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首映式的緣故,電影院裏人塞得滿滿的,而且要求對號入座。
小宛碰著人的膝蓋一路說著對不起往裏走,好容易找到自己的位子,卻看到已經有人先到了,隻得掏出票來,說:“對不起,請讓一讓,這位子是我的。”
對方是兩個年輕人,穿舊式西服,戴金絲邊眼鏡,很像《人間四月天》裏徐誌摩的扮相,抬頭打量小宛一眼,有些不高興,但還是沉默地站起來讓了座。
張之也奇怪地問:“小宛,你在跟誰說話?”
“那兩個人坐了我們的位子。”
“誰?誰坐我們位子了?”
報幕鈴防空警笛一樣地尖叫起來,燈光倏地滅了。小宛心裏嘀咕著,也不知道這用鈴聲宣布開演是從哪個年代沿習下來的,就不能有溫和一點的方式嗎?比如放段輕音樂什麽的。手機鈴聲都越來越多樣了,電影院的告示鈴就怎麽不能變一變呢?
崑曲《遊園驚夢》的唱腔悠揚地響起,電影開始……
台辭?又是一愣,自己何時竟記住了《倩女離魂》的台辭,卻又假戲真做同個陌生小子調起情來?更有甚者,是那年輕人手中居然還擎著個相機在起勁兒地拍。
這一驚,整個人清醒過來,不禁羞得滿臉通紅,惡人先告狀地發嗔:“記者又怎麽樣?記者就可以不聲不響地偷看人嗎?真沒禮貌!”不由分說,將那青年推出門外,“砰”地一聲關上大門,心裏“突突”亂跳,又驚又疑,咦,自己怎麽突然會唱戲了呢?連台步也無師自通。莫非真是“讀盡唐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隔了一會兒,偷偷向外望一眼,卻見那年輕人仍然呆呆地站在雨地裏,淋得落湯雞一樣,卻不知道躲避。小宛不忍心起來,這才發現那人的傘還在門邊擱著,不禁一笑——打開門來,遞過去:“喂,你的傘。”
年輕人大喜,不肯接傘,卻一閃身進了門,賠著笑臉說:“好大的雨,讓我避一下行不行?”
“行,怎麽不行?不過,你到底是誰呀?幹嘛跑到我們劇團來?門房沒攔你嗎?”
年輕人取出證件來,再次說:“我是張之也,這是我的記者證,我是來做採訪的。喂,你別隻顧著審我呀,你還沒有告訴我,你叫什麽名字呢?”
“水小宛。”看到張之也唇角一牽,立即搶著說,“你可聽清了,不是水缸水碗的碗,是宛如遊龍的宛。”
“水小宛,好名字。”
“沒你的之乎者也好。”小宛笑,“你是記者,來我們劇院採訪誰呀?”
“趙自和嬤嬤。”
“會計嬤嬤?”小宛大為好奇,“採訪會計嬤嬤幹什麽?她是英雄還是名人?”
“都不是。她是北京城裏唯一的自梳女。”
“自梳女?什麽叫自梳女?”
“你是這劇團裏的,不知道嬤嬤是自梳女?”
“不知道。”小宛不好意思地笑:“沒人跟我說過。”
張之也也笑了,對眼前這個俏麗活潑忽嗔忽喜的少女深深著迷。剛才他一進大門,已經聽到一陣細若遊絲的唱曲聲,忍不住循聲而來,正看到一個著戲裝的妙齡少女在邊歌邊舞,身段神情,全然不似今人,當時就呆住了,一時間不知今昔何夕,身在何處。及後來被袖子打中臉,又與這少女戲言相對,正覺有趣,女孩忽然變了臉色,將他推出門來,不禁心裏悵悵然地若有所失。正失望呢,女孩卻又變回顏色言笑晏晏地邀他避雨,更讓他覺得難得——雖然隻是短短幾分鍾,倒已經一波三折地發生了許多故事似地,讓他對這少女有種說不出的好奇與感動,隻想同她在一起多呆一會兒,多聊兩句。見她問起自梳女,便立即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所知傾盤托出——
“自梳女是解放前廣東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一種特殊群體。她們多來自窮苦家庭,或者在婚姻路上受了挫折的中下層婦女。為表示終身不嫁,就束起頭髮,通過某種儀式當眾宣布自己做了自梳女。做了自梳女,就不可以有男人打她們的主意了,不然會被世人不恥的。自梳女現象在解放後日漸絕跡,唯有珠三角個別地區還有一小部分自梳女存在,比如肇慶觀音堂,在解放前,單這一處就住著幾百名自梳女,直到解放後,政府尊重她們的個人選擇,仍然由她們繼續住在堂裏,過著吃齋拜佛、自力更生的日子。換言之,做自梳女有幾個重要特徵:不結婚,吃素,留辮子。”
小宛仰頭想一想,笑起來,這樣說,會計嬤嬤還真是一個標準的自梳女。隻不過,自己打小兒認識她起,就一直看她拖著根灰白參半的長辮子,也知道她沒結過婚,卻沒想過要問問這是為什麽。大抵世事都是這樣,對一件不合理的事或一個不正常的人看得久了,也就司空見慣,視為正常,再想不到要問個究竟。若不是張之也提起,她還真不覺得趙嬤嬤有什麽奇特之處。
“但是,嬤嬤隻有五十來歲哦,她不可能是在解放前出家的吧?”
張之也笑:“自梳女不是尼姑,那也不叫出家。”
“反正都差不多。”
“差得多了。尼姑是要剃光頭的,自梳女可是要保留一根大辮子,而且不用還俗也可以到社會上工作,不必死守在尼姑庵裏。”張之也說,“來之前,我們已經對趙自和嬤嬤的身世做了一些基本調查,了解到她是一個棄嬰,解放初期被一位自梳女婆婆收養,並在觀音堂長大,後來就順理成章地做了自梳女。”
小宛碰著人的膝蓋一路說著對不起往裏走,好容易找到自己的位子,卻看到已經有人先到了,隻得掏出票來,說:“對不起,請讓一讓,這位子是我的。”
對方是兩個年輕人,穿舊式西服,戴金絲邊眼鏡,很像《人間四月天》裏徐誌摩的扮相,抬頭打量小宛一眼,有些不高興,但還是沉默地站起來讓了座。
張之也奇怪地問:“小宛,你在跟誰說話?”
“那兩個人坐了我們的位子。”
“誰?誰坐我們位子了?”
報幕鈴防空警笛一樣地尖叫起來,燈光倏地滅了。小宛心裏嘀咕著,也不知道這用鈴聲宣布開演是從哪個年代沿習下來的,就不能有溫和一點的方式嗎?比如放段輕音樂什麽的。手機鈴聲都越來越多樣了,電影院的告示鈴就怎麽不能變一變呢?
崑曲《遊園驚夢》的唱腔悠揚地響起,電影開始……
台辭?又是一愣,自己何時竟記住了《倩女離魂》的台辭,卻又假戲真做同個陌生小子調起情來?更有甚者,是那年輕人手中居然還擎著個相機在起勁兒地拍。
這一驚,整個人清醒過來,不禁羞得滿臉通紅,惡人先告狀地發嗔:“記者又怎麽樣?記者就可以不聲不響地偷看人嗎?真沒禮貌!”不由分說,將那青年推出門外,“砰”地一聲關上大門,心裏“突突”亂跳,又驚又疑,咦,自己怎麽突然會唱戲了呢?連台步也無師自通。莫非真是“讀盡唐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隔了一會兒,偷偷向外望一眼,卻見那年輕人仍然呆呆地站在雨地裏,淋得落湯雞一樣,卻不知道躲避。小宛不忍心起來,這才發現那人的傘還在門邊擱著,不禁一笑——打開門來,遞過去:“喂,你的傘。”
年輕人大喜,不肯接傘,卻一閃身進了門,賠著笑臉說:“好大的雨,讓我避一下行不行?”
“行,怎麽不行?不過,你到底是誰呀?幹嘛跑到我們劇團來?門房沒攔你嗎?”
年輕人取出證件來,再次說:“我是張之也,這是我的記者證,我是來做採訪的。喂,你別隻顧著審我呀,你還沒有告訴我,你叫什麽名字呢?”
“水小宛。”看到張之也唇角一牽,立即搶著說,“你可聽清了,不是水缸水碗的碗,是宛如遊龍的宛。”
“水小宛,好名字。”
“沒你的之乎者也好。”小宛笑,“你是記者,來我們劇院採訪誰呀?”
“趙自和嬤嬤。”
“會計嬤嬤?”小宛大為好奇,“採訪會計嬤嬤幹什麽?她是英雄還是名人?”
“都不是。她是北京城裏唯一的自梳女。”
“自梳女?什麽叫自梳女?”
“你是這劇團裏的,不知道嬤嬤是自梳女?”
“不知道。”小宛不好意思地笑:“沒人跟我說過。”
張之也也笑了,對眼前這個俏麗活潑忽嗔忽喜的少女深深著迷。剛才他一進大門,已經聽到一陣細若遊絲的唱曲聲,忍不住循聲而來,正看到一個著戲裝的妙齡少女在邊歌邊舞,身段神情,全然不似今人,當時就呆住了,一時間不知今昔何夕,身在何處。及後來被袖子打中臉,又與這少女戲言相對,正覺有趣,女孩忽然變了臉色,將他推出門來,不禁心裏悵悵然地若有所失。正失望呢,女孩卻又變回顏色言笑晏晏地邀他避雨,更讓他覺得難得——雖然隻是短短幾分鍾,倒已經一波三折地發生了許多故事似地,讓他對這少女有種說不出的好奇與感動,隻想同她在一起多呆一會兒,多聊兩句。見她問起自梳女,便立即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所知傾盤托出——
“自梳女是解放前廣東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一種特殊群體。她們多來自窮苦家庭,或者在婚姻路上受了挫折的中下層婦女。為表示終身不嫁,就束起頭髮,通過某種儀式當眾宣布自己做了自梳女。做了自梳女,就不可以有男人打她們的主意了,不然會被世人不恥的。自梳女現象在解放後日漸絕跡,唯有珠三角個別地區還有一小部分自梳女存在,比如肇慶觀音堂,在解放前,單這一處就住著幾百名自梳女,直到解放後,政府尊重她們的個人選擇,仍然由她們繼續住在堂裏,過著吃齋拜佛、自力更生的日子。換言之,做自梳女有幾個重要特徵:不結婚,吃素,留辮子。”
小宛仰頭想一想,笑起來,這樣說,會計嬤嬤還真是一個標準的自梳女。隻不過,自己打小兒認識她起,就一直看她拖著根灰白參半的長辮子,也知道她沒結過婚,卻沒想過要問問這是為什麽。大抵世事都是這樣,對一件不合理的事或一個不正常的人看得久了,也就司空見慣,視為正常,再想不到要問個究竟。若不是張之也提起,她還真不覺得趙嬤嬤有什麽奇特之處。
“但是,嬤嬤隻有五十來歲哦,她不可能是在解放前出家的吧?”
張之也笑:“自梳女不是尼姑,那也不叫出家。”
“反正都差不多。”
“差得多了。尼姑是要剃光頭的,自梳女可是要保留一根大辮子,而且不用還俗也可以到社會上工作,不必死守在尼姑庵裏。”張之也說,“來之前,我們已經對趙自和嬤嬤的身世做了一些基本調查,了解到她是一個棄嬰,解放初期被一位自梳女婆婆收養,並在觀音堂長大,後來就順理成章地做了自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