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瑪瑞尼仍然咬著火柴,看起來很愉快,讓大家感覺到,他是決不可能對一個調查的警官說那些話的。
在極力渲染了弗來迪如何“不合作”去找他在謀殺案當晚所穿的衣服之後,麥爾岑再次強調他當時調查的時間是七月九日下午三點半。
他的證詞就像是那兩個黑人警察證詞的錄音稿,二者完全一致。
黑格斯走到麥爾岑對麵,充滿諷刺意味地笑了,問道:“你能確定你把德·瑪瑞尼先生帶到樓上去的時間嗎?”
“我當時記錄下來了。”麥爾岑鄭重其事地說。而後他對法官請求道:“我能在您的允許下從我的記事本上查找嗎?”
法官莊重地點了點頭。
他從上衣的口袋裏掏出一個黑色的小筆記本,用手指迅速地翻開,找到那一頁,說:“啊,找到了,就在這兒:下午三點半,是七月九日下午。”
很快,今天的最後一位證人又上場了——就是那位具有好萊塢風格的瘦高的警察貝克。他是邁阿密警察局犯罪實驗室的管理人,這傢夥的穿著比上次和我交手後看起來好多了。他的身後緊跟著兩個身穿製服的、強壯的黑人警察,抬著案發現場那件被燒焦了的中國屏風,把它放到了法官大人目力所及的地方。
盡管是坐在我所處的這樣一個角落,我還是能從黑格斯貌似鎮靜的麵孔下,看出他覺得這個中國屏風對我們今天原本順利的審訊,是一個不吉利的預兆。
我立刻意識到這是阿德雷找出的一件雖然沒有語言,卻具有雙重意義的證據:它燒得焦黑的樣子能引起大家對死者的無限同情;而貝克的殺手銅——指紋取證也來自於它。更嚴峻的是,貝克邀請了聯邦調查局國際鑑定組織的指紋專家鑑別了屏風上的指紋,這些專家都是權威中的權威。
貝克此時極為優雅從容地麵對著法官,開始十分專業地講起了指紋的性質。
“在專家所檢驗的全世界上百萬例指紋中,”貝克的語言十分流暢,也很專業,“沒有任何兩個人的指紋是相同的。我還要明確地說,任何人的指紋,都不會有哪怕一點兒的相似之處。”他以聯邦調查局檔案庫五千萬指紋為例證明了自己的觀點,而且解釋了指紋是怎樣取得的。“當一個人的手指接觸到物體的表麵時,身體的油脂會使指紋在物體的表麵保留下來。”講給大家講解了指紋取證粉和取證帶的功能。
在法庭的黑板架上,一位黑人警官首先為大家展示了在兇案現場拍攝的死者的放大照片,令人毛骨悚然;而後,又換上了一張巨大的指紋放大照片,好像是現代派藝術博物館的展品。
阿德雷問:“貝克警官,這個指紋是屬於哪個人的呢?”
“這是弗來迪·德·瑪瑞尼右手小指的指紋,是在他被捕後取得的。法官大人,我可以離開證人席,到黑板架前去講解嗎?”
“當然可以。”
貝克拿起一根粉筆和一把指示竿,指點道:“德·瑪瑞尼的指紋有十三個特徵。”法官、記者、庭下的觀眾,甚至德·瑪瑞尼自己都被這個巨獎開彩式的舉動震驚了。
當他在那張放大照片上一一明顯地做出了標記,那十三個特徵也就隨著他的編號和下劃線一個個突現出來。而後,他又拿出了一張已做好標記的,幾乎是和這張照片完全相同的放大指紋照片。
“上尉,這又是誰的指紋呢?”阿德雷問。
“這是德·瑪瑞尼右手小指的模糊的指紋印痕,是從那個中國屏風的表麵上取下來的。”
法庭上立刻響起了一片唏噓聲,法官也被貝克的表演打動了,大聲地維持了秩序。那個瘦長的傢夥則走到屏風前,指著屏風的頂端說:“我就是從這兒取證的。”他沒有等待阿德雷的提示,便自動說出了這關鍵性的證據,好像是一場極為出色的表演。
“我以前曾標下了這個位置,”他繼續說,“大家看,就在這兒,我是在七月九日那天早上標下的。我從這架屏風上找到了各種各樣的指紋,都是極為模糊,難以辨認的。可經過仔細的檢查,我終於發現了五個隱約可見的指紋,那就是德·瑪瑞尼先生的右手指紋。”
德·瑪瑞尼不再悠閑地咬著火柴了,火柴在他的嘴唇上叼著,他的身子在椅子上繃直了,臉脹得通紅。
“你是在什麽時間取下這些指紋的?”
“在上午十一點和下午一點之間。”
我掃了一眼德·瑪瑞尼,在心裏笑了。他的眼睛使勁瞪著,有那麽一刻他似乎有點困惑了,可很快,他的嘴角又掛上了笑容,火柴又重新被他的牙齒咬得翹了起來。
我們還有一點兒餘地。
黑格斯沒有與我和弗來迪結成統一陣線。在弗來迪被帶回監獄之前,我們在法院的一個小房間裏會麵了,律師得以單獨麵對他的委託人。
“你告訴我說你已經幾個月沒去西苑了!”黑格斯憤怒地說,他依然穿著出庭時的黑袍,隻摘掉了那白色的假髮。
德·瑪瑞尼雙腿交叉著坐在一張椅子上,依然咬著那根火柴,說:“我確實沒去過,如果我碰過那個屏風,也是在那天上午。”
在極力渲染了弗來迪如何“不合作”去找他在謀殺案當晚所穿的衣服之後,麥爾岑再次強調他當時調查的時間是七月九日下午三點半。
他的證詞就像是那兩個黑人警察證詞的錄音稿,二者完全一致。
黑格斯走到麥爾岑對麵,充滿諷刺意味地笑了,問道:“你能確定你把德·瑪瑞尼先生帶到樓上去的時間嗎?”
“我當時記錄下來了。”麥爾岑鄭重其事地說。而後他對法官請求道:“我能在您的允許下從我的記事本上查找嗎?”
法官莊重地點了點頭。
他從上衣的口袋裏掏出一個黑色的小筆記本,用手指迅速地翻開,找到那一頁,說:“啊,找到了,就在這兒:下午三點半,是七月九日下午。”
很快,今天的最後一位證人又上場了——就是那位具有好萊塢風格的瘦高的警察貝克。他是邁阿密警察局犯罪實驗室的管理人,這傢夥的穿著比上次和我交手後看起來好多了。他的身後緊跟著兩個身穿製服的、強壯的黑人警察,抬著案發現場那件被燒焦了的中國屏風,把它放到了法官大人目力所及的地方。
盡管是坐在我所處的這樣一個角落,我還是能從黑格斯貌似鎮靜的麵孔下,看出他覺得這個中國屏風對我們今天原本順利的審訊,是一個不吉利的預兆。
我立刻意識到這是阿德雷找出的一件雖然沒有語言,卻具有雙重意義的證據:它燒得焦黑的樣子能引起大家對死者的無限同情;而貝克的殺手銅——指紋取證也來自於它。更嚴峻的是,貝克邀請了聯邦調查局國際鑑定組織的指紋專家鑑別了屏風上的指紋,這些專家都是權威中的權威。
貝克此時極為優雅從容地麵對著法官,開始十分專業地講起了指紋的性質。
“在專家所檢驗的全世界上百萬例指紋中,”貝克的語言十分流暢,也很專業,“沒有任何兩個人的指紋是相同的。我還要明確地說,任何人的指紋,都不會有哪怕一點兒的相似之處。”他以聯邦調查局檔案庫五千萬指紋為例證明了自己的觀點,而且解釋了指紋是怎樣取得的。“當一個人的手指接觸到物體的表麵時,身體的油脂會使指紋在物體的表麵保留下來。”講給大家講解了指紋取證粉和取證帶的功能。
在法庭的黑板架上,一位黑人警官首先為大家展示了在兇案現場拍攝的死者的放大照片,令人毛骨悚然;而後,又換上了一張巨大的指紋放大照片,好像是現代派藝術博物館的展品。
阿德雷問:“貝克警官,這個指紋是屬於哪個人的呢?”
“這是弗來迪·德·瑪瑞尼右手小指的指紋,是在他被捕後取得的。法官大人,我可以離開證人席,到黑板架前去講解嗎?”
“當然可以。”
貝克拿起一根粉筆和一把指示竿,指點道:“德·瑪瑞尼的指紋有十三個特徵。”法官、記者、庭下的觀眾,甚至德·瑪瑞尼自己都被這個巨獎開彩式的舉動震驚了。
當他在那張放大照片上一一明顯地做出了標記,那十三個特徵也就隨著他的編號和下劃線一個個突現出來。而後,他又拿出了一張已做好標記的,幾乎是和這張照片完全相同的放大指紋照片。
“上尉,這又是誰的指紋呢?”阿德雷問。
“這是德·瑪瑞尼右手小指的模糊的指紋印痕,是從那個中國屏風的表麵上取下來的。”
法庭上立刻響起了一片唏噓聲,法官也被貝克的表演打動了,大聲地維持了秩序。那個瘦長的傢夥則走到屏風前,指著屏風的頂端說:“我就是從這兒取證的。”他沒有等待阿德雷的提示,便自動說出了這關鍵性的證據,好像是一場極為出色的表演。
“我以前曾標下了這個位置,”他繼續說,“大家看,就在這兒,我是在七月九日那天早上標下的。我從這架屏風上找到了各種各樣的指紋,都是極為模糊,難以辨認的。可經過仔細的檢查,我終於發現了五個隱約可見的指紋,那就是德·瑪瑞尼先生的右手指紋。”
德·瑪瑞尼不再悠閑地咬著火柴了,火柴在他的嘴唇上叼著,他的身子在椅子上繃直了,臉脹得通紅。
“你是在什麽時間取下這些指紋的?”
“在上午十一點和下午一點之間。”
我掃了一眼德·瑪瑞尼,在心裏笑了。他的眼睛使勁瞪著,有那麽一刻他似乎有點困惑了,可很快,他的嘴角又掛上了笑容,火柴又重新被他的牙齒咬得翹了起來。
我們還有一點兒餘地。
黑格斯沒有與我和弗來迪結成統一陣線。在弗來迪被帶回監獄之前,我們在法院的一個小房間裏會麵了,律師得以單獨麵對他的委託人。
“你告訴我說你已經幾個月沒去西苑了!”黑格斯憤怒地說,他依然穿著出庭時的黑袍,隻摘掉了那白色的假髮。
德·瑪瑞尼雙腿交叉著坐在一張椅子上,依然咬著那根火柴,說:“我確實沒去過,如果我碰過那個屏風,也是在那天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