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我們幾乎每天見麵。你是考生,每天都來我家附近的圖書館,我也會心血來潮去自修室找你,時而向你請教因為休學而落後的課業,時而翻閱架上的書,直到傍晚時分,都和你在一起。我們也常提前離開圖書館,去遊樂場和電影院。或許是因為圖書館的地點比較偏僻,所以沒有遇見你們學校的學生。那時候,我們已經用“你”、“我”相稱,輕鬆地聊天。你說:“我們是雙胞胎,而且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住在一起,所以我們之間是平等的,絕對不要叫我哥哥。”所以,我叫你的時候總是直呼其名,或是稱呼“你”。現在也是如此。我們不像是兄弟,而像是獨一無二的好朋友,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可以無所畏懼。我本來就不擅長交朋友,你應該也差不多吧?也許因為我們是雙胞胎,所以很相像,也很合得來,但因為雙方都過了一段隻有一個人生活的時間,所以在重逢後,彼此的結合更加緊密。
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覺得那時候是最快樂的時光。當聯考逼近,你整天忙於模擬考和補習後,也經常美其名為散心來和我見麵,我們天南地北地聊天。因為我還在休學期間,所以每次你推薦我有趣的書,我就會去找來看。對,你喜歡諾瓦力斯的《藍色的花》,那也是我最愛的一本書。我現在會研究浪漫派,就是受到你的影響。對當時的我來說,你是我和外麵世界接觸的唯一窗口,如果你沒有向我伸出援手,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在一年之後就復學。我想,應該會花費更長的時間吧……
“翌年春天,良明順利考取第一誌願的大學,出發前往京都。離開福井的那天,他問我:‘你一個人也沒有問題吧?’我有點逞強地挺起胸點點頭,約定明年也要去京都——這是良明活著的時候,我最後一次看到他。誰都沒有想到會發生那種事。”
“那年十月,他因為服用過量的安眠藥死了,”法月立刻用公事化的口吻說道:“聽說是自殺,你知道原因嗎?”
“——不,我什麽都不知道,”我隻能咬著嘴唇搖搖頭,“我不知道他在京都的半年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他暑假的時候沒有回來,入學後不久,他參加了學校裏類似義工團體的社團,很熱心地參加活動,有可能在那裏遇到了什麽麻煩。等我進入大學後,曾經找了幾個當時和良明同一個社團的成員和係上的同學了解情況,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那年的九月之後,良明就沒有去學校,大家都在納悶他最近怎麽了,沒想到就出事了。其他同學都覺得事情太突然了,每個人都很驚訝,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他也向大家隱瞞了自己正在就醫、服藥治療的事。”
“難道他身邊沒有可以和他聊這些事的朋友嗎?”
“不知道。如果良明要找人商量,我應該是第一人選——事後我才想到,良明可能遇到了和我一年前相同的情況。我們是雙胞胎,個性應該也大同小異,所以即使相隔一年後發生相同的情況,也沒什麽好奇怪的。或許哥哥也是天生就有容易陷入這種狀況的細胞因子,所以當他開始在京都獨立生活,生活發生巨大改變後就發生了。”
“可能吧!”法月低頭嘆了一口氣後,抬頭問道:“你沒有注意到他的變化嗎?雖然你們沒有機會見麵,但不可能整整半年都沒有聯絡吧?”
“我們有持續通信,事後才發現的確有徵兆,隻是我忙於自己的事,忽略了這些徵兆。是我太大意了,起初三個月,他的信中充滿活力,積極向我介紹校園的感覺、京都的街道,以及新交的朋友和生活周遭的事,簡直就像剛被派到海外的特派員一樣充滿熱情。對和比我小一歲的同學一起重啟高中生活的我來說,良明的來信勝於一切,帶給我極大的鼓勵。但是,在大學即將進入暑假時,信的內容就開始發生了變化。”
“怎麽回事?”
……那時候,你的信中開始夾雜著自傳式的內容。起初是描述幼年期模糊的印象,之後,對成長過程的詳細回憶占據了一大半的內容。有些部分和之前重逢後不久聽你說的往事重疊,橫式信紙上用鋼筆密密麻麻地寫上記憶的細節,使記憶更加綿密和鮮明。每次收信時,我就發現信的厚度和重量不斷增加,但描述近況的文字卻呈反比地減少,在秋風吹起的季節,連一行描述近況的內容都看不到了。但我絲毫沒有感到驚訝,每次都像看周刊的小說般樂在其中。中途看到我也出現在其中時,更對透過你的觀察所看到的我感到一種奇妙的興奮。
不,你應該把它當成一個故事在寫吧!雖然看不到任何加工的痕跡,但文章似乎經過推敲,頁數也不少,八月和九月期間,你應該整天都在住的地方寫這些信吧——十月初,你自殺前一個星期的來信成為最後一封信。你高中畢業,離鄉背井,從前往京都的列車車窗向在月台上的我揮手的畫麵,成為最後一幕。
然而,你的故事就到這裏結束了嗎?不,我相信你更想寫的是續篇,你留下的那些信隻是漫長的序章。在京都的半年期間,你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你一定有什麽事想要告訴我,也許在向我求助,那封信或許是被什麽東西逼入絕境的你向我發出的sos。然而,我沒有注意到,為了完成那天在車站月台上和你的約定,我忙於自己的事,完全沒有想到你已經麵臨這種狀況。收到你的最後一封信時,我正忙於模擬考,看完信後,還沒有找到時間給你回信,就突然收到你的訃聞。一年前,你救了我,我卻無法向你伸出援手,甚至沒有察覺你陷入了困境。我以為我對你的了解不亞於你,實在是個大笨蛋。我背叛了你,背叛了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盟友。
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覺得那時候是最快樂的時光。當聯考逼近,你整天忙於模擬考和補習後,也經常美其名為散心來和我見麵,我們天南地北地聊天。因為我還在休學期間,所以每次你推薦我有趣的書,我就會去找來看。對,你喜歡諾瓦力斯的《藍色的花》,那也是我最愛的一本書。我現在會研究浪漫派,就是受到你的影響。對當時的我來說,你是我和外麵世界接觸的唯一窗口,如果你沒有向我伸出援手,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在一年之後就復學。我想,應該會花費更長的時間吧……
“翌年春天,良明順利考取第一誌願的大學,出發前往京都。離開福井的那天,他問我:‘你一個人也沒有問題吧?’我有點逞強地挺起胸點點頭,約定明年也要去京都——這是良明活著的時候,我最後一次看到他。誰都沒有想到會發生那種事。”
“那年十月,他因為服用過量的安眠藥死了,”法月立刻用公事化的口吻說道:“聽說是自殺,你知道原因嗎?”
“——不,我什麽都不知道,”我隻能咬著嘴唇搖搖頭,“我不知道他在京都的半年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他暑假的時候沒有回來,入學後不久,他參加了學校裏類似義工團體的社團,很熱心地參加活動,有可能在那裏遇到了什麽麻煩。等我進入大學後,曾經找了幾個當時和良明同一個社團的成員和係上的同學了解情況,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那年的九月之後,良明就沒有去學校,大家都在納悶他最近怎麽了,沒想到就出事了。其他同學都覺得事情太突然了,每個人都很驚訝,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他也向大家隱瞞了自己正在就醫、服藥治療的事。”
“難道他身邊沒有可以和他聊這些事的朋友嗎?”
“不知道。如果良明要找人商量,我應該是第一人選——事後我才想到,良明可能遇到了和我一年前相同的情況。我們是雙胞胎,個性應該也大同小異,所以即使相隔一年後發生相同的情況,也沒什麽好奇怪的。或許哥哥也是天生就有容易陷入這種狀況的細胞因子,所以當他開始在京都獨立生活,生活發生巨大改變後就發生了。”
“可能吧!”法月低頭嘆了一口氣後,抬頭問道:“你沒有注意到他的變化嗎?雖然你們沒有機會見麵,但不可能整整半年都沒有聯絡吧?”
“我們有持續通信,事後才發現的確有徵兆,隻是我忙於自己的事,忽略了這些徵兆。是我太大意了,起初三個月,他的信中充滿活力,積極向我介紹校園的感覺、京都的街道,以及新交的朋友和生活周遭的事,簡直就像剛被派到海外的特派員一樣充滿熱情。對和比我小一歲的同學一起重啟高中生活的我來說,良明的來信勝於一切,帶給我極大的鼓勵。但是,在大學即將進入暑假時,信的內容就開始發生了變化。”
“怎麽回事?”
……那時候,你的信中開始夾雜著自傳式的內容。起初是描述幼年期模糊的印象,之後,對成長過程的詳細回憶占據了一大半的內容。有些部分和之前重逢後不久聽你說的往事重疊,橫式信紙上用鋼筆密密麻麻地寫上記憶的細節,使記憶更加綿密和鮮明。每次收信時,我就發現信的厚度和重量不斷增加,但描述近況的文字卻呈反比地減少,在秋風吹起的季節,連一行描述近況的內容都看不到了。但我絲毫沒有感到驚訝,每次都像看周刊的小說般樂在其中。中途看到我也出現在其中時,更對透過你的觀察所看到的我感到一種奇妙的興奮。
不,你應該把它當成一個故事在寫吧!雖然看不到任何加工的痕跡,但文章似乎經過推敲,頁數也不少,八月和九月期間,你應該整天都在住的地方寫這些信吧——十月初,你自殺前一個星期的來信成為最後一封信。你高中畢業,離鄉背井,從前往京都的列車車窗向在月台上的我揮手的畫麵,成為最後一幕。
然而,你的故事就到這裏結束了嗎?不,我相信你更想寫的是續篇,你留下的那些信隻是漫長的序章。在京都的半年期間,你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你一定有什麽事想要告訴我,也許在向我求助,那封信或許是被什麽東西逼入絕境的你向我發出的sos。然而,我沒有注意到,為了完成那天在車站月台上和你的約定,我忙於自己的事,完全沒有想到你已經麵臨這種狀況。收到你的最後一封信時,我正忙於模擬考,看完信後,還沒有找到時間給你回信,就突然收到你的訃聞。一年前,你救了我,我卻無法向你伸出援手,甚至沒有察覺你陷入了困境。我以為我對你的了解不亞於你,實在是個大笨蛋。我背叛了你,背叛了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