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雲正詫異今天王五言語異常,不料王五忽然嗖地從腰間拔出一把寒嗖嗖明晃晃的匕首,猛地插在方桌上,怒瞪雙目大喝道:"有人說你是賣國的漢奸,你今天可得和咱說清楚,若是說不清楚,休怪咱王五無情!"


    鐵雲吃了一驚,立刻鎮靜下來,拱手道:"小弟雖然做了英商福公司的買辦,其實也是為地方為國家振興實業,造福百姓。所經手的山西、河南兩省礦務,山西的事是省裏商務局專函懇請我為他們向洋人借款開礦,我才答應下來,河南的事還剛剛開頭。既說是漢奸,必然賣國,可是山西的事,由山西撫台做主,中國的事由中國皇上批準,借債還錢,礦山的主權仍屬中國,不知小弟賣了什麽給洋人了?請五哥明示,也叫鐵雲死得明明白白。"


    王五沉吟了一下,又厲聲道:"口說無憑,拿證據來!"鐵雲從書房取出山西省商務局的來信,和他寫給山西撫台的稟啟以及山西省與福公司所訂礦務章程,還有他與福公司的往來信函,王五粗通文字,坐下來一一讀了,這才收下匕首,大笑道:"好一個劉鐵雲,人家罵你漢奸,咱原不信,今天特地來考查考查你,若你真是漢奸,定殺無疑,那就不管舊日的交情了,幸而你不是,免得咱下手。"劉鶚笑道:"五哥,幸虧我問心無愧,不然可被你嚇壞了。"


    第84節:清德宗光緒篇(17)


    津門大俠霍元甲


    "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聽到這首歌,人們就會想起津門大俠霍元甲。霍元甲,字俊卿,靜海縣小南河村(現天津西郊)人,生於1868年。天津在建城之初就是一座兵城,尚武之風興盛。這個風氣也逐漸傳到了民間。在天津的市井村鎮到處都可以看到習武的人。霍元甲就出生在這樣尚武的環境。


    霍元甲幼年身體瘦弱,常受鄉裏頑童欺負,在弟兄十人中也常被取笑。他的父親霍恩第心中大為不悅。他怕有損家風,便禁止霍元甲練武,而讓他去讀書。這大大刺傷了性情剛毅的霍元甲的自尊心,他便偷著練武,暗中和兄弟們比賽。小南河村有個棗樹林子,是一塊墳地,平時人跡罕至。霍元甲每偷偷向父親和兄弟們學個三招五式,便到棗林深處練習,邊練邊揣摩,進步很快。後來,他練武的事被父親知道了,遭到了一頓訓斥。但霍元甲決不半途而廢,他答應父親不與任何人較量,不丟霍家的麵子。


    1890年的秋天,霍家來了一個武林好漢,說是久仰霍家"迷蹤拳"的大名,其實是來比武。言語之間,他侮辱了霍家父子,霍元甲三弟元卿與之較量,哪知三個回合便敗下陣來。霍恩弟正要親自上場,霍元甲已經旋風般地一躍而出。老人家一看是他,攔阻已經來不及,兩人已經動起手來。隻幾個回合,霍元甲就抓起對手扔出丈餘遠,把對手的腿摔折了。這出人意料的一幕,使大家又驚又喜。霍元甲"武藝高強"的名聲也傳揚開去。


    光緒二十二年,山東大俠劉振聲慕名來津,求拜於霍元甲門下。霍元甲見他忠厚正直,就收為弟子。霍元甲俠肝義膽。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難津門,與霍元甲一見如故,遂成至交。後王子斌在京遇難,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元甲與劉振聲潛入京城,盜回首級,並取得《老殘遊記》作者劉鶚協助,將義士身首合葬,盡了朋友之義。


    宣統元年,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登gg,在gg中,他竟然侮辱中國人是"東亞病夫"。霍元甲知道以後義憤填膺,毅然赴上海約期比武。懾於霍元甲的威名,對方百般刁難,不願比武,提出要先交一萬兩白銀作抵押,霍元甲在友人誌士的支持下,籌措錢款,答應願出萬金作押。對方還是一再拖延,霍元甲就在報上刊登gg說:"外國人侮辱我們國家是病夫國,我就是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自以為健壯的比試一下。"並聲言"專打外國大力士,就算他是銅筋鐵骨,在下毫不在意!"霍元甲的聲威使奧皮音未敢交手就破膽而逃了,連公證人,操辦者也都逃之夭夭。


    1910年,霍元甲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華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孫中山先生讚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的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


    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餘名技擊高手與霍元甲較藝,敗在霍的手下。賽後,日方設宴招待霍元甲。席間,日本人知道霍元甲有點咳嗽,就介紹一個叫秋野的醫生為之看病。哪知服藥後,病反而逐漸惡化,僅月餘,一代武術大師就含恨離開了人間。事後朋友們把藥拿去化驗,才知是一種慢性爛肺藥。這是日本浪人暗中下毒手。


    霍元甲遇害後,精武會推崇的尚武精神並沒有消失。霍元甲的兒子霍東閣雖然年僅15歲,但他秉承父誌,與叔父霍之卿毅然前往上海,使精武會倍受鼓舞。霍東閣和其父一樣武藝高強,而且能寫善畫。由他們主持的精武會迅速發展,而後有十幾個城市相繼成立精武會分會,使中華武術得到了發展。


    洪拳大家黃飛鴻


    在影視劇裏大家早已經熟悉那個英姿颯爽的黃飛鴻了,當然也記得每次黃師傅紮下馬步、擺開架式時隨即響起的那首《將軍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景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景暉並收藏清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