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下河撈魚
美食博主在古代發家致富 作者:可可紅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爐子裏柴火發出劈啪的聲音,火光照紅了少年半邊臉,他的表情痛苦且絕望。
宋芫睜大眼睛,他開始意識到,二林出現了心理問題。
宋芫一時間也沒辦法能開解他。
在科舉那篇小說中,二林後來還是繼續上了學的,估計後麵是他自己慢慢想開了吧。
米湯熬好了,盛了碗,端去喂丫丫吃。
小家夥吃飽,就“咿咿呀呀”說起了嬰語。
這時候的小崽子,正是“話嘮”的時候,就算沒人陪聊,也能自己一隻崽自言自語半天。
看見宋芫,小家夥眼睛一下子亮了,衝著宋芫“啊啊”叫了起來。
宋芫想起昨晚那泡尿,頓時停下腳步,匆匆說了句“我出去轉轉,順便找找看有沒有什麽吃的”,然後腳底抹油,溜了。
丫丫小手指著宋芫,氣得“哇哇”直叫。
看著宋芫走遠,二丫幽幽說:“別叫了,再叫他也不會理你。”
小家夥也不知道有沒有聽懂,皺了皺小臉,朝著二丫吐起了口水泡泡。
正巧二林抱著尿布進門,聽到她的話,無奈說:“你別老針對大哥了,既然他已經改過自新了,過去的事就當它過去了。”
二丫撇撇嘴,不說話。
二林壓低聲音:“況且你昨天把他頭都打破了,他不也沒有跟你計較嗎。”
聽到這,二丫急得跺了跺腳:“一鍋湯就把你收買了,我才不信他會變好,誰說他沒有計較的,他肯定是憋著壞主意,不信你就等著瞧。”
二林歎了歎氣,提醒她:“那你別做得太過分了,真惹大哥不高興,把你賣了,我也救不了你。”
宋芫不知道他走後,龍鳳胎兄妹倆還談了幾句。
如果聽到了,他定然會恍然大悟,難怪人家會成為惡毒女配,小小年紀就充滿心機了。
昨天發生的事情太多,宋芫都沒想起來追究罪魁禍首這事,就算知道了是二丫幹的,他也沒法對九歲的孩子動粗啊,頂多教育她兩句罷了。
春回大地,萬物複蘇,趁著天氣好,村民們紛紛扛著鋤頭下田耕種。
宋芫一路散步到河邊,春日融融,和風陣陣,綠柳紅櫻,草長鶯飛,深深呼吸一口氣,連空氣中都彌漫著泥土的清香。
雖然古代各種不方便,可這純天然的環境是沒得說的。
宋芫看著清澈的河水,河裏遊來遊去的小魚也清晰可辨。
宋芫摸摸下巴,心想,幹脆抓點魚回去吃吧。
在原主記憶裏,大家似乎很少抓魚吃,隻有小孩子貪玩下水,才會抓點魚蝦,在岸邊烤來吃。
先不說好不好吃,反正好玩是挺好玩的。
至於家裏煮的飯菜,是極少會出現魚蝦的。
並不是大家不吃魚蝦,畢竟魚蝦不能果腹,節省不了糧食,抓魚抓蝦還要浪費不少體力。
再者就是,想把魚弄得好吃,還得需要油鹽和調料,平民百姓炒菜都不舍得多滴兩滴油,又怎會為吃一口魚浪費油鹽。
宋芫觀察了下河裏的魚,基本都是手指長的小魚仔,很好,炸起來吃一定很香。
煎著也好吃。
實在不行曬成小魚幹,拿薑蒜一起蒸也行。
反正不管怎麽吃都好吃。
短短幾秒鍾,他的腦子裏已經閃過各種吃法。
但問題是,沒有漁網,要怎麽撈魚呢。
宋芫很苦惱,對著河邊看了半天,但實在不甘心放棄。
算了,自己手動編個魚籠吧。
編魚籠不難,主要是材料,宋芫看了眼附近,發現河的下遊長滿了蘆葦。
他立即過去,拔了些蘆葦回來,找了塊看起來稍微比較幹淨的石頭,坐在上麵開始編魚籠。
太陽逐漸爬上頭頂,即使是春光和煦的春日,臨到正午,太陽還是避免不了有些曬。
宋芫轉了個身,背對著陽光,繼續編魚籠。
附近田裏幹活的村民們放下了手上的鋤頭,到這個點,大家肚子都已經空了,陸陸續續扛著鋤頭回家吃飯。
經過河邊,有人一眼瞥見河邊的背影。
“哎,那不是宋家小子嗎,他在河邊做啥?”
另一個人語氣不屑:“管他那麽多做什麽,走了走了。”
村裏大多看不起宋大樹的為人,尤其當知道,他連親爹娘的喪事都不回來操辦後,村裏人就更鄙視他了,更不屑與他往來。
此時宋芫心神專注地編魚籠,也沒察覺到,有人在背後討論他。
一開始他動作還不熟練,編了拆,拆了編,茅草都扯斷好幾根了,越編下來,他的速度就越快,十指不停飛舞,到後麵,他的手指快得幾乎出現殘影。
魚籠逐漸在他手中成型,做好主體,宋芫琢磨了下,做倒須不合適,他幹脆又編了個圓篦子,裏麵還插進一根小棍子。
然後把圓篦子放進魚籠裏,小棍子用來固定住魚籠,這樣一個可以轉動的機關就做好了。
做好魚籠後,宋芫長長地舒出一口氣,扭了扭脖子。坐久了,脖子都僵硬了,肩膀也有些酸痛。他轉了轉腦袋,再捶了捶肩膀,好一會才緩過來。
宋芫拿著剛編好的魚籠,脫掉鞋襪,走下河裏。
此時填飽肚子,休息過後的村民又準備下田幹活。
剛剛在河邊看見宋芫的青年,這會又忍不住往河邊看了眼,沒看到宋芫,正想收回目光,忽然他視線一頓,看見河裏有個人,彎著腰捉魚,他愣了下:“你看宋大樹在抓魚。”
青年的聲音引起大家的注意,有人嘲笑:“他家該不是吃不上飯了吧。”
一人不可思議道:“村裏不是剛給他們湊過糧嗎,這才幾天,就吃完了?!”
“也難說,宋大樹那人,向來就不知道節儉。”
老者長籲短歎:“唉,老宋夫婦倆都不在了,大樹又不中用,留下幾個小的,可怎麽活喲。”
也有人漠不關心說:“人各有命,關心這麽多做什麽,難不成你去借糧給他們,反正我不借。”
一群人邊說邊走,沒再繼續關注河裏撈魚的宋芫。
在這個吃不飽的年代,他們的同情心也是有限的,能不落井下石已算是好了。
宋芫一動不動地站在河裏,等著魚兒遊過來時,他眼疾手快拿起魚籠一兜,再迅速撈起,輕輕鬆鬆撈了一小簍魚。
河裏的小魚笨笨的,一撈一個準,再把圓篦子一翻,小魚就出不來了。
很快,宋芫就撈了一小簍魚,提著魚籠喜滋滋回家。
當然,宋芫不清楚,他剛撈完魚回去,村裏就傳遍了,他家已經吃不上飯,餓得隻能下河撈魚吃了。
當宋芫聽到這個謠言時,已經是晚上的事了。
牛嬸風風火火過來,一進門就大聲嚷嚷:“宋家小子,你是不是又偷吃丫丫的米糧了。”
宋芫很冤枉:“我沒有啊!”
“沒有?”牛嬸不信,“村裏都傳遍了,你家一點口糧都沒有,餓得下河撈魚了。”
宋芫睜大眼睛,他開始意識到,二林出現了心理問題。
宋芫一時間也沒辦法能開解他。
在科舉那篇小說中,二林後來還是繼續上了學的,估計後麵是他自己慢慢想開了吧。
米湯熬好了,盛了碗,端去喂丫丫吃。
小家夥吃飽,就“咿咿呀呀”說起了嬰語。
這時候的小崽子,正是“話嘮”的時候,就算沒人陪聊,也能自己一隻崽自言自語半天。
看見宋芫,小家夥眼睛一下子亮了,衝著宋芫“啊啊”叫了起來。
宋芫想起昨晚那泡尿,頓時停下腳步,匆匆說了句“我出去轉轉,順便找找看有沒有什麽吃的”,然後腳底抹油,溜了。
丫丫小手指著宋芫,氣得“哇哇”直叫。
看著宋芫走遠,二丫幽幽說:“別叫了,再叫他也不會理你。”
小家夥也不知道有沒有聽懂,皺了皺小臉,朝著二丫吐起了口水泡泡。
正巧二林抱著尿布進門,聽到她的話,無奈說:“你別老針對大哥了,既然他已經改過自新了,過去的事就當它過去了。”
二丫撇撇嘴,不說話。
二林壓低聲音:“況且你昨天把他頭都打破了,他不也沒有跟你計較嗎。”
聽到這,二丫急得跺了跺腳:“一鍋湯就把你收買了,我才不信他會變好,誰說他沒有計較的,他肯定是憋著壞主意,不信你就等著瞧。”
二林歎了歎氣,提醒她:“那你別做得太過分了,真惹大哥不高興,把你賣了,我也救不了你。”
宋芫不知道他走後,龍鳳胎兄妹倆還談了幾句。
如果聽到了,他定然會恍然大悟,難怪人家會成為惡毒女配,小小年紀就充滿心機了。
昨天發生的事情太多,宋芫都沒想起來追究罪魁禍首這事,就算知道了是二丫幹的,他也沒法對九歲的孩子動粗啊,頂多教育她兩句罷了。
春回大地,萬物複蘇,趁著天氣好,村民們紛紛扛著鋤頭下田耕種。
宋芫一路散步到河邊,春日融融,和風陣陣,綠柳紅櫻,草長鶯飛,深深呼吸一口氣,連空氣中都彌漫著泥土的清香。
雖然古代各種不方便,可這純天然的環境是沒得說的。
宋芫看著清澈的河水,河裏遊來遊去的小魚也清晰可辨。
宋芫摸摸下巴,心想,幹脆抓點魚回去吃吧。
在原主記憶裏,大家似乎很少抓魚吃,隻有小孩子貪玩下水,才會抓點魚蝦,在岸邊烤來吃。
先不說好不好吃,反正好玩是挺好玩的。
至於家裏煮的飯菜,是極少會出現魚蝦的。
並不是大家不吃魚蝦,畢竟魚蝦不能果腹,節省不了糧食,抓魚抓蝦還要浪費不少體力。
再者就是,想把魚弄得好吃,還得需要油鹽和調料,平民百姓炒菜都不舍得多滴兩滴油,又怎會為吃一口魚浪費油鹽。
宋芫觀察了下河裏的魚,基本都是手指長的小魚仔,很好,炸起來吃一定很香。
煎著也好吃。
實在不行曬成小魚幹,拿薑蒜一起蒸也行。
反正不管怎麽吃都好吃。
短短幾秒鍾,他的腦子裏已經閃過各種吃法。
但問題是,沒有漁網,要怎麽撈魚呢。
宋芫很苦惱,對著河邊看了半天,但實在不甘心放棄。
算了,自己手動編個魚籠吧。
編魚籠不難,主要是材料,宋芫看了眼附近,發現河的下遊長滿了蘆葦。
他立即過去,拔了些蘆葦回來,找了塊看起來稍微比較幹淨的石頭,坐在上麵開始編魚籠。
太陽逐漸爬上頭頂,即使是春光和煦的春日,臨到正午,太陽還是避免不了有些曬。
宋芫轉了個身,背對著陽光,繼續編魚籠。
附近田裏幹活的村民們放下了手上的鋤頭,到這個點,大家肚子都已經空了,陸陸續續扛著鋤頭回家吃飯。
經過河邊,有人一眼瞥見河邊的背影。
“哎,那不是宋家小子嗎,他在河邊做啥?”
另一個人語氣不屑:“管他那麽多做什麽,走了走了。”
村裏大多看不起宋大樹的為人,尤其當知道,他連親爹娘的喪事都不回來操辦後,村裏人就更鄙視他了,更不屑與他往來。
此時宋芫心神專注地編魚籠,也沒察覺到,有人在背後討論他。
一開始他動作還不熟練,編了拆,拆了編,茅草都扯斷好幾根了,越編下來,他的速度就越快,十指不停飛舞,到後麵,他的手指快得幾乎出現殘影。
魚籠逐漸在他手中成型,做好主體,宋芫琢磨了下,做倒須不合適,他幹脆又編了個圓篦子,裏麵還插進一根小棍子。
然後把圓篦子放進魚籠裏,小棍子用來固定住魚籠,這樣一個可以轉動的機關就做好了。
做好魚籠後,宋芫長長地舒出一口氣,扭了扭脖子。坐久了,脖子都僵硬了,肩膀也有些酸痛。他轉了轉腦袋,再捶了捶肩膀,好一會才緩過來。
宋芫拿著剛編好的魚籠,脫掉鞋襪,走下河裏。
此時填飽肚子,休息過後的村民又準備下田幹活。
剛剛在河邊看見宋芫的青年,這會又忍不住往河邊看了眼,沒看到宋芫,正想收回目光,忽然他視線一頓,看見河裏有個人,彎著腰捉魚,他愣了下:“你看宋大樹在抓魚。”
青年的聲音引起大家的注意,有人嘲笑:“他家該不是吃不上飯了吧。”
一人不可思議道:“村裏不是剛給他們湊過糧嗎,這才幾天,就吃完了?!”
“也難說,宋大樹那人,向來就不知道節儉。”
老者長籲短歎:“唉,老宋夫婦倆都不在了,大樹又不中用,留下幾個小的,可怎麽活喲。”
也有人漠不關心說:“人各有命,關心這麽多做什麽,難不成你去借糧給他們,反正我不借。”
一群人邊說邊走,沒再繼續關注河裏撈魚的宋芫。
在這個吃不飽的年代,他們的同情心也是有限的,能不落井下石已算是好了。
宋芫一動不動地站在河裏,等著魚兒遊過來時,他眼疾手快拿起魚籠一兜,再迅速撈起,輕輕鬆鬆撈了一小簍魚。
河裏的小魚笨笨的,一撈一個準,再把圓篦子一翻,小魚就出不來了。
很快,宋芫就撈了一小簍魚,提著魚籠喜滋滋回家。
當然,宋芫不清楚,他剛撈完魚回去,村裏就傳遍了,他家已經吃不上飯,餓得隻能下河撈魚吃了。
當宋芫聽到這個謠言時,已經是晚上的事了。
牛嬸風風火火過來,一進門就大聲嚷嚷:“宋家小子,你是不是又偷吃丫丫的米糧了。”
宋芫很冤枉:“我沒有啊!”
“沒有?”牛嬸不信,“村裏都傳遍了,你家一點口糧都沒有,餓得下河撈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