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另外一種解決方法,就是揚棄人類生來平等的觀念,承認人體是商品,跟其他物品沒什麽兩樣。擁抱人體市場,就等於是認為人體可以當成零件看待,承認人生來就是不平等,有些人永遠是供應人體部位的這一方,有些人永遠是購買的這一方。在這個構想中,最惡劣的摘取人體組織犯罪行為或許就有可能受到約束,而違法中介的誘因也會減少。可是,假使正式創造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階層,社會大眾會有什麽樣的損失呢?


    老實說,前述的解決方法都不怎麽吸引人。社會大眾不想要接受開放的人體組織貿易,但也不想要減少自己獲得延命治療的管道。換句話說,就是魚與熊掌想要兼得。


    在人體組織市場與摘取組織的道德觀爭議中,哲學家與社會科學家爭論到這樣僵持不下的地步時,總是會有人找後門,提出人工市場的可能性。如果說是技術創造了道德難題,那麽技術或許也能從難題中自行脫身。


    “就快要有突破了。”考道洛斯如此表示。他坐在自己那間舒適宜人的體外受精辦公室,一副自信滿滿的模樣。他認為這裏即將研發出新的幹細胞療法,而我們也沒有理由說創新不會出現在這裏。對於想要走在醫學尖端、打破常規的醫生而言,賽普勒斯島有如安全的避風港。1986年,考道洛斯的競爭對手崔考斯打破了金氏世界紀錄,崔考斯利用體外受精的方式,讓46歲婦女懷孕。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案例更具爭議性,那便是賽普勒斯的帕那伊歐提司·麥可·劄瓦司(panayiotis mi插el zavos)醫生開心地宣布,他要不顧法律禁令,成為第一位成功複製人類的醫生。他宣稱2002年是“複製人類年”,並開始在自己的實驗室裏進行研發工作。他堅持不透露辦公室地點,顯然是為了保護子代的生命和身份。


    到了2009年,他對英國《獨立報》的記者說,他在多位已準備好生產複製人的婦女身上,總計植入了11個克隆胚胎。盡管最後沒有一個胚胎生長發育成子代,但是他也並未表示要從此停止研究。畢竟,英國科學家試了270次,才讓克隆羊“多莉”誕生。《獨立報》引述他的話說,他或者是另一個遲早會成功克隆出人類的人。


    在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的《別讓我走》一書中,培養複製人是為了捐器官給人類使用,而在科幻小說領域之外,就算克隆了人類,其實也無法阻擋市場對人體的無止盡需求。然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找突破點,希望能穩定供應人工(且去除個人身份)的人體組織。如果成功了,那麽就會完全改變人體交易的世界。


    如果可以製造出產業級且生物上完美的人工組織與器官,那麽就再也沒有理由經營血液農場或竊取腎髒。如果注射幹細胞就會長出新骨頭,那麽就再也沒有人需要移植骨頭。而器官移植界的人會苦著臉說,再生藥物會是未來趨勢。考慮到今日人體市場的複雜度,若要動搖目前的人體部位市場,並消滅人體部位摘取網,那麽再生藥物或許是唯一明智的方法。


    第一個——有人說是最成功,但這仍有爭議——摧毀人體組織市場的人工組織案例發生於1985年,當時巨人基因生物科技公司(genentech)使用重組的mrna,合成了人類生長激素(hgh)。在那之前,注射人類生長激素已證實可處理幼童身上某些類型的侏儒症。而愛好鍛鍊肌肉的人士同時也發現,人類生長激素可以增大體型,讓肌肉的輪廓和力量的助力達到新高。不過使用人類生長激素,以取得競爭優勢,自然是違法的行為,但是這樣並無法阻擋運動員想要使用生長激素的欲望。可是,人類生長激素並不容易取得。當時,要取得人類生長激素,唯一的方法就是摘取屍體的腦下垂體,從小小的垂體裏擠出汁液,提煉荷爾蒙。可以想像,這樣的做法很沒效率,而且需要大量的腦下垂體才能製成一劑,供應來源也不穩定。


    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美國的殯葬業者以及為警察部門進行解剖的病理學醫生,摘取了數十萬個腦下垂體,賣給製藥公司,製藥公司再處理成可注射的藥劑。這是當時的標準做法,多數人終其一生並不知道自己所愛的人被切開賣掉。當時的人類生長激素價格十分昂貴,也很難取得,醫院最後還不得不雇用守衛,嚴加保護存貨,不然小偷會從貯藏室偷走,賣到黑市。


    一直到人工製品進入市場之後,腦下垂體貿易才在一夜之間消失無蹤。雖然人工生長激素的製造並不簡單,也沒有特別便宜,但是荷爾蒙的供應量卻突然大增,實在是前所未見。或許是因為注射從屍體取得的生長激素會讓人感到恐怖,也會對健康產生負麵的副作用。可是,人工生長激素上市後,這方麵的疑慮全都消失了。雖然注射人類生長激素的事件仍舊籠罩著體育界,但是在人體部位市集裏,生長激素的供應鏈已經被連根拔起。


    現在,人工製品為各種人體市場帶來了新希望。今天,有數十家——甚至數百家——小公司投資再生研究,有一天可能會取得成功。一般而言,這類公司可劃分成兩個壁壘分明的陣營。第一個是利用各種方式刺激人體自我療愈能力的實驗室,刺激的方式是提供可治療受損或老化部位的細胞原料,或找出隱藏的遺傳基因碼,活化蟄伏的療愈性質。採用這種方式的研究人員認為,人體懂得治療自身的問題,隻不過是需要一點協助才能完成工作。涵蓋的領域有幹細胞療法領域、可找出再生潛力的基因療法領域以及幾乎整個替代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領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體交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斯科特·卡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斯科特·卡尼並收藏人體交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