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紅樓之族長亂點鴛鴦譜 作者:鹿王本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道:“你這姥姥定是在吹牛。賈府上哪有什麽道姑?”
劉姥姥說:“你們小人兒家沒見識。那是人家廟裏的,長得可俊了,天上的神仙也比不過。”
眾人笑起來,有人說:“那五大三粗的道婆我倒見多了,仙子一般的道姑可一個也沒見過。什麽時候您老再進去,好帶我去漲漲見識。”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正巧鄰桌有個專放高利貸之人名喚蔡托者,便冷笑起來,說道:“一群無知村民,隻知以訛傳訛。那賈府也隻是表麵看著風光罷了,前兒那府裏當家的鳳奶奶還托我幫她放高利貸呢。若是不愁銀子用,放著高利貸做什麽?”
這蔡托聲音倒不大,劉姥姥耳尖恰好聽到了,她可是聽不得有人說賈府之人一個不字,更何況當日王熙鳳待她不薄,臨走時又是送銀子又是送布匹的,在她心中跟那菩薩一般,便跟蔡托爭論起來。那蔡托不欲與一個鄉野老嫗糾纏,遂起身走了。
一時之間,這賈府處在風口浪尖之中,古扇奇緣、二奶奶放高利貸、神仙般的道姑等等消息傳遍了整個京城,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你道這人是誰?原來就是當日張妃之父張行慎。
這張行慎在府中閉門思過,漸漸地有了起復之勢。又因那後宮之中,如今除了女兒張妃之外,再無一個正主。他心心念念想找個機會,好在皇帝麵前立個奇功,好回歸朝廷重新為官的。
不知這張行慎究竟察覺了什麽?請聽下回分解。
☆、大廈傾飛鳥各投林
劉姥姥採買完油鹽醬醋等物,正準備回家,便被一行官兵摸樣之人帶走。他們卻並不是官兵,而是張行慎府上的護衛。這行人把劉姥姥關押起來,連夜訊問。劉姥姥唬破了膽,但見這些人所問皆是賈府之事,咬緊了牙關,什麽都不肯說。張行慎見這姥姥如此嘴硬,又是上了年紀之人,畢竟自己現在還是戴罪之身,弄出人命不好交代。於是隻好把人放了,又帶人去搜劉姥姥的家,果然見灶台上放著一隻精巧的成窯茶盅。
一個護衛忙把裏頭裝的鹽倒幹淨,奉與張行慎。張行慎冷笑道:“哼,這下可不抓到你家的把柄了。”你道張行慎為啥會疑惑到這上頭來?皆因那賴大媳婦的侄兒在張府當差,當日妙玉回府時,這賴大曾見過一次,回去跟媳婦說:“好生奇怪,這新進府的姑子倒像在哪兒見過似的。跟前兒沒的娘娘倒有八分相似。”當日賴大媳婦過生辰,她侄兒一大早備了禮物就趕過來給姑姑拜壽,無意中聽到了此話。那張府自從張行慎獲罪,從此老爺閉門不出,下麵的僕人也無所事事,日頭長了就聚在一起聊閑話。這不越傳越開,最後傳到張行慎的耳中。
張行慎本就是個心思活絡之人。於是四處打探消息,連起來一想就明白了。此時他得了茶盅,便立刻通知張妃,寫了奏摺讓其想辦法遞給皇上。
皇上一聽震怒,立刻命人去查抄榮國府,把元春抓出來。
那日正巧賈母與賈敏一起去城外慈安寺進香去了,傍晚正欲回府時,那林之孝騎著馬,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來報:“老太太!不好了。皇上派人來抄咱們家了。”
賈母唬得差點從馬車上摔下來,顫抖著問:“怎麽回事,你給我說清楚點。”
“皇上不知聽了誰的讒言,說咱大小姐沒死,竟偷偷回府了。皇上說掘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來,如今大老爺、二老爺都抓走了,櫳翠庵被翻了個底朝天。”
賈母對於此事早已憂慮多時,強撐著問道:“那寧府的敬老爺呢?”
“不知怎地,那些人倒沒有騷擾寧府。敬老爺急的不行,已經在想辦法了。”林之孝說。
“既如此,母親好歹別回去,跟我到林府避避風頭吧。”賈敏說。
“事到如今,也隻有如此了。隻不過,如今我倒要先去拜訪幾位故人。”賈母說。
那邊廂,賈敬又急又悔。他一心想逆轉賈府運勢,自看了賈府女子命運判詞,他便存了個癡心,以為隻要她們命運改變,那賈府之勢必然轉變。當日,他見元春思念親人,言辭懇切,一時動了惻隱之心,沒想到卻釀出一場大禍。
寧榮兩府向來是同氣連枝,源演二位國公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到賈敬這兒,不過是第三代。這麽近的關係,那皇上為什麽不順便把寧府也抄了呢?原來都是那周衛的功勞,皇上派去查抄之人正是那周衛。周衛冒死覲言:此事還沒有定論,不可輕易傷了忠臣之心。再說,以後若瓦剌再犯,或許還需要賈府出力。
皇上登基以來,對老臣皆頗為忌憚,但對於自己親手提拔起來的這些人,卻是深信不疑。見周衛求情,就對寧府網開一麵。
再說周衛等領命到榮國府,將府裏翻了個遍也沒找出那長得像娘娘的道姑來。帶髮修行之人倒有兩個,可一個滿臉雀斑,另一個突嘴齙牙。那周衛看了好笑,問道:“既不是什麽金貴的身份,何必弄個帕子遮臉糊弄玄虛?”那兩道姑倒委屈得不行:“我們兩自遭人嫌棄小生得醜陋,如今怕嚇著人帶個帕子有何不可?你倒說說我們觸犯了哪條王法?”
周衛道:“皇上說的就是王法。既然上頭要我們抓道姑,少不得要抓你們兩回去復命,兩位不要見怪。”
一陣忙亂後,官兵們把榮府門上貼上封條,將可疑之人、物悉數帶走,回宮復命。周衛乃回道:“皇上,那榮府上並沒有娘娘。微臣仔細檢查過,連長得像娘娘的丫鬟都沒有。想必此信可能不實,那賈府之人未必那麽膽大,敢把一個活生生的娘娘藏起來?”那皇上看見兩個道姑,心生厭惡,連忙揮手趕她們下去。心裏也有點疑惑,於是傳召張行慎來。
張行慎將在劉姥姥那得的茶盅呈上,說到:“皇上,這成窯的器物,可是皇室專用,怎地會流落到一個貧苦的莊稼人手上呢?可知必有蹊蹺。那老嫗倒說是賈府之人送的,可這賈府又是從何處得來的呢?”
於是皇上又傳召司禮監黃公公來見。那黃公公在宮中當差已五十多年,如今老態龍鍾,但他有個本事,凡他經手之事,不管過了多少年,記得清清楚楚,宮裏其他小太監都喚他“活字典”。
黃公公端詳茶盅良久,回道:“這茶盅乍一看的確跟宮中娘娘們日常使用的桃花杯很相似,怪道張大人會錯認。其實不然,你看這遒勁的枝條,這旁逸斜出之態,這不是桃花,而是梅花。”
“管它是梅花還是桃花,這總是宮中之物沒錯吧?怎地會到那賈府之中呢?”
“張大人有所不知,這還是高祖在位時,為了表彰有軍功的功臣,特命成窯燒製的一批梅花杯,送給這些功臣的家眷。若說起賈府來,賈代善大人的夫人當年應該得了兩個的。”黃公公因喘了一口氣,又說道:“不止賈府、南安太妃、北靜太妃也有。皇上不若命人拿此杯去比對便知真假。”
“皇上不必忙,老身倒把這梅花杯帶來了,請黃公公認一認倒便宜。”隻見北靜太妃拄著拐杖,顫悠悠地進來了。
劉姥姥說:“你們小人兒家沒見識。那是人家廟裏的,長得可俊了,天上的神仙也比不過。”
眾人笑起來,有人說:“那五大三粗的道婆我倒見多了,仙子一般的道姑可一個也沒見過。什麽時候您老再進去,好帶我去漲漲見識。”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正巧鄰桌有個專放高利貸之人名喚蔡托者,便冷笑起來,說道:“一群無知村民,隻知以訛傳訛。那賈府也隻是表麵看著風光罷了,前兒那府裏當家的鳳奶奶還托我幫她放高利貸呢。若是不愁銀子用,放著高利貸做什麽?”
這蔡托聲音倒不大,劉姥姥耳尖恰好聽到了,她可是聽不得有人說賈府之人一個不字,更何況當日王熙鳳待她不薄,臨走時又是送銀子又是送布匹的,在她心中跟那菩薩一般,便跟蔡托爭論起來。那蔡托不欲與一個鄉野老嫗糾纏,遂起身走了。
一時之間,這賈府處在風口浪尖之中,古扇奇緣、二奶奶放高利貸、神仙般的道姑等等消息傳遍了整個京城,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你道這人是誰?原來就是當日張妃之父張行慎。
這張行慎在府中閉門思過,漸漸地有了起復之勢。又因那後宮之中,如今除了女兒張妃之外,再無一個正主。他心心念念想找個機會,好在皇帝麵前立個奇功,好回歸朝廷重新為官的。
不知這張行慎究竟察覺了什麽?請聽下回分解。
☆、大廈傾飛鳥各投林
劉姥姥採買完油鹽醬醋等物,正準備回家,便被一行官兵摸樣之人帶走。他們卻並不是官兵,而是張行慎府上的護衛。這行人把劉姥姥關押起來,連夜訊問。劉姥姥唬破了膽,但見這些人所問皆是賈府之事,咬緊了牙關,什麽都不肯說。張行慎見這姥姥如此嘴硬,又是上了年紀之人,畢竟自己現在還是戴罪之身,弄出人命不好交代。於是隻好把人放了,又帶人去搜劉姥姥的家,果然見灶台上放著一隻精巧的成窯茶盅。
一個護衛忙把裏頭裝的鹽倒幹淨,奉與張行慎。張行慎冷笑道:“哼,這下可不抓到你家的把柄了。”你道張行慎為啥會疑惑到這上頭來?皆因那賴大媳婦的侄兒在張府當差,當日妙玉回府時,這賴大曾見過一次,回去跟媳婦說:“好生奇怪,這新進府的姑子倒像在哪兒見過似的。跟前兒沒的娘娘倒有八分相似。”當日賴大媳婦過生辰,她侄兒一大早備了禮物就趕過來給姑姑拜壽,無意中聽到了此話。那張府自從張行慎獲罪,從此老爺閉門不出,下麵的僕人也無所事事,日頭長了就聚在一起聊閑話。這不越傳越開,最後傳到張行慎的耳中。
張行慎本就是個心思活絡之人。於是四處打探消息,連起來一想就明白了。此時他得了茶盅,便立刻通知張妃,寫了奏摺讓其想辦法遞給皇上。
皇上一聽震怒,立刻命人去查抄榮國府,把元春抓出來。
那日正巧賈母與賈敏一起去城外慈安寺進香去了,傍晚正欲回府時,那林之孝騎著馬,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來報:“老太太!不好了。皇上派人來抄咱們家了。”
賈母唬得差點從馬車上摔下來,顫抖著問:“怎麽回事,你給我說清楚點。”
“皇上不知聽了誰的讒言,說咱大小姐沒死,竟偷偷回府了。皇上說掘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來,如今大老爺、二老爺都抓走了,櫳翠庵被翻了個底朝天。”
賈母對於此事早已憂慮多時,強撐著問道:“那寧府的敬老爺呢?”
“不知怎地,那些人倒沒有騷擾寧府。敬老爺急的不行,已經在想辦法了。”林之孝說。
“既如此,母親好歹別回去,跟我到林府避避風頭吧。”賈敏說。
“事到如今,也隻有如此了。隻不過,如今我倒要先去拜訪幾位故人。”賈母說。
那邊廂,賈敬又急又悔。他一心想逆轉賈府運勢,自看了賈府女子命運判詞,他便存了個癡心,以為隻要她們命運改變,那賈府之勢必然轉變。當日,他見元春思念親人,言辭懇切,一時動了惻隱之心,沒想到卻釀出一場大禍。
寧榮兩府向來是同氣連枝,源演二位國公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到賈敬這兒,不過是第三代。這麽近的關係,那皇上為什麽不順便把寧府也抄了呢?原來都是那周衛的功勞,皇上派去查抄之人正是那周衛。周衛冒死覲言:此事還沒有定論,不可輕易傷了忠臣之心。再說,以後若瓦剌再犯,或許還需要賈府出力。
皇上登基以來,對老臣皆頗為忌憚,但對於自己親手提拔起來的這些人,卻是深信不疑。見周衛求情,就對寧府網開一麵。
再說周衛等領命到榮國府,將府裏翻了個遍也沒找出那長得像娘娘的道姑來。帶髮修行之人倒有兩個,可一個滿臉雀斑,另一個突嘴齙牙。那周衛看了好笑,問道:“既不是什麽金貴的身份,何必弄個帕子遮臉糊弄玄虛?”那兩道姑倒委屈得不行:“我們兩自遭人嫌棄小生得醜陋,如今怕嚇著人帶個帕子有何不可?你倒說說我們觸犯了哪條王法?”
周衛道:“皇上說的就是王法。既然上頭要我們抓道姑,少不得要抓你們兩回去復命,兩位不要見怪。”
一陣忙亂後,官兵們把榮府門上貼上封條,將可疑之人、物悉數帶走,回宮復命。周衛乃回道:“皇上,那榮府上並沒有娘娘。微臣仔細檢查過,連長得像娘娘的丫鬟都沒有。想必此信可能不實,那賈府之人未必那麽膽大,敢把一個活生生的娘娘藏起來?”那皇上看見兩個道姑,心生厭惡,連忙揮手趕她們下去。心裏也有點疑惑,於是傳召張行慎來。
張行慎將在劉姥姥那得的茶盅呈上,說到:“皇上,這成窯的器物,可是皇室專用,怎地會流落到一個貧苦的莊稼人手上呢?可知必有蹊蹺。那老嫗倒說是賈府之人送的,可這賈府又是從何處得來的呢?”
於是皇上又傳召司禮監黃公公來見。那黃公公在宮中當差已五十多年,如今老態龍鍾,但他有個本事,凡他經手之事,不管過了多少年,記得清清楚楚,宮裏其他小太監都喚他“活字典”。
黃公公端詳茶盅良久,回道:“這茶盅乍一看的確跟宮中娘娘們日常使用的桃花杯很相似,怪道張大人會錯認。其實不然,你看這遒勁的枝條,這旁逸斜出之態,這不是桃花,而是梅花。”
“管它是梅花還是桃花,這總是宮中之物沒錯吧?怎地會到那賈府之中呢?”
“張大人有所不知,這還是高祖在位時,為了表彰有軍功的功臣,特命成窯燒製的一批梅花杯,送給這些功臣的家眷。若說起賈府來,賈代善大人的夫人當年應該得了兩個的。”黃公公因喘了一口氣,又說道:“不止賈府、南安太妃、北靜太妃也有。皇上不若命人拿此杯去比對便知真假。”
“皇上不必忙,老身倒把這梅花杯帶來了,請黃公公認一認倒便宜。”隻見北靜太妃拄著拐杖,顫悠悠地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