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見狀,不敢怠慢,連忙通報。


    片刻後,守衛戰戰兢兢地回複:“侍郎大人,徐侍郎請您入內相見。”


    李偉冷哼一聲,這位新任侍郎架子不小,竟讓他親自登門,自己卻不露麵!


    他此刻確實有些飄飄然,除了老友朱某,其他人都無法入他眼。


    因事態緊急,他不再囉嗦,跟隨守衛進入戶部,與徐侍郎會麵。


    這位徐侍郎同樣是試侍郎,實質上地位不及範敏代理尚書,但範敏不在,他已成為戶部的實際掌權者。


    “為何工部軍器局的款項遲遲未批?我告訴你,我隨時能彈劾你!”


    李偉進門就氣勢洶洶地質問。


    徐輝眉頭緊鎖,暗自咒罵囂張的小人!


    “李侍郎,戶部事務繁重,人手短缺,各項開支需逐一核實,還請李侍郎稍作等待。”


    徐輝搬出老掉牙的理由,李偉怒道:“範敏的下場你親眼見過,難道不怕我調查你?”


    “哼,範敏貪汙受賄罪有應得,本官光明磊落,李大人盡管查,我不怕!”


    徐輝毫不退讓,冷聲道。


    李偉咬牙切齒,指著徐輝威脅:“好,你就等著瞧!”


    說完狠話,李偉不願在此耽誤時間,立即返回,命令阿布和來福采取行動。


    然而,出乎他的預料,兩天後分析徐輝的消費記錄,結果顯示這位官員並未貪汙,要麽貪得不多,要麽早有防備,總之與範敏相去甚遠。


    這根本無法讓他就範!\"


    原本他認為擒獲範敏,足以震懾他人,以後誰還想找麻煩就得好好掂量掂量,卻未料到,立即就遇到了硬茬。


    “不給嗎?以為這樣我就無計可施了嗎?哼!”


    這件事歸根結底是老朱的推脫,本應是一句話就能決定的事,他卻偏要讓


    哼,鬥就鬥吧,盡管工部常被視為六部中最不受待見的,但其權力不容小覷,他能掌控文官,自然也能反過來製衡這群文職人員!


    “傳人,將關子明和薑守清都叫過來。”


    李偉大聲命令,派人將兩位郎中喚來。


    關子明和薑守清一同前來,向李偉行禮。


    李偉隨意應付兩句,然後淡淡地吩咐:“近期工部資金緊張,我需要做出一些調整,你們聽著就是了。”


    “遵命,大人。”


    兩人見他麵色不佳,小心翼翼應對。


    “嗯,薑守清,你那邊還在負責官員陵墓修建嗎?”


    “正是,大人。”


    朝廷對達到一定級別的官員去世,都會派遣專人祭祀安葬,陵墓修建由工部屯田清吏司負責,無論是皇家還是官員的陵寢,都在管轄範圍內。


    “全部停止!”


    李偉直接下令。


    薑守清一愣:“啊?這恐怕不合適吧?”


    “有什麽不合適,我們沒錢,怎麽修建?”


    “……”


    薑守清自然明白是否有能力修築陵墓,但尚書說沒錢,他不能公然違抗上司,隻好先答應下來。


    感謝大家的支持,新人新作,如有不足之處,敬請包涵,意見請在建議帖中提出,我會虛心學習並改進,非常感謝。


    朱元璋管理嚴格,工部內部各項開支都有明確規定,李偉也不便私自挪用,但暫時停頓還是可行的,戶部能拖他,他為何不能拖其他人?


    “另外,關子明,陶窯生產的瓷器都給我妥善保管,除了日常使用的,其他人要拿就說沒有庫存,我們沒錢了!”


    “呃,下官遵命!”


    官窯除了日常所需,各衙門也有大量瓷器需求,更別說還要燒製磚瓦,這些都是工部官窯的任務,還有各衙門的房屋,都是工部建造的。這些家夥,享受工部提供的住所和設施,卻還輕視工部,真是恬不知恥!


    李偉徹底貫徹了消極應對的態度,一聲令下,大部分工部的供給都被暫停,包括瓷器、木炭、公事馬車,甚至陵墓修建都停止了!


    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僅僅兩天過去,百官們就坐不住了,沒了這些基本物資,他們如何正常辦公?


    朝堂上再次掀起了一股彈劾李偉的熱潮:


    張宗藝:“陛下,臣彈劾李偉怠政推諉!”


    李偉:“陛下,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我真的沒錢啊!”


    趙本開口:“財政大臣李偉,因我與李偉耽誤了朝政……”


    李偉接口:“缺錢!”


    徐輝緊接著:“財政大臣李偉……”


    李偉再次回應:“缺錢!”


    因為工部的物資中斷供應,各部門都受到波及,紛紛指責李偉無所作為。原本人們可能會首先質疑薛祥,但鑒於李偉憑借“聖上恩寵”肆意妄為的形象,尚書薛祥可能已失去了實權,所以輿論焦點轉向了李偉!然而,李偉毫不示弱,無論他人如何批評,他始終堅持:“沒錢!”


    戶部試圖推諉,李偉也以同樣態度應對,決定耗下去。他堅信,隻要不放棄,老朱總會有動作,屆時他甚至可以動用官窯瓷器庫存,以豐富明黃商會的產品線。


    朱元璋開口:“李偉……”


    “沒錢!”


    朱元璋剛要開口就被李偉打斷,意識到對方的身份後,他心頭一驚,連忙補充:“陛下,真的沒有錢,戶部不提供,我也無能為力。”


    李偉這一句話,將問題引向了戶部。朱元璋麵色鐵青,原想借此難為李偉,卻沒想到他一發不可收拾,引來諸多不滿。朱元璋不得不終止這種局麵:“其實,這是官場常見的策略,互相牽製,但最終受損的是朝廷,這絕不能允許。”


    若換做其他皇帝,可能會調和矛盾,讓官員們自行解決,但朱元璋不會這樣。他嚴厲地看向李偉,隨後轉向戶部:“徐輝,為何工部的錢遲遲未發放?”徐輝內心一緊,連忙解釋:“陛下,戶部人手不足,處理事務力有不逮……”


    徐輝的老調重彈激怒了朱元璋,他命令道:“人手不足不是借口,我不管你是否足夠,三天內必須處理完畢,否則後果自負!”徐輝打了個寒戰,立即表示:“遵命,臣一定全力以赴!”


    麵對這樣的皇帝,無人敢惹。“還有你,務必辦好分內的事,逾期未完成,後果自負!”朱元璋連李偉也不放過。


    李偉暗自搖頭,早知道如此,何必當初。他還是應承下來:“臣遵旨!”


    徐輝心中憤憤不平,同樣是辦事不力,李偉的懲罰比自己輕得多,顯然不公平。但他不敢表露出來。朱元璋迅速解決了此事,徐輝也不敢再拖延,兩天內便完成了審批。拿到錢糧後,李偉終於能專注於自己的職責,不再是為了朱元璋,而是為了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


    當然,他專心致誌地投入工作,然而朝廷官員們並未因此罷休,每日仍源源不斷地將他們的奏章堆疊在朱元璋的禦案上,且數量比以往更多,令朱元璋感到頗為頭疼。


    在軍器局經過反複的檢驗後,李偉終於挑選出所需的各類鋼材,但由於手工混合,鋼材質量仍然不穩定,但對於製作刀劍來說已足夠使用。


    選定鋼材後,各個煉鐵爐全力以赴,大明現今每年的鋼鐵產量大約十萬噸,其中大部分為鐵,鋼的數量寥寥無幾。而李偉的這些高爐日夜不停地燃燒,一個小爐每天能產出三千噸,這還算少的,若能擴建更多,輕鬆打破大明的鋼鐵產量紀錄並非難事,當然,采礦業也要隨之跟進。


    在李偉的調度下,熔化的鋼水被注入一排相連的長條形模具,形成粗坯。待冷卻至適當程度後,切割成單個刀胚,再交由鐵匠鍛打成形,最後在水力驅動的砂輪上進行磨礪,這樣一把鋼刀便告完成。


    之所以不直接鑄造成型,是因為鍛打工藝下的刀劍質量優於鑄造,經過鍛打的刀劍質地緊密,韌性優良,相比之下,鑄造的則稍遜一籌。


    在過去,一名鐵匠要打造出一把合格的鋼刀,需反複淬火、折疊鍛打,百鍛刀更是需經曆六七次折疊鍛打,一天僅能完成一兩把。


    如今,直接從鋼水中鑄造成坯,隻需一次鍛打,大大節省了時間,每人每天至少能生產五把,熟練者甚至可以達到十把。


    盡管隻鍛打了一次,但由於材料優質,所製鋼刀絲毫不遜色於百鍛刀,甚至可能更為出色。


    正當軍器局熱火朝天之際,韓宜可再次來訪,他最近頻繁地來監督李偉的工作進度。因為已經過去一個多月,陛下下令的十萬把鋼刀至今未見蹤影。盡管李偉一再保證,隻要解決公欲扇其私事,便會立即完成任務,但眼看期限將近,卻依然沒有實質進展,這讓韓宜可心急如焚。


    然而,當韓宜可今日再度踏入軍器局,眼前的一幕讓他驚訝萬分。昨日還空空如也,今日竟已堆放起一排排鋼刀。


    昨天還看不見,今天怎麽就有了這麽多?這是如何實現的?


    韓宜可心中的疑惑迅速得到解答,那些原本寂靜無聲的高爐此刻散發出熾熱的光芒,有的還在工匠操控下流淌出耀眼的鐵水,即使在白天,那光芒也令人目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不一樣的大明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昌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昌宏並收藏大明:不一樣的大明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