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一旦這支箭發射出去,不光是李景隆的前程將會毀滅殆盡,他也同樣難以在這個問題中逃脫指責。


    “我想三思,但若果真的讓那些人撞開皇城門戶……我們的腦袋可就沒那麽容易保下了!”


    李景隆的聲音在城牆之上激蕩開來。


    最終,他沒有將那支致命一擊發出。


    在這群在暴雨中行進的學子中,幾個表情古怪的角色,見到以剛猛性格知名的李景隆竟然在這關鍵時刻停手,眼中都流露出遺憾的神色。


    暴雨籠罩下的應天,如今展現出的是令人心悸的沉悶與壓迫。


    現在,城市中的各個街道已經成為洪水縱橫的區域,短時間內巨大的降雨使得應天城已然變成了水的世界。


    這座原本以水利繁榮著稱的城市,眾多小河流連長江,在常態雨水之下從未對該城市形成威脅。


    麵對洶湧的長江,再大的雨也隻是激起細微的波瀾。


    可此次情形大相徑庭,城市的幾條小型河流早已滿溢,河岸商鋪和往日熱鬧的青樓楚館此刻均陷入水中困境,不得不將店裏的所有人召集至門前,開始著手防水工作。


    而那些美麗的 ** 隻是用來鼓舞士氣,主體勞作由侍候的人完成。


    此刻的秦淮河水不再平靜如初,在暴雨匯入的衝力下,作為貫穿應天的一條河流,現在它仿佛化為了咆哮的巨龍。


    在這個被暴雨侵蝕的土地上,許多普通的居民,被迫放棄家園,攜家帶口遷往較安全的高地避難。


    眼看著他們積累多年的積蓄和努力化為流水,消失在洶湧的洪水中,人們的臉上掛著痛心的淚水與雨水交織在一起。


    盡管人的意誌難以輕易動搖,但這不代表不會被巨大的打擊所折服。


    有的女性甚至因為無法麵對這種景象,直接跪倒在地上。


    在這樣的絕境中,人們的精神防線似乎也已不堪一擊,跪下的姿態更多的是因為精神崩潰後的無力支撐,而非對命運的最後求助。


    與此同時,更令民眾憤怒的是那些本應該維護秩序的地方官府竟然選擇了退縮——在這個混亂的時刻, ** 機構未能提供任何指導或援助,反而下發一係列禁令:無論家事如何重大,此時禁止眾人聚集。


    針對那些擅自集合的成年男子,每一群超過五人者都要被逮捕審問。


    這些警告絕不僅僅是口頭說說那麽簡單,盡管令民眾人慌神亂了方寸,但是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家庭財產,仍有部分勇敢的人違命去河灘冒險撈取遺失的物品。


    不幸的是,這些人大多都被抓回,更不用提那些試圖反抗禁令的人,其所受的製裁遠比想象中更加嚴重。


    在悲傷的情緒籠罩下,這場悲劇又一次加重了民眾心靈的沉重負擔。


    暴風雨仍未停止,雷鳴電閃交織在一片灰暗之中,在這世界之上裂開了一道道刺目的光束,宛如深淵般的黑暗中,一道亮光劃破寂靜。


    在遠處的洪武門上,隨著李景隆疲憊地下令放下手,他身旁的人也是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身處軍隊高層的人都深知其中的分寸——在這種情境下,即使是皇帝始也無法迅速 ** 。


    他提醒身邊的屬下,若是有人膽敢冒犯並強行攻門,那將會導致自身性命受到威脅!


    即便在理智的掌控下他沒有采取極端行動,但防範措施不能缺少。


    他毫不猶豫地對身旁的手下下達命令。


    現在整個城樓除了他們幾個之外幾乎沒人了,主力隊伍早已被派往城內救援。


    洪武門是整座皇城的門戶之一,若在這裏受到水淹破壞,那對皇帝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比那些書生強行破門的挑釁更為不可承受。


    此時,李景隆緊繃神經,眼睛一直盯視著人群的靠近,這位曾經經曆過戰場考驗的男人,在心中開始感到一陣迷茫和不安,他對這群不知畏懼的人民深感不解,尤其是他們在暴雨中卻依然能夠團結一致、抵抗外力的驚人凝聚力,讓人大呼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實事求是地講,李景隆覺得自己雖然在帶兵方麵已經有了多年的實踐與領悟,但是如果想在這等險惡環境中讓麾下將士還能保持紀律嚴明的狀態,這實屬是難上加難。


    正當這樣的念頭在腦海中徘徊時,他卻忽然意識到情況有了些異常——本來應該處於平靜狀態下的隊伍中,竟然出現了混亂。


    隻聽到一陣尖銳痛苦的嚎叫自那些狂亂人群內發出。


    緊接著,整支隊伍原本紛雜的聲音都被這一聲響驚動,所有視線齊齊轉向事發地點,霎時間陷入一片靜謐死氣般的氛圍中。


    目光凝聚於隊伍右側前端的位置,隻見一位全身是傷的儒將倒在了地上劇烈顫搐著。


    他的雙眼已經翻白,呼吸漸微。


    引起這一恐慌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在這位將領的腹部正好嵌入了一支連枷式的長箭。


    那個倒黴的大人不斷地伸手去摸向他的創傷所在,企圖自行取出貫穿其體的長箭。


    但在重傷的影響下,任何行動對於他已經極為艱難。


    那在生死之際所做的最後掙紮,更像是他對自身生命的最後一次挽救。


    直至他嘴中不斷噴灑而出的最後一口鮮血幾乎將周遭都染成了鮮豔的顏色,這名飽學之士終是在絕望之中閉上了雙眼。


    但在徹底閉合之際,他的目光停留在人群中一名身材壯碩的身影上,流露出一絲遺憾之情。


    這番餘恨未盡的光芒並未被陷入瘋狂之境的同學所注意到,眾人心中的疑惑僅止步於此。


    那位身強力壯的男兒隨後徑直走到那名已死士子麵前,無情地拔出嵌在 ** 內的連枷箭杆。


    “那是軍械倉庫裏的標準連枷式弓矢!”


    這壯漢揮臂取箭,其動作雖無情地揭露了傷者尚未斷氣的事實,卻也在其他人被其他學生吸引注意力的時候,以一種迅速利索的行徑,忽略了此情。


    “肯定是城樓上 ** 偷偷放暗箭!”


    一聲憤憤不平的指責在眾人中激蕩開來,隨之而起的,是那些年輕學子眼中的凶光。


    他們共同麵對威脅的麵孔使得李景隆在城樓之上的視線也重新緊張地扣緊了弦上的力線。


    “ ** !”


    “ ** !”


    “複仇!”


    三人或深或淺的怒嚎後,一群年輕人在血海之中毅然決然的站起來,對著王宮城門展開了最後的決心衝擊。


    形勢突然間出現了巨大的逆轉。


    對此,身為前線指揮的李景隆大為震驚。


    原是他預料這些學子們今日氣勢逼人,是為了追求正義,但在這樣的規則與製度的束縛之下,本該如野獸般的憤怒和反抗會逐漸消失殆盡。


    然而現在,這種壓抑許久的情感如同洪水般爆發了——學生們在麵對不公正待遇時不甘於屈從,而轉為了堅定的反抗,使他不得不重新提起警惕,甚至有那麽片刻的猶豫和遲疑……直到那 ** 的怒火燃燒在他的心中,再次點燃了他的戰意和信念。


    但是眼下爆發的人潮反擊顯然已經突破了李景龍原先的想象與預期。


    “開始上弦!”


    形勢已危急,對於李景龍來說卻並非無挽回餘地。


    他在這種情況下不願作為叛逆發出這道命令的心理,自然與實際的危境形成對比。


    在權衡責任和當前危險的情況下,李景龍必須要作出決定。


    是為他自己的名譽遭受指責,還是直接應對迫在眉睫的安全隱患?


    他的內心對此輕重自有一杆秤:一個關乎自己聲譽的批評和一個即將迫近的威脅,在他的權衡之下顯然更看重後者。


    隨著命令響起,那些早就在準備好的士兵迅速完成動作,將手中的弩箭推出,在一秒鍾內準確鎖定學生的方向。


    底下所發生的狀況並未為其他人知曉。


    學生為何會在一瞬間發動?對於觀察者而言,這場變故如同突如其來的風暴,令人捉摸不透。


    暴雨之下學生的威勢本已稍有衰退;但此時,風浪加劇,破壞組織力的打擊尤為明顯。


    李景龍一直盯著學生的陣列,每一個舉動都盡收眼底,他注意到,陣內突然有枝箭劃過。


    他專注於學生的舉動,而這根快速射向的箭尖立即引發了李景龍的注意,作為曾經在戰場出生入死的將領,他對武器及其使用方式有著天然敏感度,哪怕是標準化製作的 ** 所閃動的那一抹金屬光芒,在上百尺之遠的地方依然可以精確判斷。


    不僅箭矢的飛出改變了解放下方的人心動態,也激發了李景龍緊張情緒中的憤怒情緒。


    原本認為是學生群體的衝動,可能因某種外部影響集合在一起、意圖通過這種方式向皇權申明正義,但實際上情況卻完全不同。


    那一根箭矢,揭露了背後策劃者的存在與意圖,表明了這並非偶然的行為,而是蓄謀已久、精心布置的戰略行動。


    麵對即將陷入的被動和對峙的狀態,那把箭的突然襲擊使形勢變得更加複雜,更進一步,加劇了背後的利益相關方在競爭與鬥爭中激烈的交鋒。


    察覺到暗處的操控者開始大膽行動,在自己的視野範圍內進行幹擾時,李景龍那股欲要大開殺戒的情緒再無法控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不一樣的大明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昌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昌宏並收藏大明:不一樣的大明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