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個“克裏姆林宮”上邊,一個口子都沒有。也就是除了兩扇鎖著的門,其他地方都被水泥給蓋嚴實了,沒有一扇窗戶口。那這玩意兒是弄來做啥的呢?交接隊也很奇怪,想著要進去看看。
不過那兩扇鐵門,不僅大得可怕,而且是代表了老大哥工業的最高水平。光是用手敲,就能感覺到鐵門的厚實。幾番努力之後,交接隊便放棄了。也許,就是一個水房吧。當然,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交接隊最眼紅的,自然是那十幾輛軍卡車。
關於老大哥到底在這裏幹了些什麽,他們並不是很關心。
交接隊在這些山中的水泥疙瘩裏,完成了“交接”。他們拿到了毛子兵剩下的槍枝彈藥、軍服,最後想辦法弄好了炸壞的土路,興高采烈的將軍卡車開出了山裏。歡聲笑語中,交接隊心想,這哪裏有什麽風險,明擺著就是蘇聯老大哥為了不讓人進來,打出的幌子嘛!
那之後,就再沒有官方人員進入過山林。而蘇聯老大哥呢,自那次匆忙的撤員之後,也再沒提過這件事。為“軍事科研xxx號工程”而修築的水泥疙瘩,再也無人問津。它們在深山裏忍受著日曬雨淋,而水泥疙瘩裏的那些屬於蘇聯人的秘密,似乎就要永不見天日。
如果真是那樣,也就沒我們的事情了。機緣巧合,在一次越南團體訪華中,咱們國家,知道了這件事。那時候,時間已經推回六十年代。六十年代,是我國軍工業從無到有、繼之高速發展的年代。
況且那時候國際形勢劍拔弩張,咱們的軍工人員,日日夜夜都想著為祖國造出先進武器,鞏固國防。那是一種最為樸實也最為真摯的情感。
隻要有發展的機會,咱們絕對不錯過。用瘋狂一詞來形容這種愛國之情,非常貼切。更為重要的是,六十年代,蘇聯老大哥鼻子一歪,尾巴一翹,撤走了在華援助人員,中蘇關係大有交惡的趨勢。並且他這一撤,咱們的很多科研,就陷入了滯緩狀態。
既然你蘇聯有變成“社會帝國主義”國家的勢頭,而咱們國家又要反霸權主義,就隻能背身一轉兩頭走了。“軍事科研”,鐵定是跟軍事有關。這越南又挨著咱們,是“同誌加兄弟”的關係,那行,咱們就要把蘇聯人搞的行當做個研究,看他到底在搗鼓個什麽。
於是,我在之前提到的那支考察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
說一句題外話,1961年,蘇聯當著全世界的麵,爆炸了一顆億萬噸級當量的氫彈。迄今為止,那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恐怖的爆炸。不隻咱們國家,幾乎全世界都被那試驗場上恐怖又巨大的蘑菇雲所震懾。所以那個時代下的國防鞏固,迫在眉睫。
越南同誌點了頭,於是咱們這支考察隊,背著蘇聯老大哥,悄悄開進了越南。
正文 第四章 :豎井
考察隊大部分由學生組成,也有相關專家混雜在其中。之前我也寫過,這支考察隊裏,還帶著一個工兵班。工兵班主要是承擔爆破任務,以及護衛考察隊。
進入越南後,在越南嚮導的帶領下,考察隊順利的到達了深山中的“軍事科研”工程區內。雖說這次考察隊入越,蘇聯並不知情。但放眼看向國際形勢,越南的的南北內戰升級,美國軍隊開始駐進越南南部,由以前的軍事支援變成親力親為。
呼嘯的美國偵察機,時常徘徊在北越的上空。所以咱們的這支考察隊,承擔著一定的風險。
考察隊剛走進山裏,就迫不及待的檢測了空氣中的化學元素。遺憾的是,儀器並沒有檢測到異常,大山裏的空氣很正常。有些失落的考察隊,隻好前往工程區內,看能不能撿上其他有價值的線索。為什麽失落呢,考察隊本以為能窺見一絲氫彈的秘密。
幾年的時間過去,這裏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樣。老大哥在深山中刨出的土路,快要被生出的植物所淹沒蹤跡。越南嚮導說,自從政府當年封山後,附近的村民都被安置走。雖然禁令很早就解除了,但那些安置走的村民,沒有回來幾個。所以這旮旯地方,不知道多久沒人來過了。
艱難的跋涉之後,考察隊終於如願到達了深山盆地裏的工程區。但意想不到的是,那四四方方的水泥壩子裏,林立的建築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殘垣斷壁。
圍得四四方方的鐵絲護欄,沒經得起風吹日曬,塌下了一大半,上麵爬滿了藤蔓。殘垣斷壁裏,野草盛開,百花爭艷,鳥兒嘰嘰喳喳,微風吹拂不停,好一派和諧的山林風光!那情景,根本跟“軍事科研”搭不上邊,倒還像是叢林裏的待人發掘的古代文明遺蹟。
見此情景,考察隊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這一眼望過去,感覺大家不是來科研考察,而是搖身一變成了考古隊。叫來越南嚮導一問,他也並不知情。
擠進工程區,水泥壩子裂開了縫,裏麵生出了野草苔蘚。壩子上布滿黑垢的水泥坨子,不計其數。工兵班的戰士們一看,就知道這些殘垣斷壁是人為爆破的。看來細心的蘇聯老大哥,悄悄回來了一趟,並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全部付之一炬。
鳥兒在裏築起了巢,曾經屬於蘇聯人的工程,已經成為了毒蛇毒蟲的天堂。
但廢了這麽大的勁兒來這深山老林裏,總不能說走就走。考察隊在水泥壩子內駐紮了下來,準備死馬當成活馬醫,再探尋探尋。
不過那兩扇鐵門,不僅大得可怕,而且是代表了老大哥工業的最高水平。光是用手敲,就能感覺到鐵門的厚實。幾番努力之後,交接隊便放棄了。也許,就是一個水房吧。當然,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交接隊最眼紅的,自然是那十幾輛軍卡車。
關於老大哥到底在這裏幹了些什麽,他們並不是很關心。
交接隊在這些山中的水泥疙瘩裏,完成了“交接”。他們拿到了毛子兵剩下的槍枝彈藥、軍服,最後想辦法弄好了炸壞的土路,興高采烈的將軍卡車開出了山裏。歡聲笑語中,交接隊心想,這哪裏有什麽風險,明擺著就是蘇聯老大哥為了不讓人進來,打出的幌子嘛!
那之後,就再沒有官方人員進入過山林。而蘇聯老大哥呢,自那次匆忙的撤員之後,也再沒提過這件事。為“軍事科研xxx號工程”而修築的水泥疙瘩,再也無人問津。它們在深山裏忍受著日曬雨淋,而水泥疙瘩裏的那些屬於蘇聯人的秘密,似乎就要永不見天日。
如果真是那樣,也就沒我們的事情了。機緣巧合,在一次越南團體訪華中,咱們國家,知道了這件事。那時候,時間已經推回六十年代。六十年代,是我國軍工業從無到有、繼之高速發展的年代。
況且那時候國際形勢劍拔弩張,咱們的軍工人員,日日夜夜都想著為祖國造出先進武器,鞏固國防。那是一種最為樸實也最為真摯的情感。
隻要有發展的機會,咱們絕對不錯過。用瘋狂一詞來形容這種愛國之情,非常貼切。更為重要的是,六十年代,蘇聯老大哥鼻子一歪,尾巴一翹,撤走了在華援助人員,中蘇關係大有交惡的趨勢。並且他這一撤,咱們的很多科研,就陷入了滯緩狀態。
既然你蘇聯有變成“社會帝國主義”國家的勢頭,而咱們國家又要反霸權主義,就隻能背身一轉兩頭走了。“軍事科研”,鐵定是跟軍事有關。這越南又挨著咱們,是“同誌加兄弟”的關係,那行,咱們就要把蘇聯人搞的行當做個研究,看他到底在搗鼓個什麽。
於是,我在之前提到的那支考察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
說一句題外話,1961年,蘇聯當著全世界的麵,爆炸了一顆億萬噸級當量的氫彈。迄今為止,那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恐怖的爆炸。不隻咱們國家,幾乎全世界都被那試驗場上恐怖又巨大的蘑菇雲所震懾。所以那個時代下的國防鞏固,迫在眉睫。
越南同誌點了頭,於是咱們這支考察隊,背著蘇聯老大哥,悄悄開進了越南。
正文 第四章 :豎井
考察隊大部分由學生組成,也有相關專家混雜在其中。之前我也寫過,這支考察隊裏,還帶著一個工兵班。工兵班主要是承擔爆破任務,以及護衛考察隊。
進入越南後,在越南嚮導的帶領下,考察隊順利的到達了深山中的“軍事科研”工程區內。雖說這次考察隊入越,蘇聯並不知情。但放眼看向國際形勢,越南的的南北內戰升級,美國軍隊開始駐進越南南部,由以前的軍事支援變成親力親為。
呼嘯的美國偵察機,時常徘徊在北越的上空。所以咱們的這支考察隊,承擔著一定的風險。
考察隊剛走進山裏,就迫不及待的檢測了空氣中的化學元素。遺憾的是,儀器並沒有檢測到異常,大山裏的空氣很正常。有些失落的考察隊,隻好前往工程區內,看能不能撿上其他有價值的線索。為什麽失落呢,考察隊本以為能窺見一絲氫彈的秘密。
幾年的時間過去,這裏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樣。老大哥在深山中刨出的土路,快要被生出的植物所淹沒蹤跡。越南嚮導說,自從政府當年封山後,附近的村民都被安置走。雖然禁令很早就解除了,但那些安置走的村民,沒有回來幾個。所以這旮旯地方,不知道多久沒人來過了。
艱難的跋涉之後,考察隊終於如願到達了深山盆地裏的工程區。但意想不到的是,那四四方方的水泥壩子裏,林立的建築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殘垣斷壁。
圍得四四方方的鐵絲護欄,沒經得起風吹日曬,塌下了一大半,上麵爬滿了藤蔓。殘垣斷壁裏,野草盛開,百花爭艷,鳥兒嘰嘰喳喳,微風吹拂不停,好一派和諧的山林風光!那情景,根本跟“軍事科研”搭不上邊,倒還像是叢林裏的待人發掘的古代文明遺蹟。
見此情景,考察隊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這一眼望過去,感覺大家不是來科研考察,而是搖身一變成了考古隊。叫來越南嚮導一問,他也並不知情。
擠進工程區,水泥壩子裂開了縫,裏麵生出了野草苔蘚。壩子上布滿黑垢的水泥坨子,不計其數。工兵班的戰士們一看,就知道這些殘垣斷壁是人為爆破的。看來細心的蘇聯老大哥,悄悄回來了一趟,並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全部付之一炬。
鳥兒在裏築起了巢,曾經屬於蘇聯人的工程,已經成為了毒蛇毒蟲的天堂。
但廢了這麽大的勁兒來這深山老林裏,總不能說走就走。考察隊在水泥壩子內駐紮了下來,準備死馬當成活馬醫,再探尋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