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破解普法戰爭之戰略棋局:麵對德國統一進程的拿破崙三世 作者:李寒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ralph r.menning,the art of the possible,documents on great power diplomacy,1814-1914,ny,1996,p179
注釋:
1:在中世紀,阿爾薩斯和洛林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地。法國從1641年開始,特別是在路易十四時代,通過三十年戰爭、九年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瑪利亞?特蕾莎婚約最終取得阿爾薩斯和洛林。在最後一任洛林公爵斯坦尼斯拉斯去世後15年,1780年普羅旺斯(原勃艮第公國)、阿爾薩斯(原阿爾曼尼公國)和洛林的人民宣誓效忠法蘭西民族、國家、國王和人民。
2: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上洛林地區後,阿爾薩斯-洛林成為德意誌帝國直轄區,由帝國政府直接管理,從而將法德邊境置於帝國政府直接控製之下。如果阿爾薩斯和上洛林沒有被割讓,仍在法國境內,則法德邊境一大段是和德意誌帝國境內的巴伐利亞王國和巴登公國接壤。新邊境可以起到防火牆的作用。
3:對於英國的均勢政策,英國外交部1907年1月1日的克勞備忘錄可以說是最好的註解。其中提到:“……英國的政策是維持這種均勢,把自己的力量加在這一邊或者那一邊,但是總是加在一邊以抵製某一時期內一個最強大的國家或集團的政治霸權,這幾乎成為一個歷史上的真理。……”可見英國人認為其國家利益和均勢是天然和諧並可以劃等號的。但是我們同樣從備忘錄中看到,這種申明僅僅是針對歐洲大陸體係,放之於世界體係,那麽英國就不是追求均勢了,其國家利益是追求優勢,而將對手冠以破壞均勢之名。1853-1856年的克裏米亞戰爭就是典型的例子,英國實際上通過該戰爭參與了瓦解維也納均勢體係的進程。
4:在一戰前的金本位貨幣時代,除了物價指數上漲外,可以認為貨幣幣值長期穩定。50億法郎折合的2億英鎊的購買力可以參考以下的數據:1913年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超級無畏艦“厭戰”號造價為2524148英鎊。(s. w. roskill, hms warspite the story of a famous battleship, futura publication limited, london, uk, 1974, p87)2億英鎊差不多可以建造80艘超級無畏艦。關於50億法郎折合當時中國白銀7.2億兩,請見本文附錄。
5:關於法國賠款的細節,樓均信先生所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興衰史》第35頁引用的夏斯特納《第三共和國》第一卷119、127頁的論述在賠款時間和方式上與《法蘭克福條約》正文不符。例如“1870年10月梯也爾派遣財政部長布耶?凱爾梯也去柏林與德國政府就賠款問題進行談判。10月12日,雙方訂立條約,規定法國同意提前付清在須在1871年3月1日前支付的20億法郎賠款的其餘部分;”特此刊注。
6:德國自身的金融改革卻給法國的償付賠款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統一以前,各德意誌邦國採用自己的金融貨幣係統,統一以後必須進行改革整合。德國注意到兩個並無必然聯繫的事實:英國經濟的巨大成功;英國實行金本位製。於是德國於1871年12月也採用金本位製作為統一國家的貨幣製度,而來自於法國的戰爭賠款使之成為可能。法國一直採用金銀複本位製,德國大量購入黃金導致國際市場金銀比價大跌,法國深受其害。(約翰 f 喬恩,《貨幣史》(李廣幹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p147)
7:進步自由黨人魯道夫 菲肖夫在1873年競選演說中聲稱,普魯士正經歷著一場“文化鬥爭”,即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搏鬥。這個名稱並不能確切表達事物的本質,但俾斯麥歡迎別人對他的鬥爭起一個偉大的名字,於是這場爭論就以“文化鬥爭”載入史冊。(艾倫 帕麥爾,《俾斯麥傳》(高年生 張年根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p198)關於“文化鬥爭”的開端,蘭格在《歐洲聯盟與陣線》中表述為“五月法令”的頒布,而帕麥爾在《俾斯麥傳》中認為是國家監督學校的法令。本文採取帕麥爾的表述。
8: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羅馬教會教皇長期衝突。亨利四世皇帝與教皇爭奪主教任免權,遭到失敗。1077年冬天,他去卡諾莎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謝罪。
9:《五月法令》的主要內容包括:由國家控製教育;教會教育也由控製,減少神職教育的必修課程;候補教士在進入神學院前必須進入德國
10:阿尼姆在普法戰爭後被任命為駐法大使。他主張德國應幫助法國恢復君主製,這與俾斯麥的意見相左,俾斯麥認為共和製的法國會被君主製國家孤立。阿尼姆則越級向皇帝直接報告他的觀點,並有取代俾斯麥的野心。1874年4月,報紙上出現了阿尼姆提供的一些外交文件。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阿尼姆在擔任駐法大使期間私自截留文件。10月,阿尼姆被捕。12月柏林法院開庭審判,10天後法庭判阿尼姆有罪。阿尼姆屬於上流社會,在與阿尼姆的政治鬥爭中,俾斯麥也受到很大傷害,特別是精神上。
參考書目:
1, 王繩祖,《國際關係史》(第2版)(上),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2, 朱瀛泉,《國際關係史》(十卷本第三卷)(網絡版)
3, 朱瀛泉,《近東危機與柏林會議》,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4, 樓均信,《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興衰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 樓均信等譯,《一八七一——一九一八年的法國》(網絡版)
注釋:
1:在中世紀,阿爾薩斯和洛林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地。法國從1641年開始,特別是在路易十四時代,通過三十年戰爭、九年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瑪利亞?特蕾莎婚約最終取得阿爾薩斯和洛林。在最後一任洛林公爵斯坦尼斯拉斯去世後15年,1780年普羅旺斯(原勃艮第公國)、阿爾薩斯(原阿爾曼尼公國)和洛林的人民宣誓效忠法蘭西民族、國家、國王和人民。
2: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上洛林地區後,阿爾薩斯-洛林成為德意誌帝國直轄區,由帝國政府直接管理,從而將法德邊境置於帝國政府直接控製之下。如果阿爾薩斯和上洛林沒有被割讓,仍在法國境內,則法德邊境一大段是和德意誌帝國境內的巴伐利亞王國和巴登公國接壤。新邊境可以起到防火牆的作用。
3:對於英國的均勢政策,英國外交部1907年1月1日的克勞備忘錄可以說是最好的註解。其中提到:“……英國的政策是維持這種均勢,把自己的力量加在這一邊或者那一邊,但是總是加在一邊以抵製某一時期內一個最強大的國家或集團的政治霸權,這幾乎成為一個歷史上的真理。……”可見英國人認為其國家利益和均勢是天然和諧並可以劃等號的。但是我們同樣從備忘錄中看到,這種申明僅僅是針對歐洲大陸體係,放之於世界體係,那麽英國就不是追求均勢了,其國家利益是追求優勢,而將對手冠以破壞均勢之名。1853-1856年的克裏米亞戰爭就是典型的例子,英國實際上通過該戰爭參與了瓦解維也納均勢體係的進程。
4:在一戰前的金本位貨幣時代,除了物價指數上漲外,可以認為貨幣幣值長期穩定。50億法郎折合的2億英鎊的購買力可以參考以下的數據:1913年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超級無畏艦“厭戰”號造價為2524148英鎊。(s. w. roskill, hms warspite the story of a famous battleship, futura publication limited, london, uk, 1974, p87)2億英鎊差不多可以建造80艘超級無畏艦。關於50億法郎折合當時中國白銀7.2億兩,請見本文附錄。
5:關於法國賠款的細節,樓均信先生所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興衰史》第35頁引用的夏斯特納《第三共和國》第一卷119、127頁的論述在賠款時間和方式上與《法蘭克福條約》正文不符。例如“1870年10月梯也爾派遣財政部長布耶?凱爾梯也去柏林與德國政府就賠款問題進行談判。10月12日,雙方訂立條約,規定法國同意提前付清在須在1871年3月1日前支付的20億法郎賠款的其餘部分;”特此刊注。
6:德國自身的金融改革卻給法國的償付賠款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統一以前,各德意誌邦國採用自己的金融貨幣係統,統一以後必須進行改革整合。德國注意到兩個並無必然聯繫的事實:英國經濟的巨大成功;英國實行金本位製。於是德國於1871年12月也採用金本位製作為統一國家的貨幣製度,而來自於法國的戰爭賠款使之成為可能。法國一直採用金銀複本位製,德國大量購入黃金導致國際市場金銀比價大跌,法國深受其害。(約翰 f 喬恩,《貨幣史》(李廣幹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p147)
7:進步自由黨人魯道夫 菲肖夫在1873年競選演說中聲稱,普魯士正經歷著一場“文化鬥爭”,即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搏鬥。這個名稱並不能確切表達事物的本質,但俾斯麥歡迎別人對他的鬥爭起一個偉大的名字,於是這場爭論就以“文化鬥爭”載入史冊。(艾倫 帕麥爾,《俾斯麥傳》(高年生 張年根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p198)關於“文化鬥爭”的開端,蘭格在《歐洲聯盟與陣線》中表述為“五月法令”的頒布,而帕麥爾在《俾斯麥傳》中認為是國家監督學校的法令。本文採取帕麥爾的表述。
8: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羅馬教會教皇長期衝突。亨利四世皇帝與教皇爭奪主教任免權,遭到失敗。1077年冬天,他去卡諾莎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謝罪。
9:《五月法令》的主要內容包括:由國家控製教育;教會教育也由控製,減少神職教育的必修課程;候補教士在進入神學院前必須進入德國
10:阿尼姆在普法戰爭後被任命為駐法大使。他主張德國應幫助法國恢復君主製,這與俾斯麥的意見相左,俾斯麥認為共和製的法國會被君主製國家孤立。阿尼姆則越級向皇帝直接報告他的觀點,並有取代俾斯麥的野心。1874年4月,報紙上出現了阿尼姆提供的一些外交文件。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阿尼姆在擔任駐法大使期間私自截留文件。10月,阿尼姆被捕。12月柏林法院開庭審判,10天後法庭判阿尼姆有罪。阿尼姆屬於上流社會,在與阿尼姆的政治鬥爭中,俾斯麥也受到很大傷害,特別是精神上。
參考書目:
1, 王繩祖,《國際關係史》(第2版)(上),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2, 朱瀛泉,《國際關係史》(十卷本第三卷)(網絡版)
3, 朱瀛泉,《近東危機與柏林會議》,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4, 樓均信,《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興衰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 樓均信等譯,《一八七一——一九一八年的法國》(網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