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章師長英勇殉國的消息傳到城內,受重傷的300多名士兵紛紛以他為榜樣,寧死也不落入敵手,互相之間以手榴彈自炸,全部壯烈犧牲。
王銘章犧牲後,守城官兵繼續與敵搏鬥。入夜之前,敵占領了東、西、南三麵城牆,而東北、西北兩個城角和北麵城牆仍在我軍手中。夜9時,我北城牆上的守軍二三百人扒開城門,突出重圍。而在城內與大部隊失去聯繫的零星小部隊,仍在各自為戰,頑強抵抗,激戰槍聲,徹夜不絕。直至18日午後,敵才完全占領滕縣。
滕縣保衛戰自3月14日晨開始,至18日中午結束,共4天半,計108小時。為攻下滕城,敵使用了強大的炮火,僅16、17兩日,滕縣城關落下的炮彈就達3萬餘發。我第四十一軍守城部隊自第一二二師師長王銘章以下傷亡5000餘人;第四十五軍自第一二七師師長陳離以下傷亡亦達四五千人,總共傷亡萬人以上。進犯之敵傷亡也十分慘重,我斃傷敵軍官佐達320餘員,擊斃士兵1500餘名,擊傷士兵5700餘名。整個滕城內外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城內建築悉化為焦土,火光烈烈,煙焰蔽空,入夜火光燭照百裏。
王銘章師長率部堅守滕縣四晝夜,打擊了日軍磯穀師團的囂張氣焰,阻滯了日軍南犯徐州的計劃,使我軍大部隊贏得了魯南會戰的充分準備時間,對圍殲日軍板垣、磯穀兩師團的台兒莊大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對此,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曾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在滕縣保衛戰後給蔣介石的電報中說:“此次我第二十二集團軍鄧、孫部,自本月14日拂曉起於滕縣之北界河東西地區,受優勢敵軍之壓迫,該軍奮勇抗戰。是日於黃山、北山等處予敵以挫傷後,卒被敵炮火摧毀陣地,我警戒部隊悉作壯烈犧牲。當晚續於晉(普)陽山陣地及右翼龍山、中央界河、左翼大小塢各主要陣地,予敵傷亡尤大。15和16兩日我堅守晉(普)陽山、龍山、北沙河、大小塢陣地,在敵步炮空不斷轟炸下作殊死戰鬥,前仆後繼,犧牲慘烈!至16日晚,晉(普)陽山、龍山兩處各約一團之守兵,全部殉國,陣地始陷。同時北沙河守兵被迫退守滕縣左翼小塢村,戰軍亦突圍加入滕縣防禦,苦戰撐拒。迄17日下午5時半城垣俱遭摧毀後,被敵突入。巷戰結果,我官兵除少數衝出外,餘均灑盡最後一滴血以殉城。此14日至今日該部抗戰經過之概略情形也。此戰役傷亡官兵不下萬人。陣亡師長王銘章、參謀長趙渭賓、鄒慕陶、團長王麟等;負傷師長陳離、旅長呂康、王誌遠、副旅長汪朝濂等;其餘團營以下傷亡人數尚在清查中。查該集團軍以劣勢之裝備與兵力,對絕對優勢之頑敵,獨能奮勇抗戰,官兵浴血苦鬥達三日半以上,挫敵凶鋒,阻敵銳進,使我援軍得以適時趕到,戰役中心之徐州得以轉危為安,此為國犧牲之精神,不可泯也。”1他在以後撰寫的回憶錄中又說:“滕縣一戰,川軍以寡敵眾,不惜重大犧牲,阻敵南下,寫出川軍史上最光榮的一頁。”2
1938年3月30日,蔣介石為王銘章殉國致電李宗仁,全文如下:
李司令長官勛鑒;王故師長銘章,力戰殉國,達成任務。緬懷壯烈,悼惜殊深。準給特恤一萬二千元,轉請國府特予褒揚,追贈陸軍上將,由軍委會依上將例給恤,並將生平事績宣付史館,以獎矜惜,而慰忠勇。
中正
1938年3月30日3
4月6日,國民政府特令褒揚王銘章,追贈陸軍上將,令曰:
陸軍第一百二十二師師長王銘章,賦性剛毅,誌行忠貞,此次於滕縣之役,苦守要區,逾三晝夜,卒待援軍到達,陣線得以鞏固,不幸殊勛甫建,以率部奮力巷戰,竟爾殉職,緬懷壯烈,悼惜殊深,應予特令褒揚,追贈陸軍上將,交軍事委員會從優議恤,並將生平事績存備宣付史館,用彰忠勛,以資矜式。此令。1
王銘章的靈柩於1938年5月9日運抵武漢大智門火車站,武漢各界萬人迎靈。在公祭儀式上,《新華日報》代表吳克堅緻悼詞說:“王師長等殉難烈士的鮮血,不僅洗滌了‘川軍二十年內戰的罪愆’,而且更加振奮了全國軍人槍口對外的民族精神,他們是對得住四川的父老,對得住國家,對得住老百姓。”“王師長是我們黃帝的優秀兒孫,是保國衛民的英勇戰士,是中華民國的模範軍人。他的死,是為國家、為民族,為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民。他的姓名將永垂史冊,他的精神將永遠不死。”2當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也發表了廣播講話,悼念王銘章師長。他說:“王銘章是一個偉大的人生的成功者”,“他並沒有死,他是把他的生命切實地融化進了我們民族的生命裏麵。在我們民族存續的一天,王銘章師長是永遠生存著的。”3
在隆重的公祭儀式上,掛滿了敬輓王銘章師長的題詞、輓聯、祭文,以寄託哀思,鼓舞鬥誌。
中共中央領導人毛澤東、陳紹禹、秦邦憲、吳玉章、董必武聯名撰贈輓聯:
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
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爭光。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題詞:
民族光榮
輓聯:
執幹戈以衛邦家,壯誌不還,拚取忠忱垂宇宙;
王銘章犧牲後,守城官兵繼續與敵搏鬥。入夜之前,敵占領了東、西、南三麵城牆,而東北、西北兩個城角和北麵城牆仍在我軍手中。夜9時,我北城牆上的守軍二三百人扒開城門,突出重圍。而在城內與大部隊失去聯繫的零星小部隊,仍在各自為戰,頑強抵抗,激戰槍聲,徹夜不絕。直至18日午後,敵才完全占領滕縣。
滕縣保衛戰自3月14日晨開始,至18日中午結束,共4天半,計108小時。為攻下滕城,敵使用了強大的炮火,僅16、17兩日,滕縣城關落下的炮彈就達3萬餘發。我第四十一軍守城部隊自第一二二師師長王銘章以下傷亡5000餘人;第四十五軍自第一二七師師長陳離以下傷亡亦達四五千人,總共傷亡萬人以上。進犯之敵傷亡也十分慘重,我斃傷敵軍官佐達320餘員,擊斃士兵1500餘名,擊傷士兵5700餘名。整個滕城內外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城內建築悉化為焦土,火光烈烈,煙焰蔽空,入夜火光燭照百裏。
王銘章師長率部堅守滕縣四晝夜,打擊了日軍磯穀師團的囂張氣焰,阻滯了日軍南犯徐州的計劃,使我軍大部隊贏得了魯南會戰的充分準備時間,對圍殲日軍板垣、磯穀兩師團的台兒莊大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對此,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曾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在滕縣保衛戰後給蔣介石的電報中說:“此次我第二十二集團軍鄧、孫部,自本月14日拂曉起於滕縣之北界河東西地區,受優勢敵軍之壓迫,該軍奮勇抗戰。是日於黃山、北山等處予敵以挫傷後,卒被敵炮火摧毀陣地,我警戒部隊悉作壯烈犧牲。當晚續於晉(普)陽山陣地及右翼龍山、中央界河、左翼大小塢各主要陣地,予敵傷亡尤大。15和16兩日我堅守晉(普)陽山、龍山、北沙河、大小塢陣地,在敵步炮空不斷轟炸下作殊死戰鬥,前仆後繼,犧牲慘烈!至16日晚,晉(普)陽山、龍山兩處各約一團之守兵,全部殉國,陣地始陷。同時北沙河守兵被迫退守滕縣左翼小塢村,戰軍亦突圍加入滕縣防禦,苦戰撐拒。迄17日下午5時半城垣俱遭摧毀後,被敵突入。巷戰結果,我官兵除少數衝出外,餘均灑盡最後一滴血以殉城。此14日至今日該部抗戰經過之概略情形也。此戰役傷亡官兵不下萬人。陣亡師長王銘章、參謀長趙渭賓、鄒慕陶、團長王麟等;負傷師長陳離、旅長呂康、王誌遠、副旅長汪朝濂等;其餘團營以下傷亡人數尚在清查中。查該集團軍以劣勢之裝備與兵力,對絕對優勢之頑敵,獨能奮勇抗戰,官兵浴血苦鬥達三日半以上,挫敵凶鋒,阻敵銳進,使我援軍得以適時趕到,戰役中心之徐州得以轉危為安,此為國犧牲之精神,不可泯也。”1他在以後撰寫的回憶錄中又說:“滕縣一戰,川軍以寡敵眾,不惜重大犧牲,阻敵南下,寫出川軍史上最光榮的一頁。”2
1938年3月30日,蔣介石為王銘章殉國致電李宗仁,全文如下:
李司令長官勛鑒;王故師長銘章,力戰殉國,達成任務。緬懷壯烈,悼惜殊深。準給特恤一萬二千元,轉請國府特予褒揚,追贈陸軍上將,由軍委會依上將例給恤,並將生平事績宣付史館,以獎矜惜,而慰忠勇。
中正
1938年3月30日3
4月6日,國民政府特令褒揚王銘章,追贈陸軍上將,令曰:
陸軍第一百二十二師師長王銘章,賦性剛毅,誌行忠貞,此次於滕縣之役,苦守要區,逾三晝夜,卒待援軍到達,陣線得以鞏固,不幸殊勛甫建,以率部奮力巷戰,竟爾殉職,緬懷壯烈,悼惜殊深,應予特令褒揚,追贈陸軍上將,交軍事委員會從優議恤,並將生平事績存備宣付史館,用彰忠勛,以資矜式。此令。1
王銘章的靈柩於1938年5月9日運抵武漢大智門火車站,武漢各界萬人迎靈。在公祭儀式上,《新華日報》代表吳克堅緻悼詞說:“王師長等殉難烈士的鮮血,不僅洗滌了‘川軍二十年內戰的罪愆’,而且更加振奮了全國軍人槍口對外的民族精神,他們是對得住四川的父老,對得住國家,對得住老百姓。”“王師長是我們黃帝的優秀兒孫,是保國衛民的英勇戰士,是中華民國的模範軍人。他的死,是為國家、為民族,為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民。他的姓名將永垂史冊,他的精神將永遠不死。”2當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也發表了廣播講話,悼念王銘章師長。他說:“王銘章是一個偉大的人生的成功者”,“他並沒有死,他是把他的生命切實地融化進了我們民族的生命裏麵。在我們民族存續的一天,王銘章師長是永遠生存著的。”3
在隆重的公祭儀式上,掛滿了敬輓王銘章師長的題詞、輓聯、祭文,以寄託哀思,鼓舞鬥誌。
中共中央領導人毛澤東、陳紹禹、秦邦憲、吳玉章、董必武聯名撰贈輓聯:
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
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爭光。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題詞:
民族光榮
輓聯:
執幹戈以衛邦家,壯誌不還,拚取忠忱垂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