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國出城與匈奴交戰,敵我實力懸殊,大敗而歸,韓安國本人受了重傷,後來幸虧燕王劉定國的軍隊開了過來,匈奴人撤離了漁陽郡。劉徹得知後很憤怒,韓安國不了解敵情,亂下判斷。於是派人訓斥韓安國,並把他遷到右北平郡(今天的河北西北部承德一代)。這道命令對於韓安國無異於傷口上撒鹽。重傷之人經不起車馬勞做,再加上剛剛吃了敗仗,心情非常低落,在右北平不到幾個月,韓安國吐血而死。


    劉徹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接任,右北平是邊郡,太守人選不能含糊,劉徹不得不考慮重新啟用李廣。自上次被貶為庶人後,李廣在終南山打了近一年獵(被後世大肆渲染的李廣誤認石頭為老虎,一箭射進石頭便在這一段時期發生的)。收到任命書後,李廣欣然應允,絲毫不作停留,極速趕赴右北平赴任,接替過世的韓安國。


    李廣守邊是老手,右北平郡暫時得以安寧。也就是在右北平任職期間,李廣得到一個稱號,飛將軍,匈奴人奉送。


    右北平雖安,但是匈奴人並未罷休。右北平西邊是漁陽,漁陽再西邊的兩個郡,上穀和雁門郡頻繁向長安發急報,發現匈奴敵情,來勢兇猛。帝國北方邊境全線告急。


    劉徹必須做出應對,他又在策劃新的反擊。


    7)不能再這樣打下去


    劉徹第十三年秋天,衛青和李息各領三萬騎兵,北上進攻匈奴。衛青出雁門郡,李息出代郡。這是對匈奴的第三次戰爭,第二次出境作戰。第一戰馬邑伏擊,步兵騎兵戰車兵混雜;第二戰四路出擊,步兵已經沒了,隻剩騎兵和戰車兵;這次的第三戰,全部都是騎兵了。當然這是根據每戰後的經驗進行的兵種調整,這種技術層麵的東西還是交給專業人士們吧,沒什麽可多說的。對於劉徹來講,這種事情不該是他考慮的,他更應該考慮為什麽進行戰爭,即發動某次戰爭的動機是什麽,戰略層麵的考慮。但是這一次,劉徹似乎還是有些迷惑,有些盲目。


    韓安國曾經兩次和王恢就是否對匈奴開戰問題進行公開辯論,兩次都提到對匈奴作戰的不利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兩點,一是我方的劣勢,即長距離作戰後勤保障問題;二是匈奴人的固有的特點,逐水草而居,“遷徙鳥舉,難得而製(韓安國照抄李斯)”。第一個問題相對於如今帝國經濟實力和人口數量,並不是太大的困難,隻看劉徹有沒有這個決心了,劉徹當然是有的;第二個問題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打匈奴是個老口號,卻是個新課題,誰也不知道怎麽打。劉邦當年攻下鹹陽,大秦帝國就算滅亡了。鹹陽是坐城市,就矗在那裏,地圖上標的清清楚楚,派大軍過去打就行了,打下來就是你的。可惜這一套在匈奴人身上根本行不通。他們沒有城市,沒有據點,沒有什麽扼天下交通咽喉之地,所以匈奴人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運氣好能抓到一兩個匈奴人逼問一番,抓不到就在茫茫大草原上摸吧。真難為衛青和李息了。


    所以李息這一次遭遇了和上次公孫賀一樣的情形,沒遇到敵人,一路北上沒有匈奴人的蹤影,隻好撤回來;衛青遇到了,我們不知道他是通過什麽方式找到的匈奴人,是運氣還是卓有成效的偵察手段,史書沒有記載,衛青就是遇到了匈奴人。雙方交戰,匈奴敗退,留下數千屍體。


    這一次進攻可以說取得了比較大的勝利,但是劉徹沒有大張旗鼓給衛青慶功,很低調地一筆帶過了。因為這次戰爭結果讓劉徹陷入了思考。


    自他即位以來,對匈奴採取的三次戰爭,無不是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大軍一動,消耗的物力財力難以計數,然而收效甚微,如隔靴搔癢,唯一的戰利品就是幾千匈奴人的頭顱。匈奴雖然人口不多,但是保守估計也在一百萬以上,所以漢帝國和劉徹費盡心血得來的這一點點戰果,匈奴人根本就不在意。用盡全力揮出的重拳,幾乎全部打在空氣上,再這麽打下去,早晚閃了腰。劉徹想要的最終結果肯定是把匈奴消滅之,但是劉徹已經明白,這是一場持久戰,非一時一計之功。消滅不是殺人,對於現階段的匈奴帝國對立局勢來講,殺人不該是,也不可能成為第一目的,看一眼這三次對匈奴的作戰就知道了,寥寥殺了幾個,想多殺都根本殺不到——盡管漢軍的實力要強過匈奴。殺人,或曰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這種事是防守一方該首要考慮的,或者遊擊隊恐怖分子之類。漢帝國是進攻一方,進攻一方該做什麽——攻城略地。匈奴沒城可攻,但是有地可略。


    劉徹的頭腦裏形成一個非常有氣勢、有膽量的戰略規劃。


    8)八十年之痛


    劉徹在注視著地圖上的一塊區域,黃河幾字形的中間矩形上半部分。詳細描述的話,長城以北,陰山以南,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其實這塊區域有個更響亮的名字,河套。包括寧夏平原,鄂爾多斯高原和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天河套區域的大部分屬於內蒙古自治區。秦漢時期稱之為河南地。


    如今的匈奴領土疆域的範圍,應該是自百多年前匈奴統一以來最大的,西到阿爾泰山,東到大興安嶺,北到俄羅斯貝加爾湖,幾乎整個內外蒙古都屬於他的版圖,還要加上新疆、甘肅甚至中亞的一部分地區。其領土的最南端,便是河套地區,河南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王朝·漢武揮鞭與大漢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李船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李船長並收藏大漢王朝·漢武揮鞭與大漢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