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姐姐抬起手,有花瓣與飛絮從她指間穿過。
“無數楊花過無影,無聲無息,不留痕跡,就像我們。”暮春姐姐輕嘆,“史料裏也隻會記載某妃辛氏,卒於某時,沒有樣貌,沒有名字,沒有悲喜。”
我和暮春姐姐站在陰影裏,望著那些年輕女人嬉戲跳動的身影,明明很近,卻感覺很遠,越來越遠,遠到有回聲,遠到模糊不清。
“她們是玩具,我們是工具。在這裏,女人逃不出這兩種命運。誰也不比誰強。誰也沒資格同情誰。”暮春姐姐的聲音聽起來也很遠。
多年後,孟冬的長子——也是陛下的長子,坐上了皇位。
暮春姐姐一直“瘋瘋癲癲”,倒也平平安安,頂著婉太妃的身份在郊外的別苑安度晚年,一直活到九十七歲壽終正寢。
我因為做了一些多餘的事,被貶入素心殿,沒搬去郊外的別苑。可我好歹活到了一百零八歲,把“海女”給我的壽命都用完了。我死的時候,什麽皇後娘娘、嫻妃之流早成了白骨,甚至許多和我差著輩分,比我年輕幾十歲的女人們,都先我而死。即便在皇帝普遍長壽的宏朝,我也見過三代帝王。孟冬的長子有過一位性格倔強的寵妃,後來因為受不了失寵而自殺,臨死前她說,既然人人都要死,活得長些還是短些,其實無甚差別。如果當時我在場,恐怕會對她說,既然人人都要死,說明人雖生而不同,結局卻相同,所以真正重要的是生與死之間的這段路。有人管這段路叫“過往”,有人叫“閱歷”,有人叫“滄桑”,不管叫什麽,這段路走得長些總比短些好。
鍾太後的故事
我母親是個很溫柔的人,我繼承了她的軟懦。父親去世得早,在鍾家的深宅大院裏,我與母親相依為命。她是我的依靠,我是她的慰籍。
雖然那時還小,我已經意識到母親同鍾家人的關係不大好。我的姑姑、嬸嬸和奶奶,總會在交頭接耳的時候,把眼光對準我的母親。母親會繼續做她的事,假裝看不見。連幼小的我都意識到周遭的不善,她卻無動於衷,可知那份漠然是裝的。叔叔、伯伯和爺爺對母親的態度很熱情,或者說過度熱情,總在她幹活的時候走近,拉拉她的手,拍拍她的肩,說些關懷的話。母親隻是閃躲、避讓,不反抗也不出惡言。白天,母親從不在屋裏幹活,總揀人多的地方待。人多似乎比人少更安全。到晚上,她會跟我睡一張床,不管多熱的天,都把門窗鎖得嚴嚴實實。有時候,半夜裏門會響,好像有人在外麵想要打開它,窗也會晃動,像要被推開,可終究都歸於寧靜。我問母親,是怎麽回事。母親答,沒事,鬧鬼呢。我納悶,好好的房子又不是沒人住,怎麽會鬧鬼呢?戲文裏說的鬼不是隻出現在荒郊野外、破廟陋屋裏嗎?母親摟住我哄著說,這麽大的宅子,有一兩個鬼混進來也是正常的。我又問,那姑姑和嬸嬸屋裏也鬧鬼嗎?母親笑了一下——不是愉快的那種笑,說,住在同個宅子裏,要鬧自然是都鬧。母親的冷靜讓我安下心,沒被夜鬼給嚇住,很快又睡著了。隻是在每個鬧過鬼的夜晚過後,別的院裏總會在白天也鬧起來,不是奶奶砸了爺爺的古董,就是嬸嬸要回娘家。偶爾,姑姑也會摻和,要上吊投河,說家人敗德汙了門風,害她嫁不出去。鍾家宅裏統共十幾口人,倒是從來不缺熱鬧。小時候我曾想,這麽吵鬧的地方,鬼還待得住,竟也不嫌煩。
若說鍾家的男人個個混,那二叔就是最混的魔王,已經不甘於隻在夜裏鬧鬼,大清早借著宿醉就拉扯起母親,若不是二嬸跟姑姑及時出現扇了二叔一通耳光,恐怕母親就要從人變成鬼了。
借著這件事,母親鬧了一場,披頭散髮持著剪刀衝進爺爺奶奶的正房,把被扯爛的衣領和胳膊、肩頸上的淤青展示出來。那是我記憶裏母親唯一一次失態,失去了優雅和溫文,像隻憤怒的母獸,帶著傷卻讓人更害怕,因為你知道她要不惜性命地反擊了,哪怕殺不死你也要咬掉你的肉。這樣的意誌力是令人望而生畏的。
爺爺奶奶終於同意母親帶我搬出宅子,分了一份家產給她,不多,剛夠她置個院子自立門戶。
母親帶著我搬出鍾家大宅的那天,二叔和二嬸還在吵鬧。
二叔吼:“要不是你不會生,我哪至於親近那個半老徐娘。這也是爹的意思,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傳的都是鍾家的宗。”
二嬸哭:“這日子過不下去了。我不活了,不活了……”
“走吧。”母親拍拍我。
“小晴。”一聲細柔的輕喚傳入我耳。
我回身,鍾言站在簷下屋角的陰影裏。
“二哥哥。”我看看他,又看看母親。
母親點點頭。
我朝鍾言走過去。
鍾言是二叔和二嬸的養子。那年二嬸的孩子生下來就夭了。鍾言是死了爹媽的孤兒,被拐子賣到鍾家,本來是要養大了當僕人使喚的,結果摸骨的說他麵相好,帶運,能沖喜。二嬸就收他當了養子,希望能給自己帶來兒子。一年年過去,二嬸始終沒有兒子,便越來越冷淡這個養子。漸漸地,鍾言這個說不上是奴還是主的孩子,在鍾家成了一個尷尬的存在。他沒有別處可去,為了不被趕走或者遷怒,隻好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被注意。他總躲在角落裏,被陰影遮蓋住,無聲無息。
“無數楊花過無影,無聲無息,不留痕跡,就像我們。”暮春姐姐輕嘆,“史料裏也隻會記載某妃辛氏,卒於某時,沒有樣貌,沒有名字,沒有悲喜。”
我和暮春姐姐站在陰影裏,望著那些年輕女人嬉戲跳動的身影,明明很近,卻感覺很遠,越來越遠,遠到有回聲,遠到模糊不清。
“她們是玩具,我們是工具。在這裏,女人逃不出這兩種命運。誰也不比誰強。誰也沒資格同情誰。”暮春姐姐的聲音聽起來也很遠。
多年後,孟冬的長子——也是陛下的長子,坐上了皇位。
暮春姐姐一直“瘋瘋癲癲”,倒也平平安安,頂著婉太妃的身份在郊外的別苑安度晚年,一直活到九十七歲壽終正寢。
我因為做了一些多餘的事,被貶入素心殿,沒搬去郊外的別苑。可我好歹活到了一百零八歲,把“海女”給我的壽命都用完了。我死的時候,什麽皇後娘娘、嫻妃之流早成了白骨,甚至許多和我差著輩分,比我年輕幾十歲的女人們,都先我而死。即便在皇帝普遍長壽的宏朝,我也見過三代帝王。孟冬的長子有過一位性格倔強的寵妃,後來因為受不了失寵而自殺,臨死前她說,既然人人都要死,活得長些還是短些,其實無甚差別。如果當時我在場,恐怕會對她說,既然人人都要死,說明人雖生而不同,結局卻相同,所以真正重要的是生與死之間的這段路。有人管這段路叫“過往”,有人叫“閱歷”,有人叫“滄桑”,不管叫什麽,這段路走得長些總比短些好。
鍾太後的故事
我母親是個很溫柔的人,我繼承了她的軟懦。父親去世得早,在鍾家的深宅大院裏,我與母親相依為命。她是我的依靠,我是她的慰籍。
雖然那時還小,我已經意識到母親同鍾家人的關係不大好。我的姑姑、嬸嬸和奶奶,總會在交頭接耳的時候,把眼光對準我的母親。母親會繼續做她的事,假裝看不見。連幼小的我都意識到周遭的不善,她卻無動於衷,可知那份漠然是裝的。叔叔、伯伯和爺爺對母親的態度很熱情,或者說過度熱情,總在她幹活的時候走近,拉拉她的手,拍拍她的肩,說些關懷的話。母親隻是閃躲、避讓,不反抗也不出惡言。白天,母親從不在屋裏幹活,總揀人多的地方待。人多似乎比人少更安全。到晚上,她會跟我睡一張床,不管多熱的天,都把門窗鎖得嚴嚴實實。有時候,半夜裏門會響,好像有人在外麵想要打開它,窗也會晃動,像要被推開,可終究都歸於寧靜。我問母親,是怎麽回事。母親答,沒事,鬧鬼呢。我納悶,好好的房子又不是沒人住,怎麽會鬧鬼呢?戲文裏說的鬼不是隻出現在荒郊野外、破廟陋屋裏嗎?母親摟住我哄著說,這麽大的宅子,有一兩個鬼混進來也是正常的。我又問,那姑姑和嬸嬸屋裏也鬧鬼嗎?母親笑了一下——不是愉快的那種笑,說,住在同個宅子裏,要鬧自然是都鬧。母親的冷靜讓我安下心,沒被夜鬼給嚇住,很快又睡著了。隻是在每個鬧過鬼的夜晚過後,別的院裏總會在白天也鬧起來,不是奶奶砸了爺爺的古董,就是嬸嬸要回娘家。偶爾,姑姑也會摻和,要上吊投河,說家人敗德汙了門風,害她嫁不出去。鍾家宅裏統共十幾口人,倒是從來不缺熱鬧。小時候我曾想,這麽吵鬧的地方,鬼還待得住,竟也不嫌煩。
若說鍾家的男人個個混,那二叔就是最混的魔王,已經不甘於隻在夜裏鬧鬼,大清早借著宿醉就拉扯起母親,若不是二嬸跟姑姑及時出現扇了二叔一通耳光,恐怕母親就要從人變成鬼了。
借著這件事,母親鬧了一場,披頭散髮持著剪刀衝進爺爺奶奶的正房,把被扯爛的衣領和胳膊、肩頸上的淤青展示出來。那是我記憶裏母親唯一一次失態,失去了優雅和溫文,像隻憤怒的母獸,帶著傷卻讓人更害怕,因為你知道她要不惜性命地反擊了,哪怕殺不死你也要咬掉你的肉。這樣的意誌力是令人望而生畏的。
爺爺奶奶終於同意母親帶我搬出宅子,分了一份家產給她,不多,剛夠她置個院子自立門戶。
母親帶著我搬出鍾家大宅的那天,二叔和二嬸還在吵鬧。
二叔吼:“要不是你不會生,我哪至於親近那個半老徐娘。這也是爹的意思,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傳的都是鍾家的宗。”
二嬸哭:“這日子過不下去了。我不活了,不活了……”
“走吧。”母親拍拍我。
“小晴。”一聲細柔的輕喚傳入我耳。
我回身,鍾言站在簷下屋角的陰影裏。
“二哥哥。”我看看他,又看看母親。
母親點點頭。
我朝鍾言走過去。
鍾言是二叔和二嬸的養子。那年二嬸的孩子生下來就夭了。鍾言是死了爹媽的孤兒,被拐子賣到鍾家,本來是要養大了當僕人使喚的,結果摸骨的說他麵相好,帶運,能沖喜。二嬸就收他當了養子,希望能給自己帶來兒子。一年年過去,二嬸始終沒有兒子,便越來越冷淡這個養子。漸漸地,鍾言這個說不上是奴還是主的孩子,在鍾家成了一個尷尬的存在。他沒有別處可去,為了不被趕走或者遷怒,隻好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被注意。他總躲在角落裏,被陰影遮蓋住,無聲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