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推理] 《我們在哈瓦那的人》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完結】
【作者簡介】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1904~1991)
生於英國中部赫福郡,中學校長之子。曾從事新聞、編輯、外交工作,足跡遍及南美、東歐、亞洲、非洲。
著作包括小說、劇本、評論、傳記、詩集、兒童文學等等。一生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達21次之多,然終誌無緣獲獎。
格林將自己的作品區分為兩大類,一為嚴肅文學,世人多喻為“天主教小說”,作者本人深不以為然,另一類為娛樂小說,往往以消遣性的偵探型式出現,帶有傳奇、政治色彩。一生不喜與外界接觸,唯一一次接受bbc的採訪,隻聞其聲不見其人。
其名言為:“我就是我的書”。
【本書簡介】
“美國推理作家協會”一百部最佳推理小說上榜作品,在本書中,格林式的幽默盡顯無遺,是一本讓人從頭笑到尾的間諜小說。這本書的矛頭直指007式不食人間煙火的間諜,以嘲諷的筆調講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一個身不由己的小人物無意間被捲入國家政權之間的爭鬥風波,結果竟然靠彌天大謊在兩國之間無往不利,玩弄陰險狡詐的政客於股掌之上。入木三分的譏諷徹底解構了以往具有傳奇色彩的間諜小說,是間諜小說中翻新出奇的作品。
第一部分·第一章
1
可說歸說,他還是下意識地掃了一眼標著“熱帶啤酒公司”字樣的鏡子,好象自己從舊城區的商店到這家酒店的路上果真是那般無精打采、丟魂失魄的樣子。鏡子裏出現的那張麵孔完全還是平素那副模樣,四十歲上下。擰著眉頭,老在擔心發生什麽事情。乍眼看去,遠比哈塞爾布克醫生顯得年輕,隻不過臉上稍微掛了些灰塵,這都怪剛才那塵土飛揚的港口裝卸區,不過陌生人很快也就會發現根本不是那麽回事,皺紋早已爬上眼角,臉上流露出來的憂慮就是吃鎮靜劑也消除不了。那個黑人一瘸一拐地在林蔭大道轉彎處不見了。滿街盡是些擦皮鞋的人。
“我可不是說腿的事兒,您就看不出來有什麽相同之處?”
“看不出來。” — 棒槌學堂·e書小組 —
“他滿腦子隻裝了兩件事,”哈塞爾布克醫生解釋道,“不是搗騰他那些照片就是數步子哦,還有,他也是英國人。”
“我還是不明白……”沃莫爾德吸了一口代基裏酒頓時感到嗓子清爽了許多。到“魔棍”酒店來用了七分鍾,走回去還要七分鍾:隻能聊六分鍾。他看了看表,想起這表慢一分鍾。
“這人挺可靠,有什麽事可以去找他,這下明白了吧,”哈塞爾布克醫生不耐煩了,“米利怎麽樣?”
“好極了。”沃莫爾德應道,他的回答總是這樣一成不變,不過卻是心裏話。
“十七號就滿十七歲了吧?”
“是的,”沃莫爾德很快地扭過頭去掃了一眼,就象後麵有人在盯他的梢似的,然後又看看表說,“您不來和我們一起熱鬧熱鬧嗎?”
“我決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沃莫爾德先生。還有哪幾位?”
“哦,我想也就咱們仨,你知道,庫珀回國去了,可憐的馬洛還躺在醫院裏,再說米利好象也從來沒問起過在領事館新交的那幾位朋友,因此我想還是咱們象一家人似的安安靜靜地慶賀一下算了。”
“沃莫爾德先生,我非常榮幸能成為這個家庭的成員。”
“我想在‘國家’夜總會定座,你不認為太吵鬧吧——你說,定在那兒合適嗎?”
“這兒不是英國,也不是德國,沃莫爾德先生,女孩子在熱帶地區成熟得很快。”
一扇窗戶嘎吱吱地開開了,象一座古鍾似的哢噠哢噠地響著,很有節奏地將一陣陣輕微的海風送進屋裏。
“我該走了,”沃莫爾德說道。
“沒有您,‘通淨’吸塵器公司的人照樣過得很好,沃莫爾德先生。”
這天對沃莫爾德說來不怎麽舒心。
“跟我那些病人一樣,”哈塞爾布克醫生又體貼地補充了一句。
“誰都免不了要生病,可用不著非買吸塵器。”
“那是您要價太高了。”
“我本人不過隻能得百分之二十的回扣,靠這百分之二十是攢不下多少錢的。”
“這年頭可不興攢錢,沃莫爾德先生。”
“可我非攢不可——還不是為了米利。萬一我有個三長兩短……”
“眼下咱們過日子,還能有什麽大指望嗎?犯不上整天愁眉苦臉的。”
“現在盡出些亂子,一出亂子就做不成生意了。就說停電吧,那不是明擺著要吸塵器的好看嗎?”
“我倒可以為您搞到一筆小額貸款,沃莫爾德先生。”
“不,不必了,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擔心的不是這一年兩年的事,我這份兒擔心也算得上日久天長了。”
“您這算哪門子擔心,沃莫爾德先生。如今咱們是生活在原子時代,電鈕一按——轟——還有你我嗎?再來杯威士忌吧。”
【作者簡介】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1904~1991)
生於英國中部赫福郡,中學校長之子。曾從事新聞、編輯、外交工作,足跡遍及南美、東歐、亞洲、非洲。
著作包括小說、劇本、評論、傳記、詩集、兒童文學等等。一生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達21次之多,然終誌無緣獲獎。
格林將自己的作品區分為兩大類,一為嚴肅文學,世人多喻為“天主教小說”,作者本人深不以為然,另一類為娛樂小說,往往以消遣性的偵探型式出現,帶有傳奇、政治色彩。一生不喜與外界接觸,唯一一次接受bbc的採訪,隻聞其聲不見其人。
其名言為:“我就是我的書”。
【本書簡介】
“美國推理作家協會”一百部最佳推理小說上榜作品,在本書中,格林式的幽默盡顯無遺,是一本讓人從頭笑到尾的間諜小說。這本書的矛頭直指007式不食人間煙火的間諜,以嘲諷的筆調講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一個身不由己的小人物無意間被捲入國家政權之間的爭鬥風波,結果竟然靠彌天大謊在兩國之間無往不利,玩弄陰險狡詐的政客於股掌之上。入木三分的譏諷徹底解構了以往具有傳奇色彩的間諜小說,是間諜小說中翻新出奇的作品。
第一部分·第一章
1
可說歸說,他還是下意識地掃了一眼標著“熱帶啤酒公司”字樣的鏡子,好象自己從舊城區的商店到這家酒店的路上果真是那般無精打采、丟魂失魄的樣子。鏡子裏出現的那張麵孔完全還是平素那副模樣,四十歲上下。擰著眉頭,老在擔心發生什麽事情。乍眼看去,遠比哈塞爾布克醫生顯得年輕,隻不過臉上稍微掛了些灰塵,這都怪剛才那塵土飛揚的港口裝卸區,不過陌生人很快也就會發現根本不是那麽回事,皺紋早已爬上眼角,臉上流露出來的憂慮就是吃鎮靜劑也消除不了。那個黑人一瘸一拐地在林蔭大道轉彎處不見了。滿街盡是些擦皮鞋的人。
“我可不是說腿的事兒,您就看不出來有什麽相同之處?”
“看不出來。” — 棒槌學堂·e書小組 —
“他滿腦子隻裝了兩件事,”哈塞爾布克醫生解釋道,“不是搗騰他那些照片就是數步子哦,還有,他也是英國人。”
“我還是不明白……”沃莫爾德吸了一口代基裏酒頓時感到嗓子清爽了許多。到“魔棍”酒店來用了七分鍾,走回去還要七分鍾:隻能聊六分鍾。他看了看表,想起這表慢一分鍾。
“這人挺可靠,有什麽事可以去找他,這下明白了吧,”哈塞爾布克醫生不耐煩了,“米利怎麽樣?”
“好極了。”沃莫爾德應道,他的回答總是這樣一成不變,不過卻是心裏話。
“十七號就滿十七歲了吧?”
“是的,”沃莫爾德很快地扭過頭去掃了一眼,就象後麵有人在盯他的梢似的,然後又看看表說,“您不來和我們一起熱鬧熱鬧嗎?”
“我決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沃莫爾德先生。還有哪幾位?”
“哦,我想也就咱們仨,你知道,庫珀回國去了,可憐的馬洛還躺在醫院裏,再說米利好象也從來沒問起過在領事館新交的那幾位朋友,因此我想還是咱們象一家人似的安安靜靜地慶賀一下算了。”
“沃莫爾德先生,我非常榮幸能成為這個家庭的成員。”
“我想在‘國家’夜總會定座,你不認為太吵鬧吧——你說,定在那兒合適嗎?”
“這兒不是英國,也不是德國,沃莫爾德先生,女孩子在熱帶地區成熟得很快。”
一扇窗戶嘎吱吱地開開了,象一座古鍾似的哢噠哢噠地響著,很有節奏地將一陣陣輕微的海風送進屋裏。
“我該走了,”沃莫爾德說道。
“沒有您,‘通淨’吸塵器公司的人照樣過得很好,沃莫爾德先生。”
這天對沃莫爾德說來不怎麽舒心。
“跟我那些病人一樣,”哈塞爾布克醫生又體貼地補充了一句。
“誰都免不了要生病,可用不著非買吸塵器。”
“那是您要價太高了。”
“我本人不過隻能得百分之二十的回扣,靠這百分之二十是攢不下多少錢的。”
“這年頭可不興攢錢,沃莫爾德先生。”
“可我非攢不可——還不是為了米利。萬一我有個三長兩短……”
“眼下咱們過日子,還能有什麽大指望嗎?犯不上整天愁眉苦臉的。”
“現在盡出些亂子,一出亂子就做不成生意了。就說停電吧,那不是明擺著要吸塵器的好看嗎?”
“我倒可以為您搞到一筆小額貸款,沃莫爾德先生。”
“不,不必了,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擔心的不是這一年兩年的事,我這份兒擔心也算得上日久天長了。”
“您這算哪門子擔心,沃莫爾德先生。如今咱們是生活在原子時代,電鈕一按——轟——還有你我嗎?再來杯威士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