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攻擊柴榮為樂的宋人洪邁曾經指責五代文化發展停滯不前,“國初承五季亂離之後,所在書籍,印板至少,宜其焚盪,了無孑遺。”(1)但隨後洪邁又不得不承認五代破壞文化發展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太平興國中,編次《禦覽》,引用一千六百九十種。”(2)這些書肯定不是全部從被宋朝征服的南方諸國運來的,其中有相當部分是五代遺存圖書。


    更誇張的是,歷經北宋承平大治一百六十年,編撰《太平禦覽》時引用的一千六百九十種圖書,到了南宋初期,居然十失其七、八,這不能不說是個極大的遺憾。所謂盛世在保存前代圖書方麵居然還不如所謂的亂世,對此,洪邁不得不承認:“則是承平百七十年,翻不若極亂之世。”(3)


    關於五代圖書遺存,宋初文人姚鉉在《唐文粹序》中就替五代辯誣:“況今歷代墳籍,略無亡逸。”(4)。《唐文粹》編撰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上距五代結束,已經過去了四十年。姚鉉的這句記載,足以推翻所謂五代無文化的觀點。


    五代十國雖然是亂世,但個別時期和個別地域相對是比較平和的,比如南唐、後蜀、荊南。荊南名士及第二任首席幕僚孫光憲不但著有著名的筆記小說《北夢瑣言》,還在三年時間內就藏書數萬卷。宋朝的文化繁榮隻是在五代十國文化發展的客觀結果,宋朝的歷史貢獻應該值得肯定,但唐末五代的歷史貢獻,同樣不能忽略。


    對於五代時的大量書籍在北宋時期得不到保存的問題,清人王士禛極為不解,他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到底是因為什麽原因所致?“當五代亂離板蕩之後,而古書多存,歷北宋太平全盛之世,而古書反亡,殊不可解。豈金源入汴,其兵火之厄反甚於五代時與?”(5)


    王士禛認為北宋沒有保存好五代遺存圖書的原因,有可能是金軍南下,中原大亂所致。但如果真是如此的話,洪邁做為南宋初人,自然應該知道這個原因,洪邁為什麽沒有提到?所以,綜合來看,五代遺存圖書在北宋沒有保存好的原因,並不是金軍南下的原因。


    唐朝文化繁盛,自不必說。“唐分書為四類,曰:經、史、子、集,而藏書之盛,莫盛於開元。其著錄者,五萬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學者自為之書者,又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卷。”(6)唐末戰亂以來,“黃巢之亂,存者蓋鮮。及徙洛陽,蕩然無遺矣。”(7)但五代文化並非停滯不前,而是在戰亂中緩慢的發展。


    五代統治者非常注重文化建設,比如收集遺散在民間的圖書。後唐天成年間,唐明宗李嗣源派遣都官郎中庾傳美去西川,收集唐朝九帝實錄以及其他各種書籍一千多卷。數量雖然不多,但至少說明五代統治者在殺伐之餘,並沒有忘記他們應該肩負的歷史責任。


    就是武人專權的後漢幹祐年間,朝廷也不忘收集圖書,甚至“計其卷帙,賜之金帛,數多者授以官秩。”(8)郭威建國後,廣順三年(公元953年),由國子監祭酒田敏印刻儒家典籍共一百三十冊。柴榮即位後,一方麵要用武力征服天下,但同時他也要做收集民間遺散圖書。說柴榮隻是個會武不會文的草莽皇帝,這是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


    五代朝廷都設有史館,以便修史之用。但到了後周時期,史館的圖書存量並不多,柴榮引為以恨。他“銳意求訪”(9),為了吸引民間人士獻出圖書,他延用後漢的辦法,“凡獻書者,悉加優賜,以誘致之。”(10)


    顯德三年(公元956年)十二月,柴榮又下了一首求書詔,“史館所少書籍,宜令本館諸處求訪補填。如有收得書籍之家,並許進納。其進書人,部帙多少等第,各與恩澤。如是卷帙少者,量給資布,如館內已有之書,不在進納之限。”(11)


    為了鼓勵民間獻書,柴榮按獻書數量給予不同的賞賜,即使隻獻了幾卷書,也要量給報酬,算是補償。還有就是,如果民間所獻的書籍中,與史館已經收藏的書相同,則不予收納,避免了重複浪費現象。


    通過以利誘之,柴榮得到了大量圖書,但問題隨之而來。就是這些民間圖書有些在傳抄過程中,會出現謬誤,影響圖書質量。柴榮選派了三十名文人專門對這些圖書進行審稿校定。


    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柴榮讓這些校對人員在每卷的末尾都要寫上自己的職務和名字。柴榮這麽做,應該是督促這些人認真校對,一旦發現問題,就要進行處罰。柴榮用心之細膩,考慮之周全,可見一斑。


    顯德二年(公元955年)二月,柴榮下令對唐人陸德明編撰的儒家名著《經典釋文》三十卷進行校勘,由國子監祭酒尹拙、兵部尚書張昭、太常卿田敏共同負責此事。清末民初的學者葉德輝先生對此大加讚賞:“當五代兵戈俶擾,禪代朝露之際,而其君若臣,猶能崇尚經典,刻板印行,不得謂非盛美事也。”(12)


    國子司業聶崇義在顯德年間,曾受柴榮指示,撰有《三禮圖》二十卷。此書在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才告完成,趙匡胤對此非常滿意,下詔褒獎聶崇義,並賜紫袍、犀帶,以示尊儒之義。時人對柴榮和趙匡胤崇尚儒禮的行為有著高度的評價,“周世宗暨今皇帝,恢堯、舜之典則,總夏、商之禮文。”(13)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夭折的千古一帝: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周世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柴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柴狼並收藏夭折的千古一帝: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周世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