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這時已經飄飄欲仙了,根本聽不進勸,他懷疑耶律敵祿不想讓自己立功。劉崇拂著花白的鬍鬚對耶律敵祿說:“時不可失,無妄言也。”(2)意思是說你一邊呆著去,看朕給你露幾手絕活。耶律敵祿很不高興:好心勸你,你倒登鼻子上臉了,讓柴榮教訓這個狂妄的老傢夥也好。


    在兩軍對陣的時候,巴公原一直在刮著東北風,風勢很大,本來對劉崇很有利。但還沒等劉崇下達攻擊命令時,風向突然轉成了南風。在冷兵器時代逆風作戰是兵家大忌,這是再簡單不過的軍事常識,但北漢樞密副使王延嗣是個二百五,他居然派司天監李義勸劉崇“動手的機會到了,請陛下下令吧。”


    北漢樞密直學士王得中還算是個明白人,選擇逆風作戰完全是自殺,他拉著劉崇的馬頭苦諫,說李義誤國,可斬!現在風勢對我不利,不如再南風過去再戰。劉崇見到了柴榮,自然就勾起了心中的國讎家恨,怒火熊熊燃燒。劉崇已經失去了理智。他大罵王得中:“老措大!毋妄沮吾軍!”(3)隨後,劉崇下令:張元徽率東路軍進擊與其對應的周軍樊愛能、何徽等部。


    北漢軍呼嘯著殺進了周軍的右軍陣中,張元徽已經做好了和周軍拚命的準備。可就在這個時候,樊愛能和何徽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震驚異常的舉動:他們丟下了右路周軍,率親衛騎兵撥馬南逃。


    主將臨陣脫逃,這仗沒法打了。周軍右陣中的老兵油子個個都是“久經考驗”,他們盤算著,跟著柴榮是吃肉,跟著劉崇也是吃肉,再說看現在這局麵,北漢軍必勝。史稱“(周)步兵千餘人解甲呼萬歲”(4),轉眼間,周軍的右路就完全跨掉了,柴榮看完了這一幕陣前倒戈的醜劇,氣的臉都綠了。


    右軍陣前降敵,對整個周軍的士氣造成了極為沉重的打擊。現在所有人都在看著柴榮,如果柴榮這時流露出哪怕是細微的懦弱,都有可能導致士氣的徹底崩潰,甚至有可能誘發大規模的陣前降敵。一旦出現這種極端情況,柴榮將死無喪身之地。


    柴榮也知道在現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他應該怎麽做,除了身先士卒,穩定軍心,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兵法雲:“置之死地而後生”,拚一下或許還有搏得一線生機,柴榮也許缺少軍事實踐經驗,但他絕不缺少男人最應該有的血性。


    柴榮不顧北漢軍射來的箭矢和石塊,高舉大劍,指揮禁軍向前殺敵,橫豎是個死,做為男人,死也要死的轟轟烈烈。柴榮的血性果然感動了周軍的將士們,軍心逐漸穩定下來。周朝的一些高級將領也都是血性男人,皇帝都不要命了,他們自然也沒什麽好怕的。


    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第一個衝上陣的周軍大將,就是後來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的趙匡胤。這段記載如下:


    “太祖皇帝時為宿衛將,謂同列曰:“主危如此,吾屬何得不致死!”又謂張永德曰:“賊氣驕,力戰可破也!公麾下多能左射者,請引兵乘高西出為左翼,我引兵為右翼以擊之。國家安危,在此一舉!”永德從之,各將二千人進戰。太祖皇帝身先士卒,馳犯其鋒,士卒死戰,無不一當百,北漢兵披靡。”(5)


    做為宋朝臣子的司馬光在這場高平之戰的記載中,極力美化趙匡胤的英雄形象。其實趙匡胤確實配得上英雄之名,但真正第一個殺上陣前的卻並不一定是趙匡胤,極有可能是內殿直馬仁瑀(933--982年)。在此危急時刻,馬仁瑀是這麽說的:“主辱臣死,安用我輩!”然後“控弦躍馬,挺身出陣射賊。斃者數十人,士氣益振。”(6)


    雖然司馬光也記載了馬仁瑀英勇殺敵,但卻把馬仁瑀的英雄事跡放在了趙匡胤大破北漢軍之後,成了錦上添花。因為趙匡胤和馬仁瑀當時都隸屬於禁軍係統,所以當時可能是二人同時向前衝殺,隻不過後來趙匡胤做了皇帝,史官便把趙匡胤列在了前麵。


    樊、何臨陣逃亡後,周軍中憤怒的將校遠不隻有趙匡胤和馬仁瑀,還有狗肉販子出身的唐景思(?--957年)。唐景思當時還是個無名小卒,他在柴榮馬前來回跳躍,求柴榮給他上陣殺敵立功的機會,“願賜臣堅甲一聯,以觀臣之效用。”(7)還有“先登陷陣”的先鋒都指揮使史彥超(?--954年)、高懷德(926--982年)的外甥董遵誨(926--981年)等人,不是哪一個人的功勞,當然也不是柴榮一個人的功勞。


    周軍的這次觸底反彈,效果非常好,瀕臨崩潰的士氣又重新振作了起來。形勢本來是有利於劉崇的,可現在雙方又成了均勢。柴榮知道趁熱打鐵的道理,本來柴榮打算親自上陣,但殿前右番行首馬全乂(923--960?)卻認為這樣太危險,刀槍無眼,一旦柴榮有個閃失,大家都得跟著完蛋。馬全乂告訴柴榮:“此等小賊,不勞陛下親出,請陛下押後觀戰,看臣等破賊。”馬全乂帶著幾百騎兵奮不顧身的衝進了北漢軍中。


    此時南風越刮越猛,狂風夾雜著塵土碎石,劈頭蓋臉的朝北漢軍刮來。劉崇這時才品嚐到了逆風作戰是什麽滋味,但現在即使想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張元徽在和周軍作戰時不幸馬倒撲地,沒等張元徽爬起來,人頭就已經落地了。


    張元徽是北漢頭牌名將,北漢軍的主心骨,他的死,沉重打擊了北漢軍的士氣。行軍打仗全憑一口氣,這口氣沒了,離完蛋也不遠了。果然,周軍士氣大振,對北漢軍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夭折的千古一帝: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周世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柴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柴狼並收藏夭折的千古一帝: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周世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