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們有什麽說辭,陛下是不會容忍寶隱寺以這樣的方式存在的。”我懶得再辯是非,直接亮出底牌,明示她們我會將此處告發。


    “萬俟家的,看來有些事情你並不知曉。”斛律花冬看了哥舒孜美一眼,轉而向我說道,“寶隱寺是鴻嘉朝第一任皇帝的妻子——慈元太後建起來的。原本訂的規矩是多嘉族九大姓氏的所有女人,不管婚配與否,都可以來此祈願。那個時候,寶隱寺確實隻是單純的祈願之地。先皇帝的後宮和南北和融政策,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多嘉族九大姓氏中有四家支持,四家反對,隻有皇姓拓跋家尚未明確表態,而實際掌握拓跋家的人卻不是剛剛繼位的第三任皇帝,而是同樣姓拓跋的皇帝生母,也是我的生母,慈敬太後。寶隱寺成為現在你看見的狀況,並不是誰偷偷摸摸打造的法外之地,而是當年作為交換拓跋家支持的一種條件。慈敬太後與她的皇帝兒子可是白紙黑字簽了契約的,是先皇帝不想讓契約的內容公開,慈敬太後才默許了。”


    “所以,契約的內容是?”我問。


    “皇帝可以建立後宮,多嘉族的男人也可以一夫多妻,不過必須允許女人保留一些自由。鴻嘉朝要推行南人的禮儀,束縛女人的自由,寶隱寺就成為女人最後的自由之地。多嘉族的女人可以在這裏與情人約會。不管是丈夫還是皇帝都無權幹涉。”哥舒孜美說。


    “可,這如何分辨皇嗣的血統?”我問。


    “所以先皇帝才會訂下那條未生育過的嬪妃不得入寶隱寺的規矩。不管哪個嬪妃生的第一個孩子都肯定是皇帝的孩子。能確定這個就夠了。這麽多嬪妃,這麽多孩子,已經足夠皇帝從其中挑出一個繼承人了。‘非長子不得繼位’這條後宮人盡皆知的規矩你不會不知吧?”哥舒孜美問我。


    “規矩我當然聽說過。我還以為‘長子’是像南方民族的傳統那樣,指的是皇帝陛下的第一個兒子,原來指的是嬪妃的第一個兒子啊。”我實話實說。


    斛律花冬笑著對哥舒孜美說:“看來萬俟家真是像南人一樣教養子女。”說著指指我,“你看她,對多嘉族的舊事一無所知,一言一行已經和南人女子一模一樣了。”


    我忽然想到一件事,問道:“如此說來,先皇帝故去後呼延太妃和吐渾太妃就離開皇宮長居寶隱寺,其實也是另嫁了新夫?”


    “是啊。”斛律花冬答,“她們先在寶隱寺住了一陣,後來選中了新夫就跟著新夫去了新家,早就離開京城了。她們的兒女也都知曉她們的去處。不是跟你說了嘛,因為先皇帝要推廣南北和融之政所以這些事情都沒有大肆宣揚,但也不是什麽不見天日的秘密。”


    哥舒孜美接口道:“陛下為了獲得哥舒、呼延、斛律和吐渾這四大姓氏的支持,必須延續先皇帝的做法,做出一些妥協,否則,多嘉族就要分裂了。何況,隻有這四大姓氏還保有強勁的戰鬥力,能與南人抗衡。”


    那是我第一次去寶隱寺的經歷,也是最後一次。


    寶隱寺沒能長久存續下去,因為兩年以後,支持和融與反對和融的族人都無法再容忍對方,多嘉族分裂了。哥舒、呼延、斛律和吐渾四大家族叛逃了。


    多嘉族的武力一下損失了大半,鴻嘉朝必須更加安撫南方民族,更大力地推行南北和融之政。


    那些死守舊俗的族人們選擇了離開,繼續過流浪的生活。他們去了比北地更遠的地方。


    我還記得四大家族叛逃的時候,後宮姓哥舒、呼延、斛律和吐渾的嬪妃都整裝騎馬,手持武器,離開皇宮,與家人會合。皇宮的護衛多是這四大家族的戰士,現在他們要離去,皇帝也無力攔阻。我避讓在宮道的角落裏,目睹一個個策馬飛馳的身影倏忽略過。一個赤馬緋裝的女子忽然停駐在離我不遠的地方,是哥舒孜美。


    她看著我,揚起馬鞭,大聲說:“萬俟玲瓏,你一定會死在冷宮裏。”


    我不悅地回敬她:“你要走就快走,別因為自己看不順眼就詛咒別人。”


    “哈哈哈——”哥舒孜美騎在馬上放肆地大笑,“這不是詛咒,是預言!你看過南人寫的史書嗎?他們被皇帝厭棄了的嬪妃最後都會死在冷宮裏。”


    “我聰慧、貌美、忠貞,永遠不會被陛下厭棄。”我昂首挺胸地回答。


    “哈哈哈哈——”哥舒孜美笑得更大聲,“厭棄和聰慧、貌美、忠貞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厭棄是因為馴服。聽說你們萬俟家已經上表了,自請把姓萬俟改成姓萬。你們很快就分不清自己是南人還是多嘉族人了。”哥舒孜美朝我甩了下馬鞭,甩出一聲劃破空氣的脆響,“萬俟家的,你就馴服吧!終有一天你會付出代價。就算我將亡於荒野,你也會死得比我更慘。”


    赤馬揚起四蹄絕塵而去,宮道上迴蕩著哥舒孜美的聲音,“殺一隻馴服的狗,比殺一隻不馴的狼要容易得多——”


    姚懿妃的故事


    我出身秀州姚氏。秀州隻是祖籍,我出生的時候姚家早在帝京定居了七、八代,所謂的祖籍隻剩下祖屋和祖產,由幾家旁支的族人守護。姚家算不上大族,人口不多,卻在天輔朝有超然的地位,因為秀州姚氏有個別稱——太師之門。天輔朝最尊貴的頭銜是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太傅之銜隻授予有擁立之功的武將;太保之銜隻授予有卓越貢獻的外戚;太師之銜隻授予姚氏,從未花落別家。到我出生時,天輔朝的九代皇帝之師皆出自姚家,自立國起分封的二十六位親王、郡王,亦有二十位是我姚氏子弟親授的學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素心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懸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懸思並收藏素心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