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傢夥要是考慮得如此周到,設下了防線,可真是夠壞的。不過,從大町到奧村田得爬十五、六公裏山路,走這麽長的路無論如何是不合情理的。這又不象銀座酒吧,到時就關板,再沒有車,耐心等等總會來的。”
“我也是這樣想。不管怎樣,先把車站職員、當地出租汽車司機和近郊的出租汽車公司全都找一遍。如果在大町到奧村田的路上查不出他的蹤跡,便是他一個無法消塗的疑點。”
“就這樣幹吧。”
署長嘉許地說。
還沒有找出作案動機就先追蹤他的足跡,似乎是本末倒置,但熊耳堅信真柄是有動機的。
湯淺貴久子大概是不願把自己扯進去,所以沒有明確講過與真柄的關係,可真柄熱烈地愛著她是顯而易見的。
在救援影山時,由於根本沒想到會是謀殺,所以熊耳忽略了這一點。但真柄盯著貴久子的目光是流露出真情的。那是男人看著自己迷戀的女人時無法掩飾的目光,決非是在演戲。而且當時他決無必要這樣做。
演這種戲是很危險的。日後一旦被認為是他殺,一個以熱烈的目光盯著被害者未婚妻的男人,很容易引起警察的懷疑。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
真柄的確愛著貴久子。
以後的秘密偵察也證實了這一點。至於他現在的這門親事,不過是企圖轉移我們視線的伎倆。
在影山死前開始的這門親事,似乎可議排除真柄的作案動機。但認真考慮一下就會發現,雖然是不可多得的“倒提親”,但當時真柄卻絲毫不為所動。
與攀上一門高親相比,他更渴望得到貴久子。但是,情敵死後,由於自己的疏忽,中了人家設下的圈套,招來了嫌疑。因此,真柄雖然不惜殺害情敵也要奪到貴久子,但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得不考慮保護自己。
一旦成為殺人嫌疑犯,心愛的貴久子必然不可能成為自己的獵物,工作也肯定得丟。在重視信譽的銀行裏,被視為嫌疑犯足以使自己毀滅。
在這種情況下,真柄是決不會向貴久子求婚的。沒辦法,他隻好強壓內心的痛苦,含淚攀上這門“高親”。這樣推論是合乎情理的。
還可以這樣推論,雖然他本人並不情願,但副行長施加了壓力。對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職員來說,副行長的話就是至上的命令。
不論是哪種情況,真柄的親事起於影山死前一事,都不能說明他完全沒有作案動機。
但是,這隻是熊耳根據真柄注視貴久子時的眼神而作出的推論,遠遠不能使別人信服。
一個男人不惜拋棄千載難逢的“好親事”,為了得到一個貧賤的女職員(與副行長的女兒相比),難道果真會殺人嗎?還有,一個消滅了情敵的男人,一旦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是否會迅速重提自己曾不屑一顧的親事?他不但沒有得到夢寐以求的女人,反而招來了殺身之禍。既然如此,何苦當初要殺人呢?這種犯罪失去了任何意義。
若是對這一係列問題作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別人仍然會認為真柄的作案動機無法成立。
還有一線希望寄托在湯淺貴久子身上,她也許能夠發現其他作案動機。
“她也同樣看到了真柄的目光,而且她是那種目光的承受者,她會比我更加堅信,那決不是在演戲。”
她不知不覺愛上了真柄。因此,她要洞穿真柄的心靈,徹底證實真柄對她的愛。雖然她清楚地知道,這會毀掉他,但她仍然不得不這樣幹。
“對於女人來說,探明對方是否有真正的愛情,往往意味著悲劇。”
忽然,熊耳意識到自己利用這種悲劇性進行偵破是多麽不光彩,他尤其恨自己,是在嫉妒著使貴久子悲傷的男人。
在車站職員和出租汽車司機中進行的調查證實,五月二十七日晚上,沒有人看到有和真柄相似的男人下車,也沒有人開車拉過這樣的客人到奧村田。車站上熙熙攘攘,客來客往,要求人家回憶起一個特定的旅客,的確是強人所難。
但不管怎樣,在大町到奧村田之間沒有發現真柄的足跡。那天晚上,他好似從天而降,突然出現在奧村田。
“這傢夥肯定是從山上下來的。”熊耳雖然對此堅信不疑,但苦於無法證明這點。山頂就象一個“密封房間”,插翅難逃。即使他設法脫身,也無法在一個小時內從k嶽北峰趕到奧村田山莊。
假設謀殺發生在九點以前,目前也無法證明。從山頂到奧村田最少得四個小時,若真是真柄親手殺害了影山,他必須在六點以前作案。如果影山在這期間還活著,他必定要想方設法留下揭露罪犯的線索,但現場並沒有發現這樣的痕跡。在被心懷殺機的罪犯打擊頭部以後,影山還能繼續活幾個小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就象遇上無法攀登的懸崖一樣,熊耳寸步難移了。
二
“但是……,”
熊耳在失望之中,突然想起了什麽。在山麓沒有發現真柄的足跡,因此可以更加肯定他是從山上下來的。若果真是如此的話,他應該登上過山峰,這當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如果真柄是罪犯,他必須在影山到達k嶽頂峰前,在那裏等待著他。
影山死亡的時間是五月二十七日晚九點多,為了在這一時間作案,真柄必須在當天白天登山。這樣,他最遲得在二十六日傍晚離開東京。雖然經由北坡到達山頂需要用兩天,但走普通路線一天就可以到達山頂。
真柄出現在山莊是二十七日晚十點剛過。若是從東京直接趕來,當天下午從東京出發也並不緊張。他如果是從山上下來,便會出現一天的時差。熊耳記得,影山和真柄本來準備結組進行這次登山。但在臨出發前,真柄藉口有急事,破壞了登山計劃。
這次攀登的目標是危險的絕壁,由於定好的結組夥伴突然打了退堂鼓,計劃根本無法進行。為此,影山不得不迴避赤壁。
登山老手們深知破壞計劃影響之大,因此在製訂計劃時都充分考慮到自己的時間,很少取消自己參加的計劃。
但真柄卻悔約了。他工作上到底有什麽非辦不可的急事呢?
有必要對導致真柄取消登山計劃的原因和他在出事前一天是否不在現場進行一番徹底的調查。熊耳再次向署長申請去東京出差。
熊耳首先來到真柄的工作單位,了解到從五月二十四日開始,他用了三天的時間到劄幌支店進行業務聯繫。但是,向劄幌打長途電話訊問後,得知:真柄僅僅是在二十四日下午兩點左右到過一次劄幌支店,在出差期間的二十五、二十六日兩天,根本沒在劄幌支店露過麵。
對方補充說:“出差要辦的業務聯繫,在二十四日他來時已經辦妥了。”
真柄在三天的出差期間,僅僅在第一天到出差單位去過一趟。至於其他兩天,他是在什麽地方?怎樣度過的?則一無所知。
銀行方麵相當大方,根據路程遠近,給了真柄三天的時間。當然,他們對辦理出差業務的質量,要求是十分嚴格的。
“我也是這樣想。不管怎樣,先把車站職員、當地出租汽車司機和近郊的出租汽車公司全都找一遍。如果在大町到奧村田的路上查不出他的蹤跡,便是他一個無法消塗的疑點。”
“就這樣幹吧。”
署長嘉許地說。
還沒有找出作案動機就先追蹤他的足跡,似乎是本末倒置,但熊耳堅信真柄是有動機的。
湯淺貴久子大概是不願把自己扯進去,所以沒有明確講過與真柄的關係,可真柄熱烈地愛著她是顯而易見的。
在救援影山時,由於根本沒想到會是謀殺,所以熊耳忽略了這一點。但真柄盯著貴久子的目光是流露出真情的。那是男人看著自己迷戀的女人時無法掩飾的目光,決非是在演戲。而且當時他決無必要這樣做。
演這種戲是很危險的。日後一旦被認為是他殺,一個以熱烈的目光盯著被害者未婚妻的男人,很容易引起警察的懷疑。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
真柄的確愛著貴久子。
以後的秘密偵察也證實了這一點。至於他現在的這門親事,不過是企圖轉移我們視線的伎倆。
在影山死前開始的這門親事,似乎可議排除真柄的作案動機。但認真考慮一下就會發現,雖然是不可多得的“倒提親”,但當時真柄卻絲毫不為所動。
與攀上一門高親相比,他更渴望得到貴久子。但是,情敵死後,由於自己的疏忽,中了人家設下的圈套,招來了嫌疑。因此,真柄雖然不惜殺害情敵也要奪到貴久子,但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得不考慮保護自己。
一旦成為殺人嫌疑犯,心愛的貴久子必然不可能成為自己的獵物,工作也肯定得丟。在重視信譽的銀行裏,被視為嫌疑犯足以使自己毀滅。
在這種情況下,真柄是決不會向貴久子求婚的。沒辦法,他隻好強壓內心的痛苦,含淚攀上這門“高親”。這樣推論是合乎情理的。
還可以這樣推論,雖然他本人並不情願,但副行長施加了壓力。對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職員來說,副行長的話就是至上的命令。
不論是哪種情況,真柄的親事起於影山死前一事,都不能說明他完全沒有作案動機。
但是,這隻是熊耳根據真柄注視貴久子時的眼神而作出的推論,遠遠不能使別人信服。
一個男人不惜拋棄千載難逢的“好親事”,為了得到一個貧賤的女職員(與副行長的女兒相比),難道果真會殺人嗎?還有,一個消滅了情敵的男人,一旦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是否會迅速重提自己曾不屑一顧的親事?他不但沒有得到夢寐以求的女人,反而招來了殺身之禍。既然如此,何苦當初要殺人呢?這種犯罪失去了任何意義。
若是對這一係列問題作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別人仍然會認為真柄的作案動機無法成立。
還有一線希望寄托在湯淺貴久子身上,她也許能夠發現其他作案動機。
“她也同樣看到了真柄的目光,而且她是那種目光的承受者,她會比我更加堅信,那決不是在演戲。”
她不知不覺愛上了真柄。因此,她要洞穿真柄的心靈,徹底證實真柄對她的愛。雖然她清楚地知道,這會毀掉他,但她仍然不得不這樣幹。
“對於女人來說,探明對方是否有真正的愛情,往往意味著悲劇。”
忽然,熊耳意識到自己利用這種悲劇性進行偵破是多麽不光彩,他尤其恨自己,是在嫉妒著使貴久子悲傷的男人。
在車站職員和出租汽車司機中進行的調查證實,五月二十七日晚上,沒有人看到有和真柄相似的男人下車,也沒有人開車拉過這樣的客人到奧村田。車站上熙熙攘攘,客來客往,要求人家回憶起一個特定的旅客,的確是強人所難。
但不管怎樣,在大町到奧村田之間沒有發現真柄的足跡。那天晚上,他好似從天而降,突然出現在奧村田。
“這傢夥肯定是從山上下來的。”熊耳雖然對此堅信不疑,但苦於無法證明這點。山頂就象一個“密封房間”,插翅難逃。即使他設法脫身,也無法在一個小時內從k嶽北峰趕到奧村田山莊。
假設謀殺發生在九點以前,目前也無法證明。從山頂到奧村田最少得四個小時,若真是真柄親手殺害了影山,他必須在六點以前作案。如果影山在這期間還活著,他必定要想方設法留下揭露罪犯的線索,但現場並沒有發現這樣的痕跡。在被心懷殺機的罪犯打擊頭部以後,影山還能繼續活幾個小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就象遇上無法攀登的懸崖一樣,熊耳寸步難移了。
二
“但是……,”
熊耳在失望之中,突然想起了什麽。在山麓沒有發現真柄的足跡,因此可以更加肯定他是從山上下來的。若果真是如此的話,他應該登上過山峰,這當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如果真柄是罪犯,他必須在影山到達k嶽頂峰前,在那裏等待著他。
影山死亡的時間是五月二十七日晚九點多,為了在這一時間作案,真柄必須在當天白天登山。這樣,他最遲得在二十六日傍晚離開東京。雖然經由北坡到達山頂需要用兩天,但走普通路線一天就可以到達山頂。
真柄出現在山莊是二十七日晚十點剛過。若是從東京直接趕來,當天下午從東京出發也並不緊張。他如果是從山上下來,便會出現一天的時差。熊耳記得,影山和真柄本來準備結組進行這次登山。但在臨出發前,真柄藉口有急事,破壞了登山計劃。
這次攀登的目標是危險的絕壁,由於定好的結組夥伴突然打了退堂鼓,計劃根本無法進行。為此,影山不得不迴避赤壁。
登山老手們深知破壞計劃影響之大,因此在製訂計劃時都充分考慮到自己的時間,很少取消自己參加的計劃。
但真柄卻悔約了。他工作上到底有什麽非辦不可的急事呢?
有必要對導致真柄取消登山計劃的原因和他在出事前一天是否不在現場進行一番徹底的調查。熊耳再次向署長申請去東京出差。
熊耳首先來到真柄的工作單位,了解到從五月二十四日開始,他用了三天的時間到劄幌支店進行業務聯繫。但是,向劄幌打長途電話訊問後,得知:真柄僅僅是在二十四日下午兩點左右到過一次劄幌支店,在出差期間的二十五、二十六日兩天,根本沒在劄幌支店露過麵。
對方補充說:“出差要辦的業務聯繫,在二十四日他來時已經辦妥了。”
真柄在三天的出差期間,僅僅在第一天到出差單位去過一趟。至於其他兩天,他是在什麽地方?怎樣度過的?則一無所知。
銀行方麵相當大方,根據路程遠近,給了真柄三天的時間。當然,他們對辦理出差業務的質量,要求是十分嚴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