硫黃島正進行著一場大戰。
硫黃島是一個沒有完全冷卻的火山島,位於該島南端的折缽山的火山口噴出的霧氣和硫黃瀰漫全島。島的中部是一片低窪,低窪地以北地形又逐漸隆起,其中有幾個孤峰,海拔約120 公尺。折缽山山腳下有海灘向北和向東延伸,兩海灘各約3.2 公裏長,其餘海岸線多為懸崖峭壁。島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很厚的棕色的火山灰燼和黑色的火山岩燼所覆蓋。這些灰燼看起來像沙,但比沙輕得多,人在上麵很難行走,即使是輪帶車輛和履帶車輛也得鋪上墊板才能通過。島上缺少淡水,僅有的幾處地下水源流出的水有一股濃烈的硫黃味。即使是這種能喝而不好喝的水也要配給。一次,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第1 航母艦隊司令官大西沈治郎海軍中將上島視察,守島最高司令官、第109 師團師團長栗林忠道一邊為其端過一杯有硫黃味的苦水,一邊解嘲說:“非常抱歉,這裏連水都有股火藥味。即便如此,我一天才僅能分得一杯。”由此可見島上缺水的程度。
1944 年9 月,日軍開始加強硫黃島的防禦(這和沖繩島一樣),派栗林率他的第109 師團、第2 獨立混成旅團和加強第145 步兵聯隊共2.3 萬人擔任該島的主要防禦。另外還有海軍陸戰隊約7000 人、飛機30 架也歸他指揮。
栗林是日本陸軍中有名的防禦戰專家,麵對掌握絕對海空優勢的美軍,他認為“殲敵於灘頭”的抗登陸作戰原則已無力實現。由於敵人猛烈的艦炮和航空火力的突擊,灘頭陣地將遭到嚴重的破壞,並將損失50%的兵力兵器,使持久作戰能力大為降低。因此,他主張採取堅固的縱深防禦,在縱深內構築支撐點式的主要抵抗陣地;允許敵人登陸,在灘頭暫不進行還擊;抓住敵人上陸並集結於岸邊縱深400 公尺內的時機,集中炮兵和各種火器實施突然的反擊。
但是,栗林的作戰方針卻遭到海軍的反對。硫黃島是小笠原群島的一個主島,防務由直屬戰時大本營的小笠原兵團負責,而戰時大本營由陸海軍共同組成,所以在硫黃島有一海軍顧問,名叫市丸利之助。雖然市丸僅是一名海軍少將,但他代表海軍,所以栗林不能不考慮他的意見。最後栗林採取了一個折衷的方案,即以縱深防禦為主,灘頭防禦為輔的抗登陸作戰方針。
根據這個方案,南部以折缽山為核心構成南部之主陣地;中部以元山等為中心構成硫黃島的主要防禦地帶;東西灘頭防禦陣地是一些永備發射點和支撐點。別看火山灰燼不利於行走,但卻是良好的建築材料。火山灰與水泥攪在一起就成了比較堅固的混凝土。栗林命令部隊就地取材,把島上的工事構築成半永久或永久性工事。有些主要工事和大型坑道掩蔽部以及天然岩洞都有地下網道相連,並有良好的通信照明設備。美軍登陸前夕,島上已是洞穴星羅棋布,坑道縱橫交錯。
1945 年2 月19 日,曾在中途島、吉爾伯特、馬紹爾和馬裏亞納登陸戰役中大顯身手的第5 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指揮22 萬名官兵,在800 餘艘艦艇、2000 架飛機的支援下,浩浩蕩蕩地向硫黃島殺來。他從海上遙望到島上一山頭橫寫著一幅巨大的標語:決死一戰!不禁輕蔑一笑:“既然你們要決死,我就成全你們吧,讓硫黃島變成一座活地獄!”
6 時40 分,美艦編隊開始進行登陸前的直接火力準備。艦載飛機同時用火箭、炸彈和凝固汽油彈實施了航空火力準備。主要突擊目標是登陸灘頭、機場和折缽山的防禦陣地。直接火力準備持續到9 時,共發射炮彈3.85 萬發。
這時,美軍登陸第一梯隊陸戰第4、第5 師按預定計劃在艦炮火力準備的掩護下,順利進入各自陣位。7 時30 分,控製組在離岸3600 米建立起出發線,車輛登陸艦在離岸5000 米處展開,放下道板,把載滿軍隊的履帶登陸車卸下。第一登陸波由68 輛水陸坦克組成,於8 時30 分離開出發線,9 時到達灘岸,其後23 分鍾內,後續各登陸部隊完成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