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駕臨弘農的事,直到禦駕走了,在王家也沒有引起多少討論。眾人說起時,隻遺憾道,可惜王恒未跟來,不然去道旁湊湊熱鬧也是可以的。


    相比之下,長安劉公子就討喜多了。


    第二日,王璟就按著戚氏的意思,給周浚寫了信,讓家人送去長安。


    對於眾人的浮想聯翩,徽妍很是無語。戚氏問她對劉公子如何看,徽妍隻說這不行那不好,卻不敢說出實話,聽上去道理牽強。


    看她滿麵通紅,又支支吾吾的,戚氏隻當她是害臊,和氣地笑著說,“你也莫以為母親是恨不得將你嫁走,待你姊夫打聽清楚了,若他不好,母親自然作罷。可若是好,你也不可再托辭嫌棄,我看這位劉公子,無論才貌談吐,都不比司馬楷差,又對你有意,世間好男子可是不錯,你切莫錯過。”


    徽妍哭笑不得,委婉道,“母親從未見過這位劉公子,怎知光憑著打聽便可知曉其人?司馬家與我等也算舊識,姊夫上回打聽了一遭,不還是出了紕漏?”


    “那怎能怪得你姊夫?”戚氏瞪她一眼,歎口氣,“說來,司馬楷也算君子,既要成全孝道,又要顧忌那女子體麵,你長姊與姊夫多番打探,仍探不出個風聲,也可見其謹慎。”說罷,卻握著徽妍的手,露出笑意,“可劉公子是不一樣,你未聽他說?父母皆已離世,如今是一家之主。徽妍,女子到了夫家,最要小心的人,倒不是丈夫,而是舅姑。多少新婦是因為舅姑難侍奉,過得半生愁苦。而若是嫁給這位劉公子,你進門便是主婦,安心相夫教子,不必看人臉色,就算是個繼室又如何,強過一幹舅姑在堂的元配。”


    她說得振振有詞,皇帝在她心中似乎什麽都是好的,徽妍都無法反駁。


    說得這般響亮,你也是在堂的姑君啊……徽妍心裏訕訕道。


    其實,徽妍倒不覺得周浚能打聽出什麽來。他最多在宣明裏問一早,或者找徐恩下手,可那等精明之輩,豈能撬得動嘴。就算他打聽到了真相,他大概也不敢聲張,告知戚氏也毫無益處。


    想到皇帝,徽妍隻覺頭疼。不管他是為何而來,她一點也不覺得高興,更不會覺得他紆尊降貴是平易可親。相反,她有些生氣。


    他總是這樣,明明高高在上,掌握著萬物生殺,卻喜歡不走尋常路,放低姿態,仿佛想告訴你,他其實人畜無害。


    他不是司馬楷,或者別的與她同樣出身的人,如果把司馬楷換成他,徽妍就算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提什麽退婚。所謂親民,在她看來,不過是上位者的小情趣罷了,玩一玩微服出行,美其名曰與民同樂。他登門而來,捉弄她,看她一家人被蒙得團團轉,似乎很有意思。不知者無罪,可徽妍卻明明知道他是誰,他也很清楚,她麵對他的時候,有多窘迫,多害怕。而他,就像一個頑劣的孩子,捕了小鳥獸來,欣賞它們驚恐的模樣,得意洋洋。


    徽妍感到憤懣。自歸漢,她從未期許過皇宮裏的尊榮,天家之愛,她想都不敢想,更承受不起。


    但皇帝在那書房中,卻告訴她,他是來祭拜王兆,順道看一看戚夫人的。


    他看著她,神色正經,仿佛在說,你千萬莫想歪了。


    徽妍越想越覺得可氣,重重地把杯子放到案上,“砰”一聲響。


    在旁邊的王縈被嚇一跳,看著她,“二姊……”


    “無事。”徽妍忙道,瞅瞅眾人奇怪的眼神,隻得尷尬走開,繼續一個人氣悶。


    ************************


    徽妍曾擔心皇帝離開之後,他會不會意猶未盡,弄些什麽後續。


    但之後兩日,家中皆是安安靜靜,什麽客人也沒有。


    倒是徽妍派去槐裏問信的家人回來稟報,說裏長與鄉人商議,覺得徽妍提議之事可行。徽妍很高興,親自又去了一趟槐裏,與裏長立契,將此事定下。


    如今正是將新絲織布之際,徽妍也不耽擱,回家之後,將佃戶手中繅好的絲統統收下,加上府庫中無用的存貨,足有五百斤,一並送去之後,計量損耗,定下了織成素縑的斤數,約下交貨之日,又立一契。


    佃戶們見主人家竟來收購蠶絲,皆詫異不已。徽妍讓曹謙告訴他們,日後凡有好絲,皆可賣與王家,按市議價,絕無虧待。這兩年蠶絲價低,而徽妍給的價錢卻是合理,佃戶們又不必勞心勞力去找收絲的商販,自然樂意。


    曹謙向她稟報時,道,“年中農閑,女君這般打算,諸佃戶都想多養蠶,下回收絲,當可獲更多。”


    徽妍頷首:“如此。”


    曹謙有些猶豫,道,“女君,小人有些疑慮,不知當講不當講。”


    徽妍道:“管事但說無妨。”


    曹謙道:“女君,小人算了賬,女君上月新帶回來的錢財,已經都使光了……”


    “無妨。”徽妍將記賬的木牘收起,道,“新的錢,不久就會會倆。”


    曹謙苦笑:“女君,小人是擔心,經商風險難測,萬一何處出紕漏,女君這裏便要吃虧。”


    徽妍不以為意,笑了笑,“世間何事無風險,掌事,便是拜郎做官,不也多的是性命不保之人。”


    管事聽得這話,麵色變了變,忙道,“女君,小人並非此意……”


    “我知曉管事之意。”徽妍和氣地說,看著他,“管事放心,我每做一事,皆三思而為,並不致大患。且管事亦知曉府庫境況,若沒有些膽量,這家中生活如何維持?”


    曹謙聽得這話,無言以對,笑笑,一禮,“女君遠見,小人不及。”


    徽妍亦笑,“管事哪裏話,我一人之力不足,諸事還需管事相助才是。”


    忙碌了數日,諸事落定,徽妍終於閑下來。看著一張張契書,還有賬冊,她心中竟有些充實感。


    送去槐裏的絲,可織成素縑百餘匹,跟前番置辦給李績的量差不多,但滿打滿算,每匹成本也不過五百錢,與陝邑市中的價錢相比,居然還便宜了百餘錢。徽妍雖也算經商之人,卻是如今才明白什麽叫利。當初她打算自己造素縑,為的不過是把控貨源,卻發現此法竟可將成本再壓低這麽多,不禁欷歔。


    王璟和陳氏擔心,下次李績若不要這麽多素縑,豈非虧本。這一點,徽妍並不擔心。今年以來,年景看著頗不錯,若無意外,稼穡可豐收。市中糧價低,繒帛則貴,就算賣不到胡地,徽妍將這些素縑買到市中,也不會虧本。


    徽妍這廂忙碌著,戚氏那邊也盼來了周浚的回書。


    出乎徽妍意料,周浚在信中說,他在宣明裏打聽了一番,姓劉的有七八家,其中,確有兩家的家主,室中無婦人,其中一人五十多歲,而另一人,二十多歲。


    徽妍聽著,訝然。


    “自然是那位二十多歲的!”戚氏喜道。


    “可並非叫劉重光。”王璟看著信,麵色疑惑,“叔容在信中說,那位是個宗室子弟,鯉城侯劉澹。”


    呃?


    不僅徽妍,連戚氏、陳氏和王縈亦詫異不已,麵麵相覷。


    “說不定就是這位鯉城侯。”陳氏率先反應過來,道,“書中可曾說了字?或許字重光。”


    後麵這句倒是對了。徽妍心中訕訕道。


    王璟搖頭:“不曾。不過叔容說,鯉城侯前些年一直在封邑,襲爵之後方才入朝,到長安居住,也是近來之事。”


    戚氏愣了愣,道,“鯉城侯,我當年在長安時倒是聽說過,似乎甚是了得,記得封邑是五千戶還是七千戶?”


    “那八成便是了!”王縈興奮道,“長嫂,你不是說徐內侍對劉公子頗禮讓麽,若是鯉城侯,正好對上!”說罷,一臉遐想,“未想這般貴胄,竟也知情識禮,毫不以身份壓人。”


    “若他未告知本名,卻也在情理。”陳氏笑盈盈,“想是怕說出了身份,驚著了我等,拘束應對,反倒不美。”


    徽妍張了張嘴。


    見眾人越說越來勁,忙道,“還是莫著急,或許是弄錯了,不是他……”


    “怎會弄錯?”王縈道,“二十幾而獨身,家世不凡,宣明裏就這麽一人,不是他還會是誰?”


    徽妍結舌。


    “莫爭了,有甚好爭。”戚氏笑起來,一拊掌,對王璟道,“伯鈞,再致書叔容,讓他再打聽清楚些!”


    王璟應下。


    徽妍看著他們,哭笑不得。


    正在此時,家人忽然來報,說有有客人登門,說是宮中的張內侍,要見徽妍。


    眾人皆詫異,徽妍則更是茫然,卻不敢怠慢,忙起身,出門去看。


    隻見一輛馬車停在門前,一人立在車前,頭發花白。徽妍吃一驚,竟是張挺。


    “張內侍!”徽妍忙上前,向他一禮,“未知張內侍蒞臨敝舍,有失遠迎!”


    張挺笑而搖頭,道,“老夫失禮,貿然登門,女史勿怪才是。隻是事關重大,老夫等不及,隻得親自動身來見女君。”


    徽妍訝然:“未知何事?”


    張挺看著她,收起笑容,歎氣,“女史可知,烏珊單於去世了?”


    徽妍聽了,陡然變色,“單於?”


    “正是。”


    徽妍心中一沉,忙接著問,“那王庭……”


    “王庭亂了。”張挺麵帶憂色,低低道,“女史,老夫在雒陽得信,右賢王殺了屈渾之太子,蒲那王子與從音居次皆不知去向。”


    <a href="http:///"></a>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暮春之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青拿天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青拿天鵝並收藏暮春之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