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全民的素質。而全民的素質,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又是國家經濟狀況的一種表現;換言之,是由一定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從十九世紀初施泰因、哈登堡改革開始,普魯士就非常重視教育,提倡科學,以適應機器大工業和農業技術改造的需要。1819年,國家成立了技術委員會。並通過建立學校,出版書籍,舉辦展覽等方法,發展科學和教育事業(51)。1825年,又實行強迫義務教育製度(52)。同年,第一所工科大學在卡爾斯魯厄建立。接著,在達姆斯塔特,慕尼黑、德勒斯登、斯圖加特等地又建立了一些工科大學,培養了大批註重實用的科學技術人才(53)。六十年代,普魯士的學齡兒童入學率已達到97.5%(54)。七十年代前,化學、物理等學科得到較快發展,並且通過學校教育,將這些科學知識迅速傳播和應用,使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科學和教育事業不僅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素質,而且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所有這些,都是普魯士國力增強的重要因素。就在普法戰爭結束的1871年,法國人也不得不承認:“受過更好的教育的人民贏得了勝利”(56)。


    注釋:


    13(23)(29)(34)(38)樊亢、宋則行主編:《外國經濟史》(近代現代)第1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3、166、161、126、129、120頁。


    2(51)王誌樂:《十九世紀德國產業革命》,《外國歷史大事集》,近代部分第3分冊,重慶出版社1985年版,第281、280頁。


    49(11)許永璋:《世界近代工業革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2—143、144、145頁。


    5(39)維納?洛赫著,北大歷史係世界近代現代史教研室譯:《德國史》,三聯書店1959年版,第203頁。


    6馬海編著:《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的過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1頁;前引樊亢等主編書,第164頁。


    7810波梁斯基著,郭吳新等譯:《外國經濟史》(資本主義時代),三聯書店1963年版,第386頁。


    (12)(16)(53)迪特爾?拉夫:《德意誌史》中文版,波恩1987年版,第104—105頁。


    (13)(17)樊亢、宋則行主編:《外國經濟史》(近代現代)第1冊,164頁。


    (14)(24)(37)(35)克拉潘著,傅夢弼譯:《1815—1914年法國和德國的經濟發展》,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第176、73、175、340頁。


    (15)(18)(19)(20)(31)(35)波梁斯基著,郭吳新等譯:《外國經濟史》(資本主義時代),第372、373、374、172、384、303頁。


    (21)參見裘元倫:《德國工業化時期的農業》,《世界農業》1988年第1期。


    (22)參見王誌樂:《“普魯士式道路”再評價》,《史學月刊》1983年第3期。


    (25)(27)(32)(36)樊亢、宋則行主編:《外國經濟史》(近代現代)第1冊,128頁。


    (26)(28)(30)(33)楊異同等編著:《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的條件、方法和特點》,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5—46頁。


    (40)(41)(42)(44)(46)欣斯利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譯:《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11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293、298、297、298、300頁。


    (43)(45)皮埃爾?米蓋爾著,蔡鴻賓等譯:《法國史》,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403、401頁。


    (47)(48)(49)(50)莫洛克等編,耿淡如譯:《世界近代史文獻》第2卷第1分冊,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10—11頁。


    (52)(54)王誌樂:《十九世紀德國產業革命》,《外國歷史大事集》近代部分第3分冊,283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破解普法戰爭之戰略棋局:麵對德國統一進程的拿破崙三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寒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寒秋並收藏破解普法戰爭之戰略棋局:麵對德國統一進程的拿破崙三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