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遺憾的事了。
你把已經空了的杯子放回桌上後,便直接仰躺在地板上。你的兩隻手相疊在腹部上麵,然後好像要把滲入房裏的晨光從自己的眼中拔出去一樣,慢慢閉上眼睛。
安靜。
你專注傾聽著自己深呼吸的聲音,沒有感覺到恐懼,也沒有感覺到幻滅,隻是靜靜地等待睡意漲滿的時刻……
……不對。
你因為自己的叫聲而醒來。那是夢。在睡眠中醒著的人不是你。可是,你仍然在黑暗的深處。物體的形態黑黝黝地看不清楚輪廓,一坨坨的沉在仿佛深海的黑暗中。和夢中一樣的是,你仰躺在地板上;和夢中不一樣的是,你覺得呼吸困難,全身冒汗,像病人一樣全身發抖。
你很惶恐。剛才做的夢並不是第一次夢到的。你總是從同樣的場麵開始,在同樣的地方醒來。你非常清楚地記得以前反覆作過的夢。那時幾乎每天晚上都會陷入相同的夢魘,但是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再作那個夢了。你被不安追趕著,雖然已經醒來了,卻覺得好像還在夢中,心髒劇烈地跳動著。隻是,那樣的不安和夢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你還活著的證明。你站起來,好像在玩抓鬼遊戲似的,手在空中摸索著,然後終於打開了電燈。光芒瞬間充滿了室內,你有點暈眩地揉揉眼睛。
看看時鍾,你明白現在不是黎明前的時間,而是接近黑夜的時刻。你是在白天睡著的,並且睡得很熟。整整半天,你像死了一樣地沉睡著。不安像鬼魅一樣緊纏著你,你在房間裏來來回回走著。不對、不對、不對。你一次又一次地喃喃說著相同的話。但是,到底是什麽不對呢?“不對”這兩個字的後麵,還跟著“為什麽”三個字的問句。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你像口吃一樣,毫無意義地反覆念著咒語般的幾個字,也不知道到底在問誰。
你把手伸向書架,但並不是想拿哪一本特定的書,隻想隨意抽出一本書來看就可以了。你隨意打開書,站著就開始閱讀。你就像饑渴的海洋般,急著隱藏荒涼的虛無感。好幾年前,你也曾陷過自殺的夢魘,經常在深夜裏驚醒,那個時候你就是使用這種方式,來熬過波濤洶湧的不安。
……在反覆的思考之中,如果“所有的一切都在我們之中”是不能否定的,那麽,沒有比假設“我們不過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這個方法,更能說明一直與活著的我們共同存在的“限定感”了。這樣就能把在直線彼方的你的信仰引導出來了吧!隻是,在這裏的“你”把“純粹的”自我放在對立的位置上了,這種對立不是指人類與人類對立,或人類不能與動物或石頭對立,而是一種“對自我”(gegen-ich)的對立。更進一步地說,這是對“原自我”(ur-ich)信仰的密切連結。正是這個“原自我”為哲學奠定了基礎。哲學的所有弧度全交會在這一點上。因此,從哲學觀點來看的話,在我們的自我對“原自我”的關係裏,也包含著“對自我”的關係。自我這種東西,同時是你、是他,也是我們。
變成這樣的話,自我外部的“非我”(nicht-ich)就完全不存在了。因為和上述的事情完全不相容,所以這裏不討論非我……
難懂的哲學用語與艱澀的翻譯文體,好不容易讓你的心情平靜了。這是菲德烈·施萊格爾(friedrich von schlegel)的《哲學的發展作為意識理論的心理學》,第一章“直觀的理論”的內容,是他在一八〇四年到一八〇五年於科隆大學授課時的文學講義的一部分。
菲德烈·施萊格爾是跨越德國浪漫派和以歌德或席勒的“狂飆運動”[【注】:十八世紀晚期德國的文學運動,提倡自然、感情和個人主義,力圖推翻啟蒙運動所崇尚的理性主義。]的德國文學史裏的時代理論指導者。在所謂“初期浪漫派”的耶拿時代(一七九七年到一八〇四年),他所建立的“浪漫性的反諷”理論,很明顯地受到菲希特(j.g.fichte)的知識學影響。你正在大學的研究所裏作論文,正準備詳細地討論這個影響的過程。
費希特是建構出極致的德國觀念論的哲學家,他把康德的認識論中最後無法達成的“物自體”變化,放在認識主體的“自我”的絕對性上。根據費希特的主張:把自我、理想與無限的努力,放在純粹自我的絕對性上後,可以理論上地結合在一起。這些要素結合在一起,並且在無限性與有限性之間往來作交替運動,就是“構想力的能力”。
當然,在現實經驗的所有情況裏,有限的自我受到現實世界的製約,無法在短時間內與無限的絕對自我合而為一。因為這樣的限製,朝向理想的自我努力——隻能像康德說的那樣,除了無限的義務外,沒有別的了。可是,所有的現實經驗都源自於絕對自我的事先自我規定,每次有限自我的活動,都會有創造自我的作用,就算自己實際上沒有注意到那樣的作用,那個作用毫無疑問還是存在的——哲學家藉著那樣的知性直覺,認識、自覺到自己在那個自我中的絕對自我。
因此對有限的自我來說,在那個無限努力的盡頭是手碰觸不到的終點,但卻是源自那個出發點而來的結果,而每個瞬間的“漂浮在兩個相互衝擊的方向之間”,也就是在“構想力的能力”之交替運動中,所有的一切都被達成了。
你把已經空了的杯子放回桌上後,便直接仰躺在地板上。你的兩隻手相疊在腹部上麵,然後好像要把滲入房裏的晨光從自己的眼中拔出去一樣,慢慢閉上眼睛。
安靜。
你專注傾聽著自己深呼吸的聲音,沒有感覺到恐懼,也沒有感覺到幻滅,隻是靜靜地等待睡意漲滿的時刻……
……不對。
你因為自己的叫聲而醒來。那是夢。在睡眠中醒著的人不是你。可是,你仍然在黑暗的深處。物體的形態黑黝黝地看不清楚輪廓,一坨坨的沉在仿佛深海的黑暗中。和夢中一樣的是,你仰躺在地板上;和夢中不一樣的是,你覺得呼吸困難,全身冒汗,像病人一樣全身發抖。
你很惶恐。剛才做的夢並不是第一次夢到的。你總是從同樣的場麵開始,在同樣的地方醒來。你非常清楚地記得以前反覆作過的夢。那時幾乎每天晚上都會陷入相同的夢魘,但是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再作那個夢了。你被不安追趕著,雖然已經醒來了,卻覺得好像還在夢中,心髒劇烈地跳動著。隻是,那樣的不安和夢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你還活著的證明。你站起來,好像在玩抓鬼遊戲似的,手在空中摸索著,然後終於打開了電燈。光芒瞬間充滿了室內,你有點暈眩地揉揉眼睛。
看看時鍾,你明白現在不是黎明前的時間,而是接近黑夜的時刻。你是在白天睡著的,並且睡得很熟。整整半天,你像死了一樣地沉睡著。不安像鬼魅一樣緊纏著你,你在房間裏來來回回走著。不對、不對、不對。你一次又一次地喃喃說著相同的話。但是,到底是什麽不對呢?“不對”這兩個字的後麵,還跟著“為什麽”三個字的問句。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你像口吃一樣,毫無意義地反覆念著咒語般的幾個字,也不知道到底在問誰。
你把手伸向書架,但並不是想拿哪一本特定的書,隻想隨意抽出一本書來看就可以了。你隨意打開書,站著就開始閱讀。你就像饑渴的海洋般,急著隱藏荒涼的虛無感。好幾年前,你也曾陷過自殺的夢魘,經常在深夜裏驚醒,那個時候你就是使用這種方式,來熬過波濤洶湧的不安。
……在反覆的思考之中,如果“所有的一切都在我們之中”是不能否定的,那麽,沒有比假設“我們不過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這個方法,更能說明一直與活著的我們共同存在的“限定感”了。這樣就能把在直線彼方的你的信仰引導出來了吧!隻是,在這裏的“你”把“純粹的”自我放在對立的位置上了,這種對立不是指人類與人類對立,或人類不能與動物或石頭對立,而是一種“對自我”(gegen-ich)的對立。更進一步地說,這是對“原自我”(ur-ich)信仰的密切連結。正是這個“原自我”為哲學奠定了基礎。哲學的所有弧度全交會在這一點上。因此,從哲學觀點來看的話,在我們的自我對“原自我”的關係裏,也包含著“對自我”的關係。自我這種東西,同時是你、是他,也是我們。
變成這樣的話,自我外部的“非我”(nicht-ich)就完全不存在了。因為和上述的事情完全不相容,所以這裏不討論非我……
難懂的哲學用語與艱澀的翻譯文體,好不容易讓你的心情平靜了。這是菲德烈·施萊格爾(friedrich von schlegel)的《哲學的發展作為意識理論的心理學》,第一章“直觀的理論”的內容,是他在一八〇四年到一八〇五年於科隆大學授課時的文學講義的一部分。
菲德烈·施萊格爾是跨越德國浪漫派和以歌德或席勒的“狂飆運動”[【注】:十八世紀晚期德國的文學運動,提倡自然、感情和個人主義,力圖推翻啟蒙運動所崇尚的理性主義。]的德國文學史裏的時代理論指導者。在所謂“初期浪漫派”的耶拿時代(一七九七年到一八〇四年),他所建立的“浪漫性的反諷”理論,很明顯地受到菲希特(j.g.fichte)的知識學影響。你正在大學的研究所裏作論文,正準備詳細地討論這個影響的過程。
費希特是建構出極致的德國觀念論的哲學家,他把康德的認識論中最後無法達成的“物自體”變化,放在認識主體的“自我”的絕對性上。根據費希特的主張:把自我、理想與無限的努力,放在純粹自我的絕對性上後,可以理論上地結合在一起。這些要素結合在一起,並且在無限性與有限性之間往來作交替運動,就是“構想力的能力”。
當然,在現實經驗的所有情況裏,有限的自我受到現實世界的製約,無法在短時間內與無限的絕對自我合而為一。因為這樣的限製,朝向理想的自我努力——隻能像康德說的那樣,除了無限的義務外,沒有別的了。可是,所有的現實經驗都源自於絕對自我的事先自我規定,每次有限自我的活動,都會有創造自我的作用,就算自己實際上沒有注意到那樣的作用,那個作用毫無疑問還是存在的——哲學家藉著那樣的知性直覺,認識、自覺到自己在那個自我中的絕對自我。
因此對有限的自我來說,在那個無限努力的盡頭是手碰觸不到的終點,但卻是源自那個出發點而來的結果,而每個瞬間的“漂浮在兩個相互衝擊的方向之間”,也就是在“構想力的能力”之交替運動中,所有的一切都被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