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在肯定的侍臣的回答後,還有一點補充意見,就是認為侍臣“違君之失”,而隻談大臣的過失,不談皇帝的過失。柴榮也理解他們,畢竟自己是皇帝,有些話大臣們不敢直說。柴榮替他們回答了:“儻君能駕禦保惜不()於顛危之地,則臣下必能保守其富貴,自然君臣保其終始也。”(8)


    大臣們“恃寵矜功,縱慾敗度。”其實都是帝王縱容出來的,有什麽樣的皇帝,就有什麽樣的大臣,反之也一樣。所以柴榮認為皇帝縱容大臣,實際上是對他們的不愛惜,真正的愛人,是使其不置於顛危之地。樹皆有根,枝葉敗爛,原因出在根上。


    這也是柴榮用人的態度,不苛薄,不縱容,有過必罰,有功必賞。君臣共存之道,在於互相尊重,而不是互相縱容。侍臣和柴榮從各自的角度解釋了如何才能實現君臣和諧共存,周朝群臣對柴榮的觀點非常贊同,認為皇帝說出了他們想說、但不敢說的話。“群臣大稱美之。”(9)


    五代雖然是亂世,但有一點卻做的非常好,就是基本沒有停過科舉製度。五代五十三年,除了後梁和後晉各停了兩年科舉取士外,其他無論戰亂與否,從不廢科舉取士之道。統治者可以從中遴選人才,為本政權服務。倒是文化興盛的南唐,基本沒有實行科舉製度,旋起而廢。


    五代科舉取士,與國有益,但也弊竇叢生,最大的問題是考試製度不嚴格,容易出現走後門的現象,或者是士人參加的次數多了,屢考不第,考官於心不忍,就行了方便。諸種弊端導致政府選用的人才質量出現下降,柴榮對這個問題非常關心。


    顯德二年(公元955年)三月,禮部侍郎劉溫叟主持科考,取以李覃為首的進士十六人。但有落榜的士子對此不服,向朝廷告發,說此次考試有舞弊行為,對其他落榜士子不公,請求朝廷嚴查此事。柴榮就此下詔:


    國家設貢舉之司,求英俊之士,務詢文行,方中科名。比聞近年以來,多有濫進,或以年勞而得第,或因媒勢以出身。今歲所放舉人,試令看驗,果見紕繆,須至去留。其李覃、何曮、楊徽之、趙鄰幾等四人,宜放及第。其嚴說、武允成、王汾、閭邱舜卿、任惟吉、周度、張慎徽、王翥、馬文、劉選、程浩然、李震(李震,《文獻通考》記為李進)等一十二人,藝學未精,並宜勾落,且令苦學,以俟再來。禮部侍郎劉溫叟失於選士,頗屬因循,據其過尤,合行譴謫,尚視寬恕,特與矜容,劉溫叟放罪,其將來貢舉公事,仍令所司別具條理以聞。(10)


    柴榮對這十六名舉子進行調查,他認為隻有李覃等四人合格,嚴說、武允成等十二人暫時還不具備中舉的資格,悉數黜落,“藝學未精,並宜勾落,且令苦學,以俟再來。”柴榮並沒有對這些黜落的士子關上入仕的大門。幾年後,嚴說等人又重新靠自己的能力登科,“後數年,其被黜者相繼登第。”(11)


    人才難得,這個道理再淺顯不過,政權建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質量、數量的累積。盛世的標準之一就是大量優秀人才的井噴,初唐、北宋皆是如此。人才質量的重要性要大於其數量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合適的人選,寧可空缺不用。柴榮需要人才,但不會以犧牲原則為代價。當然,在柴榮晚期,他有時就以個人喜好濫封官職,比如臨終前要封酒鬼王著入中樞,這是柴榮的缺點。


    柴榮勵精圖治,旰食之勞,也激發了大臣們參與政治的熱情。有些大臣其實並非是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隻是近代多昏暴之君,不求至治,與其說真話得罪人,不如閉嘴。但柴榮一番真誠的表白之後,他們感覺到柴榮確實是做實事的皇帝,自然就踴躍發言。


    集賢殿學士竇儼給柴榮上了一道奏疏,這道奏疏係統的闡明了竇治對內政外交的整體思維,“歷代致理,六綱為首”。所謂六綱,即:


    一、明禮,建立正確的社會倫理道德觀。


    二、崇樂,盛世修樂,以示正統,收人心。


    三、熙政,行政要精簡有當,隻有政治清明,才能完成具體的施政綱領。


    四、正刑,國家權力機構必須明細法律,威懾不法。


    五、勸農,農業是國家穩定的根本和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要大力發展農業。


    六、經武,整肅軍紀,打造一支作風過硬、訓練有素的軍隊,否則就不能完成統一。(12)


    竇儼把“明禮”放在了第一位,是很有道理的。從社會學角度看,人的社會性要遠遠大於人的動物性,沒有統一的道德標準,人心就會浮動,社會就會動盪。衡量盛世的標準有兩個,一是發達的經濟體係,二是正確的道德價值觀,二者缺一不可。


    其他五條也切中時弊,特別是後四條,如果歷代帝王都能做到這四條,何憂天下不治?柴榮看了竇儼此疏後,“多見聽納”。事實證明,柴榮也確實是這麽做的,當然柴榮本人也會想到這些治國之道。求治之術,在於求言。要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廣開言路,這樣才不會造成封閉決策,頭腦一熱,亂開藥方。


    內政清明,是盛世根本。社會盛衰與否,其實都是政府決策優劣的外在體現。柴榮所處的五代十國是個天崩地裂的大亂世,但柴榮卻有條不紊的做開創盛世的努力,柴榮不甘心做一個守成之君,為了改變渾渾噩噩的社會生存狀態,他必須繼續搞一些大動作。一味守成遷就,是不可能開創盛世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夭折的千古一帝: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周世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柴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柴狼並收藏夭折的千古一帝: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周世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