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要去樓觀學讀書。
這對長安所有人來說是一件大事。
因為晉王去樓觀學讀書是陛下親自在朝堂上下的旨意,親自給晉王挑的先生,這算是樓觀學第一次在官麵上獲得了認可。
也算是對樓觀學而言第一次正名。
對長安百姓、諸多學子,以及那些上不了國子學的官宦之家而言,官麵上的承認,算是打消了他們心裏麵的最後一點疑慮。
局勢明朗了,皇子都能去的書院,想來是極好的,可以把自家的孩子送去。
不是他們小心翼翼,而是有苦難說。
他們的官位太低,家裏孩子多,能精心培養的隻有一個,國子學進不去,樓觀學又不明不白,雖論才不論人。
好是好,可是非議也多。
但聽說什麽樣的學子都有,聽說商賈的子嗣都有呢,這可了得,自己的孩子怎麽能跟“賤人”之子坐在一起讀書呢。
再加上自己家裏隻能盡心培養一個,那選擇隻能慎重又慎重。
不像那些豪門大族,家裏不用精打細算,能把家裏的老二老三毫不顧忌的送去,就算學不到東西,也無所謂。
他們的路家裏早都安排好了,年紀到了就做官。
如今去樓觀學是因為有人管著,那裏的誘惑少,先生管的嚴,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省心,總比在長安禍害人要強得多。
跟著晉王李治一起去樓觀學的還有皇帝的第六子梁王李愔,還有太上皇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嬰,這兩個明顯是不懂事的。
每個人都帶了上百名仆役和護衛,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去南山打獵呢。
李元嬰更是誇張,把自己養的獵狗都帶上了,光是衣衫都裝了一車,在長安買的好吃的都裝了七八車。
結果剛出宮門就看到了寒著臉的李元嘉。
李元嬰的笑臉瞬間就難看了起來,親自下車驅散了所有的仆役和護衛,就留下一個人當作今後的護衛。
兩個人,兩匹馬,頭也不敢抬的從李元嘉身邊悄悄地走過,然後朝著仙遊衝去,仙遊那邊席君買已經等著了。
先生李恪說,不要管皇子的身份,來了先打,打完了再教規矩,打親王席君買頭一次經曆,不但不怕,還頗為期待。
李愔不怕李元嘉,李元嘉自然也不會去管他。
等到了仙遊他的大兄李恪會教他做人,這些護衛怎麽去的,到時候一定怎麽回,說不定還能看到梁王挨打。
李恪現在一門心思鑽研學問,學的是周禮,自己見了李恪那雙眼睛都害怕,更別說李愔了,去了能討到好才怪。
李愔想在樓觀學好好地放鬆才怪,打不死他。
李承乾主動要求送弟弟去樓觀學求學。
如此行為獲得了朝臣的一致稱讚,稱太子兄友弟恭,侯君集等人更是上書稱讚,李二聞言很是開心,下旨賞了東宮先生於誌寧等人教導有方。
李承乾的馬車很大,裏麵不光有他,還有太子妃蘇氏。
兩人要完親了,如今正是培養感情的階段,長孫皇後也不願意看到兩人完親後還像陌生人的樣子。
如果真是這樣,對子嗣不好,對今後的後宮管理也不好,夫妻要相敬如賓,也要如漆似膠,要有貼心的話。
這樣才像是一家人。
李承乾明顯是對蘇氏滿意的,他還趁著別人不注意偷偷拉著蘇氏介紹給顏白認識。
這是太子妃,顏白自然不會有半點的失禮之處,鄭重的以臣子禮拜見蘇氏,蘇氏明顯是知道顏白的。
顏白朝著她行禮的時候,她緊張的險些把嘴唇咬破,論家世,蘇家雖也清貴,但和顏家相比就差的很遠了。
蘇氏還知道,皇後其實最鍾意的人選是顏家的顏微微,那時候顏家老祖宗還在,結果被婉拒了,理由是,顏微微的學問不夠。
就這皇後還不死心,問了三次,連顏微微意思都問了。
別人都恨不得往上擠,顏家卻恨不得別人看不見,對比之下底蘊盡顯,在顏白麵前,蘇氏哪敢拿太子妃的派頭出來。
況且現在還不是呢!
王鶴年也駕著一輛馬車跟著去,馬車內是家族裏他最鍾意的那個晚輩。
薛禮沒看上他家貴女,那是薛禮有眼無珠。
聽說樓觀學王玄策是個了不得的才子,當初險些被顏侯收為弟子,王鶴年相信顏白的眼光,如今得知王玄策還未婚配。
他決定親自去看看。
這一次王鶴年學聰明了,他決定先去見王玄策他娘。
王玄策現在不在長安,在河南道的青州當縣令 ,得到年底才回來。
王玄策長什麽樣子,王鶴年記得不是很清楚,人如何也不知道。
但有句話說的好:觀一母而知子之德行,母若賢慧,則其所行所言,皆足為法,見聞已熟,心中已有成規。
一個好的母親就如那熔金鑄器,模型若好,器決不會不好。
要知道,賢母可是由賢女而來。
“守約,王玄策好不好?”
“好,就是傻了點,當初師父都開口了,他還沒反應過來,最後倒是反應過來了,也不知道磕頭,你說傻不傻?”
“長得呢?”
“沒得說,書院美男子排名,李恪排第一,我第二,王玄策第三,李景仁排第四,我這個第二用師父的話來說我僅僅是險勝,勝那麽一丟丟.....”
裴行儉看了王鶴年一眼:
“別問薛仁貴排第幾,他那個大方臉排二百名開外都夠嗆,要不是武藝給他增添了幾分色彩,這輩子能不能有人要還兩說。”
王鶴年啞然,他頭一次發現,這裴守約的臉皮怎麽這麽厚。
馬車裏麵的小娘子聞言忍不住樂出了聲,心裏也不由地期待了起來,哪有少女不懷春,所謂的一見鍾情就是看樣貌。
說的直白些,就是見色起意。
數裏長的車隊出長安,蕩起一路的灰塵,顏家這邊已經得知太子要來,莊子裏麵開始打掃衛生,灑水掃路。
因為是水泥路,就免了黃土墊道。
顏白在開完朝會之後就回到了顏家莊子,回去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
莊子裏麵的狗叫的人盡皆知,不知道為什麽,在長安心情頗為不好的顏白,一出了長安城心情就好了很多。
等到了莊子,心情徹底的好轉。
如今,顏白又搬到草廬裏,原本以為一年不在家李晦挖的水塘早就沒水了。
回來一看,不但水滿滿的,而且擴大了很多,一問才知道,自己不在的這些日子裏,李恪一直在守孝。
草廬都是他修繕的。
水池也是他一個人慢慢的挖出來的。
他以弟子的身份實實在在的守孝三年,三年裏沒有參加過任何聚會。
一個孝字當頭,就算長孫無忌等人一直想讓李恪回封地,也不敢在朝堂上言語半分,他要是敢拿這個開口說事。
孔穎達會比魏征還讓他頭疼。
更別提大儒令狐德棻了,這個先生對孝道的恪守超越了所有人。
李崇義昨日也來了,在書院看了一圈,吃了一頓飯任務完成。
樓觀學很好,禮製上沒有逾越之處,稍微有點規格過高的地方,那也是小兕子在的緣故,公主嘛,自然是不同的。
小兕子咯咯直笑。
跟著李崇義身後的官員點頭稱善,公主都說是這樣了,那一定就是這樣。
戶部的李景仁來了連書院進都沒進,他知道陛下就沒想細查這些,陛下都不願查,自己幹嘛要那麽累。
書院是什麽樣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錢用哪裏了,每個學子的花費,他閉著眼睛都能說的明明白白。
工部的尚書現在是李大亮,人雖然有些驕橫,但是對皇帝的心思卻是把握的很準。
工部來人就是給宜壽縣公建造府邸的,門牌樓,大門往上高幾寸,門口擺放的器物都是他們要做的事情。
工部的人很聰明,他們隻做分內之事,絕對不往這裏摻和一點點。
所有人都變得聰明起來。
可消息傳開後,聰明的書院學子變得不開心了,李恪宣布最近半年要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筆墨紙硯等生活用品的發放頻率。
從未有過危機感的書院學子有了危機感。
當得知煤石生意今後將不歸屬於樓觀學後,從未恨過人的書院學子生平第一次有了恨的人。
他們想不明白,自己等人就好好地讀著書,為什麽那些官員會和書院過不去,就因為自己祖上是種地的?
不配讀書?
當仇恨的種子被種下後,遲早是會發芽的。
文人和武夫報複人的方式不一樣,武夫講得是報仇不隔夜,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快意恩仇。
文人則不是,他們喜歡以筆殺人,字字為贏,糾結不休。
惹誰都可以,但就是別惹文人。
他們不光惦記你,還惦記著你的祖祖輩輩,子子孫孫。
書院的學子多是貧苦百姓的孩子,他們知道自己的力量弱小,所以他們最先學會的就是等待。
就如父親所教的那樣,等待時令的到來,等到種子發芽,等待種子成熟,等待每年秋收,等待最合適出手的機會。
戚禾看了看幾個要好的同窗,伸出了手,然後一個又一個的手搭在他的手上。
戚禾沉聲道:“辱我師門,此仇必報!”
眾人目光灼灼齊聲道:“如若不報,誓不為人!如若不報……”
就在這時,宿舍樓下傳來叫喊聲:
“額賊賊,哪個宿舍的,宿舍長是誰,怎麽還在講話,怎麽還不熄燈,咋了,要當夜貓子是不是,睡不睡,不睡起來跟我守夜……”
戚禾伸出了腦袋:“朱叔,是我,剛才在背書呢,不好意思哈!”
朱丁聞言笑了笑:“原來是戚小先生,無妨無妨,早些睡吧,時候不早了!”
這對長安所有人來說是一件大事。
因為晉王去樓觀學讀書是陛下親自在朝堂上下的旨意,親自給晉王挑的先生,這算是樓觀學第一次在官麵上獲得了認可。
也算是對樓觀學而言第一次正名。
對長安百姓、諸多學子,以及那些上不了國子學的官宦之家而言,官麵上的承認,算是打消了他們心裏麵的最後一點疑慮。
局勢明朗了,皇子都能去的書院,想來是極好的,可以把自家的孩子送去。
不是他們小心翼翼,而是有苦難說。
他們的官位太低,家裏孩子多,能精心培養的隻有一個,國子學進不去,樓觀學又不明不白,雖論才不論人。
好是好,可是非議也多。
但聽說什麽樣的學子都有,聽說商賈的子嗣都有呢,這可了得,自己的孩子怎麽能跟“賤人”之子坐在一起讀書呢。
再加上自己家裏隻能盡心培養一個,那選擇隻能慎重又慎重。
不像那些豪門大族,家裏不用精打細算,能把家裏的老二老三毫不顧忌的送去,就算學不到東西,也無所謂。
他們的路家裏早都安排好了,年紀到了就做官。
如今去樓觀學是因為有人管著,那裏的誘惑少,先生管的嚴,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省心,總比在長安禍害人要強得多。
跟著晉王李治一起去樓觀學的還有皇帝的第六子梁王李愔,還有太上皇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嬰,這兩個明顯是不懂事的。
每個人都帶了上百名仆役和護衛,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去南山打獵呢。
李元嬰更是誇張,把自己養的獵狗都帶上了,光是衣衫都裝了一車,在長安買的好吃的都裝了七八車。
結果剛出宮門就看到了寒著臉的李元嘉。
李元嬰的笑臉瞬間就難看了起來,親自下車驅散了所有的仆役和護衛,就留下一個人當作今後的護衛。
兩個人,兩匹馬,頭也不敢抬的從李元嘉身邊悄悄地走過,然後朝著仙遊衝去,仙遊那邊席君買已經等著了。
先生李恪說,不要管皇子的身份,來了先打,打完了再教規矩,打親王席君買頭一次經曆,不但不怕,還頗為期待。
李愔不怕李元嘉,李元嘉自然也不會去管他。
等到了仙遊他的大兄李恪會教他做人,這些護衛怎麽去的,到時候一定怎麽回,說不定還能看到梁王挨打。
李恪現在一門心思鑽研學問,學的是周禮,自己見了李恪那雙眼睛都害怕,更別說李愔了,去了能討到好才怪。
李愔想在樓觀學好好地放鬆才怪,打不死他。
李承乾主動要求送弟弟去樓觀學求學。
如此行為獲得了朝臣的一致稱讚,稱太子兄友弟恭,侯君集等人更是上書稱讚,李二聞言很是開心,下旨賞了東宮先生於誌寧等人教導有方。
李承乾的馬車很大,裏麵不光有他,還有太子妃蘇氏。
兩人要完親了,如今正是培養感情的階段,長孫皇後也不願意看到兩人完親後還像陌生人的樣子。
如果真是這樣,對子嗣不好,對今後的後宮管理也不好,夫妻要相敬如賓,也要如漆似膠,要有貼心的話。
這樣才像是一家人。
李承乾明顯是對蘇氏滿意的,他還趁著別人不注意偷偷拉著蘇氏介紹給顏白認識。
這是太子妃,顏白自然不會有半點的失禮之處,鄭重的以臣子禮拜見蘇氏,蘇氏明顯是知道顏白的。
顏白朝著她行禮的時候,她緊張的險些把嘴唇咬破,論家世,蘇家雖也清貴,但和顏家相比就差的很遠了。
蘇氏還知道,皇後其實最鍾意的人選是顏家的顏微微,那時候顏家老祖宗還在,結果被婉拒了,理由是,顏微微的學問不夠。
就這皇後還不死心,問了三次,連顏微微意思都問了。
別人都恨不得往上擠,顏家卻恨不得別人看不見,對比之下底蘊盡顯,在顏白麵前,蘇氏哪敢拿太子妃的派頭出來。
況且現在還不是呢!
王鶴年也駕著一輛馬車跟著去,馬車內是家族裏他最鍾意的那個晚輩。
薛禮沒看上他家貴女,那是薛禮有眼無珠。
聽說樓觀學王玄策是個了不得的才子,當初險些被顏侯收為弟子,王鶴年相信顏白的眼光,如今得知王玄策還未婚配。
他決定親自去看看。
這一次王鶴年學聰明了,他決定先去見王玄策他娘。
王玄策現在不在長安,在河南道的青州當縣令 ,得到年底才回來。
王玄策長什麽樣子,王鶴年記得不是很清楚,人如何也不知道。
但有句話說的好:觀一母而知子之德行,母若賢慧,則其所行所言,皆足為法,見聞已熟,心中已有成規。
一個好的母親就如那熔金鑄器,模型若好,器決不會不好。
要知道,賢母可是由賢女而來。
“守約,王玄策好不好?”
“好,就是傻了點,當初師父都開口了,他還沒反應過來,最後倒是反應過來了,也不知道磕頭,你說傻不傻?”
“長得呢?”
“沒得說,書院美男子排名,李恪排第一,我第二,王玄策第三,李景仁排第四,我這個第二用師父的話來說我僅僅是險勝,勝那麽一丟丟.....”
裴行儉看了王鶴年一眼:
“別問薛仁貴排第幾,他那個大方臉排二百名開外都夠嗆,要不是武藝給他增添了幾分色彩,這輩子能不能有人要還兩說。”
王鶴年啞然,他頭一次發現,這裴守約的臉皮怎麽這麽厚。
馬車裏麵的小娘子聞言忍不住樂出了聲,心裏也不由地期待了起來,哪有少女不懷春,所謂的一見鍾情就是看樣貌。
說的直白些,就是見色起意。
數裏長的車隊出長安,蕩起一路的灰塵,顏家這邊已經得知太子要來,莊子裏麵開始打掃衛生,灑水掃路。
因為是水泥路,就免了黃土墊道。
顏白在開完朝會之後就回到了顏家莊子,回去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
莊子裏麵的狗叫的人盡皆知,不知道為什麽,在長安心情頗為不好的顏白,一出了長安城心情就好了很多。
等到了莊子,心情徹底的好轉。
如今,顏白又搬到草廬裏,原本以為一年不在家李晦挖的水塘早就沒水了。
回來一看,不但水滿滿的,而且擴大了很多,一問才知道,自己不在的這些日子裏,李恪一直在守孝。
草廬都是他修繕的。
水池也是他一個人慢慢的挖出來的。
他以弟子的身份實實在在的守孝三年,三年裏沒有參加過任何聚會。
一個孝字當頭,就算長孫無忌等人一直想讓李恪回封地,也不敢在朝堂上言語半分,他要是敢拿這個開口說事。
孔穎達會比魏征還讓他頭疼。
更別提大儒令狐德棻了,這個先生對孝道的恪守超越了所有人。
李崇義昨日也來了,在書院看了一圈,吃了一頓飯任務完成。
樓觀學很好,禮製上沒有逾越之處,稍微有點規格過高的地方,那也是小兕子在的緣故,公主嘛,自然是不同的。
小兕子咯咯直笑。
跟著李崇義身後的官員點頭稱善,公主都說是這樣了,那一定就是這樣。
戶部的李景仁來了連書院進都沒進,他知道陛下就沒想細查這些,陛下都不願查,自己幹嘛要那麽累。
書院是什麽樣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錢用哪裏了,每個學子的花費,他閉著眼睛都能說的明明白白。
工部的尚書現在是李大亮,人雖然有些驕橫,但是對皇帝的心思卻是把握的很準。
工部來人就是給宜壽縣公建造府邸的,門牌樓,大門往上高幾寸,門口擺放的器物都是他們要做的事情。
工部的人很聰明,他們隻做分內之事,絕對不往這裏摻和一點點。
所有人都變得聰明起來。
可消息傳開後,聰明的書院學子變得不開心了,李恪宣布最近半年要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筆墨紙硯等生活用品的發放頻率。
從未有過危機感的書院學子有了危機感。
當得知煤石生意今後將不歸屬於樓觀學後,從未恨過人的書院學子生平第一次有了恨的人。
他們想不明白,自己等人就好好地讀著書,為什麽那些官員會和書院過不去,就因為自己祖上是種地的?
不配讀書?
當仇恨的種子被種下後,遲早是會發芽的。
文人和武夫報複人的方式不一樣,武夫講得是報仇不隔夜,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快意恩仇。
文人則不是,他們喜歡以筆殺人,字字為贏,糾結不休。
惹誰都可以,但就是別惹文人。
他們不光惦記你,還惦記著你的祖祖輩輩,子子孫孫。
書院的學子多是貧苦百姓的孩子,他們知道自己的力量弱小,所以他們最先學會的就是等待。
就如父親所教的那樣,等待時令的到來,等到種子發芽,等待種子成熟,等待每年秋收,等待最合適出手的機會。
戚禾看了看幾個要好的同窗,伸出了手,然後一個又一個的手搭在他的手上。
戚禾沉聲道:“辱我師門,此仇必報!”
眾人目光灼灼齊聲道:“如若不報,誓不為人!如若不報……”
就在這時,宿舍樓下傳來叫喊聲:
“額賊賊,哪個宿舍的,宿舍長是誰,怎麽還在講話,怎麽還不熄燈,咋了,要當夜貓子是不是,睡不睡,不睡起來跟我守夜……”
戚禾伸出了腦袋:“朱叔,是我,剛才在背書呢,不好意思哈!”
朱丁聞言笑了笑:“原來是戚小先生,無妨無妨,早些睡吧,時候不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