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三界書齋之新聊齋故事 作者:如水鈺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老家裏聽說過這樣的一些故事,在這裏就不細講了,這也算是我的功德吧!
在老家聽我們那的老人們說:日本鬼子大掃蕩的時候,殺到了我們鄰村。他們村口有一顆老榆樹,活著的人都不知道它是哪一年種的,很粗很高大。就在鬼子要進村燒殺的那天,也不知道那顆老榆樹怎麽就跑到了路的中間,擋住了小鬼子的去路。鬼子頭一怒之下,就讓手下砍掉這顆老榆樹。小鬼子一斧子下去,就看見那樹上身流出了鮮血,幾斧子下去,血流了一地,就象人的血一樣。小鬼子嚇壞了,趕緊跑掉了,這個村那一次躲過了掃蕩,人們都來拜這顆樹。後來這顆樹就不知道去哪了,肯定不是有人把它砍了,好象一夜之間就沒了。現在想想,肯定是這顆樹救了人,積了功德,得道成仙,飛升了,當然這可能也是人們的美好願望。(這裏用這個‘顆’表示尊敬。)
至於說魔,不光指非人類,人類中也有,那就是一些逆天而行,罪大惡極之輩。為一已私利,犧牲幾個人且不論,血流成河,屍骨成山,他們都在所不惜,他們是人,但沒有人性,是妖,他們有逆天道。在我的小說裏,魔幾乎沒有,沒有人或其它物種喜歡他們,他們在三界(我這裏說的三界引神話故事,指人、神、鬼三界,不同於佛教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中就象過街的老鼠。
至於說鬼,我們都不陌生,簡單的說,就是人類想像出來的,死後,就變成了鬼。其實人們說到鬼,並不是單單的迷信,有些也是人類的美好願望。就象蒲鬆齡老先生那樣,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仕途失意,有時候甚至連基本生活都難維持,生前無法做到的事,死後或許就能做到。他想像出一些鬼神來達成自己的心願,其實就是想用一種手段改變自己的現狀,雖然這種改變隻在他的心裏。
鬼也有好壞良善之分,正常途徑下,人死後,歸地府,等待輪迴。一些鬼或是因為死時相衝,或是因為生前心願未了,或是因為死法不當,或是因為有很大怨氣,不想或是不能歸於地府。他們在人間找了一個逢隙,或因流戀,或想報仇,久而久之,生了壞心,逆天而行的,也就成了魔,我們通常叫他們魔鬼,或說是怨魂、凶魂之類。
我的小說裏好鬼、惡鬼、怨魂、凶魂都有。
寫到這裏,我想我們再說起妖魔鬼怪來就不隻是畏懼了,應該有些敬畏吧!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裏的三途也稱三道,指惡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他們都是佛祖教化渡濟的對象。做為信佛的人,也應該有此胸懷,做人不易,做妖魔鬼怪更不易。佛或仙在渡化他們的時候,常給他們搭建一個福地,這也是機緣。
這些隻代表我本人的一些觀點,也是做為寫這部小說的一個大前提。“娑婆世界、五濁世間,萬物眾生皆苦,”能認識到這一點,在人與人、人與其它物種相處的時候,就能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寬容,多一份尊敬、多一點忍耐、多一些憐憫、多一些關愛之心。
天地萬物和諧相處,眾生雖在娑婆苦海歷劫,如果能用自己的寬容、博愛、堅忍、上進為自己搭建一個福地!我們的心劫會少一些,世間和平會多一些。
在此僅以“寬容、博愛、堅忍、上進”八字,做為真言,希望能律已益人。
第一卷 齋主外篇之編輯部的故事
最近我迷上了研究《易經》,這《易經》真不愧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不論是原著內容,還是孔老先生根據自己的學說做的註解,喻意頗深,讓我愛不釋手,盡管有好多我還沒看懂。前幾天又在張大師那找了六個幹隆年間的銅錢,時不時占卜一下,有時候還挺準。
研究者認為:《易經》是中國佛道儒三家的活水源頭,每一家的學說都和《易經》多多少少有聯繫。例如:佛家的講因果、結善緣;道家的虛無飄渺、為而不爭;儒家的積極出世、中庸之道。這些觀點我百分之二百支持,我的支持論點可是有論據的,現在還不方便公開。
台灣作家羅蘭在她的作品《羅蘭小語》中寫自己“亦儒亦釋亦道又非儒非釋非道”,我當時就非常認同。因為本人信仰佛教,看完《易經》,我想我應該象羅蘭所說“亦儒亦釋亦道”,當然佛的思想成分肯定多一些,因為我更信輪迴(尊敬的阿彌陀佛,我這不是離經背道吧)。每每想到佛、道、儒這三大派,我的思維總民異常活躍,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要是能有一種思想或是另立一個教派(不太現實)把佛道儒三家統一在一起,取每一家的精華,舍其糟粕,讓中國人信仰,繼而讓世人信仰,頂禮摹拜。這樣,千百年後,我輩也成了受人尊敬的古人。也省得今天大法,明天氣功的,弄得亂七八糟了。有了這想法,本居士常常熱血沸騰,我輩生逢此時,任重道遠呀!
今天去社裏看看,兩個星期不來了,見誰都親。
“小邢呀,你過來,找你有點事。”這戴高度近視鏡的幹巴矮小老頭是我最不能得罪的。
“主編,今天您怎麽過來這麽早呀?不,您今天氣色怎麽這麽好呀?”剛說出一半就想抽自己嘴巴,好在本人反映快。
“我來晚過嗎?這幾天看大家工作努力,我高興,主要是你,小邢,這次攝影比賽,你又為咱們社爭光了。省攝影協會要出版你的作品呢,是我推薦的,我一個老同學主管。”
在老家聽我們那的老人們說:日本鬼子大掃蕩的時候,殺到了我們鄰村。他們村口有一顆老榆樹,活著的人都不知道它是哪一年種的,很粗很高大。就在鬼子要進村燒殺的那天,也不知道那顆老榆樹怎麽就跑到了路的中間,擋住了小鬼子的去路。鬼子頭一怒之下,就讓手下砍掉這顆老榆樹。小鬼子一斧子下去,就看見那樹上身流出了鮮血,幾斧子下去,血流了一地,就象人的血一樣。小鬼子嚇壞了,趕緊跑掉了,這個村那一次躲過了掃蕩,人們都來拜這顆樹。後來這顆樹就不知道去哪了,肯定不是有人把它砍了,好象一夜之間就沒了。現在想想,肯定是這顆樹救了人,積了功德,得道成仙,飛升了,當然這可能也是人們的美好願望。(這裏用這個‘顆’表示尊敬。)
至於說魔,不光指非人類,人類中也有,那就是一些逆天而行,罪大惡極之輩。為一已私利,犧牲幾個人且不論,血流成河,屍骨成山,他們都在所不惜,他們是人,但沒有人性,是妖,他們有逆天道。在我的小說裏,魔幾乎沒有,沒有人或其它物種喜歡他們,他們在三界(我這裏說的三界引神話故事,指人、神、鬼三界,不同於佛教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中就象過街的老鼠。
至於說鬼,我們都不陌生,簡單的說,就是人類想像出來的,死後,就變成了鬼。其實人們說到鬼,並不是單單的迷信,有些也是人類的美好願望。就象蒲鬆齡老先生那樣,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仕途失意,有時候甚至連基本生活都難維持,生前無法做到的事,死後或許就能做到。他想像出一些鬼神來達成自己的心願,其實就是想用一種手段改變自己的現狀,雖然這種改變隻在他的心裏。
鬼也有好壞良善之分,正常途徑下,人死後,歸地府,等待輪迴。一些鬼或是因為死時相衝,或是因為生前心願未了,或是因為死法不當,或是因為有很大怨氣,不想或是不能歸於地府。他們在人間找了一個逢隙,或因流戀,或想報仇,久而久之,生了壞心,逆天而行的,也就成了魔,我們通常叫他們魔鬼,或說是怨魂、凶魂之類。
我的小說裏好鬼、惡鬼、怨魂、凶魂都有。
寫到這裏,我想我們再說起妖魔鬼怪來就不隻是畏懼了,應該有些敬畏吧!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裏的三途也稱三道,指惡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他們都是佛祖教化渡濟的對象。做為信佛的人,也應該有此胸懷,做人不易,做妖魔鬼怪更不易。佛或仙在渡化他們的時候,常給他們搭建一個福地,這也是機緣。
這些隻代表我本人的一些觀點,也是做為寫這部小說的一個大前提。“娑婆世界、五濁世間,萬物眾生皆苦,”能認識到這一點,在人與人、人與其它物種相處的時候,就能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寬容,多一份尊敬、多一點忍耐、多一些憐憫、多一些關愛之心。
天地萬物和諧相處,眾生雖在娑婆苦海歷劫,如果能用自己的寬容、博愛、堅忍、上進為自己搭建一個福地!我們的心劫會少一些,世間和平會多一些。
在此僅以“寬容、博愛、堅忍、上進”八字,做為真言,希望能律已益人。
第一卷 齋主外篇之編輯部的故事
最近我迷上了研究《易經》,這《易經》真不愧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不論是原著內容,還是孔老先生根據自己的學說做的註解,喻意頗深,讓我愛不釋手,盡管有好多我還沒看懂。前幾天又在張大師那找了六個幹隆年間的銅錢,時不時占卜一下,有時候還挺準。
研究者認為:《易經》是中國佛道儒三家的活水源頭,每一家的學說都和《易經》多多少少有聯繫。例如:佛家的講因果、結善緣;道家的虛無飄渺、為而不爭;儒家的積極出世、中庸之道。這些觀點我百分之二百支持,我的支持論點可是有論據的,現在還不方便公開。
台灣作家羅蘭在她的作品《羅蘭小語》中寫自己“亦儒亦釋亦道又非儒非釋非道”,我當時就非常認同。因為本人信仰佛教,看完《易經》,我想我應該象羅蘭所說“亦儒亦釋亦道”,當然佛的思想成分肯定多一些,因為我更信輪迴(尊敬的阿彌陀佛,我這不是離經背道吧)。每每想到佛、道、儒這三大派,我的思維總民異常活躍,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要是能有一種思想或是另立一個教派(不太現實)把佛道儒三家統一在一起,取每一家的精華,舍其糟粕,讓中國人信仰,繼而讓世人信仰,頂禮摹拜。這樣,千百年後,我輩也成了受人尊敬的古人。也省得今天大法,明天氣功的,弄得亂七八糟了。有了這想法,本居士常常熱血沸騰,我輩生逢此時,任重道遠呀!
今天去社裏看看,兩個星期不來了,見誰都親。
“小邢呀,你過來,找你有點事。”這戴高度近視鏡的幹巴矮小老頭是我最不能得罪的。
“主編,今天您怎麽過來這麽早呀?不,您今天氣色怎麽這麽好呀?”剛說出一半就想抽自己嘴巴,好在本人反映快。
“我來晚過嗎?這幾天看大家工作努力,我高興,主要是你,小邢,這次攝影比賽,你又為咱們社爭光了。省攝影協會要出版你的作品呢,是我推薦的,我一個老同學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