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下午十二時十分,距離最後通牒的時間還有二十分鍾。日本方麵仍然沒有任何答複。蕭智一聲令下,南洋海軍的三艘軍艦開始啟動並轉舵,將船身橫了過來以便和長崎市的海岸線平行。緊跟著北洋海軍的四艘戰艦也完成了轉身,七艘戰艦把炮口對準了長崎市的市區和港口旁邊的岸防炮台。時間在一點一點的走過,毫無覺察的長崎市內一切如舊。


    其實在蕭智向日本出最後通牒時,丁汝昌就知道了。他趕緊跑到了“中華號”勸說,希望蕭智能停止這個瘋狂的舉動。可是蕭智隻說了一句話,就讓他把劉鴻章的“不準釁自我開”的命令扔到了一邊。蕭智說:“作為一個指揮官我們不能保護自己屬下,作為軍人我們不能保護自己的百姓,我們還當兵幹什麽?當兵的為國為家就得敢流血。”這一席話說的丁汝昌無言以對羞愧萬分。同意了蕭智的說法,兩人簡單的一商量決定南洋和北洋兩支艦隊一起行動,南洋三艦負責炮擊長崎市,北洋四艦負責摧毀港口外的岸防炮台和港口內的日本艦隊。蕭智問道:“你們的任務是不是重了點”,丁汝昌微微一笑回答道:“日本那幾隻蚊船我們還不放在眼裏。放心吧!”說完就轉身出去了。


    十二時三十分整,隨著日本方麵的拒絕。炮擊開始了。


    北洋四艦上的水兵們早就等的不耐煩了,時間一到便開了火。瞬時間炮火齊鳴地動山搖,日本在長崎港外共建了大小炮台十一座,火炮55門。都是德國克虜伯造的,共有2o5毫米和193毫米兩種。蕭智出最後通牒時,由於日本政府並沒有想到清國水師會真的進行報複,所以沒有通知各個炮台進行戰鬥準備。在北洋四艦進行炮擊時,好多炮台都還不知道生了什麽事,匆忙間組織起來的人員,其戰鬥力可想而知也高不到哪兒去!直到北洋四艦進行了三輪炮擊之後,才零星的有炮台開始還擊。可惜為時已晚,十一座炮台中的六座已經被完全摧毀,還有兩座被擊傷無法使用。剩下的三座也被四艦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裏挨個的點名報銷了。在北洋四艦攻擊炮台時,“太湖號”和“上海號”也沒有閑著,他們利用自身裝備的武器,快地向在長崎港內的日本軍艦開火。短短十分鍾裏,停在港內兩艘日本巡洋艦一艘岸防艦和兩艘魚雷艇及三艘輔助補給艦就一炮未的沉沒在港口裏。到1885年時,日本總共有各類戰艦13艘,全部海軍艦艇的總噸位不到兩萬噸。現在一下子六艘軍艦和兩艘魚雷艇沒了,日本海軍算是從此從日本的戰鬥序列中除名了。至少未來五年日本海軍是名存實亡了。


    在所有的炮擊中,“中華號”是最猛烈的,由於長崎市就在長崎港的旁邊,整個市區離港口最遠得地方也不過1o公裏,所以整個長崎市都在“中華號”的主炮和副炮的射程之內。為了加大殺傷力,後麵三門主炮都是使用燃燒彈而前麵六門主炮和所有副炮都使用高爆彈。所有火炮的一次齊射“中華號”都能把近三十五噸的彈藥砸進了長崎市區。先遭到攻擊的是長崎市的市政府和警察局,這兩個地方,一個被炸成了平地一個則燒成焦墟。早在剛來長崎的第二天,蕭智就派人混進了市區,把市區的每個地方都標好射擊諸元。現在“中華號”在射擊時隻需要報一下射擊坐標就可以。“中華號”的主炮以每分鍾1的度不停的射擊,停在長崎港裏的英法德等國的軍艦上的船員們,這次可是開了眼了。看著火炮口出的火光,聽著炮彈飛出炮管時那刺耳的呼嘯聲,所有的人都被嚇著了。甚至一些人跪在了甲板上不斷的祈禱。


    在解決完炮台和港口裏的日本艦隊後,北洋四艦和上海號,太湖號也開始了對長崎市區的攻擊。這場被後世稱作“地獄之火”的炮擊行動持續了整整一個小時。整個長崎市除碼頭外全被摧毀,全市沒有一棟完整的房屋,所有的地方都被炮彈犁了一遍,事後統計,原來有三十五萬人的長崎市,在炮擊過後隻有不到九百人活了下來,燃燒彈引起的大火直到一周後才熄滅。


    很多後世的中國曆史學者把八月十五日這一天稱作“崛起日”。在這一天中國狠狠地教訓了自己的鄰居――日本,使得日本的崛起之路夭折了。但是還有很多曆史學者認為:長崎炮擊事件是中國有預謀的扼殺日本的行動。對許多無辜的百姓進行了殘酷的屠殺,是**裸的血腥侵略行為。


    這些後世的爭論對於蕭智和丁汝昌他們來說都不重要了。在炮擊後,蕭智和丁汝昌他們就起錨了,他們的目標是東京――日本的心髒。原來炮擊過後,蕭智和丁汝昌他們覺得:現在反正是做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著日本海軍實力大損的時候,徹底打敗日本。


    所以在炮擊完的第二天,艦隊在從“太湖號”和港口的倉庫裏補給完彈藥和燃料淡水後,先用艦炮摧毀了長崎港口內的兩座船塢,然後就馬上起航直撲東京灣旁邊的東京了。穿過九洲西海岸到南麵的大隅海峽後,艦隊改向東北急向東京灣行駛。三天後艦隊到達了東京灣口的日本另一個重要的海軍基地――橫須賀港。但是整個港口沒有一條日本海軍的戰艦。“看來日本早就得到消息了”蕭智暗暗想道。的確,在兩洋聯合艦隊炮擊長崎市的第二天,日本的高層就知道了,這還得多感謝那些在旁邊觀戰的外**艦。清國的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是在三天後的早朝時知道的,剛開始時,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還有李鴻章都嚇了一跳。但是在收到兩洋艦隊殲滅日本艦隊大部而自己絲毫未損時,三人頓時高興不已。光緒皇帝是因為自己在位打了勝仗而高興。慈禧太後高興,則是因為蕭智他們幫自己出了日本在台灣問題上向她訛錢的這口惡氣。李鴻章高興則是蕭智幫他除去了日本這個心腹大患,很久以前李鴻章就覺察到了日本的威脅,可是苦於實力有限不能拿他們怎麽樣!現在好了,日本的海軍完蛋了,看你還有什麽好囂張的。想到這裏鴻章趕緊出班上奏道:“皇上,太後。現在倭人海軍精銳盡失,這正是我大清同他們算帳的時候。前時日本小國乘我不備之時,進犯台灣,殺我百姓,訛我錢財。此等撮耳小國敢犯我大清天威,實該嚴厲懲戒。臣請皇上和太後頒下旨意,讓蕭智等人帥艦隊攻打倭國京師,逼其求和。”聽了李鴻章的話,站在殿中的各個大臣也是紛紛附和。這幫老夫子巴不得有人好好教訓教訓這些個冒犯天國的跳梁小醜呢!麵對朝臣的奏請,光緒皇帝轉過臉看了看慈禧太後,這位素來膽小的太後今日卻微笑著點了點頭。得到肯定後的光緒皇帝趕緊轉過頭,高聲說道:“諸位愛卿請求,朕準了。即日詔書給蕭智,丁汝昌。務必要讓倭人知道我大清的厲害,使其不敢再犯我天威”於是這份奇怪的詔書以最快的度到了蕭智和丁汝昌的手中。在橫須賀港停留的蕭智等人,通過在橫須賀港的電報知道了朝廷的意思,兩人同時鬆了一口氣。這個擅自和鄰國開戰可不是小罪,說誅滅九族都不為過。現在好了,自己不但無罪還有大功。


    兩洋艦隊在橫須賀港沒有見到日本的剩餘艦隊也沒有過多停留,直接駛進了東京灣。果然和兩人猜測的一樣,日本剩餘的艦隊都在東京灣內等著呢。看來小鬼子是打算拚命了,想利用灣內地放狹小的特點打短兵相接的戰術了,可惜他們打錯了算盤。早在橫須賀港時,中華號上的艦載雷達就已經現了他們。之所以兩洋艦隊還是駛入東京灣隻不過是想觀察一下分布在東京灣周邊的炮台而已,省得到時候還得一個一個的打掉――麻煩。兩洋艦隊並沒有深入東京灣,在進入入口的一海裏處停了下來。而日本艦隊剩餘的六艘軍艦則背靠東京港一字排開,與清國的兩洋艦隊對峙。海上最後的大決戰一觸即。


    早在一天前,日本的官員們就在天皇皇宮召開了會議。官員們在會議上吵成了一鍋粥,政府的官員們指責軍方尤其是海軍部不該如此愚蠢,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還要挑釁清國海軍。而軍方則指責政府們的警察才是這次災禍的罪魁禍。兩方各不相讓,差點在皇宮裏動起手來。最後還是日本的天皇動用天的權威才強行壓製住了兩派。兩派現在對清國的進攻都是束手無策,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最後實在是沒折了,隻好向天皇呈報:向清國求和,希望換取日本的和平。以為將來日本的展取得時間。看完這樣的呈報,做為日本最高腦的天皇頓時大怒,斥責其為賣國奏則。當即解除了伊藤博文的相職務並解散內閣,同時命令陸軍和海軍做好與清國決戰的準備。對於政府官員和軍官們讓天皇撤離東京皇宮的請求,天皇也一口拒絕並表示要與自己的子民共存亡,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和他們天皇那樣瘋狂。伊藤博文雖然被解除了職務,可是他還是有很大權威。日本現在的情況要麽和清國死拚到底,要麽忍辱負重以求來日報仇。前者顯然不行,於是他又聯絡了一批重臣再次向天皇進諫。經過反複的勸說和請求,天皇終於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但是要求同時做好和清國人在東京灣開戰的準備。得到天皇的許可後,伊藤博文等人先拜會了清國駐日本公使徐壽朋,希望他能向清國的朝廷出停戰的請求,並說服東京灣的清國艦隊暫時不要炮擊東京。隨後又連續拜會了英德法俄美等國的大使,希望他們能就兩國的爭端予以調停。


    就在伊藤博文等人積極的周旋時,蕭智等人也在開會商議。說實話,蕭智等人並不想也把東京從地球上抹掉。他們也希望把東京完整的保留下來,當然是作為中國的領土保留下來。可是現在日本方麵並沒有來求和的信息,這讓蕭智等人很為難。從先前的電報來看朝廷隻希望日本服軟就可以了,可是如果日本現在要決戰怎麽辦?自己本來隻想教訓下日本,沒想到現在騎虎難下了,難不成靠自己靠自己這幾千人去占領日本?就在蕭智等人也愁的時候,徐壽朋收到了來自朝廷的回電。電報上要求以蕭智為全權談判正使,徐壽朋為談判副使與日本展開談判。要求隻有一個,日本必須公開向大清認錯,其餘的條款可自己擬訂。這樣的要求讓身為大使的徐壽朋看的哭笑不得,打了半天仗認個錯就沒事了?這也太荒唐了!話雖這樣說可朝廷的旨意還是的傳達。出去叫了輛馬車就往碼頭趕,總算在趕在蕭智等人的耐心磨光前到了“中華號”上。看了朝廷的電報和任命,又聽了徐壽朋轉達的日本方麵的要求。蕭智等人都暗暗的鬆了口氣,如果再不來得話蕭智他們就隻能先炮擊東京了。


    <a href="http:///"></a>


    1886年八月二十一日,經過西方各國公使的調停和日本的一再請求,中國終於同意與日本進行談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84年改變的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湖六家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湖六家半並收藏1884年改變的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