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夭折的千古一帝: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周世宗 作者:柴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規律同樣可以適合於現在後周和南唐的攻守關係,楊吳—南唐控製壽州,北伐中原的主動權就牢牢掌握在他們手上,北方政權倒顯的有些被動,隻不過楊吳—南唐的歷代統治者並沒有北伐的意願而已。李璟倒是有誌北伐,卻錯過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後晉滅亡之際,中原無主)。
站在南朝政權的角度來看,守江必守淮,無淮必無江。失去了淮南防線,金陵就無險可守。淮南地區對於拱衛金陵的重大戰略作用,後人對此看的非常清楚。
南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三月,宋知湖州事朱勝非上言四事,即“進討僭偽,守禦江淮,招撫遺民,審度敵情。”(2)
南宋初年,許多大臣都勸宋高宗趙構定都建康,北上收復失地,如衛膚敏、張守、吳芾、張紹、李光等人。張守就說:“建康自六朝為帝王都,江流險*,氣象雄偉,據要會以經理中原,依險阻以捍禦強敵,可為行都,以待恢復。”(3)但他們建議遷都建康的前提,都是必先扼守江淮。沒有淮南,建康自守尚且不能,何暇北圖?
關於守禦江淮,朱勝非認為定都建康(金陵)的優勢不如長安和襄陽,但也並非不可以建都。定都建康的首要前提是守住淮南,為建康之屏藩。“淮南有藩籬形勢之固,然後建康為可都。”(4)
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卻記載上麵這段話是南宋名相李綱所說。同時,李綱認為南唐之所以亡國,最大的原因就是被周世宗奪去淮南,失去江北門戶,北方軍隊可以隨時渡江直取金陵。“後唐李氏有淮南,則可以都金陵。其後淮南為周世宗所取,遂以削弱。”(5)
在柴榮的淮南戰略中,一直是為奪取壽州為核心的,就像是美味蛋糕上最誘人的那顆紅櫻桃。柴榮可以暫時放棄對其他州的控製,拚盡全力,也要拿下壽州。壽州被柴榮拿下之後,後周和南唐的戰爭均勢被徹底打破,柴榮距離他吞併淮南十四州的目標,顯然又進了一步。
這裏需要講明一個情況,在南唐之前的歷代南方政權,壽州的治所都在淮河南岸,也就是現在的安徽壽縣。宋朝的壽州治所卻在淮河北岸的下蔡(今安徽鳳台),而將壽州治所從南岸遷到北岸的,就是柴榮。
顯德四年(公元957年)三月二十三日,柴榮下詔,遷壽州治所於下蔡。四月,柴榮命新任忠正軍節度使楊承信率壽州民夫在下蔡擴建壽春新城。柴榮之所以做出這個舉動,主要是考慮到了兩個重要因素:
一、壽州治所在淮河南岸,對南唐有利,南唐可以以壽春為戰略支撐點,固守淮河防線。而對後周來說,如果將治所還放在壽春,一旦有南唐大舉進攻,壽州就要陷入背水一戰的險境,糧草過河不便。一旦壽春有失,整個奪取淮南的軍事行動都將前功盡棄。
二、壽春其實並不是淮河岸邊,而是在淮河的支流上,北距淮河還有十幾裏之遙。下蔡正好卡在淮河的主河道上,南方政權之所以能控製淮南地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依靠淮河天險防守。而現在將治所遷到下蔡,北方軍隊就能打破南方軍隊對淮河的壟斷控製。
第一點原因側重於北方軍隊對南方軍隊的戰略防守,第二個原因則側重於北方軍隊對南方軍隊的戰略進攻。以現在的淮南局勢而言,柴榮顯然更看重第二個因素。由於南唐國都在金陵,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南唐更看重淮南東部地區的控製。而淮南的西部地區距離金陵較遠,對金陵產生的軍事威力也較小。
另外,在南唐統治時期,壽州是清淮軍的治所。柴榮得到壽州後,將清淮軍改成了忠正軍,據說是為了表彰劉仁贍的孤忠丹心。周朝的第一任忠正軍節度使是右羽林統軍楊承信,兼同平章事(即使相,掛名宰相)。
在五代時期,同平章事是名義上的宰相,相權實際上在樞密院。所以後周有許多守牧藩鎮的高級將領都掛了同平章事的虛銜,比如郭崇、扈彥珂、薛懷讓、王彥超、向訓、宋偓等人。
楊承信,《資治通鑑》簡化成了楊信,實際上,除了楊承信之外,宋初還有一個楊信。查《宋史》,楊承信和楊信皆有傳。楊信是趙匡胤的部下將校,在後周官場的活動沒有記載,而楊承信早在後晉時期,就已經是封疆大吏了。後晉末期,楊承信被任命為平盧節度使時,隻有二十七歲。楊承信和柴榮是同年生人,都生於公元921年。
當然,這和楊承信的出身有關,因為楊承信的父親,就是五代著名的反王楊光遠,所以在官場上的起點非常高。楊光遠陰有稱帝之誌,背叛石重貴,投靠了耶律德光,並勾引契丹南犯。說楊光遠是漢奸,似乎有些牽強,因為楊光遠是沙陀人。
石重貴對付耶律德光有些吃力,但對付楊光遠並沒有費太大的周折,三下五除二,“禿頭天子”楊光遠就被另一個後來的著名反王李守貞給敲掉了。楊光遠為人首鼠兩端,但楊承信的人品和楊光遠大不相同。“承信身長八尺,美信表,善持論,且多藝能,雖叛臣之子,然累歷藩鎮,刻勵為政而不苛。”(6)人品好,能力強,柴榮自然要重用楊承信。
柴榮把壽州重鎮交給了他所信任的楊承信,接下來,他要親自去征服淮南其他地區。
柴榮下一個目標是沿淮河東下,攻取沿岸的泗州、楚州,擴大戰線。現在南唐精銳喪盡,但還是一定的反擊能力,南唐最大的問題是兵源太少,所以周軍必須拉開戰線,讓南唐軍四處滅火,顧此失彼,千萬不能犯當年苻堅犯的那個極為幼稚的錯誤。
站在南朝政權的角度來看,守江必守淮,無淮必無江。失去了淮南防線,金陵就無險可守。淮南地區對於拱衛金陵的重大戰略作用,後人對此看的非常清楚。
南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三月,宋知湖州事朱勝非上言四事,即“進討僭偽,守禦江淮,招撫遺民,審度敵情。”(2)
南宋初年,許多大臣都勸宋高宗趙構定都建康,北上收復失地,如衛膚敏、張守、吳芾、張紹、李光等人。張守就說:“建康自六朝為帝王都,江流險*,氣象雄偉,據要會以經理中原,依險阻以捍禦強敵,可為行都,以待恢復。”(3)但他們建議遷都建康的前提,都是必先扼守江淮。沒有淮南,建康自守尚且不能,何暇北圖?
關於守禦江淮,朱勝非認為定都建康(金陵)的優勢不如長安和襄陽,但也並非不可以建都。定都建康的首要前提是守住淮南,為建康之屏藩。“淮南有藩籬形勢之固,然後建康為可都。”(4)
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卻記載上麵這段話是南宋名相李綱所說。同時,李綱認為南唐之所以亡國,最大的原因就是被周世宗奪去淮南,失去江北門戶,北方軍隊可以隨時渡江直取金陵。“後唐李氏有淮南,則可以都金陵。其後淮南為周世宗所取,遂以削弱。”(5)
在柴榮的淮南戰略中,一直是為奪取壽州為核心的,就像是美味蛋糕上最誘人的那顆紅櫻桃。柴榮可以暫時放棄對其他州的控製,拚盡全力,也要拿下壽州。壽州被柴榮拿下之後,後周和南唐的戰爭均勢被徹底打破,柴榮距離他吞併淮南十四州的目標,顯然又進了一步。
這裏需要講明一個情況,在南唐之前的歷代南方政權,壽州的治所都在淮河南岸,也就是現在的安徽壽縣。宋朝的壽州治所卻在淮河北岸的下蔡(今安徽鳳台),而將壽州治所從南岸遷到北岸的,就是柴榮。
顯德四年(公元957年)三月二十三日,柴榮下詔,遷壽州治所於下蔡。四月,柴榮命新任忠正軍節度使楊承信率壽州民夫在下蔡擴建壽春新城。柴榮之所以做出這個舉動,主要是考慮到了兩個重要因素:
一、壽州治所在淮河南岸,對南唐有利,南唐可以以壽春為戰略支撐點,固守淮河防線。而對後周來說,如果將治所還放在壽春,一旦有南唐大舉進攻,壽州就要陷入背水一戰的險境,糧草過河不便。一旦壽春有失,整個奪取淮南的軍事行動都將前功盡棄。
二、壽春其實並不是淮河岸邊,而是在淮河的支流上,北距淮河還有十幾裏之遙。下蔡正好卡在淮河的主河道上,南方政權之所以能控製淮南地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依靠淮河天險防守。而現在將治所遷到下蔡,北方軍隊就能打破南方軍隊對淮河的壟斷控製。
第一點原因側重於北方軍隊對南方軍隊的戰略防守,第二個原因則側重於北方軍隊對南方軍隊的戰略進攻。以現在的淮南局勢而言,柴榮顯然更看重第二個因素。由於南唐國都在金陵,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南唐更看重淮南東部地區的控製。而淮南的西部地區距離金陵較遠,對金陵產生的軍事威力也較小。
另外,在南唐統治時期,壽州是清淮軍的治所。柴榮得到壽州後,將清淮軍改成了忠正軍,據說是為了表彰劉仁贍的孤忠丹心。周朝的第一任忠正軍節度使是右羽林統軍楊承信,兼同平章事(即使相,掛名宰相)。
在五代時期,同平章事是名義上的宰相,相權實際上在樞密院。所以後周有許多守牧藩鎮的高級將領都掛了同平章事的虛銜,比如郭崇、扈彥珂、薛懷讓、王彥超、向訓、宋偓等人。
楊承信,《資治通鑑》簡化成了楊信,實際上,除了楊承信之外,宋初還有一個楊信。查《宋史》,楊承信和楊信皆有傳。楊信是趙匡胤的部下將校,在後周官場的活動沒有記載,而楊承信早在後晉時期,就已經是封疆大吏了。後晉末期,楊承信被任命為平盧節度使時,隻有二十七歲。楊承信和柴榮是同年生人,都生於公元921年。
當然,這和楊承信的出身有關,因為楊承信的父親,就是五代著名的反王楊光遠,所以在官場上的起點非常高。楊光遠陰有稱帝之誌,背叛石重貴,投靠了耶律德光,並勾引契丹南犯。說楊光遠是漢奸,似乎有些牽強,因為楊光遠是沙陀人。
石重貴對付耶律德光有些吃力,但對付楊光遠並沒有費太大的周折,三下五除二,“禿頭天子”楊光遠就被另一個後來的著名反王李守貞給敲掉了。楊光遠為人首鼠兩端,但楊承信的人品和楊光遠大不相同。“承信身長八尺,美信表,善持論,且多藝能,雖叛臣之子,然累歷藩鎮,刻勵為政而不苛。”(6)人品好,能力強,柴榮自然要重用楊承信。
柴榮把壽州重鎮交給了他所信任的楊承信,接下來,他要親自去征服淮南其他地區。
柴榮下一個目標是沿淮河東下,攻取沿岸的泗州、楚州,擴大戰線。現在南唐精銳喪盡,但還是一定的反擊能力,南唐最大的問題是兵源太少,所以周軍必須拉開戰線,讓南唐軍四處滅火,顧此失彼,千萬不能犯當年苻堅犯的那個極為幼稚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